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全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_第1页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全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_第2页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全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_第3页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全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_第4页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全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1

共同海损、倒签提单及实际承运人我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于1995年10月20日签订购买52500吨化肥的CFR协议。A公司开出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1996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B公司租来运货的“雄狮号”在开往某外国港口途中碰到飓风,结果装货至1996年1月20日才完毕。承运人在取得B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一致的提单。“雄狮号”于1月21日驶离装运港。A公司这批货品投保了水渍险。1996年1月30日“雄狮号”途经达达尼尔海峡时起火,导致部分化肥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导致部分化肥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延迟,使该船到达目的地时赶上了化肥价格下跌,A公司在出售余下的化肥时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给A公司导致很大损失。请根据上述事例,[问题](1)途中烧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2)途中湿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3)A公司可否向承运人追偿由于化肥价格下跌导致的损失?为什么?(4)承运人可否向托运人B公司追偿责任?为什么?[对的答案](1)属单独海损,应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途中烧毁的化肥属于单独海损,依CFR术语,风险由A公司即买方承担;而A公司购买了水渍险,补偿范围包含单独海损,因此由保险公司承担。(2)属共同海损,应由A公司与船公司分别承担。因船舶和货品遭到了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故意又合理地导致了化肥的湿毁。(3)可以。由于承运人迟延装船,又倒签提单,须对迟延交付负责。(4)可以。因B公司是最终的负责人。[考点集成]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品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故意地、合理地采用措施所直接导致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单独海损,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所直接导致的船舶或货品的损害。倒签提单,旨在货品装船后签发的日期早于货品实际装船日期为签发日期的提单。提单签发日期是货品装船日期的证明。签发此种提单,特别当倒签时间过长时,有也许推断承运人没有使船舶进快速到,因而承担货品运送延误的责任。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委托,从事货品运送或者部分运送的人,涉及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送的其别人。承运人应对实际承运人,以及在受雇或者受委托范围内行事的实际承运人的受雇人和代理人的行为负责。案例2

保函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我国A公司与日本B公司订购彩电800台。协议规定,彩电价格为每台600美元CIF大连,1994年6月30日长崎港装货。货品于1994年6月30日装船,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B公司向船公司出具了货品品质的保函。船长应B公司的请求,出具了清洁提单。B公司据此从银行取得了货款。货品到达大连港后,A公司发现,电视机外包装箱有严重破损,电视机亦受到损坏,遂向船方提出索赔。船公司出示了B公司提供的保函,认为该事应由B公司负责,并建议A公司凭手中的保单向保险公司索赔。[问题](1)船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2)B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3)保险公司如何对待A公司的索赔?(4)A公司的损失如何得到补偿?[对的答案](1)船公司应承担责任。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的,船公司不能以保函不得对抗第三人。《汉堡规则》认可了不清洁提单保函的效力,基于合约的相对性,保函不得对抗第三人。我国对不清洁提单保函没有立法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有认可其效力的判例。

(2)B公司应承担责任。B公司交货不符合协议约定,包装不妥。货品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说明B公司交货不合格,未能适当包装。

(3)保险公司不负责补偿。《海商法》第243条:“除协议另有约定外,因下列因素之一导致货品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补偿责任:(一)航行迟延、交货迟延或者行市变化;(二)货品的自然损耗、自身的缺陷和自然特性;(三)包装不妥。”

(4)A公司可向船公司索赔。由于船公司出具了清洁提单,有义务将表面状况良好的货品交给收货人。船公司没有如实签发提单,提单持有人仅凭单据记载提货,承运人应根据提单的记载向提货人交货。[考点集成]保函的效力,托运人在货品外表状况不良时,为换取清洁提单而向承运人提供的保函,在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有效。但是,当提单转让至涉及收货人在内的任何第三人时,此保函无效。如承运人或代起行事的人接受托运人的保函,构成对信赖提单中所记载的货品情况的第三者进行欺诈,则保函在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已属无效。卖方假如提交了包装不良的货品,也许出具保函向承运人换取清洁提单。这种保函的效力在不同的条约、不同的国内法和不同的司法实践中效力不尽相同。《汉堡规则》第一次在一定范围内认可了保函的效力,规定托运人(卖方)为了换取清洁提单可向承运人出具保函,保函只在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有效。假如保函有欺诈意图,则保函无效,承运人应补偿第三者的损失,且不能享受责任限制。我国《海商法》中没有关于保函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则参照了《汉堡规则》的规定,重要可以概括为三点内容:善意保函有效;恶意保函无效;有效的保函也不能对抗第三人。碰到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它的法律背景,即合用何国法律或者合用何种公约,假如题目中没有明确,在答题时最佳自己指明,合用上述的原则。保险人的除外责任,《海商法》第243条:“除协议另有约定外,因下列因素之一导致货品损失的,保险人不负补偿责任:(一)航行迟延、交货迟延或者行市变化;(二)货品的自然损耗、自身的缺陷和自然特性;(三)包装不妥。”案例3

信用证独立原则1990年我山东一家进出口公司和某外国公司订立了进口尿素5000吨的协议,依协议规定我方开出以该外国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消的跟单信用证,总金额为148万美元。双方约定如发生争议则提交北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1990年10月货品装船后,该外国公司持提单在银行议付了货款。货到青岛后,我公司发现尿素有严重质量问题,立即请商检机构进行了检查,证实该批尿素是毫无实用价值的废品。我公司持商检证明规定银行追回已付款项,否则将拒绝向银行支付货款。[问题](1)银行是否应追回已付货款,为什么?(2)我公司是否有权拒绝向银行付款?为什么?(3)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否有权受理此案?依据是什么?(4)我公司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对的答案]

(1)银行不应追回已付货款。由于信用证独立,银行不管协议的实际履行情况,也不管货品的实际情况。只要单证一致,银行即应无条件付款。

(2)我公司无权拒绝向银行付款。银行合法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开证申请人必须偿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付。

(3)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有权受理此案。我公司与外国公司订立的仲裁协议只合用于两公司间的买卖协议,不合用于我公司与银行的信用证协议。本题设问不是很清楚,假如是我公司与外国公司的纠纷,则应仲裁,而我公司起诉银行则不合用仲裁。(4)我公司应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规定外国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补偿损失或返还货款。银行在本案中没有责任,因此只能向外国公司索赔。[考点集成]在信用证机制中,银行提供了独立的信用,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就承担独立于买方的付款责任。银行在审单时必须坚持“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原则。“单单一致”是指卖方提交的单据之间互相一致,“单证一致”是指所有的单据与信用证之间互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不是货品买卖的专家,因此这种单证的审查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审查。信用证一旦开出,独立于买卖协议、独立于货品状况、独立于双方的履约状况,也不管单据的真伪。案例4

信用证付款方式中单证一致原则外国一家贸易公司与我国一家进出口公司订立协议,购买化肥500吨。协议规定,1994年1月30日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船发生困难,故电请买方将装船期延至2月17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达批准,但未告知开证银行。2月17日货品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问题](1)银行是否有权拒付货款?为什么?(2)作为卖方律师,应当如何解决此事?[对的答案](1)银行有权拒绝议付。(2)作为卖方律师,当银行拒付时,可依据修改后的协议条款,直接规定买方履行付款义务。[考点集成]信用证虽是根据买卖协议开出的,但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协议的法律关系。银行只受原信用证条款约束,而不受买卖双方之间协议的约束。协议条款改变,信用证条款未改变,银行就只按原信用证条款办事。买卖双方达成修改信用证的协议并未告知银行并得到银行批准,银行可以拒付。案例5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分一条载货船从青岛港出发驶往日本,在航行途中货船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命令采用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扑灭后,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船长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回青岛修理,检修后重新将货品运往日本。事后经调查,本次事件导致损失有如下几项:(1)500箱货品被火烧毁;(2)1500箱货品因灌水灭火受到损失;(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雇用拖船费用;(5)额外增长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问题]以上各项损失,哪些属共同海损,哪些属单独海损,如在日本进行理算,应合用哪个国家的法律?[对的答案]属于共同海损的:(1)因灌水灭火受损的1500箱货品;(2)雇用的拖船费用;(3)额外增长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属于单独海损的:(1)被火烧毁的500箱货品;(2)被火烧毁的主机和部分甲板。如在日本理算,合用日本国法律。共同海损是指船舶和船上载运的货品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的安全和利益,采用有益而合理的措施,人为导致的特殊牺牲和额外支付的费用。而单独海损是海上风险对营运中的船舶和运送中的货品所导致的直接损失。[考点集成]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如下:共同海损涉及船、货的共同危险;单独海损只涉及船、货一方的利益;共同海损有人为因素;单独海损多由于偶尔的意外事故;共同海损损失由受益各方分担;单独海损由单方承担。我国《海商法》规定,共同海损的理算合用理算地法律。因此假如本案在日本理算,应合用日本法律。案例6

贸易术语的构成1992年10月,法国某公司(卖方)与中国某公司(买方)在上海订立了买卖200台电子计算机的协议,每台CIF上海1000美元,以不可撤消的信用证支付,1992年12月马赛港交货。1992年11月15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证行)根据买方指示向卖方开出了金额为20万美元的不可撤消的信用证,委托马赛的一家法国银行告知并议付此信用证。1992年12月20日,卖方将200台计算机装船并获得信用证规定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据后,即到该法国议付行议付。经审查,单证相符,银行即将20万美元支付给卖方。与此同时,载货船离开马赛港10天后,由于在航行途中遇上特大暴雨和暗礁,货船及货品所有沉入大海。此时开证行已收到了议付行寄来的全套单据,买方也已得知所购货品所有灭失的消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拟拒绝付议付行已议付的20万美元的货款,理由是其客户不能得到所期待的货品。[问题](1)这批货品的风险自何时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2)开证行能否由于这批货品所有灭失而免去其所承担的付款义务?依据是什么?(3)买方的损失如何得到补偿?[对的答案](1)风险自货品交到装运港的船上时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2)开证行无权拒付。根据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信用证交易独立于买卖协议,银行只负责审单,只要单据与信用证条款相符,银行应必须承担其付款义务。(3)买方可凭保险单及有关载货船舶淹没于大海的证明到卖方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考点集成]一个完整的国际货品买卖流程不仅仅涉及买卖,而是涉及买卖、运送、保险和支付四个环节。在CIF协议中,卖方是运送关系中的托运人,负责与承运人签订运送协议;同时是保险关系的投保人,负责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协议;还是支付关系中信用证的受益人,最后收取货品价款。相应的,买卖协议的卖方是运送关系中的收货人,最后收取货品;也是保险关系中保险单的受益人;还是支付关系中信用证的开证人和付款人。承担运送义务、投保义务与否是由买卖协议,也就是贸易术语决定的,因此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贸易术语(FOB、CIF、CFR等)。承运人是否对货品的运送迟延、货品损失负责,要看承运人的免责条款,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题中的航行过失免责,即承运人对因驾驶船舶和管理船舶过失导致的货品损失不负补偿责任。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货品损失的补偿,要看承保范围,即投保人投保的险种。由谁来索赔要看买卖协议风险转移的规定。案例7

国际贸易中托收行的法律地位

中国TV公司与加拿大C公司签订了6个协议,先后卖了1200吨建材给C公司。付款方式是D/P(中文称“付款交单”)。这6个协议的货先后分10批从天津运往蒙特利尔,其中有6批是大阪三井班轮公司承运。6张货品提单价值60万余元。1989年4月以后分别从天津装船运至神户,再转船到目的港蒙特利尔。提单由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天津分公司签发,签发后提单交发货人。按D/P付款方式,发货人把提单交到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托收行),天津分行委托加拿大多伦多帝国商业银行(代收行)代收,由帝国商业银行告知收货人,收货人拿钱到该银赎单。现假设出现C公司经理未交款赎单即将货品提走,且查无下落的情况,中国TV公司决定委托律师代为索赔时,作为律师应如何认定这起买卖协议中各方之间的互相关系,如何拟定原被告。[问题](1)中国TV公司与加拿大C公司之间的关系?(2)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分公司与中国TV公司之间的关系?(3)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天津分公司与大阪三井班轮公司之间的关系?(4)发货人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之间的关系?(5)中国TV公司与大阪三井班轮公司之间的关系?(6)本案原告应当是谁?(7)本案被告应当是谁?[对的答案](1)中国TV公司与加拿大C公司签订了买卖钢材的协议,因此两者是买卖关系。(2)中国TV公司是托运人,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分公司是承运人。(3)大阪三井班轮公司是实际承运人,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分公司是承运人的代理人。(4)在托收中,委托人与托收行是委托代理关系。(5)中国TV公司是卖方,即发货人,大阪三井班轮公司是实际承运人。(6)中国TV公司钱货两空,应为原告。(7)C公司经理未交款赎单即将货品提走,显然是承运人无单放货,承运人应承担责任。[考点集成]本题所考察的是国际贸易的各组成环节的货品买卖、运送及支付种不同的当事人的协议关系及责任。其中运送环节中涉及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区分。托收中委托人与托收行之间的关系:托收行作为委托代理人,只要谨慎地履行了代理义务,就不再承担与买卖协议及货款支付有关的任何责任。案例8

CIF术语下买卖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我国某进出口公司A(卖方)与英国某实业公司B(买方)以CIF伦敦条件签订了一份出口一万吨大米的协议。货品由保险公司D办理了海洋运送货品保险后准时由承运人某远洋公司C装船运送。因在海上遭受暴风雨袭击,迟延30天到达目的港,并因船员的过失使三分之一的大米变质。英国B公司因此向有关部门提出索赔。[问题](1)应与承运人远洋公司C签订运送协议的是哪方?(2)应向保险公司办理货品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的是哪方?(3)A公司的交货地点在?(4)设A公司已取得协议规定的单据并及时提交给了B公司。在货品海上运送到达目的港,B公司按规定验收货品之前,A公司向B公司凭装运单据规定付款,B公司是否应付款?(5)对货品迟延30天到达目的港而导致的损失,B公司应向谁提出索赔?(6)对三分之一大米变质,B公司应向谁提出索赔?(7)对三分之一大米变质,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C公司是否承担责任?(8)设B公司准时收到了货品,货品质量、数量等完全符合协议规定,但A公司所提交的装运单据与协议规定有所不符,B公司能否据此拒付货款?(9)设B公司向C公司提出诉讼,按照《汉堡规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多长?[对的答案](1)CIF术语中已包含运费,卖方承担托运的义务。(2)CIF术语中已包含保险费,卖方承担投保的义务,受益人为买方。(3)根据CIF术语。交货地点为货品装运港。

(4)假如双方未约定必须在验收后付款,按一般惯例,B公司应付款。

(5)此迟延责任属承运人。

(6)此属海上运送保险范围。

(7)海牙规则与汉堡规则不同,承运人可援引航行过失免责。

(8)CIF术语是象征性买卖,即单证买卖,付款重要根据单据。(9)根据《汉堡规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2年。[考点集成]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国际货品买卖案例,足以展示国际货品买卖的特点。在国际货品买卖中,涉及买卖、运送、保险和支付四种关系。在CIF术语中,买卖协议的卖方,同时也是运送协议的托运人,保险协议的投保人,支付关系中的付款人。但各协议的权利义务互不影响,互相独立,在分析时可分别考虑。案例9

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成立及货品风险的转移1995年2月10日,中国某进出口公司A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B,欲以CIF条件向日本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用不可撤消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2月16日A收到B复电,B提出降价到48万美元。A公司于2月19日电告B公司批准其规定,B于2月20日收到此电报,后,A公司将货品运至上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A公司托运一个集装箱为火焚毁,其余2个则完好无损。3月15日货品运至横滨港,但B公司拒绝接受货品,并向A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根据上述案情。[问题](1)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协议于何时成立?(2)保险费应由哪一方承担?(3)在本案中,货品风险在那一时刻由卖方转移给卖方?(4)在本案中,哪一方为信用证的受益人?[对的答案](1)协议于2月19日成立。B公司提出的降价请求改变的要约的是指条件,构成反要约,协议与A公司接受该项反要约时成立。(2)保险费用应有A公司承担。根据CIF术语的含义,货品运送的保险费用应由卖方承担。(3)风险应在在上海港自货品越过船舷时转移。根据CIF术语的含义,货品的风险在货品与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4)B公司为信用证受益人。货品买卖协议的买方应为信用证的受益人。[考点集成]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订立,可以分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达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达,一项承诺若在实质上改变要约的条件,则构成反要约。反要约是指实质上改变对有关货品的价格、付款条件、货品的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补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议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CIF,FOB,CFR贸易术语的共同特性就在于货品的风险在货品与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案例10

FOB贸易术语下买卖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上海某进出口公司(简称甲)与香港某公司(简称)乙签订一项协议,由甲向乙购买一批应节货品,交货条件为FOB新加坡。该批货品由中国某远洋运送公司(简称丙)负责运送,丙公司事先作出了货品将于节前运达的口头保证。由于运力紧张,在新加坡装载货品的并非丙公司的自有船舶,而是丙公司租用马来西亚某运送公司(简称丁)的一艘货轮“大马号”,但在租船协议中并无关于丙、丁之间责任期间的特别约定。由于“大马号”并不熟悉到中国的航线,因此船舶航行非常不顺,辗转到达海口后,货品才由“大马号”转载到丙公司的货轮“扬帆号”上运往目的港上海。“扬帆号”到达上海时,节日早过,货品的市价大跌。甲公司遂向上海海事法院起诉。[问题](1)在本案中应当由谁负责订立运送协议,与谁订立运送协议。(2)本案中,买卖协议的交货地点为?(3)该批货品如需要投保,则应由谁负责办理?[对的答案](1)应由甲负责订立运送协议。在FOB贸易术语下,与承运人订立运送协议是买方的义务。(2)交货地点为上海。在FOB贸易术语下,属于后所附的港口名为装运港。(3)由甲公司负责投保。在FOB贸易术语下,为运送过程中的货品投保时买方的义务。[考点集成]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可以明确表达商品的价格构成、货品风险的划分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各种费用的承担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国际贸易术语应当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掌握。特别应当加以注意的是,FOB术语所附的港口名是装运港、而C组术语所附的是目的港名。案例11

辨认及不动产的法律合用中国公民张某原与丈夫蔡某侨居马来西来,解放初期,张某和子女回中国厦门定居。丈夫蔡某仍然居住在马来西亚,并取得马来西亚国籍。1958年,张某用丈夫蔡某寄回的侨汇购买了厦门市住房一座,户主登记为张某。此后,其子女又先后出国或去香港定居。1987年,张某申请去香港定居获准。因在厦门已无亲人,欲在出境前将此房卖掉。经人介绍,张某在未取得其丈夫批准的情况下,与原告于1989年4月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将该房以人民币15,000元卖给原告。签约后,张某收取了大部分房款,并将部分房屋交给原告居住。同年10月,双方前往房管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因张某未能提供其夫批准出卖的证明,房管部门未给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此后,张某因身体因素,未去香港定居;同时,其夫蔡某得知其卖房之事,从国外来信指责,并通过律师到房管部门,规定不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种情况下,张某向原告表达规定取消买卖房屋契约,各自返还已收取的房款和占住的房屋,因原告坚持买卖有效,双方不能协商解决。原告于1990年11月起诉至一审法院,规定确认房屋买卖有效。[问题](1)我国法院应如何辨认此案?(2)我国法院应合用什么法律解决案中的争议?(3)当事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对的答案](1)这是一起涉外房屋买卖争议案。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而蔡某是外国人,所以本案是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外国人在我国房屋的买卖,涉及到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问题。(2)法院合用我国的冲突规范的结果是应当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来认定其所有权的转移问题。由于根据《民法通则》第144条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合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6条规定:不动产的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法律关系,均应合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那么,本案中,不动产所在地是中国,因此应合用中国的法律。(3)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本案中所争议的房屋是张某和蔡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在一方处分时,双方的夫妻关系一直维系,该房屋也一直是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处分共有财产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批准,该行为才有效。共有人之一未得其别人批准擅自处分财产,除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以外,不发生法律效力。原告在房管部门办手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张某没有取得其丈夫的批准,所以,不能认为原告的行为是善意的。所以,原告和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考点集成]辨认时使用冲突规范时,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或“分类”,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从而拟定应援用那一冲突规范的结识过程。其目的就是拟定对特定的涉外民商是法律关系所应合用的冲突规范。对于不动产物权的法律合用,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是不动产所在地法。案例12

承运人免责预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1994年6月12日,中国天宏进出口公司受我国某蜡烛生产公司的委托与瑞典天使贸易公司签订了出口一批蜡烛的协议。协议约定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合用瑞典法律。重要成交条件是:CIF哥登堡每箱32美元,9月装船。1994年7月20日,该批蜡烛7500箱经中国商检部门检查合格后装上了某远洋公司的“Qimen”轮上,鉴于蜡烛如放在4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若时间一长将会变形,因此托运人指示承运人在运送中应注意适当通风。承运人收货后签发了清洁提单。依协议约定的贸易条件,中方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在运送途中“Qimen”轮与一日本籍“海城丸”号发生碰撞,导致一货舱进水,使装于该货舱的700箱蜡烛及其他货品湿损。为修理该船以便继续航行,该轮开进附近的避难港,并发生了避难港费用和必要的船舶修理费用。“Qimen”到达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余下的6800箱蜡烛已变形,不能用于正常的目的,收货人只能按市价30%出售,经查蜡烛变形是运送中未适当通风导致温度过高所致。[问题](1)中国天宏进出口公司与我国某蜡烛生产公司是什么关系?(2)本案有关贸易协议的争议合用下列何国法或公约?(3)依《海牙规则》的规定,关于700箱湿损的货品,其损失应由谁承担?(4)依《海牙规则》,关于6800箱变形的蜡烛,其损失应由谁承担?(5)在承运人拒绝补偿收货人6800箱货品,在保险公司补偿了收货人的情况下,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保险人应下列什么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6)关于避难港费用和必要的船舶修理费用,应由谁承担?[对的答案](1)外贸代理关系。中国天宏进出口公司受我国某蜡烛生产公司的委托与瑞典天使贸易公司签订了出口蜡烛一批的协议,故只能是外贸代理。由于代理签订的是买卖协议而不是运送协议,所以不是货运代理和船务代理。(2)瑞典法。我国《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协议约定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合用瑞典法律,本协议是一般买卖协议,不是我国专属管辖的协议。(3)应由收货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由于承运人有航行过失免责。700箱湿损的货品是由船舶碰撞引起的,属于一切险的承保范围。船舶碰撞是由承运人驾驶船舶有过失导致的,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可以免责,这是有关承运人责任的一个非常特殊,也是非常著名的规定。我国海商法也吸取了这一原则。CIF协议中,货品风险自越过装港船舷时转移给买方,保单一并转移,发货人不在承担任何责任。承运人收货后签发了清洁提单,表白货品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不能说是在装船前受损。(4)承运人应当补偿收货人的损失,由于承运人负有管货责任。蜡烛变形是运送中未适当通风导致温度过高所致,承运人负有管货责任。对承运人导致的货损,保险公司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承运人追偿。《海牙规则》的承运人免责仅限于管船的过失,承运人仍负有管货责任。(5)以保险公司的名义。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4条规定:“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补偿权利时,被保险人未向导致保险事故的第三人提起诉讼的,保险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向该第三人提起诉讼。”《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是2023年新增的法律,是必考内容。(6)避难港费用是为船货各方共同的利益而发生的,应由受益的各方来分摊;船舶的修理费用是为安全完毕本航程而发生的,应由受益的各方来分摊。我国《海商法》第193条规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和船上载运的货品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的安全和利益,采用有益而合理的措施,人为导致的特殊牺牲和额外支付的费用。”船舶的修理费用和避难港费用若不发生,则无法完毕本航程,货品也无法运至目的港,因此不只是为船方利益。[考点集成]海运承运人免责,承运人对于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火灾(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导致的除外)所导致的货品的灭失或损害不承担责任。以上两项构成了承运人的过失责任免责。但承运人及为其行事的人管理货品的过失所导致的货品的灭失或损害应由承运人承担责任。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代位求偿权是债权的法定转移。即保险人根据协议对被保险人的损失予以补偿后,假如第三方根据协议或法律须对该损失承担损害补偿责任,被保险人享有的对第三人的请求权(债权),应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的时间,是它赔付被保险人之日起;从此时起,保险人可以并且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规定补偿勿需被保险人批准转让这一权利。

案例13

船舶碰撞侵权的法律合用与国际货品买卖协议法律合用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签订了进口一批仪器的国际货品买卖协议,协议约定有关协议的一切争议合用德国法,此批货品由新加坡籍货轮“比西”号承运,并投保了一切险。“比西”号在印度洋公海航行时与巴拿马籍货轮“丽莎”号相撞。“比西”号船长为了避免该轮淹没采用了自愿搁浅的措施,“比西”号在救助人的帮助下进入了避难港,经修理继续航行到达中国目的港。但在途中曾突遇特大暴风雨,使部分仪器湿损。[问题](1)假如该船舶碰撞案在中国法院审理,应合用何国法律?(2)假如有关该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争议在中国法院审理,应合用何国法律?(3)上述案件根据目的港有关共同海损理算的法律,本案中各项损失应分别由谁承担?[对的答案](1)假如该船舶碰撞案在中国法院审理,应合用中国法。(2)假如有关该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争议在中国法院审理,应合用德国法。(3)“比西”号采用的自愿搁浅措施所引起的损失属于共同海损,应由受益各方分摊;暴风雨导致的仪器湿损属于单独海损,应由保险人负责补偿。[考点集成]应注意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根据《海商法》第193条规定:“共同海损是在同一海上航程中指船舶和船上载运的货品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的安全和利益,采用有益而合理的措施,人为导致的特殊牺牲和额外支付的费用。”而单独海损是海上风险对营运中的船舶和运送中的货品所导致的直接损失。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如下:(1)共同海损涉及船、货的共同危险;单独海损只涉及船、货一方的利益(2)共同海损有人为因素;单独海损多由于偶尔的意外事故(3)共同海损损失由受益各方分担;单独海损由单方承担。船舶碰撞侵权以及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法律合用,分别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和当事人约定的法律。根据我国《海商法》第51条,对于天灾、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意外事故,承运人不承担补偿责任。但是这种因素导致的单独海损,属于一切险的承保范围。案例14

一般侵权法律合用1989年7月10日,中国公民甲被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达公司(下称海达公司)聘为外派船员,双方签订了《外派船员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外派船员自离开中国国境时起,在外轮工作期间因工致伤、致残和生病、死亡,均按中国劳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解决。海达公司和大连海福拆船公司(下称海福公司)签订有《雇用船员协议》,同年7月25日,甲即被外派受雇于海福公司所属的巴拿马籍“佳灵顿”轮工作,期限为一年。海福公司依据和海达公司签订的《雇用船员协议》第13条关于“船员受雇期间人身、行李安全按保赔条例第282章”的规定,对涉及甲在内的受雇船员在大连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保障和补偿险。甲受雇后,即随船工作。1989年11月28日,“佳灵顿”轮在土耳其汉为港卸货,甲在机盘货紧固舵机底座螺丝时,左手食指被砸伤,中指亦受伤。经本地医院简朴解决后,于同年12月1日被送回北京。经国内医院治疗,终因伤势过重,受伤的左手食指被截掉一节。住院治疗期间,甲共付医疗费人民币11145.54元。出院时经法医鉴定;其左食指第一节残缺(指截掉),近掌指骨关节僵固,指关节大部分不能活动,鉴定费人民币90元。甲出院后,多次找海福公司解决伤害补偿之事,均被拒绝。甲于1991年7月1日向大连海事法院起诉,认为海达公司与海福公司签订的《雇用船员协议》第13条的规定,是海达公司为了船员利益而争取到的船东对此种雇主责任的承诺,故规定海福公司支付2184美元的保险补偿金,补偿其工资损失4441.67美元和医疗费人民币11145.54元。[问题](1)根据本案上述案情,我国法院在审理时应如何定性?(2)在合用法律上,我国法院可援用的相关规定是什么?为什么?(3)在本案中,能否合用“香港雇员补偿条例”?为什么?[对的答案](1)本案可以辨认为涉外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本案中的涉外因素是侵权行为的事实发生在外国领域,且原告在外籍轮船上工作。(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的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个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合用当事人本国法或者住所地法律。在本案中,侵权行为发生地是土耳其,似乎应合用土耳其法律。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7条的解释:侵权行为地的法律涉及侵权行为实行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假如两者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合用。本案中,甲回国治疗时被确诊为截肢,并因此而支付治疗费,可以被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这种结果发生在中国境内,因此可以合用中国法律。此外,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国籍相同,并在中国有住所,也可以合用中国法律。(3)不能合用于本案。本案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问题,不是协议上的责任。并且甲只是协议一方为履行协议所提供的劳务人员,其所发生的人身损害补偿法律关系与该协议法律关系无关,主张人身损害补偿的权利主体只能是受害人本人,海达公司不能代替。所以,本案中不存在合用“香港雇员补偿条例”的问题。[考点集成]国际私法中的辨认问题见11题。侵权行为的法律合用,一般原则应合用侵权行为地法,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