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1页
毛概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2页
毛概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3页
毛概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4页
毛概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专题: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一:为什么开设?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两课”整合,形成新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9月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必修)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对本课程的困惑?对本课程的困惑?其二:为什么学习?4(一)分专题授课:八大专题研讨式学习(二)多种教学环节相结合:PPT多媒体讲授、小组讨论、优秀学习成果PPT展示、每周热点链接(三)新的考核方法:特别注意:以下三种情况成绩直接记零分:1、缺课达三分之一(含)以上者,即5次(含);2、无机考成绩者;3、缺任意一次阶段考核者,或不按指定格式及时间上交者。

对本课程的困惑?其三:如何开设?比例比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50%)课堂纪律(20%)课堂违纪情况:例如迟到、早退、旷课、课堂纪律等随堂课堂表现(30%)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成果展示、每周热点链接展示优秀等。随堂考核成绩(50%)基础知识(10%)基础知识题:主要内容是各门课程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期末机考。阶段考核(40%)材料分析题: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分析案例。课外、分四次作业、开卷测试6学习环节听课是主导参与很重要运用是目的对本课程的困惑?其三:如何开设?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结合现实老师学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助小活动:《每周热点链接》5人一组,每组每周进行8分钟的热点新闻播报,要求有新闻有点评。第一专题: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一:请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两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其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两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二:请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巨幅画像后两句标语:“毛泽东思想万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邓小平巨幅画像后标语:“坚持邓小平理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背景歌曲:《春天的故事》背景字样:“改革开放”江泽民巨幅画像后标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歌曲:《走进新时代》背景字样:“与时俱进”胡锦涛巨幅画像后标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景歌曲:《江山》背景字样:“社会和谐”

两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二:请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二:请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列宁说: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在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反对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部分与会者合影(1938年10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中共全党的主流思想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经历了由少数人提出、探索、实践到成为中央领导层的思想认识再到全党统一认识的过程;经历了由不系统、不深刻、不完整的认识,到成为系统、深刻、完整的认识,并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李大刊、毛泽东等少数人的思想火花一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等的探索实践照抄外国经验惨遭失败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延安整风运动的推进七大写入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依据(为何必须中国化?)3、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内在)要求2、现实根据——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包括如何“以俄为师”,如何对待共产国际、苏共中央的命令)1、实践根据——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实质)。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理论深入到实际(下降)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实践提升到理论(上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两次历史性飞跃

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小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赴。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毛泽东其人毛泽东档案:姓名:毛泽东、字润之小名:石三、伢子别名:李得胜生日: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地点: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生肖:蛇身高:186厘米逝世时间:1976年9月9日个性:“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最早的志愿:当老师最爱吃的食物:辣椒、红烧肉、武昌鱼最爱喝的饮料:龙井茶最喜欢的室内活动:读书、看京剧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游泳、爬山最喜欢的大自然风物:雪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载《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04-01)最有影响的著作:《毛泽东选集》最有名的诗词作品:《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主席其字毛主席其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其文1、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最谦虚的一句话: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4、最震憾人心最震憾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毛主席语录一代伟人延安时期畅游长江(1964)感受伟人的足迹(1)二十八岁.21年创党时期(2)三十二岁.国共合作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3)三十八岁.31年任中央苏区书记、军事委员会主席(4)四十二岁.35年遵义会议.重新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不同时期的毛泽东(1)四十四岁.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2)四十九岁.1942年任中央书记处主席(3)五十二岁.1945年中共七大任中共中央主席(4)五十六岁.1949年任中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第一届政协名誉主席不同时期的毛泽东(1)五十七岁.1950年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2)六十三岁.1956年中共八大(3)六十四岁.1957年“三面红旗”不同时期的毛泽东(1)六十六岁.1959年庐山会议(2)七十七岁.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3)七十九岁.1972年(4)八十一岁.1974年不同时期的毛泽东毛泽东走完了83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于1976年9月9日去世。不同时期的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卒于北京。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4~1959)。

毛泽东同志生平及评价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的功绩:第一,找到了一条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先河。第三,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四,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毛泽东同志生平及评价这是一位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白求恩他是一位无限深邃而豁达的伟大思想家、战略家。他非常真诚坦率,谈起话来气势磅礴。——日本前总理大臣大平正芳毛泽东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

——美国总统福特毛泽东通过他一生的伟大教导,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遗产。——墨西哥前总统埃米略·希尔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为了准确理解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作一个历史的考察。

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1941年8月,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概念。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1945年5月,刘少奇提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内涵邓小平: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江泽民: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刘少奇:毛泽东思想只能由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人创造出来,而其中最杰出最伟大的代表人,便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办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江泽民七一讲话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毛泽东思想是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昭示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发展图195万人10万人120万人3、阶级基础:以中国民族工业为标志的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新生产力的代表即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基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1.7-1927.7)

(1)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第一步。(2)党的四大前后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重要思想。(3)1927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等文章,明确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代表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理论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创立。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1927.7-1935.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对本本主义代表著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理论成果: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展开和系统总结从而达到完全成熟,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毛泽东手迹)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1935.1-1945.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代表著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阶段(1945.9-1957)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毛泽东都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但毛泽东晚年也有失误,毛泽东思想在历史的暂时倒退中经受严峻考验。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阶级形势和政治状况,在实践上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地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74年,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北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上述六方面的活的灵魂。P9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步骤、前途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方针和政策;社会主义建立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的理论;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科学文化方针;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十大”等思想。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保持亲密关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十大军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提出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指导思想。4、政策和策略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要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等。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要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等。6、党的建设理论红军时的入党誓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创造了延安整风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毛泽东思想

MaoZedongThought毛泽东的思想MaoZedong’sThought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思考:如何客观评价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全盘否定?教条主义?1、毛泽东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开创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二是开辟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毛泽东犯的两个错误:一是在政治领域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或是急于跨越。3、毛泽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4、必须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评价P13邓小平同志故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主观条件邓小平,四川广安县人,原名邓先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给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希望获得该奖的金牌。

——邓小平

我之所以能经受住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时而下。——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第一阶段提出基本命题阶段(1978-198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阶段构建理论轮廓阶段(1982-1987)

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阶段形成理论体系阶段(1987-1992)

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四阶段指导地位确立阶段(1992-1997)

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外部条件论发展动力论根本任务论发展阶段论发展道路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教育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实依据世情国情党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小组讨论:革命党与执政党有什么不同?党情:执政目标、环境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我国“六四”后,特别是苏联的倒台、东欧的巨变,使党中央的新一代领导人更注重党的自身建设、自身完善。“三讲”活动的展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准备阶段。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概念。

2000年5月,在“上海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在庆祝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作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阐述。成为全面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指导思想的时代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科学内涵、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中,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中国神华能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先进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二、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毛泽东在延安同农民交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主体人民根本利益

灵魂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

基础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整体三个代表的重要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1)我国的发展面临的情况:不利的条件:一是资源短缺,浪费严重;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三是人口基数大,素质比较低;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有利的条件:其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二是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得到控制;其三是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恶化的速度趋于减缓。这些有利方面的结合,为我国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乱砍乱伐污染失业贫穷动荡饥饿战乱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003年10月2004年9月2005年10月2006年3月2007年10月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作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深刻阐述并将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延安整风中,毛泽东不仅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从思想作风和党性高度,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共七大会场

中共七大,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共党内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