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

B.

C.

D.参考答案:C2.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的哪项功能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参考答案:C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A. B.C.甲→乙→丙→丁 D.参考答案:A【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解答】解: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最多.据图可知,甲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最多,乙和丙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差不多,丁同化的有机物的能量最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营养结构的相关内容.关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D.染色体中DNA的核苷酸数量、种类、序列三者之一发生改变都会引起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BD5.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则(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参考答案:A6.以下关于“甲型HINI”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型HINI”病原体的全基因组特异性是由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B.“甲型HINI”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C.“甲型HINI”病原体必须在有活细胞存在的培养基中才能培养D.“甲型HINI”病原体的形态是由核酸控制和体现的参考答案:D7.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

A.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B.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

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

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参考答案:B8.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9.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参考答案:A10.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参考答案:答案:C11.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理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在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参考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发生自由组合,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B【点睛】注意: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12.用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碘液苏丹Ⅲ双缩脲甲+++++++乙++++++++丙+++++++A.甲种子只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丙种子主要含有脂肪B.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参考答案:A【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解答】解:A、甲种子中加入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都有颜色反应,且加入碘液后颜色最深,说明甲种子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且淀粉含量最多.因此,甲种子中主要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丙种子主要含有脂肪,A错误;B、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B正确;C、脂肪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需要有显微镜观察,C正确;D、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只有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故选:A.

13.生物细胞膜的两个主要成分是

A.核酸和糖类

B.ATP和肽聚糖

C.蛋白质和脂类

D.DNA和RNA参考答案:C14.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参考答案:C15.用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该种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A.1

B.1/3

C.2/3

D.3/4参考答案:CF1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任取1粒绿色圆粒,该种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16.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某草原上的一头荷斯坦奶牛

②某草原上的全部牛类③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

④荷斯坦奶牛的红细胞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⑥整片草原

⑦某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⑧荷斯坦奶牛的心脏

⑨荷斯坦奶牛的血液

⑩荷斯坦奶牛的循环系统A.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

B.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⑦⑥C.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D.④⑨⑧⑩①②⑦⑥参考答案:C17.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参考答案:D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较少,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中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当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光照强度没有达到光饱和点,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光照强度,D错误。18.菌根是

在植物体上形成的,二者是一种

关系。

A.细菌寄生

B.真菌;互惠共生

C.真菌;附生

D.根瘤菌;互惠共生参考答案:B19.激素有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

B.垂体、下丘脑、甲状腺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参考答案:C20.在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D2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参考答案:C22.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Ⅰ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增多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图Ⅱ中Y激素分泌过量有关D.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参考答案:A【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图Ⅰ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图Ⅱ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X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解答】解:A、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A错误;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A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Y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正确;D、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但受大脑皮层控制,下丘脑即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又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识别图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并作出准确的判断.2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为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D、X染色体隐性基因参考答案:A24.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在其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粒和DNA复制,染色后通过光镜观察可发现每条染色体上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B.细胞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板的位置形成赤道板,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参考答案:答案:C25.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C5、相关酶等物质后,可完成暗反应参考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H2OO2+[H](或NADPH);ADP+Pi+能量ATP暗反应阶段:CO2+C5A2C3;C3+ATP+[H]C5+(CH2O)【详解】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光反应,水光解生成氧气和[H],故破坏叶绿体的外膜后,氧气仍继续产生,A错误;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随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B错误;与夏季相比,冬季温度低,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下降低,C错误;适宜条件下,提供场所、原料和酶便可完成暗反应过程。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C5、相关酶等物质后,可完成暗反应,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以及产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26.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光合细菌×√×××√蛔虫√×××√√A.光合细菌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参考答案:C2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儿,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减Ⅰ或减Ⅱ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答案:A依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由此可推出该患儿是由母亲产生的卵细胞XbXb与父亲产生的精子Y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两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正常情况下,母亲的卵原细胞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有致病基因b,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中也只含有一条Xb染色体,若出现两条Xb染色体,说明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条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点睛】①快速阅读,抓关键词:“正常的夫妇”、“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患者”、“前者(红绿色盲)的病因”、“后者(多出一条X染色体)的病因”。②准确定位知识点:由“关键词”展开联想,做到“准确定位知识点”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题的知识点有:a.人类的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b.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c.在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的卵细胞。③逆向推导,顺向作答:在准确定位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双亲均正常→推出:母亲是携带者→结论: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红绿色盲孩子的染色体组成:XbXbY→相关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XbXb→结论:母亲的相关的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两条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28.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生物的种群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有利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29.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参考答案:B30.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B.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C.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参考答案:D解析: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不是效应T细胞;抵抗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可以存留一生,但并非所有的记忆细胞都可以存留一生,这也是脊髓灰质炎、乙肝等很多疫苗都需要加强的原因;呈递抗原的是T细胞,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结合,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31.20世纪初,有学者用豚鼠肝﹑脾﹑肾等藏器官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免疫家兔获得了抗体,它处能与原来相应的脏器抗体原反应外,还可以使绵羊红细胞发生凝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A.可能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聚B.豚鼠某些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决定簇C.豚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D.豚鼠脏器再制备悬液过程中其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答案:B3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用健那绿染液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参考答案:C【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解答】解:A、染色体或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一般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不能用健那绿替代,A错误;B、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核的核膜与核仁已经解体,看不出细胞核了,且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接着先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使细胞分散开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D.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捕食者的数量、蝌蚪的种类,因变量是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其中1号池塘为空白对照组。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竞争关系。【详解】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A错误;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而甲、丙的存活率降低,说明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数据分析捕食者的主要捕食对象以及捕食者数量变化对三者之间种间关系的影响。3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参考答案:B35.在克隆技术出现之前,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方法尽快繁育更多的优质牛。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移植要在受精卵培养到8个细胞的卵裂期时进行,其主要原因是此时还未出现细胞分化,此时的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的一类。B.胚胎分割可以看作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C.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表现为雌雄的可能性各占一半。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的小牛,其性别则取决于供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参考答案:C略36.(03上海卷)“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参考答案:答案:A37.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参考答案:D38.下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mRNA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参考答案:B39.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③①②⑥④参考答案:D40.按下表设计分组实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mL75mL无氧乙25mL75mL通氧50mL未处理丙25mL75mL无氧丁25mL75mL通氧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不同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现出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增大吸收CO2的能力,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收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1)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2)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还要利用乙装置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①乙装置的小烧杯中应盛放哪种液体?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放在乙烧杯中,并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甲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3)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底物中含脂肪,则呼吸熵

(大于、等于、小于)1。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小麦种子

(大于、等于、小于)于油菜种子。(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

,小烧杯内加入

,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参考答案:42.某两性花植物有早花和晚花两种表现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同时含基因A、B的幼苗经低温处理后,成熟时开晚花,若不经低温处理则开早花,其他基因型的不论是否经低温处理均开早花。用植株甲与植株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