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含义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为什么而开会?他们在讨论什么?战略、方针、原则、规章、决议、办法……一、宏观经济政策含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不是纯理论分析,而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经济政策,解决经济问题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和推行的影响总体经济活动的各种措施与办法。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经济目标+各种手段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矛盾1三、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经济管制制度变革(1)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交换价格。

(2)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一国货币交换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比率。

实际汇率:一国物品交换另一国物品的价格比率。

1.汇率政策

我国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三,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

2.经济管制手段1.经济管制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2.直接管制分为对外和对内(1)对外直接管制包括进出口贸易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2)对内直接管制包括工资管制、价格管制、利率管制和质量管制等等,收入政策属于直接管制。3.间接管理是指运用指导性政策对经济变量施加影响。

3.制度变革1.制度变革是指体制、机制、组织形式和机构的变革,适于长期政策目标。2.类型:流通、分配领域的体制改革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国际经济机构法人变革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包括税收、发行公债和财政支出等方面的各种财政措施与办法。

(1)政府支出内容:社会福利支出,退伍军人的福利支出,国家防务和安全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教育和职业训练支出,公共卫生和保健支出,科学技术研究费用,交通、公路、机场、港口和住宅的支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支出,国际交往与国际事务的支出。

(2)政府支出方式: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一)政府支出体系一、西方国家的财政体系

(1)按征税对象不同,分为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2)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还是按数量或重量征收,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纳税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4)按从收入中扣除的比例不同,可分为累退税、比例税和累进税。(二)政府税收体系

二、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叫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自动调节政府收支、阻止经济波动的功能。自动调节收入,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当经济扩张,国民收入增加时,税率不变,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自动增加,抑制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当经济衰退,国民收入下降时,税率不变,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自动下降,抑制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下降。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幅度。自动调节支出,政府转移支付也做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当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时,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也要增加,政府支出的自动增加刺激了总需求,反之变反,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幅度。三、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逆经济风向”行事挤出效应-货币主义观点挤出效应:是指因政府支出增加而导致私人投资的降低。认为:因总需求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同等数量的私人投资因此减少,存在着百分之百的挤出效应。OY0Y1Y'1Yr

r1r0IS1ISEE1LMIS曲线的移动理由:首先,若政府增加支出的资金来自于增税,则政府支出的增加与私人支出的减少是等量的。其次,若政府增加支出的资金来自于向私人举债,同样会挤掉等额的私人投资。再次,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则不论政府增加支出的资金来自何种方式,都会导致金融市场上利息率的提高,而对利息率敏感的投资需求就会相应降低。挤出效应-新凯恩斯主义观点(1)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只有达到充分就业后才会存在挤出效应。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萧条时期公共支出排挤私人投资的问题。(2)影响私人投资的,除了利息率水平,还有预期利润率因素。如果增加公共支出能提高预期利润率,那么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不是“挤出”而是“挤入”。另外,即使公共支出影响利润率水平,但由于私人投资者对预期利润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所以公共支出也不可能“挤出”相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增加公共支出仍然能使总需求增加。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其他信贷条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措施和手段。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率

一、西方国家的货币和银行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中央银行及其地位货币创造乘数

1货币创造乘数:

R1△m△M=△m

·=RR△M—存款货币增加总量,R—法定准备率,△m—最初的存款数量(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二、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经济衰退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货币供给增加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给减少

(二)调整再贴现率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银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得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经济衰退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贴现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贴现率,银行利率降低刺激总需求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会调高再贴现率(三)调整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根据货币创造乘数,我们可以看出法定准备率高,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少;法定准备率低,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多。经济过热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准备率银行创造的货币数量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压缩总需求,国民收入、就业和价格都降低

三、酌情使用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政府债券调高再贴现率调高法定准备率扩张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政府债券调低再贴现率调低法定准备率“逆经济风向”行事OY0Y1

Y2Y'1YIS1ISEE1LM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LM1rr1r0r2E2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走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经历2007年的10次提高之后,银行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4.5%,2008年已经调至17.5%。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具体水平见附表)。此次调整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同时,央行加大了在金融市场上投放债券的力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间项

目2007年9月15日2007年12月21日一、活期存款0.810.72二、定期存款

(一)整存整取

三个月2.88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