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维生素D在哪种食物中的含量较多?()

A.鱼类。

B.肉类。

C.禽蛋类。

D.蔬菜类。

2、(2015•鄂尔多斯)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鸡卵结构完整,就能发育成雏鸡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C.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3、“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A.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学习行为4、通过下列哪个环节,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肺通气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C.肺的换气D.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5、以下几种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扦插B.组织培养C.嫁接D.用种子繁殖6、【题文】寄生在皮肤上的病原体,常引起的传染病是A.血液传染病B.体表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消化道传染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A、B分别表示雄蛾和雌蛾,C表示____阶段,E表示____阶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被称为____,此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8、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新发现2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对于禽流感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离治疗的方法符合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____环节;健康包括躯体健康、____、社会适应良好三方面,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9、人体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______.(判断对错)10、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11、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男性.____(判断对错)12、请将下列现象与行为方式匹配。

A一群蚂蚁搬家____a觅食行为。

B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____b社群行为。

C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____c争斗行为。

D孔雀东南飞____d繁殖行为。

E孔雀开屏____e节律行为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植物的花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其中子房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14、当夜幕降临时,植物的蒸腾作用随之停止。()15、苔藓植物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受到威胁.16、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17、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A.正确B.错误18、“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指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9、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20、小麦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胚乳。()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21、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其中戊瓶中是煮熟后并冷却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_____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______;

(3)丁瓶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这一条件,戊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_;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了节约,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这一做法的不足之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2、图示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一块骨骼肌是由两部分组成①是____②是____。

(2)图中发生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

(3)当你把食物放入嘴里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二发生收缩,进而牵动骨绕______活动,产生屈肘动作.23、利用某些细菌可以净化污水.______.

24、说出下列农业生产措施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1)合理密植主要根据______原理.

(2)中耕松土主要根据______原理.

(3)种植棉花;西红柿适时地摘除主干上的顶芽根据______原理.

(4)幼苗移栽一般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主要根据______原理.

25、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各属于哪种行为,请用线连接起来.

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社会行为。

孔雀开屏繁殖行为。

乌贼喷墨觅食行为。

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节律行为。

黎明时公鸡报晓防御行为。

一只猴王带领群猴在丛林中活动争斗行为.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6、含有抗癌物质茶多酚的日照绿茶以汤色清亮、入口绵香享誉全国,这也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制作绿茶的叶片属于。在生物分类学上,茶树属于(填“裸子”或“被子”)植物。(2)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根与吸收它们相适应的特点是。(3)某同学学习了与扦插有关的知识后,在自家茶园内做了如下探究实验:a.选择2枝形态相近、生长健壮的茶树枝条,标记为甲、乙;b.将甲枝条下方做斜向切口,并去除部分叶片;将乙枝条下方做平向切口;c.将甲、乙枝条扦插在茶园内,进行相同的管理;d.一段时间后,观察切口处生根情况,得出结论。①该同学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茶树,从繁殖方式上看这属于生殖。②根据上述内容,拟定探究实验名称:。③请指出该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处:。27、【题文】小麦的高秆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小麦的矮秆是由隐因a控制。现将上述高秆小麦与矮秆小麦进行杂交,子代小麦是高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基因组成分别是:高杆小麦();矮杆小麦()。

(2)子一代高秆的小麦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组成是()。

(3)如果用子一代高秆小麦与矮秆小麦(aa)杂交,其后代表现的性状有()种,分别是(和)。28、【题文】识图做答。

(1)图中的“”代表____________;A和a代表_______________。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的____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3)人体的正常受精卵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4)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29、【题文】如上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A图是____的结构图,B图是____的结构图。

(2)图中属于A和B的共有结构的是[]____、[]____和[]____。

(3)A与植物细胞比较,没有____和____,A与动物细胞比较,A没有____,动物细胞没有____,A与B比较最大的区别是B中有明显的无色透明结构____,而A中没有成形的____。

(4)A可进行____生殖,B可进____生殖和____生殖。

(5)A中1____是起保护作用,6____是起协助运动的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蛋类含丰富的维生素D,鱼类;肉类含蛋白质丰富,蔬菜含维生素C丰富.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思考解答.

2、C【分析】【解答】A;即使鸡卵结构完整;没有受精,也不能发育成雏鸡,A错误.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C正确.

D;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C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3、A【分析】【解答】解:“家燕筑巢”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飞鸽传书”;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故选: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4、B【分析】解:A.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没有通过血液.

B.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肺的换气同肺的通气也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没有通过血液.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肺通气等.

本题考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肺通气等.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呼吸全过程.【解析】【答案】B5、D【分析】解:ABC;扦插、组织培养、嫁接;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不是有性生殖,ABC不正确;

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D.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解析】D6、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类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类型,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幼虫蛹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分析】【解答】像家蚕;菜粉蝶、蝇等昆虫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来产生后代的;它们的发育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发育。8、控制传染源心理健康【分析】【解答】禽流感病人是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对于禽流感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离治疗的方法符合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控制传染源环节.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方面,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故答案为:控制传染源;心理健康.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9、√【分析】解: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只有人类才有,这种反射所特有的反射活动,只有人类才有而其它动物没有.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以及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

知道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人类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这种反射所特有的反射活动.【解析】√10、变异相对性状。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变异,相对性状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变异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解答】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解析】变异相对性状。

11、略

【分析】

人类的染色体由23对;其中第23对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其余的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性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男性形成两种生殖细胞,分别是含X的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的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两性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卵细胞和两种精子结合的几率是随机、均等的,当卵细胞和含X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则发育成女孩;当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则发育成男孩.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产生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人类的染色体由23对;其中第23对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其余的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形成两种生殖细胞,分别是含X的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的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12、baced【分析】【解答】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有一定的组织,等级制度,属于社群行为,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属于觅食行为(捕食行为),两只狗为了争夺食物;配偶、占领繁殖的区域而发生的战斗,属于争斗行为,壁虎断尾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织布鸟筑巢是为了产卵、孵卵、育雏的需要,属于繁殖行为,孔雀东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分析】试题分析: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发育情况如下图所示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解析】【答案】×14、×【分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蒸腾作用的强弱由保卫细胞控制,而不是由光照决定,所以在夜晚的时候,蒸腾作用仍然进行。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保卫细胞。15、A【分析】【解答】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是关于苔藓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内容的判断题,据此答题.16、×【分析】【解答】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或战斗;该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攻击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争斗一方表示屈服,另一方则停止攻击,因此,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不是你死我活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行为类型的特点,据此答题.17、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组成的有关知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生存空间;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故题目所述错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故选B。【解析】B18、√【分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是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故答案为:√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本题主要考察对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的理解,注意区分:遗传是相同点,变异是不同点.【解析】√19、×【分析】试题分析: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解析】【答案】错20、A【分析】【解答】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来;小麦都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一片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21、乙;甲、乙;充足的空气;种子已死亡;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分析】解:(1)以上装置中能发萌发的是能萌发的只有乙装置的种子;因为只有它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而甲缺少水分、丙温度不适宜、丁缺少空气都不能萌发.

(2)本实验中;装置乙可以正常萌发,起到对照作用,其余组为实验组.因为只有装置乙分别与其他几个装置的变量是惟一的,也就是说装置乙分别与装置甲;丙、丁为对照组.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甲和乙装置组合有唯一变量--水分,所以看出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丁加满水;置于25℃的条件下.因此种子与空气不接触,缺少空气(氧气)种子无法呼吸,故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空气(氧气).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种子自身还必须满足: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而且还度过了休眠期的,戊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种子自身原因,即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结构不完整).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

(1)乙。

(2)甲;乙。

(3)充足的空气;种子已死亡。

(4)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探究实验变量的惟一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解析】乙;甲、乙;充足的空气;种子已死亡;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五、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2、(1)肌腱肌腹(2)收缩舒张(3)关节【分析】【分析】该题考查动物的骨骼肌肉的结构合运动产生。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解答】(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②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①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2)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图中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当你把食物放入嘴里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二发生收缩,进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屈肘动作。【解析】(1)肌腱肌腹(2)收缩舒张(3)关节23、略

【分析】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某些细菌可以净化污水;据此解答.

24、略

【分析】

(1)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因此合理密植主要依据是光合作用的原理.

(2)植物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顶端优势;(4)蒸腾作用.

【解析】【答案】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题;涉及了合理密植;顶端优势、植物移栽等多方面的知识.

25、略

【分析】

两只狗为争夺骨头打架是为了争夺食物;维持狗的生存,属于同种动物内部的争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属于鸟类的求偶行为,还属于繁殖行为;乌贼喷墨是为了染黑海水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羚羊的生存,因此属于觅食行为;黎明时公鸡报晓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有神经系统(生物钟)控制的,一种昼夜节律,属于节律行为;一只猴王带领群猴在丛林中活动,猴群中有严格的等级猴王是最高统治者,其它猴子必须服从猴王,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方面来切入.

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1)叶片属于器官,茶树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3)①扦插属于无性生殖。②实验名称: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与枝条下方切口方向的关系。③不合理之处:选材数量过少、两组均应保留相同数量的叶片。故答案为:(1)器官;被子;(2)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3)①无性;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