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与快乐主义内涵,外国哲学论文【题目】【导言幅对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经行梳理。一、准则学作为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的基础,准则学与其他哲学家关于逻辑学的认识基本一致,其所研究的也是对真理标准以及获得真理认识的途径的讨论。但伊壁鸠鲁的准则学也有其新的特点和范围,它包括了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在伊壁鸠鲁看来,要想获得真理的标准必须经过三个有效的途径:感觉、预见和情感。他的真理标准包含了认识和生活两方面。他将人类的情感体验,即感觉,当做了衡量真理的标准。他以为,感觉是千真万确的,是不会扯谎的,因此也是真实可靠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觉。一个感觉不能驳倒另一个同类的感觉,由于它们的有效性相等;一个感觉不能驳倒另一个异类感觉,由于二者所判别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理性也不能驳倒它们,由于理性是完全来自感觉的。遇见是一种储藏于心灵中的把握、真实的意见、观念或普遍思想。它是对外在东西的怀疑。假设这个东西是一个详细的物体,那么我们一旦听到这个物体的名字,我们就会因而想象出这个物体并对这个物体的形状展开联想。但假如我们在听到这个物体的名字之前没有事先的观察与预见,我们就不能准确的洞悉该事物的形状,也就不能对该事物进行命名。而情感则是人们内在的体验,比方人们对于喜怒哀乐感受。在这里伊壁鸠鲁对于情感进行了两种状态的区分:快乐和痛苦。它们存在于每个生物之中,一个与生物相宜,另一个则与之敌对。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是通过它们决定的。反观晚期希腊的哲学思想,伊壁鸠鲁对于感觉的重视与其它几个哲学流派是想通的。但以皮罗为代表的怀疑派则只成认现象的重要性,反对判定、主张悬搁.所以,伊壁鸠鲁准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说明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性质和可行性的理由,既要同否认感悟可靠性的理性主义者斗争,又要同否认一切知识及其确定性、可靠性的怀疑派作斗争。伊壁鸠鲁主张对于一个事物只要感觉到了才算完成了对事物的认识,在这个经过中,感觉充当着认识的完成者,它不需要通过一种不同的官能来完成。而要想消减感觉的无知,就要对自然物本身与我们的感觉认识之间构成良好的关系,假如一个人反对所有的感觉,那他就没有任何能够据以断定错误的标准了,他甚至无法讲哪些是错误的.对此,伊壁鸠鲁一方面以为,影像的呈现是构成人们产生视觉的源头,影像会根据其特有的属性对我们产生感觉,而另一方面认识又是在感觉中完成的。伊壁鸠鲁以为:我们要关注直接的感受和感觉--无论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还是个人独特具有的,关注每一种认识方式〔标准〕的清楚明晰明白呈现的证据。只要我们时时关注它们,当烦恼和恐惧产生时,我们就能正确地找出其原因并消除之,就能寻找天具体表现出象和经常影响我们的别的现象的原因,这些事情在其别人那里引起了极大的恐惧。由于感觉是具有盲点的,这些盲点产生了我们对于感觉的无知和迷惑。但假如要想使感觉中的无知和迷惑消除,让我们的感受清楚明晰可辨,那样的话无知和迷惑给人们的幸福生活所带来的遮挡的境况也就荡然无存了。由此能够看出,伊壁鸠鲁把人类对于生死的恐惧都直接归结于感受中的无知和迷惑。消除无知和迷惑成为人们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时,在认识论上的保证。固然讲伊壁鸠鲁的准则学仍有感觉主义的成分,即重体验轻理性。他对理性的轻视以及对于感性认识、情感体验的无限推崇导致了对准则和无准则的争论,但是伊壁鸠鲁对于准则学的认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仍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对古典时期精神哲学贬低感觉的思辨倾向的一种反动;另一方面,亦是对现实社会人们对超感觉之物的迷信的一种打击。伊壁鸠鲁这种重视情感体验的准则学也为其后来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物理学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学讲是其整个哲学体系中的理论核心,他对于原子论的认识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传统,即无不能生有,有只能来自于有.以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伊壁鸠鲁指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无中生有.作为物质产生之初的有,也作为万物归复的有,它就是原子.所以原子是不能分割,不可变的,是永远的有,不可能变成无.这就是质料不灭性的原理。质料既然是不可灭的,那么质料势必来自于有,也不可能从无中产生,以此来看质料的总量是守恒不变的。伊壁鸠鲁以为,我们应当以为在原子的大小尺寸上有一定的差异,由于成认了这一点能更好地解释感觉和感受中的现象。同时,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偏斜运动的假讲。偏斜讲的假定,同伊壁鸠鲁高度评价和肯定人和生命的自由意识原则有特殊的关联.伊壁鸠鲁对于原子论的研究只是为了到达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他与德谟克利特对原子论的阐述有着明显的不同,强调准则学对于研究自然哲学的重要性。第一,伊壁鸠鲁以为原子的形状是有限的,差异不同不是绝对无限的。德谟克利特对于原子的描绘叙述以为,原子是无限的.但伊壁鸠鲁以为这样的描绘叙述与原子是看不见、不可分的东西的认识又是自相矛盾的。伊壁鸠鲁企图通过各种证明来对于希腊其他宇宙学讲的荒唐性进行论证。对于原子是无限的认识,伊壁鸠鲁提出了修改,每种具有同一种形状的原子在数量上是绝对无限的,但是原子形状的差异不同却不是绝对无限的,只是数不清罢了。第二,伊壁鸠鲁以为原子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德谟克利特只是以为原子只要一种运动形式,即直线下落。伊壁鸠鲁以为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运动的阐述实际上能否定了运动的偶尔性,这种对于原子运动的认识很难解释得清,原子是怎样通过不同程度的碰撞构成万物的。伊壁鸠鲁以为原子的运动没有起点,由于原子和虚空永远存在。并且原子永远恒久地连续运动着。有的垂直运动,有的偏离垂直运动,还有的在组合物内部颤抖。对于原子的运动形式,伊壁鸠鲁是成认了原子运动是具有偶尔性的。这种对于偶尔性存在的认识也为伊壁鸠鲁论证公民个体的自由意志原则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第三,伊壁鸠鲁以为原子是有重量的。德谟克利特对于原子能否有重量的特性并没有提出认识。对此,伊壁鸠鲁给出了明确主张,他以为原子是有重量的,否则没法合理的解释原子为何能够运动的原因。他以为,原子以同等速度运动,由于虚空为最重的和最轻的原子准备了同样的道路。,原子除了形状、体积和重量以外,没有其他性质.从这个层面上将,重量构成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因。但是虚空却是没有任何重量的,这是由于空无在这华而不实是没有任何重量的。可见,伊壁鸠鲁对于物理学的研究是要为他的伦理学的合理性研究做理论支撑的,他的原子论带有理性的推论性质并主张其认识来源于感觉和经历体验,其原子论的认识也是建立在经历体验论的认识之上的,这就导致了他把情感体验作为自然学的准则,而这样的认识是与当时的自然学研究相违犯的。但对于伊壁鸠鲁派来讲,所有的认识都是为了获得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而服务的,而要想获得这些快乐就必须亲身感受并理性的认识万物,只要认识了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理性的科学知识,只要具备了理性的科学知识,才能消除人们对于无知和死亡的恐惧,进而获得安静安定的生活。三、伦理学在伊壁鸠鲁那里,感觉主义的准则学和原子论物理学都是为伦理学服务的,而全部的科学和哲学也都是为了论证道德问题。伊壁鸠鲁根据原子论的观点,以为任何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他由此得出结论以为,人和人的灵魂也会随着原子的运动而毁坏灭亡,但这并非是人的灾难与不幸。对此,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的口号。在他看来,快乐和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对于一切进行评判的准则,是人生的基本原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而假如要获得最终的幸福,就要克制对死亡的恐惧。根据伊壁鸠鲁感觉主义的认识论证明,追求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的本性应有之意。他以为,快乐才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的善。但是,当我们讲快乐是终极的目的时,并不是指放纵的快乐和肉体之乐,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误解我们意见的人所以为的那样,我们以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及其它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楚明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定的观念。而能够使得灵魂不得安定的只要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不过,神灵固然存在,但他并不会干涉人们的生活,它与我们的死亡毫无干系。由于我们活着时,死亡尚将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有智慧的人对于生产既不感到讨厌,对于死亡也不会感到恐惧。对于快乐和欲望的关系,伊壁鸠鲁以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络。他对于欲望既不做全盘的肯定,也不做根本的否认,他以为快乐和幸福的获得是以一定物质欲望的获得为前提的,快乐的获得并非要知足所有的欲望,只要获得能够足以保持生命健康必要的欲望就够了。所以,对于欲望应区别看待,由于欲望中有些是自然构成的,是我们为了我们的幸福所必要的,而有些则是虚浮的,仅仅仅是自然罢了,而智慧的人应当能从这些欲望中进行区别和判定,并对之做出相应的取舍。明确认识到这一切的人能够为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安静而决定自个的抉择和避免,把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安静看做是生活幸福的极致。但伊壁鸠鲁也根据他的生活理想提出了一些生活戒律,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个人由于自个欲望的限制和偏见的摆脱而获得一种满足,进而能够在外部世界的生存中获得独立和自由。在这里伦理观的基础上,伊壁鸠鲁还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他以为,国家的建立、法律的制定、公正的施行都不是永远恒久不变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约定俗成的。没有绝对的公正、就其滋生的公正,公正是人们互相交往中防止相互伤害的约定。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人们相约以防相互伤害,公正就成立了。伊壁鸠鲁的这一思想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恩格斯就在其著作中对伊壁鸠鲁有关社会契约论的阐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以为国家起源于人们互相间的契约的观点最早是由伊壁鸠鲁提出来的。伊壁鸠鲁哲学和伦理学中含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感,他关注人们的欲望,关注人的快乐和痛苦,具有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在伦理学中,也有着对生活足够浓烈厚重的兴趣,尤其是在关于坚持现实生活的物质方面。他关注人们的幸福,因而他的哲学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一门灵魂的净化学。在关于物质本原的认识上,他又是坚定的一元论者。他一方面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哲学去求证与自个伦理学有关的物理学基础,但同时他又在人文理论部分从智者的理论中寻找根据,在反对宗教信仰时,又承接了智者的理性主义。固然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有其不够深入的漏洞,但其快乐观又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是单纯的追求感官上的快乐和欲望的知足。他在赞同人们能够通过欲望的知足来获得幸福的同时,也强调精神的快乐要高于感官上的快乐。为不使人们因感觉欲望而遭到支配,伊壁鸠鲁提出对于一些事情人们应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进而克制我们本就有的意志自由。第二节快乐主义的内涵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提出对晚期希腊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一直被后来的很多哲学思想所延续和发展。但伊壁鸠鲁的快乐并非简单的感官上的快乐,它是在与痛苦作比照中才显现出来的。为此,伊壁鸠鲁对人们获得快乐做了限制,他以为人类对于欲望的毫不满足是带来痛苦的根本源头,因而只要消除了感官上的痛苦才能获得快乐,而要想真正获得快乐必须消除对空虚欲望的追求。一、欲望的分类人有身体,身体有欲望,欲望的出如今于缺乏,因此,基本欲望的知足是个人生存与快乐的第一条件。但另一方面,伊壁鸠鲁又以为,快乐不是对于欲望无休止的追求。当人们为了肉体的快乐而骄奢淫逸,毫无节制的饮酒、寻欢作乐而不顾身体的健康时,则是对自然的一种对抗。对此,伊壁鸠鲁对人的欲望进行了分类:一类是自然而又必要的,这是人们为了生活,避免痛苦的必然追求,是人类的组成部分。第二类是自然而非必要的,与第一类欲望类似,都是天生的,但与第一类追求物质上的欲望不同,第二类欲望是以去除痛苦,获得幸福为目的的。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是空洞、无根基的欲望,这些欲望不会带我们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伊壁鸠鲁以为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每个欲望都问这样的问题:假如我获得了欲望的对象,我会怎么样?假如我没有获得的话,又会怎么样?由此可见,第一类欲望是为了消除身体上的痛苦而产生的,是人类获得生存,保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自然欲望。饥饿时对于食物的欲望,疲惫乏力时对于休息的欲望,严寒时对于暖和的欲望。这些欲望是自然的,是最基本的,这些欲望的知足也是对自然的服从,假如不能知足,就会失去生命。这也意味着无人能够抵抗这些欲望。这些欲望的知足是为了消除自然为人类所施加的痛苦,是为了能够获得心灵的安静和身体的健康。伊壁鸠鲁以为自然的财富是有限度的和容易获得的,虚幻的意见所看重的财富却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把握,这一类的欲望产生于人们对于这个世界虚幻的意见。这类欲望即便得不到知足也不会因而对人类的身体产生痛苦,也不会毁坏灵魂的平和。比方奢靡的生活,狂热的性爱,过度的饮酒,对于食物的过共享受。由于这类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即便这些欲望获得了知足,给人们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知足和快乐,相反,假如由于对于欲望愈加狂热的追求而无法知足时就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打破心灵的安静,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在伊壁鸠鲁看来,懂得知足是最大的好。他并不是要求人们过贫寒拮据的生活,而是要求人们懂得当无法获得更多的身外之物之时,应知足于少部分的物品所带来的快乐和知足。由于只要人们控制住内心对于奢侈物品的追求,懂得知足才能充分的享受欲望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与之相比,自然的欲望是最容易追求和知足的。相反,对抗自然,为了难以获得的物品而不限欲望的追求是徒增痛苦的,也是空无价值的。面包和水给身体带来的快乐与奢靡的宴饮对身体所带来的快乐是一样的。假如一个人能消除由于缺乏所带来的痛苦时,那么面包和水所带来的快乐反而是最大的快乐。假如这个人正好处于饥渴之中的话。习惯于简单而非丰富的饮食,就能给人带来健康,使人足以承当生活中的必要食物,使我们在偶然遇上盛宴时能更好地对待,使我们不惧怕命运的遭际。在性欲方面,伊壁鸠鲁指出情爱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知足和快乐,反而是徒劳无益的。由于对于情爱的追求不同于对于食物的追求,它并非是自然的产生。相反,对于情爱的享受越多,内心对于情欲所产生的欲火燃烧的就越旺盛。对于情欲的追求只会毁坏身体的健康,浪费太多的精神,最后导致内心的不安和痛苦。与此同时,对于情欲的追求还有可能触犯戒条和法律,最终导致声誉受损,给自个带来不必要的费事;还有可能付出更多的钱财,忘记了自个应有的责任,使自个的生活由于情欲的泛滥而遭到别人的胁迫。因而,在情欲知足的问题上,伊壁鸠鲁以为情欲是无益的,但又是可控的。固然,伊壁鸠鲁以为快乐本身并无坏处,但一些为了快乐所付出的精神所带来的烦恼却是大过快乐本身的,而这种快乐宁愿不要获取。第三类欲望与之前的两类欲望相比完全是空洞的,虚无的。是不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这是由于空洞的欲望并非来自自然,也不是人的天性的追求,是违抗自然的。比方对于金钱、荣誉、利益、身份、权利的追求都是第三类欲望的追求。这些追求与人们所追求的自然快乐毫无关联,人们反而会由于对于这类空洞的追求陷入不能自拔的窘境,自寻烦恼,并为此开场对神灵和死亡产生恐惧。之后,人们又为了免于恐惧,获得心灵上的安静,开场寻求获得安全感。之所以有第三类欲望的产生,这都是由于人们不知足于自然的快乐所激发的。大多数人们以为只要有了大笔的金钱、夺目的荣耀以及无限的权利之后就能获得快乐,保证自个一生平安度过,但是这些设想都是空洞虚无的。由于要想获得这些欲望的追求,必然要经历困难险阻和本不必碰到的危险。等真正获得后,又不免遭到别人的嫉妒和仇恨。这样的结果反而会给自个增添不必要的猜忌和担忧。因而,当人们在无限制的追求那些本非自然欲望的知足时,其实人们正使自个开场离快乐愈来愈远,由于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也在不断增添着本身的烦恼和痛苦,甚至是为获得这些空洞的欲望而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这样的欲望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值得追求的。那些能够获得免除邻人威胁的安全的人,也是那些满怀信任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人。那些知道怎样最佳地防备外在威胁的人,能够尽管待人如己,假如他实在无法把有些人视为一体,至少可以以不视为异己;假如连这也做不到,他能够不和他们交往。只要方便,他就与他们保持距离。但这些又无法让人们获得真正的快乐,解除心灵上的不安。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就要懂得在何时何事上清楚的去认识自然,进而避免因迷信而造成的恐惧。但假如人们能够解除不被别人嫉妒和仇恨所带来的烦恼,仍然不能获得纯粹的快乐时,这样的追求又有什么可用之处呢?所以,第三类欲望的追求其实是空洞虚无,对人类没有任何受益之处的。不管一个人获得了如何大笔的金钱、夺目的荣耀以及无限的权利,这些欲望的知足都不能使人获得心灵上真正的安静和快乐。由于这些欲望的知足并不能消除人们对于神灵和死亡的恐惧,反之会为这个世界增加很多斗争和暴力,为人们的心灵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因而讲,第三类欲望并非自然的欲望,它是虚无的,是最需要抛弃的。通过对伊壁鸠鲁欲望的分析,我们清楚的能够看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宣扬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并将快乐称为最高的善,使得人们简单的将快乐主义与享乐主义划等号。其实,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是对人类心理,对人类自由、友谊、正义等情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才得出哲学与科学能够把内心深陷于恐惧和迷信中的人类挽救出来,并使人们最终获得快乐。而享乐主义是把人的追求与动物相等同,片面夸张人的自然属性;漠视甚至蔑视人的社会属性--精神超越〔对真善美的追求〕沉浸于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之中。享乐主义以为人类的意义只是为了努力获得世俗享受的欲望追求,而为了获得这样的追求能够不惜一切手段。享乐主义所导致的结果,是人类为了知足无限制的欲望追求而盲目的专注于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自然生态的毁坏,人类精神追求的缺失。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是以人类基本的自然生存为原则的,并且注重人们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升华。这与享乐主义所追求的是截然相反的。二、共同的约定是知足自然欲望的保证伊壁鸠鲁以为人们对于欲望的追求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使然,快乐也来自于人们基本欲望的知足。因而人类对于欲望的追求是符合自然的,是不能抵抗的,是应当服从自然的。但人们在追求欲望的同时又不能以损害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为代价,这也是对自然的服从。由此,伊壁鸠鲁主张私有财产应得到保障,是个人生活安全的必要前提。人们想要获得日常生活中对快乐的知足和追求,应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足够的安全感,同时还应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做保证。因而,伊壁鸠鲁基于快乐主义的追求,主张财产的个人所有,唯有这样,人们之间的友谊才最真实。当然,他所要求的财产是出于自然的需要,而不是无限的需要。只要当人们物质和肉体上自然欲望得到知足时,才能使人类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和痛苦。这些欲望是自然所赋予的,由于自然还为人类提供了知足这些欲望所必须的物质。假如这些最必要的欲望得不到知足的话,就是对自然的一种违抗,也是我们痛苦的一个来源。为此,伊壁鸠鲁解释了公平正义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以为指定一个互相遵守的约定才是人得到快乐和安全的重要条件。他把正义或公正置于功利的即人际关系中各方利益和安全考虑的基础上,认定它们是人们互相约定的产物。伊壁鸠鲁指出,正义的人是心灵最宁静的人;不正义的人心里充满了惊慌恐惧。伊壁鸠鲁以为人类最初的生活形态是靠自然界的赠予而维持生计的,每个人凭本能为自个而自食其力地生活.他将人类基本物质欲望的知足作为快乐的基础,是自然而必要的,假如连自个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的话,很难保证心灵的纯净和身体的健康。这种早期的生活是一种个体的生活,是由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但是随着人类的繁衍以及对于自然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们在互相合作中找到了群体,也开场注重共同的利益。久而久之,人们开场构成一种互相间的承诺和预定,不伤害别人,也不受别人伤害.而这种约定的构成是为正义服务的,是为人们寻求到更高层次层次的快乐服务的。人与人之间假如失去了这种契约也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而这样的正义的产生是在利益和追求上有着相互对立的人,通以往经历体验,认识到相互间的损害已经对双方的安全和幸福产生了阻碍,于是大家制定了共同的约定,相互尊重对方的权益。他以为这种互不侵犯的契约是每个人保证个人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是符合人类自然本性的。介入这一契约订立的主体首先是自主的人,这些人有其独立和自由,有自个的私产和出于安全现实利益的考虑,正是这种资格和利益推动他们相互相约互不侵犯。可见,伊壁鸠鲁的这种约定论是贯彻了伦理学中的后果论。由于,他的正义论是为了知足治疗哲学中的安全感,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获得快乐,是与保卫人的生命自由相关的。伊壁鸠鲁以为正义是相对的,没有自在的正义[绝对的正义],有的只是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就互不侵犯而订立的协议.这样的社会约定应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详细细节也是不尽一样的,但伊壁鸠鲁又对这种约定的社会功能充满自信心,并坚定的以为这种约定是会被各种社会所采用的。伊壁鸠鲁的这种正义论落实到快乐主义就是,要求人们要遵守契约,注重友谊。由于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与群体中的人们协作,这种协作对于人们幸福影响的是不容忽略的。这时,友谊的建立就成为了人们通往幸福的一个关键要素。而为了使人们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就需要订立一个约定,并规定违背约定的人要遭到相应的处理惩罚。这种由于毁坏正义而带来的焦虑是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快乐。任何人都不能在隐秘地毁坏了互不伤害的社会契约之后确信自个能够躲避惩罚,尽管他已经逃避了一千次。由于他知道临终时都不能确定能否不会被人发现。三、精神快乐比感觉快乐更重要。在对人类快乐的伦理进行了充分肯定之后。伊壁鸠鲁又根据原子运动的永远恒久性,将快乐分为两类,即动态的快乐、静态的快乐。动态的快乐是获得欲望,如获得生活所必须的食物、水;静态的快乐是消除痛苦,是一种轻松自若的人生状态。动态的快乐是由剧烈运动的原子产生的现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五年级月季课件
- 中学逃生技能课件
- 电商培训报告
- 学校家长心理培训会
- 眼科手术患者宣教
- 朗读培训幼儿园
- 配送承包合同范本版
- 手房购房合同模板
- 全新培训机构协议合同范本下载
- 马铃薯淀粉原料供应与加工服务合同2024
- 首末件检查记录表
- 《二外西班牙语3》课程教学大纲
- 大数据及信息安全最新技术
- 房屋装修改造维修项目施工方案
-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03人物形象-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班会幻灯片PPT课件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 DB52∕T 046-2018 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 华为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表(PBC模板)
- 超星世界地理尔雅答案 杜德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