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7单元单元综合测评7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7单元单元综合测评7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7单元单元综合测评7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7单元单元综合测评7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7单元单元综合测评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导学号:24940156】A.是否推行霸权主义 B.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解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因此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的标准就是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小孩空投巧克力,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柏林墙的建成C.北约组织的建立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解析】1948—1949年美国对西柏林进行空运,此举的背景主要是柏林危机,即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和禁运。材料中运送的是生活物资,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属于美国经济上援助西欧国家的范畴,故A项正确;“柏林墙的建成”干扰性很大,柏林墙的修筑始于1961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北约建立于1949年,是一个军事联盟,不是经济援助,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一书中指出:1946年夏季之后,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关注程度迅速下降。当时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下降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国对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不感兴趣B.中国内战的结局不影响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C.美、苏两国均以中立态度对待中国内战双方D.美、苏两国都在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遏制对方【解析】中国是美、苏两国在亚太地区争夺的主要对象,A项说法错误;中国内战的结果对美、苏双方的国家战略影响巨大,B项说法错误;美国对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排除C项;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国挑起冷战,美、苏两国均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遏制对方,故对中国局势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故选D项。【答案】D4.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A.欧洲经济崛起,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破产B.美日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欧洲联盟成立,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D.美苏争霸美国受挫,美国亟需调整对欧政策【解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不得不调整对欧洲的政策。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中的欧盟成立于90年代,D项中美苏争霸中美国受挫不是主要原因。【答案】A5.这些国家不但是冲破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强大力量,而且还使国际关系的中心发生了倾斜,以往几个大国就可以决定世界事务的时代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它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中间势力”。材料中的“中间势力”指()A.俄罗斯 B.日本C.不结盟运动 D.欧盟【解析】根据“这些国家”可知并非单独的一个国家,排除A、B两项;根据“冲破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可排除D项,欧盟中的英、法、意、德等国家是帝国主义、殖民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世界格局,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故选C项。【答案】C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突出反映出()①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②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③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欧共体、日本、中国都属于两极格局之外的新兴力量,其崛起反映出美国霸权受到挑战,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故②正确;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体现在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与材料多极化趋势信息不符,故③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④错误。【答案】A7.(202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构想D.“另起炉灶”政策【解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中共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与周边新兴独立国家外交关系的原则,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方针,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中国处理与各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方针,故D项错误。【答案】C8.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导学号:24940157】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第三世界国家大批加入联合国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万隆会议举办于1955年,与材料时间1971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三世界国家大批加入联合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1971年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复关谈判胜利是在2023年,与材料时间1971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71年”“美国威信动摇”“代表们”可知其所指为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故D项正确。【答案】D9.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导学号:24940158】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属于经济组织,与材料“中俄两国始创”“安全先行”不符,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以中俄两国为核心,旨在推进地区安全、经济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与材料“中俄两国始创”不符,故C项错误;东盟是东南亚区域组织,与俄国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剧变的实质是()【导学号:24940159】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C.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D.最高领导人的频繁更换【解析】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答案】C11.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eq\a\vs4\al(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北约标志欧盟标志伊拉克战争的图片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解析】世贸组织和欧盟是世界缓和的标志;军事组织北约和伊拉克战争反映了紧张、动荡的世界局势。【答案】D12.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已经形成了单极化格局B.当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解析】单极化格局与题干中“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的信息不吻合,故A项错误;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与题干中“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的信息不吻合,故B项错误;从题干“混合格局”“单极+多极”,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故C项正确;美国并未放弃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三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1)美苏冷战“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9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7分)(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解析】第(1)问,需从“冷战”的含义入手,“冷战”是指除直接武装对抗(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二的立场,回答时从美苏“冷战”的原因入手即可。第(3)问,联系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成功的援助等说明苏联政策变化的理由。第(4)问,要从两极对峙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角度分析。【答案】(1)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美国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4)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4.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24940160】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中国外交史》材料二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6分)(3)材料三中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8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4分)【解析】第(1)问,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环境,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