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型材料作文写作_第1页
图画型材料作文写作_第2页
图画型材料作文写作_第3页
图画型材料作文写作_第4页
图画型材料作文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画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一、如何审读图画型材料作文题

图画材料具有讽刺性、幽默性、针对性等特征,作文时必须仔细审读,准确把握图画的内蕴。

二、审读步骤(一)仔细观察画面构图

①画面形象:人或物,形象的状态(静/动);

②画面布局: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

③画面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如夸张的

动作、表情和语言等;④画中文字:题目或画中人物的语言。二、审读步骤(二)认真思考逐项推敲

第一,要阅读图画的标题。标题或是图画的主题,或是对主题起提示作用。

第二,要看清图画的画面。

先看清图画是单幅还是多幅,如果是单幅,则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看清图画内容,看图画的形象(人、物)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静、动);如果是多幅图画,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第三,要品味图画的语言文字。图画中的说明文字往往是其点睛之笔,有些是画面与内涵的联系点,有些就是写作立意的基点。这是我们理解画意的关键。二、审读步骤

第四,要揣摩图画的夸张之处。有些图画属于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加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读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画面有时通过这一夸张的手法、揭示了漫画的寓意。二、审读步骤(三)弄清关系,辨明褒贬

图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据此,图画作文要理解画中的人、物、景、情,把握其性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二、审读步骤(四)联想引申,把握寓意

图画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一样,都对考生进行了适当的限制,考生要观察、判断图画的含意、目的、价值取向。

一般而言,用于作文的图画材料多为漫画,而漫画往往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揭示生活现象或反映现实问题。因此漫画中越是夸张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应注意通过对漫画艺术夸张的部分进行解读来把握画面的寓意。

分析时,不能只停留在画的表面,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借助想象,仔细推敲,才能挖掘出图画的内蕴含意。通过联想和想象,就能从深层发掘出图画的意旨,从而准确地立意。

二、审读步骤五、联系实际,选择文体图画作文的写作,既要忠实于图画,又要跳出图画。文章的立意是从解读图画中得来的,但写作时又不能囿于图画。如果不能联系实际,跳不出图画,那是写不好图画作文的。人处于社会中,社会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会对人有所触动,联系社会可以使文章写得有广度。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以图画为话题的作文,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更能发挥作者的特长。但由于自由度扩大了,也容易产生杂乱无章、中心不明、文体模糊的毛病,所以,写作者必须选择适合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要扬长避短,做到内容集中,文体特点鲜明。【示例】201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首先看画面构图:画面上四只猫,面前有四盘鱼。从左往右,第一只猫把鱼吃完了,在摸着肚子,很满足陶醉的样子。第二只猫在望着第三只猫,第三只猫在指着第四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第四只猫离开了桌子,在奋力地捉老鼠。2.再而推敲分析,弄清作者情感取向:四只猫可以分成两大类:吃鱼的猫和捉鼠的猫。作者情感取向上,显然赞同捉鼠的猫,而否定其他三只猫。3.然后联想引申,把握寓意:审题立意角度:第一类:有鱼吃但仍奋力捉鼠者①专注于本职工作,不管别人的风言风语、冷嘲热讽;②环境变了,生活变好了,但也应居安思危,不忘职责,要努力进取;③永葆本色;④坚守传统;⑤自强自立。第二类:只顾吃鱼和拥有鱼反对捉鼠者⑥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技能的退化;⑦享乐思想的蔓延对年轻人的影响;⑧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的后果;⑨不干事的人对干事的人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现实中有些部门人浮于事,权责不分;⑩猫不捉鼠的根源,在于家长的庇护、溺爱,在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们。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一)选合乎观点的材料材料取用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与观点相合乎,可是不少同学却常常犯观点与材料不一致的过失。比如围绕“渺小亦伟大”这一观点,有同学写了这样一个段子:“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尽量扩大它的宽度,尽管只是作为一个卑微而渺小的个体存在,但总归可以找到我们存在的价值。”这里所引用的春上村树的话,表达的是对生死的看法,与所要论述的主题“做好渺小也就能成就伟大”,不在一个向度上。可见这里引用村上春树的话,除了给人以矫饰装点之感外,没有实在意义。议论文是为议论的开展而运用材料的,如果所用材料不能有助于观点的论证,那只能说明你所选的材料是不对口的,还须另择材料,这便是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二)选记忆清晰的材料与选材偏离观点不同,有些同学在文中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上倒是没有问题,可问题出在了对材料记忆的偏差上。或记忆模糊,述说不清;或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就像这段文字:“一位英国的化学家作演讲时说过他平生做过很多正确的选择,但最遗憾的是他的童年没有色彩,等到他大了以后再想去做童年应该做的事情时,却只有枯燥无味,他说他很遗憾错过了那次机会。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要做什么,才能正确地找到方向,然后亲手实现它。”这里的英国化学家是谁?他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应该交代清楚,不明不白自然会影响论说的效果。不少同学在议论中举例时,常用些诸如“记得……”“读到过……”“听说过……”之类印象不深的材料,这与议论文例子须有典型性的要求有距离。与其弄不清的材料硬是拿来用,还不如不用,因为硬是取用讲不清的材料,易于让人觉得你没东西可用,肚里没货。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三)选材料最得力的部分另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所选的材料与所要论的观点还是挂得上的,但在取用上存在截取不当的问题,也就是对材料所取用的部分,不是这个材料最能论证观点的部分。比如有位同学,论述马丁·路德金以坚定的信念反对暴力运动,引用他的话语来予以证明:“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宁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很明显,围绕“信念”这个落点,如果截取这段话更好:“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可见,材料的运用上也不是只要有了就行的,还存在着一个量体裁衣的问题,裁剪不当,就会有失准头,留下遗憾。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四)选具体实在的材料再而,某些同学写作中,喜欢用一些空泛不实在的材料来说理,凭观念上保留的一些印象性的东西,大而宽泛地述说一通。比如有位同学论述要有发展的紧迫感,写了这样一段话:“清朝,是中国史上最腐败、最无能、最落后的一个朝代。中国在盛唐时期前后,可以说是十分强大的。各种耕种等仪器是中国发明的,四大发明也是中国的,陶瓷丝绸也是咱中国的,日本的遣唐史那么多,都来学习中国的汉字等。可是到了明末清初时,中国开始腐败,尤其到了清朝,外国向中国走私时,中国毫不在意,总认为没关系,不着急,一直到外国向中国侵略时,中国仍是不着急,可是到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中国想反抗也无能为力了。”这段话就是凭古代史中所得来的一些印象性知识泛泛而谈,且不论其间所存在的知识性的错误,单是这种从朝代的层面上,说清朝论唐朝谈明朝,架空大言,浮而不实的写法,就难以给人具体切实之感,显得飘飘忽忽地,没有内容。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四)选具体实在的材料诸如此类,与其总是用些“我国古代……”“中国共产党当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类的概念化材料,大言虚词,晃晃荡荡地扯上一通,还不如具体到某一点某个人事上。就像阿Q夸自己阔绰,与其总是笼统地来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不着边际,浮泛无力,还不如具体一下,“我们先前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就够你胆怯的了”,显得有着力点,来劲得力,气势十足。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材料取用(五)选新颖鲜活的材料

当然,材料取用上的恰当贴切,若从高的层面考察,还存在着一个新颖的问题。人的阅读,也和吃饭品菜一样,表现出一种求新的态势。如果能让文章中所用的材料散发出诱人的新鲜气,那其阅读效果必然是非同一般的。从这个角度上说,陈材滥料或许是极不恰当贴切的用料。也正因为如此,历来方家论文,才会力倡唯陈料之务去,多积新鲜素材,以一扫文章中的朽气。作文如构房,用材恰当贴切了,造出来的房子才能实在适宜,让构者舒心,观者合意,从而上档进位。四、本次文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过关的同学,也可选择诗歌以外的其他文体)。五、解题参考这是一则漫画材料作文题。1.首先弄清画面构图:图上四个人正在划龙舟比赛中,船头插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团结奋进”;四个人中,前三个都在专心划桨,最后一个却握着一个有似于船桨的网兜,在捞鱼;船头有一条小鱼,从水面跃起。2.其次分析关系,明辨褒贬意向:四个人,前三个是一类,后一个是一类,作者的情感取向上,明显是重在批判后一类人的。五、解题参考

3.然后联系实际,联想发散,把握寓意:

这幅漫画看起来简明,其实审读点还是很有讲究的。首先,那个在集体行动中谋私利的人,作者将他放在最后而不是最前面,同时他捞鱼的工具和船桨非常相似,他捞鱼的动作也和前面划船的人的动作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细看,并不能看出他在捞鱼。这就有一个“谋私者善于伪装”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