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国际经贸地理_第1页
南亚 国际经贸地理_第2页
南亚 国际经贸地理_第3页
南亚 国际经贸地理_第4页
南亚 国际经贸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贸地理——南亚结构南亚基本情况社会人文经济南亚与中国南亚基本情况南亚·风光南亚·简介

南亚是亚洲的一个亚区,泛指喜玛拉雅山脉以南的地域,有时亦包括东西部邻近的部份周边国家,总面积达约495万平方公里。

南亚共有7个国家,其中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克什米尔地区同中国相邻。

总人口为16亿左右,共有210余种语言。南亚·资源

印度河平原是南亚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印度河与恒河入海口处的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黄麻产地。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南亚·地形地势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低地,而南部则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齐)。西北部则降水稀少。南亚·人口截止2013年,南亚地区约有16.03亿人口,其中,印度人口12.1亿,巴基斯坦1.82亿,孟加拉1.61亿,尼泊尔2800万,不丹69万,斯里兰卡2131.6万,马尔代夫35.9万。南亚裔族群是一个由二千多个不同种族构成的多元族群。这二千多个种族包括有小至数十人的部落,又或多至上亿人的庞大族裔。这很可能与这地区历史上多次受到邻近的外族入侵有关。这地区上最早的民族都属于达罗毗荼人,之后受到雅利安人和伊朗人的入侵,并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混和成为多个新的混血族群,继承了各自的传统及信仰。南亚·交通印度主要港口:加尔各答

CALCUTTA

孟买

BOMBAY

马德拉斯

MADRAS

钦奈

CHENNAI巴基斯坦主要港口:卡拉奇

KARACHI卡西姆港

QASIM瓜德尔GWADAR孟加拉国主要港口:

吉大港CHITTAGONG蒙格拉

MONGLA南亚·交通巴基斯坦铁路截至2008年6月底铺轨里程为11,658公里,运营里程为7,791公里,巴与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各有一条铁路相连,但由于政治关系、运输量和年久失修等原因,利用率不高,甚至处于停运状态。印度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为64015公里,居亚洲第2位,仅次于中国的11万公里铁路,世界第四位。南亚·交通不丹公路总里程8366.2公里(截至2011年6月30日),拥有机动车辆54123辆(2010年)。山区仍以马、牛、骡为主要运输工具。河流众多但湍急,无法航行。尼泊尔境内交通以公路和航空为主。截至2012年3月,公路总长为23454公里,其中沥青路面9917公里。有各类机场45个,直升机停机坪120个。除首都有一国际机场外,其余为简易机场。有一家国营的尼泊尔航空公司、6家私营航空公司和一家私营直升飞机公司。国内主要城镇有班机通航;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孟加拉国、文莱、新加坡、中国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航。马尔代夫基于环境因素,境内无法建设铁路,主要以航空、公路为主。印度主要机场

新德里机场和孟买机场是最主要的入境点,也有不少的航空公司从加尔各答和金奈机场进出。在瓦拉纳西,每天都有航班往返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之间。目前印度有5个是国际机场,航线通达五大洲主要城市。92个国内机场,广泛连结印度各城市。其他南亚国家机场巴基斯坦主要机场:伊斯兰堡有国际机场卡拉奇国际机场孟加拉主要机场:巴里沙机场吉大港机场科克斯巴扎尔

杰索赛义德锡尔赫特斯里兰卡主要机场:班达拉奈克机场尼泊尔主要机场:特里布万机场卢克拉机场博卡拉机场不丹主要机场:帕罗机场马尔代夫主要机场: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不丹帕罗机场南亚的社会人文南亚·历史古代: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恒河——印度河流域便出现过一些繁华的城市,公元前3世纪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囊括次大陆地区的大部分版图的四个统一的国家,即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在这一过程里,南亚一直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南亚·历史近代:1498年,来自西方的葡萄牙人达·伽马首航印度之后,西方殖民势力相继侵入这一地区。到1757年,除“高山王国”尼泊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外,南亚其它地区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合称为英属印度。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南亚悠久的文明历史被中断,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使南亚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南亚·历史不丹在历史上曾为一个独立的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1865年,英国同不丹签订不平等条约,即《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地区。1910年1月,英国又强迫不丹签订条约,规定不丹的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锡金原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内陆小国,面积71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从19世纪上半叶,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对锡金进行武装侵略,1890年锡金沦为英的“保护国”。南亚·历史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体系面临瓦解。为了维护英国在南亚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于1947年6月抛出了“蒙巴顿方案”。1947年8月15日,印巴实现分治,成为两个自治邦,其后又于1950年和1956年分别宣布为独立的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联邦共和国,但均留在英联邦内,1972年1月巴基斯坦宣布退出英联邦。印、巴分治以后,由于东、西两巴被印度领土一分为二,行政管理不便,加之受外部势力的影响,1971年,东巴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国。南亚·历史印、巴分治后,印度于1949年8月8日强迫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的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使不丹实际上沦为印度的附属国。多年来,不丹王国政府对印度的控制日益不满,要求独立自主,随之不断要求有直接同外国发生经济联系和进行贸易的权利。南亚·历史1947年,印度刚独立不久便强迫锡金同它签订了《保护现状协定》。1949年6月,印度派军队进驻锡金。1950年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锡金除在内政上享有“自治权”外,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1975年4月,印度军队解散了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后又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除上述国家外,印度洋上原为英属殖民地的两个岛国斯里兰卡(原名锡兰)和马尔代夫先后于1948年和1965年宣布独立。南亚·历史蒙巴顿方案所谓“蒙巴顿方案”是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一项“印巴分治”的具体计划,主要内容是:把英属印度的居民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邦,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和西巴组成,两部分相距1600公里。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方。蒙巴顿方案抛出后,印度的国大党和穆斯林接受了这个方案。1947年8月15日,印巴实现分治。南亚·历史由于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以及后来实行“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恶果,南亚国家从取得独立起,就存有许多综综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如克什米尔问题、俾路支斯坦问题、印中边界问题等。这些问题与各国的种族、民族、教派等矛盾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在南亚的渗透和争夺,使本区战后几十年来长期动荡不安。40多年来南亚各国虽然不断进行双边谈判,但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着南亚各国的稳定与安宁。领土争端历史矛盾宗教冲突问题与矛盾南亚·宗教印度:印度教80.5%,伊斯兰教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耆那教0.4%斯里兰卡:佛教70%,印度教15%,基督教8%,伊斯兰教7%尼泊尔:印度教80.6%,佛教10.7%,伊斯兰教4.2%,基兰特教3.6%,其他0.9%巴基斯坦:伊斯兰教97%(国教),印度教1.5%,基督教1.3%,祆教0.2%孟加拉国:伊斯兰教83%,印度教16%,其他(佛教,基督教,无神论等)1%不丹:藏传佛教75%,印度教24%,其他(伊斯兰教等)1%马尔代夫:伊斯兰教逊尼派约100%(国教)南亚·宗教印度教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祇,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相当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民众一向有不满情绪。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语录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伊斯兰教公元7~8世纪,少量阿拉伯移民和穆斯林商人在印度西南部沿海城市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将伊斯兰教传人居住地。7世纪末,阿拉伯军队征服波斯、中亚时逼近印度边界。711年,伍麦叶王朝军事将领穆罕默德·伊本·卡西姆率军攻入印度河下游,占领信德和旁遮普北部地区,713年征服木尔坦,并置行省,为伊拉克总督辖区,伊斯兰教开始传人印度西北部。阿拔斯王朝初期,卡尔马特派遭镇压后,一部分信徒逃到印度西北部定居。881年,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传教师伊本·法德勒和海萨姆到印度信德地区传教布道,对当地居民改宗伊斯兰教起过重要作用。什叶派什叶派(阿拉伯语:شيعى)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什叶派是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什叶派(英文:Shi'ites)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与逊尼派对立。该派只承认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继承人,并尊奉阿里与其后代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贤人,甚至高于穆罕默德。且认为末代伊玛目已隐遁,将以救世主(马赫迪)身份再现。后因内部主张分歧,又相继分化出凯萨尼派、十二伊玛目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等支派和许多支系。逊尼派逊尼派(Ahla1—Sunnah),英文名:Sunnite,伊斯兰教主要教派之一。全称“逊奈与大众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与什叶派并称为不同的两大政治、宗教派别。“逊尼”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遵守逊奈者”,亦即“遵循传统者”。穆斯林大多属逊尼派,遵奉该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历史上该派在政治和思想上长期居主导地位,曾建有伍麦叶王朝(661~750)、阿拔斯王朝(750~1258)、奥斯曼帝国(1298~1922)等幅员广阔的伊斯兰国家及世界各地的地方伊斯兰政权,影响相当广泛、深远。但是直到10世纪,逊尼派才正式形成,采取“逊尼”的名称。南亚·教育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人口识字率达到75%,但成人文盲仍高达3亿,居世界之首。印正在全国600个行政区中的589个推广扫盲计划,力争在“十一五”结束时识字率达到85%。2008—2009年,印6岁至14岁儿童入学率接近100%,但全国平均小学辍学率高达31%。全国现有350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加尔各答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巴拉蒂尔大学等。南亚·教育印度理工学院南亚·教育巴基斯坦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政府大力提高识字率,改善大中专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条件,10岁(包括10岁)以上识字率(巴政府数据)为58%;2013/2014财年教育经费预算约为50.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约1.9%。全国共有小学15.5万所,初中2.87万所,高中1.61万所,大学51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全国在校注册学生人数3822万,教职员工141万。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巴基斯坦教育发展水平低,学校数目相对于庞大人口来说过少,小学生就学率低,初级教育普及率低,能受高等教育者十分有限。南亚·教育白沙瓦大学南亚·风俗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去的。印度人庆祝孩子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孩子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孩子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婚姻对象。南亚·风俗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美食南亚·风俗在不丹,只要男女住在一起,就算是结婚了,完全不需要仪式。而其中一方离家出走不归,造成了离婚的事实就是离婚了,双方根本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在不丹,只有贵族或富人才会举行宗教味儿浓厚的结婚庆典仪式,大宴宾客。不丹的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一场耗资巨大的婚礼。传统的不丹食物又热又辣。不丹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不丹人把辣椒当蔬菜,而不是调料。家家房顶上都晒满红辣椒。日常生活中,不丹人不仅吃任何菜都会加上大把干辣椒,而且还喜欢将不切碎的生辣椒凉拌,直接当沙拉吃。不丹美食南亚·风俗斯里兰卡是一个大多数人口都信仰佛教的国家,许多的习俗都与佛教有关,在斯里兰卡佛教僧侣是备受尊敬的,斯里兰卡居民和佛教僧侣对话时,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设法略低于僧侣的头部,更不能用左手拿东西递给佛教僧侣和信徒。在参观佛教寺院时,不能对佛像做踩、跨、骑等无礼动作,而且进入寺院,要赤脚,不可穿鞋和袜子,也不可带帽子。斯里兰卡人大多以大米、椰肉、玉米、木薯等为主要食物。他们尤以偏爱椰汁和红辣椒,这两样是他们几乎所有菜肴中都离不开的调料。他们有嚼酱叶的嗜好,习惯在酱叶上抹些石灰,再加上几片槟椰,然后把它们卷在一起嚼。据说这样可以提神助消化。他们饮用红茶时,一般喜欢放糖、牛奶。农民一般多喜欢饮用一种用椰花酿造的淡酒。他们一般是用手抓食,通常用餐习惯每人面前摆两碗水,清水供净手用,冷开水供饮用。斯里兰卡美食南亚的经济概况佛教发源于南亚地区,现在已经衰落,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是南亚的两大宗教。这两大宗教对南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包括一定的经济影响。比如印度拥有世界最多的牛,但是印度教徒却不杀牛,这些牛基本能活到自然死亡。这确实是一种较大的食物浪费。炎热的气候,以及印度教的习俗导致印度教徒素食人口比例很大,人均吃肉很少。

宗教因素对婚配对象影响巨大,印度教的种姓划分传统,导致教徒婚配对象受到较大现状,对人们的就业也影响巨大。种姓划分传统对个人就业的影响,不利于个人就业,也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种姓划分传统对婚配的影响,明显影响个人的自由恋爱机会,带来了许多个体悲剧。但是种姓划分传统长期的运行,促使印度教人口不同阶层产生明显的智力差异,促使印度形成了一个较高智商的群体,这对印度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意义巨大。

南亚最大国家印度曾经深受苏联的影响,大搞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导致印度独立后,经济长期只能保持缓慢发展。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的各种弊端暴露给世人面前,印度开始迷途知返,走向改革开放道路。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印度经济已经走向市场经济的大道,政治继续保持着民主状态,这导致印度社会制度整体已经接近先进国家水平。制度因素对印度经济发展的的阻碍作用已经基本消失,印度经济发展开始走向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几乎赶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斯里兰卡受内战影响,经济状况与印度差不多。马尔代夫人口密集,利用热带岛国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实现较高的收入,成为南亚最富裕的国家(相当于马来西亚的富裕水平)。尼泊尔与不丹处于内陆地区,受到印度的很大影响,也不富裕。印度经济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工手艺、纺织以至服务业。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7年),印度经济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系。若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的GDP计算(2007年估计为1.09万亿美元),印度是世界第12大经济体。在主要经济体中,印度的经济增长名列第二,2006/07财政年度的GDP增长达9.4%。不过,印度人口庞大,其人均收入(2007年估计数字)仅为$4,182(以PPP计算)或$964(名义人均收入)。世界银行也将印度界定为低收入经济体。从英国独立后,印度奉行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严格限制私营公司、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不过,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开放市场,实施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贸易和投资的控制。纵然面对政治争议,印度政府逐步将公营机构私营化以及开放部分行业予私营和外资参与。印度面对的经济问题来自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人口,以及严重的贫富悬殊。贫穷仍是印度急需解决的问题,官方估计,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属于贫困人口。印度工业比较薄弱,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印度谋求成为“技术制造业中心”。工业分布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大城市:如棉纺织业之于孟买,麻纺织业之于加尔各答;工业分布在沿海大城市,北部工业不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极不均衡。生物医疗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农牧渔业IT软件代工服务业电信通讯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业主要产业(2010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总值223,17635.1100.0阿联酋29,45542.513.2美国23,63029.910.6中国17,41571.57.8香港9,54237.54.3新加坡9,10735.54.1荷兰6,5882.83.0英国6,4494.32.9德国6,01210.32.7比利时5,04246.12.3法国4,86653.12.2日本4,83251.72.2印度尼西亚4,57959.42.1沙特阿拉伯4,50320.72.0意大利4,21330.11.9南非3,757101.51.7印度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0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总值328,73127.6100.0中国38,16132.311.6阿联酋25,93368.27.9沙特阿拉伯20,05937.46.1瑞士19,00585.95.8美国16,7640.85.1澳大利亚11,5257.33.5伊朗10,9073.23.3德国10,8511.23.3尼日利亚10,29781.53.1韩国9,48820.82.9印度尼西亚9,21017.12.8科威特8,54213.42.6日本7,79122.02.4伊拉克7,30025.02.2比利时7,22836.12.2印度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0年)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海关分类HS编码商品类别2010年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类章总值223,176165,20235.1100.0第5类25-27矿产品46,07031,08748.220.6第14类71贵金属及制品34,62225,57135.415.5第11类50-63纺织品及原料27,20421,78724.912.2第6类28-38化工产品22,35516,97931.710.0第15类72-83贱金属及制品22,07912,26580.09.9第16类84-85机电产品16,92114,72314.97.6第17类86-89运输设备15,24810,61043.76.8第2类06-14植物产品8,9457,64417.04.0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第4类16-24食品、饮料、烟草5,3363,82639.52.4第7类39-40塑料、橡胶5,3343,56249.72.4第1类01-05活动物;动物产品4,2813,09338.41.9第8类41-43皮革制品;箱包2,2391,99612.21.0第12类64-67鞋靴、伞等轻工产品1,8841,67012.80.8第13类68-70陶瓷;玻璃1,6211,38317.20.7第18类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1,5041,27018.50.7

其他7,5327,736-2.63.4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印度新政府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最新经济改革计划,包括降低通胀、简化征税、创造就业、招商引资等,旨在振兴停滞不前的经济。此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同时,印度政府表示将深化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分析称,借鉴中国经验、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将帮助印度实现转型,中印两国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同处经济较快增长期。巴基斯坦经济巴基斯坦经济在2004-2007年间稳定快速发展,但2007年底以来,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动荡,安全形势恶化,加上国际经济形势欠佳,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8-09财年(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2%。巴基斯坦经济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农业在GDP中的份额正在下降,而工业所占比重逐年增长。2008-09财年,巴GDP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21.8%、24.4%和53.8%。工业中纺织业是最重要的行业,其次为食品加工,近年来工程、机械、电子、汽车、化工等行业也快速发展。

巴基斯坦经济形势(1)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失业率仍在上升。(2)通胀持续回落,央行再度降息。(3)消费有所回暖,投资依然低迷。(4)本币贬值压力上升,股市出现反弹。(5)出口未见好转,逆差大大减少。(6)国际收支继续改善,信用等级获得上调。巴基斯坦的经济结构由主要是农业为基础转变为服务业为基础。如今农业只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服务业占5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这个产业的30%。过去几年,卡拉奇证券交易所和世界其他新兴市场的一样增值。大笔外资被投入到电讯、房地产和能源等领域。其他主要产业包括软件、机动车辆、纺织、水泥、化肥、钢铁、造船、航空航天工业和军火生产。主要工业品产量(单位:万吨)2006/20072007/20082008年7月/2009年3月棉纱272.76280.94221.89棉布(百万平方米)1012.91016.4763.4糖352.7473.3320.6氮肥33.0834.3724.57磷肥14.8915.7614.32水泥2273.92675.12027.7自行车(万辆)48.6353.5528.53巴基斯坦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截止2007年,巴基斯坦的年平均经济增长连续4年达到7%。巴基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估计有4754亿美元,每人平均收入2542美元。贫困率据估算有23%到28%。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过去5年间稳步增加。不过,通涨压力和低储蓄率可能使这种高增长率无法持续。以年增长率4.9%计算,巴基斯坦还需159年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巴基斯坦GDP人均增长率巴基斯坦对外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马尔代夫其他南亚国家经济情况旅游业、船运业和渔业是马尔代夫经济的三大支柱。强调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小规模开放型经济政策。近年来,旅游业已超过渔业,成为马尔代夫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现有87个旅游岛,1.91万张床位,入住率达78%,人均在马停留时间8天。孟加拉国其他南亚国家经济情况孟加拉国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孟加拉国政府积极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创建出口加工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孟出口下降,GDP增长率只有6.21%。孟加拉国尚有49.8%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3.4%为极度贫困人口。黄麻是孟加拉国最主要的经济出口作物之一。除此之外还出口大米,茶,芥菜等。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自从1990年以来,孟加拉国的中产阶级,以及消费产业都有所扩大。该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纳斯(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通过格莱珉银行所提出的已广泛传播的微额贷款,对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丹其他南亚国家经济情况1961年起,不丹开始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目的是进一步贯彻和实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追求经济和环境、社会、文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力争保持7-9%的年经济增长率。2002年12月,不丹政府开放制造业和服务业,标志着不丹正式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不丹水力发电是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约72%水力所产电力售予印度。旅游业是不丹的另外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于1974年开放外国人入境。不丹的主要外贸对象和国防援助国是印度。农业是不丹支柱产业。上世纪50年代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农民拥有土地和住房,粮食基本自给。不丹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3年,在联合国发展署发表的全球人类发展报告中,不丹排名第140位。尼泊尔其他南亚国家经济情况尼泊尔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是尼泊尔经济的命脉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也是尼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全国GDP的29%,近年来受政局动荡影响,旅游业出现严重滑坡。尼泊尔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大部分工业产品依赖进口。主要工业产品包括纺织品、木制品、皮制品、非金属矿产品、钢铁、食品、饮料等。工业产值占全国GDP的20%左右,现有11个工业区。尼进出口长期不平衡,贸易赤字大。主要进口产品有金银、机械设备、电器、通讯产品、石油产品、成衣、食用油、羊毛、化肥、药品、水泥、化学制品等。主要出口产品有地毯、成衣、豆类、生麻、皮革、金银首饰、手工艺品、羊绒披肩、酥油等。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贸易伙伴。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斯里兰卡其他南亚国家经济情况斯里兰卡经济在自由化进程中,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斯里兰卡是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亿美元的出口值,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出名。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在南亚国家中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1978年,开始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推进私有化,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格局。近年来,斯经济保持中速增长。2005-2008年,斯国民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达到或超过6%,为独立以来的首次。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斯外汇储备大量减少,茶叶、橡胶等主要出口商品收入和外国短期投资下降。斯国内军事冲突结束后,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斯提供26亿美元临时信贷安排。当前斯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0年和2011年经济增长率均达到8%。2010年斯里兰卡已经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身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南亚各国GDP对比(亿美元)南亚与中国南亚与中国的交往史汉代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通道有三条:西域道、滇缅道、南海道。西域道的开通,是在张骞通西域以后。由于西域道的开通,汉朝派往南亚的使节日益增多,经常是数百人一起去。这样庞大的使团和频繁的出使,使汉人对南亚的了解日益增强。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中国与南亚的海上通道在西汉时已经确立,起点在日南(今越南境内),终点在黄支(今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康契普拉姆)或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由于佛教的关系,唐朝与南亚诸国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多,不仅佛教僧侣来往频繁,政府间的交往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唐蕃古道的开辟,使中国与南亚的文化交流更为广阔。宋元明三代,中国与南亚之间由佛教所带动的文化交流逐渐衰微,代之而起的是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达。中印关系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2007年11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印贸易中国对印度出口中国从印度进口贸易额贸易平衡20045926.677677.4313604.10-1750.76增长率77.380.679.1-20058934.649768.3418702.98-833.70增长率50.527.237.4-200614582.4110278.4324860.844303.98增长率63.25.232.9-

中国向印度出口主要商品商品2004(百万美元)2005(百万美元)2006(百万美元)增长率电气设备1440.471799.613639.21102.22机械设备761.121543.292720.8976.30有机化工804.071189.031711.1643.91钢铁制成品114.80225.20715.75217.83钢铁86.24259.09609.76135.35矿物燃料、石油457.82508.85525.063.19丝绸,棉纱,布料358.64425.22354.20-16.70浸渍织物179.93313.86338.837.96塑料制品117.78195.49312.5359.87人造灯丝、布料155.67220.98239.598.42

中国从印度进口主要商品商品2004(百万美元)2005(百万美元)2006(百万美元)增长率铁矿砂、矿渣、矿灰4310.785511.375257.18-0.22棉花、棉纱、布料240.58274.96905.25229.23有机化工制品362.20498.31599.9120.39塑料制品408.15419.60490.4616.89钢铁602.44877.56341.13-61.13无机化工品.;稀土249.78370.09315.92-14.64宝石;金属232.99282.23287.111.63机械40.05223.53244.809.52盐;硫磺;黏土;石料218.41270.56239.14-11.61食品工业残渣40.5667.29162.89142.07从中印进出口结构可以看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却主要是机械设备,占中国对印度出口总额而48.9%,其次为化学制品14.7%、金属制品10.6%、纤维及纺织品4.6%。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小。由于这样长期的贸易不均衡,在2006年,中国对印度首次出现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8亿美元逆差变为2006年的41.2亿美元顺差,并且顺差额还在逐年攀升。这在印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中国完善出口商品结构(二)

中国应对印度贸易壁垒(三)增强中印贸易互补度,削弱竞争度(四)增强中印双方互信度中巴关系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中巴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迄今已召开了12次会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特别自90年代以来中巴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5年双边贸易额为42.61亿美元,2006年达52.5亿美元。2011年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为74.23亿美元,同比增长33.4%,中国成为巴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巴自中国进口57.89亿美元,同比增长31.3%,中国成为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向中国出口16.34亿美元,同比增长41.6%,中国仍为巴第四大出口目的地,但巴向中国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财年的5.98%进一步提升至6.58%。巴向中国出口方面,出口商品高度集中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等领域。其中,棉纱、棉布和棉花出口额分别大幅增长44.3%、77.3%和141.6%,仅该三种商品对中国出口额占巴向中国出口总额比重就高达69.21%;而传统镍铬铜锌等金属矿石和矿砂出口呈下降态势。巴自中国进口方面,进口商品相对分散,但进口额普遍增加。机械设备及配件、化工类产品、钢铁及其制品、机动车及配件、轮胎等主要产品进口额均有稳定增长。而由于2010年特大洪灾导致巴棉花减产,以及国际棉价大涨导致巴国内棉花外流等因素影响,巴对中国人造纺织材料需求大幅上升,人造纤维纱线、植物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布料进口额分别大涨49.7%、121.7%和298.2%。中国与马尔代夫中马经贸合作关系始于1981年。1982年,两国恢复直接贸易。2004年3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2012年,中马双边贸易额7667万美元,其中我国出口7649万美元,进口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2%、-21.2%和36.9%。自1972年起,中国一直向马提供无偿援助,援建了马外交部大楼、马国家博物馆等项目。中国与孟加拉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双边贸易额为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中国从孟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皮革、棉纺织制品和鱼类食品等原料性商品。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机电产品、水泥、化肥、轮胎、生丝、玉米等。1983年11月,两国成立了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联合委员会,原则上轮流在两国首都开会。迄今已召开过13次会议。2006年1月起,中国在《曼谷协定》框架下向孟84种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2008年、2009年,中国国商务部采购团赴孟,签署总计1.5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自2010年7月1日起,中国已向孟60%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孟是中国主要受援国之一,迄今中国已向孟政府提供经济援款37.95亿元人民币。孟是中国在南亚对外承包工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