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常用写景手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1.gif)
![古诗常用写景手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2.gif)
![古诗常用写景手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3.gif)
![古诗常用写景手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4.gif)
![古诗常用写景手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0812e7a38e63c9fe20595c1d588fe38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常用写景手法调视角动感官诗中绘画境
探虚实借修辞画外品诗情——古诗常用写景手法诗中有画变换视角调动感官早春寻李校书
(唐)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变换视角调动感官动静结合色彩映衬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画面极具层次感。用多种感官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是嗅觉,“莺啼尚小”是听觉。多种色彩映衬,柳枝翠绿,早梅鲜红,浪花洁白,波纹泛绿,早春的景色,艳丽秀美,充满了生机。动静结合。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景,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变换视角调动感官色彩映衬以动衬静变换视角调动感官调配色彩安排动静远近结合,第二联写远景,第三联写近景,既宏大开阔,又细致入微,景色层次分明;以动衬静,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声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色彩映衬,用“胭脂”“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色和“荞麦”花色,显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3.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6分)调动感官:视听结合安排动静:以动衬静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4.赏析首句中“破”字的妙处。(5分)
“破”字化静为动,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撑破芽膜的状态,使本来不动的柔桑有了动感,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5.赏析颈联中“挂”字的妙处。(6分)“挂”字化动为静,把白色的飞泉比作挂于碧峰的白练,一方面写出视距之远,一方面以白泉与碧峰相映衬,生动形象,突出了道士居所之景的奇丽壮观。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6.这首元曲有怎样的写景顺序?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白天到傍晚由低到高色彩映衬动静结合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7.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①“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②“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③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
虚实结合拓展意境深化情感修辞方法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比喻比喻比喻比喻比喻比喻早春寻李校书(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村
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比喻比喻比喻比喻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古诗常用写景手法1.变换视角:远近、高低、俯仰、点面——空间
时间2.调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3.色彩映衬:4.安排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动为静、化静为动。5.虚实结合:开拓意境,深化感情6.运用修辞:(比喻、拟人)(点面结合)早春寻李校书(唐)元稹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1.本诗写景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其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至少写出三种。
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柳枝似笼裙,梅花如鸡舌,江水像琼花,三个比喻从形态和色彩两方面比喻本体,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春风、江流、山莺是动景,柳枝、梅、芦笋是静景,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③用多种感官写景,全面而精确地写出了早春风物。云白、柳绿、梅红等是视觉,“兼红气”是嗅觉,“莺啼尚小”是听觉。④远景近景相结合。第一联是远镜头,第二联则是近镜头,第五句是远镜头,第六句又是近镜头,画面极具层次感。⑤多种色彩映衬。柳枝翠绿,早梅鲜红,浪花洁白,波纹泛绿,早春的景色,艳丽秀美,充满了生机。村
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诗句的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2.
以动衬静,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声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
远近结合,第二联写远景,第三联写近景,既宏大开阔,又细致入微,景色层次分明;
运用拟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运营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公益小学捐建协议书范本
- 保险财产损失获得赔偿终止保险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及创新模式
- 网络营销推广合作协议书(2篇)(2篇)
- 网络服务使用协议书范本(2篇)
- 未来大城市的低碳出行模式探索
- 绿化工程养护合同
- 会议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2025
- 进出口代理合同条款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管理者完成目标的五步19法姜洋讲义
- 亳州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复查(复核)信访事项流程图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the sad young men上课
- 年晋煤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 JJF1727-2018噪声表校准规范(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