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_第1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_第2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_第3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_第4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农业机械化【背景链接】

中国政府网9日全文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ﻫ《意见》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发展,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和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3年农机总动力达成10亿千瓦、到2023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的发展目的。

ﻫ此外,《意见》明确提出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和切实贯彻税费优惠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ﻫ

《意见》还规定,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结识,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的,加强组织协调和相关机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ﻫﻫ【因素分析】

ﻫ一、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ﻫ

邓小平同志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毛泽东主席也曾讲过“农业的主线出路在于机械化”。而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是建设重点,是在新起点上的生产发展,不是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发展,而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生产发展。

ﻫ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重要是文化限度不高、重要凭经验和体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和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劳动资料是传统的人、畜力和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经济效益差,对人力、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占用多、消耗大,运用率和效率低,对自然依赖大;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发生了显着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大幅度减少,受教育限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从凭经验和体力劳动转变为应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装备,劳动资料用农业机械化代替了传统手工工具,生产能力、效率大幅度提高,畜力和繁重的体力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等新兴生产要素的作用增大。

目前在农村的农机户,特别是农机大户在一定限度上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新型农民的代表,一些有文化、有知识、年富力强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变革,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较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比如一台联合收割机作业比几十人的效率都高。所以说,推动农业机械化已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ﻫﻫ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科技进步、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

生活富裕要靠收人增长,农民增收必须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使更多的农民从繁重繁锁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别的产业,实现农业机械化才是提高生产率,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主线途径和有效手段。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活不富裕,是农村贫困的主线因素。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水平和应用限度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保障和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投资、农业机械化过程就成为新装备、新科学知识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过程,由使用手工工具的传统农民变为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新知识、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技术进步过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投资效益。由此可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得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农村经济的长期高效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现在的农机户、农机手已成为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ﻫ

【对策分析】

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用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动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ﻫ——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ﻫﻫ——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运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公司制度建设,以公司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ﻫ

——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公司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粮食安全背景链接】

ﻫ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和香港陈复生基金联合主办的“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1日在北京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马晓天,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与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京代表60多人出席。

ﻫ马晓天在致开幕词时指出,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已超越其传统意义上的食物供需范畴,越来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安全稳定的全球性、综合性战略问题。国际社会应从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加强合作。ﻫ

普罗迪说,日益严重的粮食短缺将给世界带来劫难,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ﻫﻫ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在主旨演讲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农业发展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关情况,并指出中国将继续高度重视农业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ﻫ

【粮食安全现状】ﻫ

从供应看,我国粮食连续6年丰收,连续3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说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成

1万亿斤水平。也就是说,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正常年景能保持产量1万亿斤。从需求看,随着工业化、城乡化快速推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预计2023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成11450亿斤以上。从供求关系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丰收,但仍然处在紧平衡状态。满足2023年的粮食总需求,此后2023,每年至少要增产粮食80亿斤。保证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ﻫﻫ【观点分析】

ﻫ观点:我国是人口大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

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靠国际粮食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一方面,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据测算,近2023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长4400亿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长2023亿斤,年均增长

0.5%。2023/2023年度产需缺口约400亿斤。虽然这两年产略大于需,但粮农组织预计今年国际稻米供求趋紧。第二,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大体在48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比如,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3700亿-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500亿―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第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还存在运送成本问题。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多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的确有道理,但从国情看,只能适当进口,不能依靠进口。ﻫ

【粮食安全问题】

ﻫ粮食安全从某种角度讲,重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是城里人的问题,不是农村人的问题。从全国来讲,除一些受灾地区和贫困人口外,农民自产自食,总体不存在粮食问题。一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总数是6.22亿人,城市化率以年均0.8%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长1100万人。大批农民工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二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是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加工食品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比如,苹果,鲜食的话,一顿1个就可以了;榨成果汁,1杯果汁要消耗3个苹果。城里人蔬菜、水果、肉奶吃得多,蔬菜、水果消费的增长需要占用更多优质粮田,畜产品消费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转化。

ﻫ第二,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是主销区的问题,不是主产区的问题。全国80%左右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增产量来自黑龙江、吉林等13个主产省区,广东、浙江等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过去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也南运。

第三,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农民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粮,农民要钱,这个矛盾怎么统一?这涉及政策取向和制定问题。要依靠政策激励,增长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这样才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

ﻫ第四,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稻谷问题,稻谷问题的核心是粳稻问题。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中,小麦有余,玉米平衡,稻谷局限性,其中重要是粳稻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增长粳稻生产是一个突出的重要任务。ﻫﻫ【如何解决】ﻫ

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行粮食重大战略工程为抓手,以提高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充足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ﻫ

一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田生产能力。

ﻫ二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要以种子为重点,要加快哺育以大公司大基地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扩繁推广能力。ﻫﻫ三要大力建设粮食优势产区。把优势产品放在优势比较突出的产区生产,可以极大

地提高产量水平,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四要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从农民积极性来看,一方面要继续帮助农民减少种粮成本,规避生产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粮食价格,增长种粮比较效益。

ﻫ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促进总量和品种结构平衡。2023年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领导下井【背景链接】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和安全工作时,对公司安全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规定“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铁腕规章”,被此间观测人士解读为中国政府为整顿煤矿安全生产而出的一记重拳。ﻫﻫ事实上,早在2023年5月,国家安监局等七部门就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小煤矿公司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而从本次国务院会议发布的规章看,无论是从合用的范围还是下井的次数,对领导责任的规定是空前严格的。

会议强调,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送、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并作出五项部署:严格公司安全管理、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推动重点行业公司重组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其中,有关领导要与矿工一同下井、升井的规定在首项部署中作出。ﻫ

【视角分析】ﻫ

视角一:“领导一重视,矿难就停止”的结识误区

ﻫ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就是将领导的人身安全与一线工人进行利益捆绑,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会提高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限度。ﻫ

领导重视只是矿难治理制度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非所有。因此,必须走出“领导一重视,矿难就停止”的结识误区。应当结识到,矿企本来就是利益丛生之地,特别是随着煤矿领域的“国退民进”,这条产业链更加庞大,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在相称限度上会抵消和弱化“领导重视”的效力。而更重要的是,每一起矿难的发生,都是制度体系的整体失灵,而非领导重视这一个环节。譬如发生矿难的“王家岭”煤矿,承建单位只是中建集团下面的一家分公司,当其领导随工人下井的时候,上级部门会不会就因此而放弃“勇争第一”的政绩追求?

世界上所有有效治理矿难国家的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治理矿难不也许绕开“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加大执法力度等最基本的制度。民众可以对某一项制度表现出格外的偏好,但决策者不能因此而被误导,认为找到了治理矿难的“终极宝典”。

ﻫ视角二:,“捆绑式下井”必须“三防”ﻫ

一防“假领导”下井,“真领导”不下井。有的矿上也许将一些普通员工或中层干部挂名为“矿领导”,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却只负责“下井与矿工一起劳动”,不负责矿上任何行政工作。二防“正职很少下井,副职经常下井”。矿领导必须轮流下井,防止“正职”以工作忙、会议多等借口逃避下井。三防检查组来了下井,检查组走了上井。假如“捆绑式下井”仅限于应付检查,就起不了应有的作用。ﻫ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也不能没有“对策的对策”。对策一,规定各矿每日上报下井领导名单,并予以公开,便于社会监督。对策二,安监部门不妨常搞一些“忽然袭击”式的暗访,看看当班的矿领导是不是真的在井下。对策三,鼓励员工监督,设立有奖举报,由于矿领导是不是真的下井了,最清楚的,莫过于井下矿工。

ﻫ视角三:让领导下井是求同生不是共死ﻫ

让矿山领导与工人一道下井,是多次矿难后网友的强烈呼声与建议,初衷是将领导的人身安全与矿工捆绑在一起,结成命运共同体,以“己不愿死,勿施于人”的同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