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_第1页
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_第2页
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_第3页
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_第4页
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车补贴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是实现200万台销量目标的保障

一、双积分政策

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较大,市场对行业销量有所担忧,但双积分考核是一剂猛药。2019年补贴新政整体退坡幅度较大,综合地补总补贴退坡总幅度接近70%。对车企而言,短期成本降低难以弥补补贴退幅,车企面临两难选择,终端不涨价盈利端压力较大,若涨价幅度较大对销量或有一定影响,所以19-20年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品牌力是考验期。2018年虽是个人需求崛起元年,但这也建立在补贴引导的基础上,但短期成本降低幅度并不足以覆盖高额补贴退坡,此时由于成本压力部分企业会采取“变相涨价”的方式,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受损,市场对行业销量增速能否维系有一定担忧。我们认为补贴退坡已经进入倒计时(2020年底退出),19年退幅较大只会短期影响行业盈利但并不改竞争市场化的趋势,而在这个过渡阶段双积分政策则是行业销量增速保障的基础。双积分考核保障19-20年新能源乘用车复合增速“底线”36%。

对国内13大集团双积分进行估算,对于CAFC油耗积分,19-20年由于达标值乘数β在16-20年分别是134%/128%/120%/110%/100%,在总产量结构稳定前提下,会导致CAFC负积分大幅增多,而车企解决双积分的最有效途径为生产新能源车,首先生产电动车会增加NEV积分,富裕积分可以补偿CAFC负积分,同时电动车为0油耗/极低油耗的选择,在计算CAFC积分是还可以作为放大系数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负积分。我们假设19-20年燃油车复合增长率1%,以18年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作为依据,假设结构不变,假设新能源乘用车未来两年复合增速20-80%梯度序列,得到在不同新能源乘用车增速下,对应13大汽车集团双积分的结果:到新能源乘用车复合增速要达到36%以上,才能在2020年双积分结算时行业没有负积分(负的CAFC积分可以被NEV)正积分抵偿)。在此假设下,如果按照最低增速来看,新能源乘用车19-20年销量将达到136万、188万辆,加上新能源商用车刚好可以达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200万的目标。后补贴时代的过渡期(19-20年),双积分是支撑行业销量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双积分管理办法详解

二、双积分计算方法

1、燃料消耗积分(CAFC)算法

CAFC积分:我国燃料消耗积分渊源颇久,旨在倒逼车企节能减排。事实上,2013年与CAFC积分相关的法规就已经公布,这之后经由一系列指标的完善,再加上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2017年国家出台了新的双积分政策。根据政策,若企业CAFC积分为负或在正负临界线徘徊,则要慎重考虑传统能源车型的生产。这是由于传统汽车的燃料消耗量下限有极限值,在政策持续收紧的趋势下,即使车企通过传统车技术革新来改善积分,长期也很难达到稳定的积分安全边际。从而迫使车企优化升级,加大0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力度。CAFC积分政策下车企新车发布策略

CAFC数积分算法:乘数α、β逐年变小,19、20年脱离缓冲期形势严峻。总的来看,燃料消耗积分计算过程中的关键点有三要素:

1)、CAFC数积分达标值公式多出乘数α,给予车企一定缓冲期。CAFC积分的达标值根据目标值而来,是目标值的α倍。其中,单车车型的目标油耗量与整车整备质量有关,且具体分为三排座及以上的汽车和三排座以下的汽车,以求计算精细化。乘数α是国家考虑到过度时期的缓冲,2016年为1.34,2017年为1.28,2018年为1.2,2019年为1.1,2020年为1。在缓冲期内,α会扩大车企的达标值,从而在最后的计算步骤CAFC=(C达标值—C实际值)×Q所有车型年产量中使车企获得更多的正积分或弥补原有的负积分。

2)、CAFC积分实际值公式分母端多出放大乘数乘数β,协同响应NEV积分。根据政策,在计算CAFC积分实际值时,可以就该企业新能源车型年产量乘以系数β,扩大分母端的比值。对于乘数β的取值,2016-2017年为5,2018-2019年为3,2020年为2。同时,由于新能源车型的实际油耗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型,尤其是0排放的纯电动汽车,因此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时,不仅能减小CAFC积分实际值的分子,而且能扩大分母,整体减小CAFC积分实际值。

3)、过去3年CAFC。正积分可向后结转。《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规定,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可结转至后续年度使用,但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且结转有效期不超过3年。具体来说,2018年度及以前年度的正积分,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80%;2019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正积分,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90%。按比例结转以前年度正积分是车企解决自身CAFC负积分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不仅给了车企喘息之机,而且促进车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眼光,合理规划新能源和传统车的产能。

2、新能源汽车积分(NEV)算法

NEV积分:计分指标细化,正积分压力逐年增大。NEV积分主要是对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进行考核,计分规则相较于CAFC积分简单很多。主要分为三类,纯电动乘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PHEV)和燃料电池乘用车。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计算过程最为复杂,要评判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数据、整备质量和百公里耗电量。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则单车直接计2分,燃料电池乘用车需要考虑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车型的积分上限为5分。总的来说,细化的计分指标有利于新能源车向A级车发展(A00有续航限制,B级车有百公里耗电量更高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NEV数积分达标值的计算中也有一个乘数γ,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一方面,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γ,也就是说不设定达标值,那么只要该企业在本年度内生产了新能源乘用车,就能获得正的NEV积分;另一方面,政策规定2019年之后才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2020年度,γ分别为10%、12%,新能源正积分压力逐步增大。NEV积分计分规则

三、2020年双积分预测

将国内13大车企集团分为4个层级(仅根据2020年测算结果分级):

A档:占据较强先发优势,双积分优势显著且潜力极大:比亚迪;

B档:CAFC积分与NEV积分均为正:江淮汽车、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华晨汽车;

C档:在新能源弹性增速的情况下,NEV积分为正,CAFC积分为负:吉利控股、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

D档:CAFC积分与NEV积分均为负,压力较大:众泰控股、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一汽集团。

双积分贫富差距明显,自主品牌具有先发优势。分级测算结果分析:

A档的比亚迪作为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龙头,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多且占比最高,故正积分情况最好,同时18年下半年的强势新车型周期持续,市占率在19年有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19年新能源销量目标为40万(同比接近翻倍),若能达到销量目标届时富裕正积分只会更多,考虑到行业2020年双积分考核压力,若19-20年行业销量复合增速不足36%,届时双积分市场供不应求,将带动NEV积分成交价格大幅提升,公司或在2020年双积分考核时成为最大赢家;

B档公司基本都为自主品牌,其中北汽集团NEV正积分主要靠北汽新能源贡献,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也均靠自主新能源汽车贡献正积分,而华晨汽车主要由宝马插电混动车型贡献正积分,随着19年低端车型补贴退坡幅度更大,A00市场由于性价比降低或难持续增长,倒逼北汽新能源、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高端化,但综合来看B档企业双积分压力不大;

C档企业特点为NEV积分为正,但并不足以弥补CAFC负积分,主要因燃油车/新能源车比例过高所致。其中上汽、吉利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国内第一档,但受燃油车基数过大的拖累,若保障2020年双积分为正,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需达到65%、50%,我们认为两者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叠加新车型的上量,不难达到双积分目标。对于长安、东风而言,则需要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出,才能保障2020年不需要外购积分。

D档企业则属于压力较大一档。19年若再不开始加速布局新能源车型,2020年则需要面临双积分惩罚,届时若市场双积分供不应求,则面临花巨额购买双积分的情况。而对于广汽和长城而言,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