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多闻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伦理学原理课程回顾个体道德?
指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并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在对社会道德予以认识、选择及其内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道德素质与内心道德准则的总和。道德需求
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对一定道德环境、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和自觉完善自我道德人格的心理意愿。课程回顾意志自由?人基于理性而对自身主体性的维护以及体现人的生命高贵性的精神倾向。在道德实践中具体表现为道德主体在行善与作恶、崇高与卑劣、利己与利他、应当与失当等之间做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就是个人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不同的道德要求在各种具体的行为可能性中所作的权衡活动。课程回顾责任?行为主体对他人和社会所应自觉履行的责任;行为主体对自身行为选择的过失及不良后果在道义上所应承担的补偿或惩罚性义务。第五讲道德的践履本讲目的:掌握与道德践履有关的内容;理解道德的一些概念;把握道德的主体性特征,进而能够用到自身的道德实践之中一、道德行为动因二、道德内化三、道德评价(一)、道德认知(二)、道德习惯(三)、道德激励(四)、道德成长
一、道德行为的动因“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案例分析(教材67页)
一、道德行为的动因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狭义的认知是指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行为主体持有的关涉道德的自觉意识或者在行为过程中显现出的明确具有道德意义的认识因素。(一)、道德认知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心理学家,在他之后,科尔伯格和特里尔先后对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加以完善和修正,在继承与超越的过程中彰显出了这一理论的魅力。(一)、道德认知道德认知的立论基础——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道德的发展是个体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既不是经验的直观,也不是先验的反省,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这种相互作用的观点也被认为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立论基础。(1)同伴交往与社会合作———皮亚杰眼中的相互作用皮亚杰认为,同伴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在儿童的道德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一再指出,只有促进儿童与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在交往中相互协作,相互予取,使他们意识到彼此处于对等的地位,相互尊重共同约定的准则,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内心状态,才能使儿童逐渐摆脱那种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顺利地向自律道德过渡。正通过这样的同伴交往与合作,儿童之间的关系得以调节,规则得到了理解,道德继而内化成为其内部的力量。(2)角色(观点)采择———科尔伯格式的相互作用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受到智力发展和角色采择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科尔伯格更看重角色采择对于道德认知的制约。角色采择指个体在他们相互作用过程中想到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和情感,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后来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将这种社会角色采择发展为社会观点采择,他认为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科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和新苏格拉底法与新柏拉图法。1.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同不断复杂化的认识环境的相互影响中逐步熟悉这一环境的过程,而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依赖于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科尔伯格和他的协作者经过12年的实际研究,以社会习俗为标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这些水平和阶段存在着一种恒定不变的发展顺序,且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具有普遍性。三种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具有个体的认识)、习俗水平(具有社会成员的认识)和后习俗或原则化的水平(具有超社会化的认识)。每一水平都包含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一般性认识水平更高,更有条理性。它们分别是: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的阶段;以功利性的朴素利己主义为定向;以好孩子为定向;以权威、法律和义务为定向;以社会契约为定向;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科尔伯格认为,每一阶段本身是以进入道德决定的价值和问题决定的。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两个阶段之间不仅在内容上有区别,而且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二是每一个阶段都是“结构化了的整体”或经过组织的思想体系,个体在不同情况中所表现的道德判断水平是一致的;三是阶段之间构成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四是道德判断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经验有关。科尔伯格还认为,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种族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是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道德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内容,道德发展的类似的阶段是一样的,发展的顺序也是一样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的高低不能完全决定道德行为的选择,但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一般来说,道德判断推理能力越低,选择非道德的行为的机率越大;道德判断推理能力越高,选择非道德行为的机率越小。2.新苏格拉底法。科尔伯格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对话为基础的“新苏格拉底法”,即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道德两难问题”为背景引起认知冲突,以道德讨论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角色参与的条件,在问题的情境中探索与价值问题有关的社会事实的基本方法。“新苏格拉底法”通过诘问法的方式,诱发认知冲突和积极思维,促进学生与社会道德环境互动,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活动与道德实践。实践表明,“新苏格拉底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但在实践中也有其缺陷。为此,科尔伯格从单纯强调道德认知转向同时重视道德行为、从对道德判断形式结构的强调转向兼顾道德判断内容、从假设的道德两难情境转向真实的道德两难情境。3.新柏拉图法。“新柏拉图法”是指在公正的集体氛围中,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的策略和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涂尔干的社会道德教育论,强调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包含三种基本成份:规则和纪律精神、对社会团体的情感、自主性或自我决策。科尔伯格在汲取涂尔干集体生活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团体生活方式、思想观点的同时,又借助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对涂尔干的权威和强制的模式进行了“民主改造”。他指出,社会为儿童提供了“角色承担”的机会,社会环境或“公正机构的较高的公正水平是个人的公正观点得以发展的条件”,但是,这种条件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由此可见,“新柏拉图法”实质上是“新苏格拉底法”的完善和补充。(3)领域建构———特里尔相互作用的基础特里尔优先强调内容,他更注重知识表征的边界。在他看来,认知结构存在部分建构的现象,道德推理和一般认知之间的联系不象皮亚杰讲的那样简单,主要因为“不同领域的知识具有不同知识的边界,这种个体知识的边界就决定了个体思维的边界”
。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更多取决于事件或规则本身的结构,个体的经验是在相应领域内建构起来的,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建构,就如同个体面对化学问题和经济学问题时,会在不同的学科内建构知识经验一样。(4)新科尔伯格理论新科尔伯格理论认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具体包括三种图式:①个人利益图式,表现的是一个从关注自我向关注人际关系的转变过程,但这里的人际关系对象只是个体所熟悉的人;②维持规范图式,表现的是个体社会和政治观念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处在这个图式作用下的个体对于习俗、法律等起规范性作用的规则尤为重视,关注社会规则在组建和维持社会中所起的作用;③后习俗图式,表现的是个体在理解法律、规则等中心道德原则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社会该如何更好运作的理念,并认为必须公平对待社会中的每个人。(5)后科尔伯格理论所谓“后科尔伯格理论”是指在科尔伯格去世之后,道德心理学界出现的各种研究动向,它比新科尔伯格理论的范畴宽泛得多。与新科尔伯格理论只探讨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范式不同,后科尔伯格理论的内容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概念进行重构,开始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道德人格和道德自我的探究,不再把道德人只局限于有理性这个范围。①习惯亦作“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数飞也。”表现在个体身上,习惯是经过长期的强化和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是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从社会的角度看,习惯是一种社会风尚,是一种无形的律法,是一个社会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民族而言,习惯则是一个民族共同信念和共同意识的表征,等等。(二)、道德习惯②何谓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习惯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经过长期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熏染而形成的特定的道德风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对社会中的群体和个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方式,我们也称之为道德习俗、道德常规或群体道德习惯;所谓狭义的道德习惯也可称之为个体道德习惯,是指社会道德习俗的个体化,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经过反复持久的练习而形成的道德上的稳固的心理定势,它包括道德认知习惯、道德情感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二)、道德习惯③道德习惯的特点第一,行为实施的自觉性。习惯是一种不加思考的行为动作,按习惯行事几乎让行为者的意识参与降到最低,个人经过长期的强化和积累,建立起来的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使其面临道德情境时可以自觉、熟练地展现道德行为,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去行动,形成道德自觉。第二,形成时间的长期性。道德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它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短期内促成的时有时无的道德行为不具备道德习惯的稳定特性,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强化和训练才能具备心理和行为的稳定性,从而形成某种道德习惯。第三,效力形式的非规范性。社会道德习惯不同于律法,它不以文本的方式存在和流传,而是附着于风俗等非规范性形式,在代际沿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效力。第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私人空间到公共领域,从生产活动到消费活动,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道德习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民族、地域、发展程度的差异等使各式各样的道德习惯千姿百态地呈现于现代文明之中。卢梭认为,在道德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而且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所以说,对于一切不损害他人、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我们都应持尊重的态度。④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呢?陶行知先生强调要每日反省,就是要做到每天四问,即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反省的方法有助于革除不良习惯从而保持良好习惯。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建议要注意第一次。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的确,人们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做的时候,自己没有及时发现或加以改正,以后就一错再错,最终形成恶习。第一,身体力行的原则。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所以要通过在实践中反复的尝试和历练才能形成。所谓“行动养成习惯”,就是强调行动之于习惯的重要意义。“习”就是要反复地学、反复地练,仅仅是“知”而不“行”,单有理论而无实践,习惯终究无法形成,只有经常做某件事,才能形成习惯。第二,不能破例的原则。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在好习惯尚未扎根于身的情况下,一次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坏将要或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形象地把它比喻为饶线团。第三,从小培养的原则。古人云“慎始则善终”,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习惯在小的时候就应注意,长大以后才能有好的结果。如果在幼年时期就好好培养,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则以后只须顺着它继续发展,自然就会终身受益;如果年幼时期没有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习惯成了则不易改,成年以后的道德教育必将事半功倍。第四,注重强化的原则。心理学者认为习惯是经过长期的强化和积累,最终建立起来的一种条件反射系统。美国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者桑代克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某行为发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会增加;如果行为的发生伴随着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该行为的重复率就很低。1.所谓道德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诱发、激活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的内驱力,从而促使个体采取行动,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它具有非强制性、感应性和理性等特点,即在道德激励过程中,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没有畏惧无奈的应付,只有激励者与被激励者双方的心灵感应,并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激励变动的幅度总在一定“度”的范围之内。
(三)、道德激励2.道德激励构建的原则①生本性原则一切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激励的构建,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制定一切道德激励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当做有血有肉、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管理,而不能当做机械、被动的“物”来管理。②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即实施道德激励的过程中把握正确导向。成年人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道德需要和动机,道德激励作为满足人的道德需要、调动人积极性的一种调剂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纯粹满足道德需要而脱离育人目标的偏向,要把个人的道德需要与社会的育人目标结合起来,这样的道德激励才能发挥最大的激励效力。③差别性原则所谓差别,即实施道德激励的过程中根据人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思想动态和道德认知水平,进行有的放矢的激励,这样才会使道德激励既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扣动人们的心弦,取得较好的效果。④公正性原则所谓公正,是指无论是谁,只要有了正确的道德行为,就可以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不公平的激励是不能产生激励效果的。公正的道德激励对人的道德动机强度和持久性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公平的激励制度不仅不能达到激励效果,反而会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甚至会严重影响人们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⑤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即在实施道德激励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激励过度,就会出现“超限效应”,引起人们心理不耐烦或产生盲目自大的现象;反之,则又激不起人们的道德动机。因此,要根据人的年龄、性格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确定“火候”,更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掌握激励的度。应然状态的公共的“道”如何内化为个体的“德”进而外化为个体的“道”的过程,即个体道德的社会化。
1.生成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感情体验;
2.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3.使个体追求的成长目标和社会追求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四)、道德成长“囚徒困境”理论中囚徒因为选择坦白和隐瞒遭受收益与损害,公民(理性人)在接受道德教育时也面临着得与失的选择。如果选择顺应能为自己得到更多的收益,公民必然道德顺应。反之,公民可能违背道德准则。当博奕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对奕者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只关心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当博奕多次进行时,人们往往采取合作行动,即为了长期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从而存在合作的博奕均衡。1.强化人们的利人意识和利人行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受教育者积极性的发挥,没有受教育者的响应,即使教育者磨破嘴皮、使尽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现实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助人、利人行为常常难以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一些人做出助人利人行为往往被认为是“傻”,更有甚者会出现,“好心没好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窒息了人们助人利人的愿望。成功的政策一方面要对各种消极信息做出有理有力的批判,保护人们积极愿望的成长,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关于自己在将来各方面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用远景来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要给人们分析市场经济的特点,指出未来社会是讲究规则的社会,只有通过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利人的基础上利己才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法则。损人利己的行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继之而来的将是人格、信誉和更大利益的丧失。2.用家庭、社区的名誉来约束人们的不道德行为道德是一种规范,道德的行为可能会限制人的某些自由,给守道德者造成暂时的不便。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组织之中的,个人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而组织的价值取决于组织的声誉,个人的声誉会影响整个组织的声誉。3.用规章制度、社会舆论来约束不道德行为仅仅用声誉来约束不道德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部分人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声誉更不用说集体的声誉了。更严重的是总有一部分人,不管思想工作做得多么细致,方法多么得当,总是疏而不通,导而不行。对这些人需要加强舆论监督,运用各种规章制度甚至严厉的法律加以惩罚,制止其不道德的行为,促使他们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4.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诚信网络体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为减少交易成本,信用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诚信,即诚实、守信,已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投资,是个人、团队、组织的无形资产,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仅反映了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也反映一种气魄和自信。现代计算机尤其是互连网的发展,为诚信网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我们可以鼓励个人向社会公开承诺自己在将来,五年、十年、二十年……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保证不做违背良心、道德和社会法律的事,如有违背之处,有关部门可以公布,以示惩戒。如此以来,个人心中自会建立起一套诚信的约束机制,从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道德的内化,就是个体在道德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理性自觉和价值认同,将既定的社会要求个体化、特殊化和内在主体化。它表现为个体良心和品质的构成过程或美德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接受社会的道德教化,辅以自觉的道德修养,将社会的道德目标、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其内在的道德品性,形成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二、道德内化(一)、道德教育(二)、道德修养(三)、道德品质(四)、道德良心
二、道德内化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合乎需要的理想道德,依据一定的原则规范,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意识影响的活动。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可塑性。人的本质属性并不是先验的或天赋的,而是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使之养成某种优良的道德品质或改变不良的道德品性是完全可能的。当然,道德教育往往只能起到劝导作用,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一)、道德教育1.道德规范的宣示任何个人在其精神发育的早期(即儿童期),总是首先作为一个被教育者而存在的。这个时期,儿童对事物进行审视、评价的认知能力和体验他人情感的移情能力尚处于朦胧待启状态,他们首先需要的是直接掌握一些行为规范,以构成他们良知和品质生成、发展的基础。父母、教师这些与儿童关系最亲密的成人对儿童进行规范的宣示,是儿童接触并掌握规范的必经之途。即使对成人来说,如果他们受教育程度较差的话,规范的宣示也是使其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并以此去评价种种道德现象的必要措施。规范宣示的过程,主要是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释疑解惑,开启个人道德认知能力。2.道德楷模的塑造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道德楷模集中体现了一定时代的道德要求,代表着道德发展方向,人们从楷模身上,可以看到应该走怎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由于喜欢模仿和追求卓越是人的天性,人们总喜欢从历史和现实中选择一些典型形象进行效仿。只要道德楷模选择得真实、感人,就会给人以鼓舞和鞭策,促使人们振奋精神,努力向楷模看齐。事实上,由于大张旗鼓的宣传,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对人们良知和品质的形成施加了极大影响。3.文学艺术的陶冶道德的中心问题善恶矛盾与艺术的中心问题美丑矛盾之间存在内在的亲缘关系。善和美往往共存于同一事物中并相得益彰。善和美同样都能引起人们的愉悦和满足,善恶斗争和美丑冲突都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由于道德与艺术的价值目标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在实际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就有着相互渗透的倾向。艺术由于其形象的生动性、直观性以及诉诸人的情感等特征,可以对人们的道德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4.道德哲学的讨论道德哲学为道德规范提供合理性论证。有关道德哲学的讨论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掺人了理性认识的成分。在道德哲学的指引下,人得以开拓心胸、增进智慧,从而可能跳出狭隘的功利圈子,反观自己,反观社会,追求具有超越意义的人生。道德哲学的讨论和传播虽然在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中并未被广泛运用,但却是一种不应忽视的道德教育形式,尤其对经历了早期道德教育的个体,这种形式是促使其在道德上趋于成熟的重要手段。【案例分析】
杨震,东汉华阴人,为官清廉刚正,被称为“关西夫子”。杨震的性格作风公正廉洁,从不接受别人的私自请托。子孙们常常素食,出门也是步行。一些亲故旧友建议他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人称他们是清白吏的子孙,用这个名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二)、道德修养杨震一度被调任荆州刺史。上任时路经昌邑。他以前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晚携带十斤铜币去拜见他。杨震说:“我这个老朋友了解你,但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说:“夜晚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退了出去。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者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陶冶以及由此而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开展斗争的过程,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自觉地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就是要以道德理性驾驭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使理性的自我对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推动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转化,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1.学习道德修养中,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文明和高尚与否,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密切相关;粗俗、野蛮、不讲道理,往往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在道德生活中,道德之知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2.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便是克服和整治,即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和冲动,离开了这个愿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3.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进而巩固、强化、扩张、升华,使其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某种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一修养方法与“省察克治”重在改过迁善不同,它着眼于“善”的培养和涵育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4.独慎“慎”就是小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其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一方面,“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过而为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行事。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个人相对稳定的道德心理特征和行为定势。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才能真正发挥自我制约机制良心的作用,才会有积极健康的人格和精神风貌。(三)、道德品质案例分析:孔繁森1.道德品质的形成从客观方面来看,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任何一个人在他出生的时候,是无所谓品德好坏的,只有当他进入社会以后,面对现实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派生的道德关系,经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才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真正生活于现实之中,其存在与发展被历史地规定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时,才具备了道德品质形成的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具体历史环境,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形成的。从主观方面来看,道德品质是行为主体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而形成的。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个人遭遇等客观因素固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够对行为进行自觉认识和意志选择。行为主体在活动中总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怀着一定的动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其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主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这种主观努力,即使有道德实践活动,任何道德品质都难以形成。一般来说,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过由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由道德观念到道德信念,由道德行为到道德习惯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主体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将外在的社会伦理原则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一步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2.道德品质的要素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几个要素构成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道德品质都不能成立。道德认识是指行为主体对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些道德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规范的了解和掌握。道德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如生活体验)和理性认识(如运用道德概念和进行道德判断)两种。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识集中反映着个人的道德理想,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思想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人们就不能区分善恶美丑,也无法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道德情感是指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社会伦理关系和规范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的情绪反应或情感倾向。在道德生活中,外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如果不能转化为人的内在情感需要,那么,即使道德主体能够遵循道德命令,也只是处于他律道德的水平。正是道德情感把人引人道德上的自律,使人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情感不仅能积极调节和影响人的道德行为,使个体的某些行为中断或持续、加速或延缓,而且还能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人们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自觉性。道德意志是指行为主体克服困难和障碍,坚持到底地践履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意愿和决心。在对价值目标的追求中,人们常常受到各种挑战与诱惑,这就需要集中意志的力量来确保价值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在道德理性与本能情欲的斗争中取得胜利,道德意志是不可或缺的制胜因素。在与邪恶势力做斗争达到某个危急关头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道德信念是指行为主体对道德理想、原则和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道德信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热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在道德品质构成中居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道德信念的主要功能在于给人以驱向最高目标的热情,使行为主体不折不扣地完成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忠实地履行其所认定的道德使命。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由于行为主体的自觉选择而发生的有利或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道德常常被人们视为“实践理性”,意指道德必须通过行为的过程来实现,就个体而言,道德就是他的道德行为的养成。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表现为从道德经验到道德信念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只有到了形成行为习惯阶段,人们的道德意识才能巩固和发展。3.当代社会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当代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1.自立与自尊2.坚强3.诚实守信4.勇敢诚实是指光明磊落,真诚待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诚实的人在商品交换中童叟无欺、等价交换;在政治活动中一视同仁,不拉帮结派;在法律活动中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不徇私枉法;在社会生活中以诚待人,不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勇敢是指为了真理和正义事业,英勇果敢,百折不挠,不畏艰辛;同时还指敢作敢为,敢想敢干,勇于冲破旧传统,突破旧框框;还指在面对邪恶势力时,能大义凛然、见义勇为、临危不惧。自尊,即自我尊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自尊心强的人,能自爱,自觉不做有损人格尊严的事情,也不允许他人歧视和侮辱自己的人格。我们应该在自尊、自爱、自信的基础上,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表现为能在任何不利条件下始终坚持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不在任何压力面前屈服低头,不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妥协退让,在对事业的追求中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坚韧、顽强、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同时能以坚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情感,使之服从于自己所追求的目标。1.良心的本质直觉论、情感论、感性经验论、自我升华或心理补偿论等观点德国思想家实里克解释马克思主张:2.良心的形成3.良心的作用(四)、道德良心1.良心的本质历史上,关于良心的本质,主要有理性直觉论、情感论、感性经验论等几种观点。理性直觉论倾向于把伦理的真理比之于数学的真理,认为两者同样是普遍必然的。如哲学家巴特勒认为,良心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种优越的反省原则,这一天赋原则直觉地辨别善恶正误,无须依赖于任何东西,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情感论把良心看做是一种天赋的感情。如沙夫慈伯利认为,良心即一种能判断人的仁爱与自爱情感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的道德感。理性直觉论和情感论都认为,“良心是一个最终的、本原的因素,也许除了揣想它是上帝植人人心中这一点之外,不需要作进一步的解释。”感性经验论则以感性经验来解释良心的根源与基础,这意味着良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相对性质,是可以变化的。这种观点强调良心与人的利益、苦乐、好恶之间的联系,主张良心由人在经验世界中所感受、所拥有的东西决定。良心的本质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内容上看,道德良心是现实社会要求的反映,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良心的表现形式是良知、良情、良意的有机统一。因此,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2.良心的形成首先,对体现着社会要求的是非、善恶的理性认知。这种认知可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可能是不够全面的认知。认知的来源,可能是自我的经验感受和体悟,也可能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灌输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良心形成的认知阶段。其次,对应尽的道德义务的情感认同。梯利通过考察道德感的生成过程,论述良心的形成问题。他说:“儿童意识中和某些行为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忿恨、畏惧等感情,渐渐发展为那种我们在成人意识中发现的道德上不赞成和克制的感情,以及与它们相反的感情。”在他看来,这种感情就是良心的雏形。这是良心形成的认同阶段。再次,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意志决断。这种意志决断,有时是有相反意向干扰的,有时是在多种杂念干扰中经过一定的思想斗争作出的。但不论什么样的心态,作为意志的决断,都是对“应当如此”的自觉和自主,是把道德义务看做是自己应当做、必须做的。这是良心形成的抉择阶段。最后,在长期为善的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善以为人的信念,形成明确的、稳定的良心。良心一旦形成,其行为向善就会成为习惯,最终直可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凭良心办事”意味着良心已成了主体行为选择、调控和评价的内在依据。此时,道德准则已经成了个体道德行为的主体动因和主体机制,对个体来说,良心是其在道德上对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自我确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一种“同时性的设定者、规定者和决定者”。3.良心的作用良心是人所特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它的核心、是个人对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一旦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内在力量,就会对道德主体的言行产生巨大影响,或者激发主体行善的愿望,或者抑制主体冲动的任性,或者自责主体行为的结果。在道德行为前,良心对主体行为的动机起制约作用。良心依据履行某种义务的道德要求,对行为的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对符合道德要求的动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动机给予抑制或禁止,从而确定正确的动机。在面临道德冲突时,良心使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而作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在道德行为进行中,良心对主体的行为起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良心会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面,良心则予以纠正和克服。良心能够纠正主体某些自私欲念和偏颇情感,改变其行动的方向和方式,以避免产生不良后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心的发现”。在道德行为后,良心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对合乎良心的行为所产生的良好后果,主体会感到满意和欣慰,进而产生崇高感,并在以后的行为中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对违背良心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主体会感到惭愧和内疚,并产生真切的痛苦和忏悔,从而下决心痛改前非、弃恶从善。案例分析英国曾在印度进行苛刻残酷的殖民统治。但是,这种统治也加剧了印度传统社会的解体和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崩溃,推动了印度内部的社会变革。对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评价:“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三、道德评价(一)、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二)、道德评价的依据(三)、道德评价的形式
三、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体系,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方式,对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历史评价则把行为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总链条中去进行考察,看这些行为最终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据此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一般地说,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是一致的,但有时二者也会陷入冲突、对立之中。(一)、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1.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反映的不是实然,而是应然它把人的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然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用应然、理想的标准做出善恶的评价,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使每个个体不断地自我完善。这种应然、理想的标准一般是凝结在各种伦理规范中的,因而在对个体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主要看其是否合乎一定的伦理规范,道德评价的标准也就体现为规范标准。伦理规范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但所依托的道德价值则是共同的,即对他人的尊重、关怀,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道德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与此相应,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就要看行为符合哪个层次的标准,据以作出善恶判断。“不准”是道德标准的第一个层次,是伦理原则规范的基础要求,它以否定式规范告诫人们哪些行为领域不能涉足。比如,不准偷窃、不准说谎、不准虐待老人等等。“不准”的基本目标是防止他人和社会受害。人们如果仅仅按照此类道德要求行为,只能算得上“不恶”,并不能被称为“善”。“应该”是道德标准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构成伦理原则规范的主体部分,以肯定式规范界定了人们可以行动的活动范围。“应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类社会角色的互利互惠,实现造福于人类的目的。我们把符合这类要求的行为称为“善”。“提倡”是道德标准的第三个层次,也是伦理原则规范的最高层次。它以赞扬式规范,引导人们向一定的道德理想如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等靠近。普通人做不到这类伦理到这类伦理规范,就得不到赞誉,但也不一定像违反了第一、第二个层次那样受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提倡”这一类道德要求的社会目标是通过对特殊情况下个人行为的赞誉,实现人类和社会的美好理想。“提倡”的显著特点是:在当下的道德实践中,道德主体作出牺牲,他人或社会受益。能做到“提倡”,是高尚道德境界的表现,是对人的实有状态的超越。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这种道德境界,但往往只有那些有远大理想、有崇高人格的先进人物才能具备它。2.历史评价的尺度历史评价遵循历史必然性标准。历史必然性标准在评价某一社会事件时,以这一事件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否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依据,凡是最终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事件,就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历史必然性标准不是简单地以一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一时一事的社会效果来断定其进步与否,而是瞩目于更广泛深远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趋势。历史评价强调,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否具有真理性和正义性,要把它们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去,看其是否既反映着现实的要求,同时又代表着对现状的变革和未来的趋势,看其拥有多少在历史中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或者说,历史评价要看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否相统一,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相联系。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冲突由于评价标准和视角的差异,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进行评价时,依据道德标准和历史标准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两者之间常常还发生尖锐的冲突。社会的进步似乎带来道德的退步,历史的发展似乎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这又引申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恶”。黑格尔看到,仅就单个人来说,不能指望他们会有什么合理的动机,但自然界恰恰利用了个人的这种“天然禀赋”,使人类历史的总进程趋向一个合理的目的,历史曾通过“恶”来达到进步。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这里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举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例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用道德的眼光看,完成这一更替的手段、过程是卑鄙和丑恶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更替无疑是一个进步。道德的不合理性与历史的合理性同时存在于阶级社会。道德上应加以谴责的事,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必然的。当然,恩格斯并没有因为奴隶社会相对于原始社会的进步而放弃对其道德堕落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也反对用“道德化的批判”来对待历史,他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是不合理现实赖以产生、存在的基础,要消除不合理现实,不能只诉诸道德批判,而应变革该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所以,当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观察问题,把维护新事物发展的历史评价放在第一位,应当以更宏大、更宽广的眼光看问题,摆脱单纯道德化的视野,以社会、历史的坐标来确定一定社会事件的地位、作用、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善恶,历史标准决定道德标准。4.道德评价的超越性虽然在最终意义上历史标准决定道德标准,但是,道德标准在具体行为和事件的评价上仍然具有超越性。道德标准不完全受制于历史标准,而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正是道德具有的理想性、观念性,可以使人得到提升。道德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人不去单纯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致力于精神层次的提升。正是这种超越性,使道德具有高于现实的理想性,给人以激励和导向。道德不能仅仅适应现实,而且还应高于现实。道德从经验层次的事物中作出超经验层次的确信,给人以安身立命的根据,这正是道德的力量和尊严所在。另一方面,尽管某些现象在历史评价上得到认可,比如特定时期的某种“恶”曾起过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恶毕竟是恶,决不能因此成为善。实际上,每当我们回顾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道德评判总是我们进行褒贬的依据之一,而且往往还是占主导的依据。我们对一些悲剧性历史人物满怀景仰之情,而对一些创造历史的枭雄们不无鄙夷。对于那些带动社会进步但充满血腥的历史事件,我们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而对于那些功败垂成的革命行动,我们常常给予深深的同情。道德评价的目标在于判明人们行为的善恶。明确了道德评价的标准,只解决了道德评价的前提条件。要对一个行为作出善恶判断,必须进一步探讨道德评价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其行为总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作出的,同时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因此,道德评价的依据问题,就是回答道德评价依据动机还是依据效果来评判行为善恶的问题。
(二)、道德评价的依据1.在总体上既看动机又看效果考察和判断某一行为的善恶,必须既看动机,又看效果,把二者统一起来。因为在道德实践中,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方面,动机作为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人们行为所趋向的一定目的,既包含着对一定效果的追求,又包含着要指导行为去实现追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动机总是与效果相联系而存在。另一方面,效果作为人们行为所造成的客观结果,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动机而产生的,是在一定的动机的支配下造成的,由效果总可以追溯到动机。所以,在动机和效果不相一致的情况下,不能只考察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必须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立足于两者的统一。2.根据行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则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则举世无完人。”这副对联主张孝不孝主要看动机,生活作风则主要看效果,其精髓就是告诉人们在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上要区别对待,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当行为的动机和效果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对某行为的判断,应注意其动机,特别是对善心恶果和恶心善果的评价,要侧重于动机的评判。对善心恶果,应肯定其动机是道德的,同时总结经验,争取好的效果,而对恶心善果,应从动机上判断为恶,把善的效果看做是其他客观因素使然。在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状况都不清楚的情况下,首先只能注重对效果善恶的调查研究,在弄清效果的好坏以后,才能进一步考察动机的善恶。因为检验动机的善恶主要凭借行为者的行为及其效果,同时以行为者以往一贯的品性和行为方式为参照系。因此,一般情况下,道德评价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动机或效果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人们的行为。3.全面分析行为的全过程在动机和效果相背离的情况下,判断效果不好的行为是否出于道德的动机,或者效果好的行为是否出于不道德的动机,都必须通过全面分析行为的全过程来判定。一个人做了好事,他究竟是出于好心还是用心不良?他内心真正图谋的是什么?是真存好心办好事,还是无意间偶然办了好事,或是居心不良而别有用心一时行善?这些道德分野终究可以在其行为的前前后后表现出来,或者终究要通过其行为的相关过程而真相大白。同样,一个人做出了效果不好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分析其行为的全过程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评价和责任追究。如果他真正出于好的动机做事,尽管也可能因为主客观的一些其他因素而发生动机与效果相背离的情况,但他必然能够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高一语文初升高衔接《念奴娇赤壁怀古》含答案解析
- 《继电保护常识》课件
- 医用苦木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电线接线器电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合成宝石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肠胃清洁剂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球形灯罩市场洞察报告
- 《掘进工培训教案》课件
- 电和非电的熏香炉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立体声耳机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 2024年贵州遵义市汇川区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1837-2022温泉服务温泉水质要求
- 2023年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家长会课件.ppt
- 数据通信技术方式及其运用分析
- 输变电工程电子化移交测录费用标准研究
- 第十一章总集与别集(杜泽逊版)
- 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
- 低收入包扶自查报告(共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