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甲午战争前阶段特征阶段特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表现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华侵略,法国发动中法战争,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派产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实践;早期维新思想产生。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中国社会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变化。一、列强的侵略(政治)1、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了

运动。2、1883——1885年法国发动

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清政府以胜求和,签订《

》,中国

的门户被打开;中法战争后为加强海防清政府在1885年设立

行省。3、从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和法国觊觎我国新疆和西藏地区,扶植阿古伯政权入侵新疆,1875年——1875年

收复新疆;1881年在曾纪泽的据理力争下中俄签订《

》,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割占我国西部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行省;太平天国中法中法新约西南台湾左宗棠改订条约新疆二、中国人民的探索——洋务运动(政治、经济、思想)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

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口号:“

”;4、指导思想:“

”;5、内容:(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如

等。(2)19世纪70年代,打出“求富”的旗号,采用

的形式,兴办了一批

。如

和机器织布局、

和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3)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筹备海军,建立了

衙门,并组建了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为准备人才,洋务派还建立了

学校和派遣

。3、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

进程。4、终结:

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内外交困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海军北洋新式留学生近代化甲午中日【主题深化】

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基础。(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例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例2:(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例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例4:(2011·海南单科·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例5:(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例6:(2010·海南单科·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例7:(2013·海南单科·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例9:(2008·海南单科·16)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例10:(2007·海南单科·1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例11:(2015·江苏单科·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例12:(2012·江苏单科·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例13:(2008·江苏单科·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例14:(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例15:(2016·上海单科·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此人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奕D.左宗棠例16:(2016·上海单科·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A.总理衙门

B.同文馆

C.军机处

D.外务部例17:(2016·上海单科·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例18:(2014·天津文综·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例19:(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例20:(2012·北京文综·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例21:(2014·江苏单科·22)(13分)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请答题:(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3分)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坚持纲常政教。例22:(2013·浙江文综·38)(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影响: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例23:(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原因: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4分)背景: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2分)例24:(2012·天津文综·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例: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意义: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经济)1、时间:

。2、原因:(1)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

开始解体。(2)受

的刺激与

的诱导。3、产生途径:(1)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

;(2)

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4、代表企业:(1)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

;(2)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

;5、特点:“

”。6、意义: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

的潮流,

(最先诞生于外商企业中,其次是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资产阶级(局限性:

)先后出现,成为中国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手工工场近代工矿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工业文明无产阶级两面性例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例2:(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例3:(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例4:(2015·浙江文综·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例5:(2016·上海单科·2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例6:(2013·上海单科·21)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例7:(2012·上海单科·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例8:(2009·上海单科·29)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例9:(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例10:(2013·北京文综·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例11:(2010·北京文综·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例12:(2010·海南单科·15)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例13:(2011·江苏单科·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