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考点版_第1页
2023年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考点版_第2页
2023年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考点版_第3页
2023年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考点版_第4页
2023年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完整版考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互相作用过程而展开的,该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136)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答:教育心理学不仅可以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并且可以给解决新课改中碰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发明性的、连续的研究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运用4、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答: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有四个特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5、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答: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性,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测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已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一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才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6、皮亚杰:他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创建了“发生结识论”,其基本内容是:(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2)认知发展阶段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可概括为:(1)充足结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主线保证7、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答: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盼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悲观选择之间的冲突。对教育的作用:他的心理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用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8、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答:(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9、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答: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了解学生在完毕各种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教师据此引导学生,采用与学习任务相吻合的认知方式。10、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答: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2)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限度的被动性。11、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提成了哪些类型?答: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12、桑代克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答:他的学习的联结说,认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映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与某种反映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166页)13、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准时完毕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当如何培养他准时完毕作业的行为。答:学生经常不准时完毕作业,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奖励来强化,并且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悲观行为。让他们明白应当如何做。1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答:他的“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论”,重要内容是:(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涉及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三)简评15、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答:(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生观(1)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限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拟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因此,老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2)学生观,它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已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已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因此,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解决和转换,老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当重视学生自已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已的理解。(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已的知识的过程。16、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答: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175页)17、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答:是指先于学习任务自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自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楚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18、评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答:加涅汲取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成分,系统的提出了信息加工论,他一方面认为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刺激-反映联结,另一方面以着力探讨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他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提成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他的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析对我们理解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加涅是个典型的折衷主义者,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仍可以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19、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答: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经常可认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经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对教学的启示)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说课本里的某个知识点属于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把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目的联系起来,从而去解决某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层的、灵活的、有用的“真知识”,提高知识获得的效果的效率。20、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存储形式及对教学的启示。答: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这两种形式都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强调知识的组织结构,了解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想法使学生更深刻际理解知识,更牢固地保持知识,并且在具体情境中更好地激活和运用知识。21、试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答:一方面,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对新信息的理解总是依赖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才干获得新信息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同化。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由于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就是知识的顺应。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进入,同时又表现为原有知识的调整改变,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的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22、积极理解的策略和方法。答: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1)加题目(2)列小标题(3)提问题(4)说明目的(5)总结或摘要(6)画关系图或列表;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老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举例(2)类比与比方(3)证明(4)复述(5)解释(6)推论(7)应用23、什么是学习迁移?答: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毕其他活动的影响。(分类)(1)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24、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专家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5、为什么说通过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答:知识的应用过程是一个建构过程,原有知识会在应用过程中被充实、深化、整合和发展。(一)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纯熟化。通过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保持,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纯熟化。(二)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在解决问题时,学习者经常需要同时激活多方面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作一定的推理和转化,这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更为丰富的联系,形成更为整合、更为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26、什么是技能?答: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27、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答:一般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纯熟四个阶段。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三个特点。28、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答: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三个特点。29、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它们各自用什么样的结构?答: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映自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它的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和倾向。它的结构涉及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处在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2)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重要特性。(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思维已达成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性,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重要特性,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4)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奔腾,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31、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18页)答:服从与处罚的定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阶段、使别人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定向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阶段。3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这一阶段正是中学生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抱负、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的阶段。(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33、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3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答: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楷模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处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效地运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以情动人。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爱好,然后再用充足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规定。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成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规定,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并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HYPERLINK""转贴于:教师资格考试_考试大35、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涉及哪些要素?答: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特点。36、什么是发明性思维?它有哪些特点?答: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37、对此说明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差别。答: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对的答案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38、智力与发明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答:智力与发明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并非简朴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重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也许具有发明性(2)高智商也许有高发明性,也也许有低发明性(3)低发明性民智商水平也许高,也也许低(4)高发明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所以,高智商虽非高发明性的充足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发明性的必要条件。39、哪些个性因素会影响到发明性思维的水平?答:具有风趣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可以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独立性等。40、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绪和做法。答: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互相撞击,迸发火花,达成集思广益的效果。做法:可以先由老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已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绪,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发明性。41、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答: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但是,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需要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并不先于他会为满足学习需要而采用行动,只有出现与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外部诱因时,学习需要才干变成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活动的发生。42、结合学习活动,谈谈动机具有哪些功能。答: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激活功能,当学生对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2)定向功能,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的,并推动学生为达成这一目的而努力学习。(3)强化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4)调节功能,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43、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成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并且,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限度而异动。44、如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一般说来,学生在某种限度上缺少学习动机也许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足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障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爱好,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当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45、如何运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激励作用。应做到:学习结果反馈要及时,才干满足学生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这样才干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还要使结果反馈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46、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答: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奇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估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假如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估分数时规定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47、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们进行对的归因?答:当学生考试失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对的归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干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下次学习成功的盼望,不放弃自已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获得成功48、学习策略由哪些策略构成?答:学习策略由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种策略构成。49、简述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答: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关于自已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50、学习策略的培训要遵循哪些原则?答: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自我监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51、学习策略的培训可采用哪些方法?答: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5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答: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环节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醒,并通过学生叙述和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等方法,来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理解与保持。例如,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在教学生时,一方面解释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另一方面,教学生谨慎画线,最后,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已的话解释这些画线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并让学生报告自已应用这一策略时的感受,这样通过不断的反复使学生形成内部定向思维,从而掌握这一学习策略。58、联系实际回答:学生喜欢的教师有哪些特性。(281页)59、教师的特性与职业成就有什么关系?答:(1)教师的认知特性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表达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楚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模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则学生的成绩好。(2)教师的人格特性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已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60、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答:教师的盼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盼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已的行为。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里的教师盼望,并不是由假信息诱发出来的,而是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观测而获得的确切信息引起的。(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盼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由于教师盼望效应的发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性、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体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