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计算_第1页
平法钢筋计算_第2页
平法钢筋计算_第3页
平法钢筋计算_第4页
平法钢筋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系列。适用范围: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支一剪力墙结构;03G101-2——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适用于筏式基础;04G101-4——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搭接长度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筋均按一定规格(如9米和12米)的定长尺寸制作的。而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均是有长有短,形状各异,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处理。连接的方法有绑扎、焊接及机械连接等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钢筋在连接时,其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的钢筋级别和砼标号及是否抗震等,规范都对钢筋的搭接长度有相应的要求,但不能小于300mm。钢筋的连接钢筋接头形式: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锥螺纹连接、套管冷挤压)或焊接(对焊、单面焊、双面焊、电渣压力焊);接头长度:绑扎:LlE或Ll;单面焊:10d;双面焊:5d其他连接:计算接头个数。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其目的是防止钢筋被拔出。不能小于250mm。规范里给出了钢筋的最小锚固值(250mm)。 柱是梁的支座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结构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支座)结构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支座)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柱是梁的支座基础板(或基础梁)是柱、墙的支座平法钢筋计量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1.梁钢筋平法图示平面注写式a.在平面布置图中,将梁与柱、墙、板一起用适当比例绘制。b.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在其上直接注写几何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c.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截面注写式a.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在用剖面号引出的截面配筋图上注写截面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b.截面注写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式结合使用。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原位标注KL2是框架梁2的代号,“(2)”表示梁为两跨;300×550表示梁截面的宽和高;ф10@10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两肢箍;2ф22为梁上部全长贯通纵筋;7ф25

2/5为梁下部钢筋,分两排布置时上排2支,下排5支。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03G101-1P23梁平法表示(1)梁纵筋构造贯通筋沿梁全长布置,至少2根,位置靠角边,是形成钢筋骨架的支撑点,在两边端部向下弯锚端支座上方加转角筋,进入支座弯锚,出支座第一排为净跨长的三分之一,第二排为净跨长的四分之一只在跨间布置,两端伸入支座计锚固长度,进入端支座弯锚,进入中间支座直锚中支座上方加直筋,出支座为净跨长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框架梁钢筋计算框架梁钢筋计算上通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支座负筋计算支座负筋按照部位分为两类1)端支座负筋2)中间支座负筋具体位置见下图15支座负筋1、框架梁钢筋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支座负筋计算——端支座负筋的计算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支座负筋计算——中间支座负筋的计算架立筋的计算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19架立筋的计算1、框架梁钢筋计算中部钢筋分为两类构造钢筋受扭钢筋框架梁中部钢筋计算拉筋搭档21侧面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拉筋的计算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常见的有两种下部通长、非通长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下部通长钢筋、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下部通长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吊筋筋示意图28吊筋的计算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构造特点:由于是框架梁,箍筋自支座边50mm开始布置,靠支座一侧有一段加密区,加密区宽度既要≥2倍的梁高,又要≥500mm,二者比较取大值,中间部分按正常间距布筋。箍筋构造箍筋长度计算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抗震框架梁箍筋布置情况一级抗震二~四级抗震梁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加密区的长度为max(2hb,500)或max(1.5hb,500)03G101-1P62、63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03G101-1P62、63中间支座:伸入一个LaE或≥0.5倍的柱截面边长加5倍钢筋直径,两者取大值,端支座处入支座弯锚(直锚需要较大的柱断面),其水平直段长度应≥0.4LaE,再上弯15d。3.平法钢筋计算方法钢筋计算要诀:“净跨+锚固”(1)边跨梁下纵筋边跨梁下纵筋的计算式:L=L净跨+bc-hc-D-0.03+15d+LaE式中:L——钢筋计算长度;L净跨——梁的净跨长度;bc——柱截面沿框梁方向宽度;h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柱靠边主筋直径;0.03——钢筋之间应留间距;d——梁的钢筋直径;LaE——锚固长度。L=L净跨+2LaE(2)中跨梁下纵筋L=L全长-2hc-2D-2×0.03+2×15d(3)梁上贯通筋L=L净跨/3+bc-hc-D-0.03+15d式中:L净跨——梁的净跨长度,第一排取1/3,第二排取1/4(4)梁上转角筋L=2×L净跨/3+bc(5)中间支座上直筋(L净跨-2Bjm)/S1+(Bjm-0.05)/S×2+1式中:Bjm——加密区宽度,取2倍梁高或500mm中较大值;S1——非加密间距;S——加密间距。

(6)箍筋计算中(7)梁中构造筋L=L净跨+2×15d例题:计算图中所示一级抗震要求框架梁KL1(2)的钢筋工程量,C25混凝土。32532532532532532572007200KL1(2)300×700∮10@100/200(2)2Ф25;7Ф252/5G4∮124501508Ф254/48Ф254/4解:根据题目给出条件可知:laE取38d(纵向钢筋一般为HRB335)。Hc取25mm。设柱内主筋直径D=22mm。(1)上部贯通钢筋2Ф25(HRB335)单支长=7.2*2+0.325*2-2*0.025-2*0.022-2*0.03+2*15*0.025=15.66m重量=15.66*2*3.85=120.58kg(2)边跨下纵筋7Ф25(HRB335)2/5两跨对称共14Ф25。单支长=7.2-0.025-0.022-0.03+15*0.025+38*0.025=8.45m重量=8.45*14*3.85=455.46kg(3)梁中构造筋4∮12(HPB235)两跨对称共8∮12。单支长=7.2-0.325*2+2*15*0.012+12.5*0.012=7.06m重量=7.06*8*0.888=50.15kg(4)端支座角筋8Ф25(HRB335)4/4,扣贯通筋后为2/4,两跨对称加倍。第一排长=(7.2-0.325*2)/3+0.325*2-0.025-0.022-0.03+15*0.025=3.17m第二排长=(7.2-0.325*2)/4+0.325*2-0.025-0.022-0.03+15*0.025=2.62m重量=(3.17*4+2.62*8)*3.85=129.51kg(5)中支座直筋8Ф25(HRB335)4/4,扣贯通筋后为2/4。第一排长=(7.2-0.325*2)/3*2+0.325*2=5.02m第二排长=(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