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A.国共两党分裂了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D.北伐战争失败了2、【题文】清末读书人张一山一直以来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从哪一年开始他的这个奋斗目标却再也无法实现了?A.1840年B.1895年C.1905年D.1912年3、1917年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主要是为剪掉人们“心中的辫子”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题文】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5、【题文】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代表权的决议是在:A.1949年B.1956年C.1971年D.1972年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此处所说的“里程碑”是指()A.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选举出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C.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8、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有()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9、洋务派筹建的近代海军有()A.南洋B.北洋C.福建D.厦门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有()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D.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11、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B.朝鲜爆发内战C.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2、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A.鸦片战争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D.大跃进运动1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请举出与下列历史战役特点相对应的战役名称或军事行动。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6、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在于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正:17、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18、【题文】洋务派在地方以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19、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是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0、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战役战场领导人意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李宗仁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彭德怀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涂“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涂“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涂“C”。

(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______

(2)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12月。______

(3)李宗仁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______

(4)百团大战是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______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______。21、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曾国藩创办______;维新运动中,康、梁在北京创办了《______》,继续介绍西学。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2、一二九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1题,共8分)23、请举出与下列历史战役特点相对应的战役名称或军事行动。(3分)(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2)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3)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法国作家雨果,1860年请回答:(1)材料中的“夏宫”是什么地方?(2分)(2)“两个强盗”指的是谁。(2分)(3)这两个强盗是何时毁掉这座园林的?(2分2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图二中这支军队的总指挥是谁?这次军事行动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图一、图二、图三反映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联系图一,概括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26、简答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27、如图人物在1936年底发动一场军变,图中两位分别是谁?这场“军变”的动机是什么?此事件结果如何?有何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1926年的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失败了。因此正确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解析】【答案】B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的废除科举制的史实;清政府的新政确定了新的教育体制,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所以该题选B。

考点:科举制废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科举制从创立到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完善以及它的影响都要全面掌握。【解析】【答案】C3、C【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中“无形的辫子反映的是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的主要斗争矛头就是封建思想,即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生产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ABC都不是为了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排除ABC。故选C。

【解析】C4、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执行的传统政策;题目中的关键词句“状元”“实业救国”就是既是清末状元又创办实业的人,A项是设计制造我国第一条铁路的人,B项是研制制碱奥秘打破西方国家垄断的科学家,D项是维新变法期间的思想启蒙家,此题选C。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的状元实业家张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状元实业家张謇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就能得出答案,此题还可以改成一道组合型选择题,从另一角度考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此题如下:

下列不属于近代实业救国的历史人物的是:

(1)詹天佑(2)侯德榜(3)张謇(4)严复。

A(2)(3)(4)B(1)(3)(4)C(1)(2)(4)D(1)(2)(3)(4)【解析】【答案】C5、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内容。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重返联合国【解析】【答案】C6、C【分析】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可知;此处所说的“里程碑”是指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以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解析】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BC【分析】略【解析】ABC8、AB【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慈禧太后带领皇帝仓皇出逃.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解析】AB9、ABC【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兴起了洋务运动,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

故选AB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准确识记.

要准确掌握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的内容.【解析】ABC10、ABC【分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有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与此无关.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ABC.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注意这是多选题.【解析】ABC11、AC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进入抗美援朝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由于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在中国边境进行一系列的侵略活动。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的安全。同时,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志愿军开赴朝鲜。故选ACD。【解析】ACD12、AB【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故AB符合题意;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大跃进运动是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CD排除。故选AB。【解析】AB13、AC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创立初期的政治制度,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

故选ACD.

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解析】ACD14、BD【分析】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BD。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原因及历史意义。【解析】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抗日战争期间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考点:平型关大捷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解析】【答案】平型关大捷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1958年,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答案是失误在于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解析】【答案】失误在于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7、略

【分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1853年冬,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建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故答案为:

瑷珲条约;天朝田亩制度.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瑷珲条约》和《天朝田亩制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扎实掌握《瑷珲条约》和《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知识.【解析】瑷珲条约;天朝田亩制度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员。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为代表,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解析】【答案】康有为应改为曾国藩。19、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分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答案为: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新文化运动。20、略

【分析】(1)从图表信息中;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表述符合图表信息.

(2)图表信息仅涉及了百团大战的战场;领导人和意义;没有涉及百团大战的时间.

(3)从图表信息中;可以看出百团大战的领导人是彭德怀.表述违背了图表信息.

(4)图表信息仅涉及了百团大战的战场;领导人和意义;没有涉及百团大战的目标.

(5)图表表述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表述符合图表信息.

故答案为:

(1)A.

(2)C.

(3)B.

(4)C.

(5)A.

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图表为背景,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注意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区分.【解析】A;C;B;C;A21、略

【分析】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它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之后洋务派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堂等。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故答案为:

安庆军械所;万国公报。

本题以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和康;梁在北京创办是报刊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青铜器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改进。【解析】安庆军械所;万国公报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2、√【分析】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因此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的是一二•九运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解析】√五、列举题(共1题,共8分)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1)1937年9月,日军向山西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2)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了激战。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3)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解析】【答案】(1)平型关大捷(2)台儿庄战役(3)百团大战六、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火烧圆明园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及“1860年”等信息可判断出“夏宫”指的是圆明园。第(2)问,主要考查是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1856年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与法国。第(3)问,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入西北郊的圆明园。他们抢去了园中的金银财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盖罪行,额尔金命令纵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答案】(1)圆明园。(2)英国、法国。(3)第二次鸦片战争。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事件。据以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2)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图二反映的史实是抗美援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提高了新中国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国际地位。(3)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据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4)【解析】(1)开国大典。(2)彭德怀。结果: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意义:(略)(3)土地改革。(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6、(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交往(3)可以发挥中国作为大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国霸权主义行径,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学生应从提高国际地位、加强与其它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