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及危险化学品_第1页
消防安全及危险化学品_第2页
消防安全及危险化学品_第3页
消防安全及危险化学品_第4页
消防安全及危险化学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知識及危險化學品揚信產品事業處環安

主講﹕環安組

一、消防工作概論1

消防工作的方針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2基本原則

“誰主管,誰負責”3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二、消防編組1消防編組架構﹕總指揮應急小組

通訊組安全組疏散組后勤組搶險組

救護組機要組二、消防編組2職掌﹕(1)總指揮:起負責指揮,決策等作用(2)應急小組:接受總指揮調度,協調各小組行動

(3)通訊組:起信息傳遞,協調等作用

(4)搶險

組:滅火,搶救,善后工作等(5)后勤組:負責搬運滅火器材,解決供水,電,氣等

(6)疏散組:引導,指揮人員和物資疏散(7)安全組:維持秩序,負責統計和核實疏散人數(8)機要組:搶救重要文件和物資

(9)救護組:緊急搶救,聯繫附近醫院二、消防編組3火災/火警流程圖

報警确認啟動消防編組指揮、疏散、警戒、滅火等總指揮

二、消防編組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原理﹕

8613模塊

8613模塊三、燃燒機理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1燃燒的三個條件及相互關系燃燒2物質燃燒的特征燃燒熱,火焰,煙,燃燒產物的毒性火焰的發展過程實質是熱量的傳遞過程(1)缺氧:

(16-12%)頭痛,呼吸急促,脈搏加快(14-9%)判斷遲鈍,出現酩酊狀態,產生紫斑(10-6%)人的意識不清,痙攣,致死三、燃燒機理三、燃燒機理(2)高溫吸入氣體溫度超過70℃,會使氣管,支氣管的粘膜充血,出血,起水泡,組織壞死,引起肺水腫而死(3)熱煙塵的毒害作用由碳粒子,焦油狀液體,灰塵組成;5mm停留在上呼吸道,3mm進入支氣管,1mm煙塵進入肺泡.直徑越小,化學毒性大的煙塵對呼吸道損失越嚴重(4)產生有毒氣體碳氧化合物不完全燃燒產生CO,CO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高聚物NH3,NO,NO2,HCN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1滅火原理

(1)隔離法:將火源與燃燒物隔離開,當著火點可燃物燒完了,火就自行熄滅,對控制火勢,防止火災蔓延非常有效

(2)冷卻法:最常用的滅火方法,將可燃物溫度降到燃點以下;對忌水的物品,不可用此方法

(3)窒息法:將燃燒物與空氣(或其它助燃劑)隔絕滅火.用此方法滅火,必將燃燒物完全覆蓋才能成功

(4)抑制法:又叫化學滅火法,化學滅火劑直接與燃燒反應,使燃燒終止.1211滅火劑(已淘汰),干粉滅火劑其滅火原理即是抑制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2火災分類

(1)A類火災:一般指固體火災,燃燒后均形成灰燼.如:木材,紙張,塑料及棉織品等,應適用水型,泡沫,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2)B類火災﹕一般指液體或可溶性固體燃燒的火災.如﹕汽油煤油食油等各種油類等﹐應選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鹵代烷滅火器﹒扑救極性溶劑B類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

(3)C類火災:一般指氣體火災.如:煤氣,液化氣,沼氣,乙炔等.可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4)D類火災:一般指輕金屬如金屬鈉,金屬鉀,鎂粉,鋁粉等燃燒的火災.衹能用金屬滅火器,干砂,石粉等滅火.

(5)帶電火災:指帶電物體燃燒的火災.可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滅火器之使用

(1)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1)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1)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2)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2)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2)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之使用﹕

四﹑滅火原理及滅火措施(3)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之使用﹕

五、防火設計

室內消火栓閉式噴淋頭

五、防火設計五、防火設計五、防火設計五、防火設計六﹑常見滅火器1泡沫滅火器(1)使用範圍:A類及B類火災中石油制品,油脂類(2)注意事項:不可用于電氣火災2二氧化碳滅火器(1)使用範圍:1.1撲滅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600V以下電氣設備及油類等初起火災1.2扑救糧棉麻,化纖織品火災,但防止復燃(2)注意事項:1.1二氧化碳滅火器為高壓容器,要防止在火場中爆炸1.2二氧化碳噴射時瞬間溫度可降至-30度,不可握住其噴嘴金屬部分,防凍傷

六﹑常見滅火器3.干粉滅火器(1)使用範圍:扑救石油及其產品,有機溶劑等易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起之火(2)注意事項:對物體污染嚴重,精密儀器,設備,貴重資料忌用4.1211滅火器(鹵代烷)(1)使用範圍:儀表,電子儀器設備及文物,圖書,檔案貴重物品初起火災撲滅.(2)注意事項:有毒,污染環境5.金屬滅火器(7150)使用範圍:鎂,鋁,鎂鋁合金,海綿狀鈦等輕金屬火災七﹑火場應對1火場救人的方法﹕

(1)尋找被困人員的方法1.1詢問知情人1.2主動呼喊1.3搜尋被困人員(2)救人的方法1.1對于神志清醒﹐但在煙霧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出口的被困人員﹐可以指明通道﹐讓其自行脫險﹐也可直接帶領他們撤出七﹑火場應對

1.2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者﹑兒童以及因驚嚇煙熏﹑火燒而昏迷的人員﹐要用背﹑抱﹑抬的方法把他們搶救出來;1.3被困在窗口﹑陽台﹑屋頂的人員﹐尤其是懸掉在建筑物外面的人員﹐有可能冒險跳樓﹐此時應當喊話告誡等待求援同時在地面做好救生准備;

七﹑火場應對

1.4對搶救出來的人員要清點人數﹐認真核對﹐切實查清被困人員是否全部救出﹐還要防止被救出來的人重新跑進火場內1.5對搶救出來的受傷人員﹐除在現場急救外﹐還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逃生的通道與標志﹕疏散指示標志七﹑火場應對3火場逃生﹕(1)逃生時應有組織,有秩序,聽從指揮,保持冷靜,不可惊慌失措.(2)根據火勢發展方向,選擇就近的安全通道盡快遠離火災之處,逃生時禁止乘坐電梯,在不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要跳樓逃生.(3)毒煙易造成窒息死亡,逃生時應趨低身體,彎腰或葡伏前進,並可用濕毛巾.濕布.濕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毒煙.(4)防煙:用面罩,濕毛巾捂住口鼻,下蹲,匍匐轉移,減少說話(5)逃生出口被封:如屋頂逃生,順著水管下滑,將床單等撕成布條連接下滑(6)逃生無路:退居室內,關閉臨火門窗,向門窗澆水降溫並用手電,醒目物發出求救信號(7)底層樓層著火:情勢所逼跳樓,必須先向地面拋擲棉被,軟墊等緩沖物,手攀窗戶,以腳落地(8)通道著火,但不猛烈:用濕被,毯裹住身體,沖出火場七﹑火場應對八﹑危險化學品1危險化學品分類﹕第一類危險物質

爆炸物火藥/TNT/特屈兒/硝酸鹽/黑索金第二類危險物質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C2H2/液化氣/氮氣/甲烷/氧氣/SF6八﹑危險化學品八﹑危險化學品第三類危險物質

易燃液體天那水/油漆/丁酮/酒精/煤油/異丙醇八﹑危險化學品第四類危險物質

易燃固體.自燃物質.禁水性物質紙張/鎂屑/鎂箔片/鎂粉/塑膠八﹑危險化學品第五類危險物質

氧化物質.

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氫/硝酸/鹽酸/鉻酸鹽八﹑危險化學品第六類危險物質

毒性物質

及感染性物質天那水/油漆/鉻酸鹽/電白油八﹑危險化學品第六類危險物質

毒性物質

及感染性物質天那水/油漆/鉻酸鹽/電白油八﹑危險化學品第七類危險物質

放射性物質鈾/鈷八﹑危險化學品第八類危險物質

腐蝕性物質三酸/一鹼八﹑危險化學品第九類危險物質

其它危險物醫院廢棄物/SIO2粉塵2危險化學品包裝的基本要求﹕

(1)包裝的材質﹑種類和封口應與所裝物品的性質相符(2)包裝及其容器要有一定的強度(3)包裝應有適當的襯墊﹐以防止運輸過程中破損(4)包裝應能經受一定范圍內溫﹑濕度變化的影響(5)包裝的重量﹑規格和型式應便于搬運﹑裝卸和運輸八﹑危險化學品八﹑危險化學品3危險化學品的編號﹕

XXXXX

表示物品的順序號表示該物品的項號表示物品的危險類別八﹑危險化學品3-1什么是危險物質的標示?

標示包括:

A.危險特性的圖案

B.文字說明

C.底色

D.危險類別號

四個部分組成的菱形標示.八﹑危險化學品標示範例:甲醇名稱:甲醇(木精)主要成分:甲醇危害警示:1.高度易燃

2.對眼睛有刺激性

3.長期暴露對身體產生傷害.危害防範措施:1.置于蔭涼處,緊蓋容器.2.遠離引燃物---禁止抽煙.3.在通風處取用.4.戴眼罩/護目鏡制造商/供應商:1:名稱/2:地址/3:電話八﹑危險化學品4-1.什么是物質安全資料表

MSDS:MaterialSafetyDataSheet.

是提供化學物質資訊的技術性文獻.

對:供應商和制造商是說明書.

倉管人員是管理化學品的基本工具.

現場人員是化學品的身份証.八﹑危險化學品4-2物質安全資料表的內容(2Peg)A.供應商和制造商資料.供應商和制造商名稱/地址/諮詢者姓名/電話/緊急聯絡電話.B.辨識資料.物品中(英)文名稱/同義名稱/危險成分/化學式/含量/容許濃度/LD50/LC50.C.物理及化學特性.物質狀態/PH值/外觀/氣味/沸點/熔點/蒸氣壓/比重/水中溶解度.D.火災及爆炸危險資料.閃點及測試方法/爆炸上下限/滅火材料/特殊滅火程序.八﹑危險化學品4-2物質安全資料表的內容(2Peg)E.反應特性.安定性/危險分解物/危險之聚合/不相容性/應避免之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