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_第1页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_第2页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_第3页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_第4页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的类型及意义(1)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类型发生区域水循环环节作用海陆间大循环海洋与陆地上空之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又称大循环陆地水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海洋水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的水量最大①海陆间大循环包括的环节多,涉及范围大,下垫面复杂(包括海洋、陆地),因而被称为大循环。在三种水循环类型中海洋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②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水循环;在内流区域,只发生陆地水循环。③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即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重力能。(2)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不断更新。②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③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特别提醒(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不仅仅只有海陆间循环才发生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同样,径流输送除了发生在海陆间循环外,陆地内循环也存在径流输送这一环节。(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①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②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则会出现水源枯竭现象。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更新速度、不受污染为前提。③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如我国三江平原的沼泽利用和保护;过量抽取地下水,可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④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二、河流的补给类型(重、难点)

我国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源补给,一般是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增加。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只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以北的河流则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西北和西南高原上的河流,既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又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不同,补给时间也不一致,河流径流具有各自特点。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特别提醒(1)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具有水资源互补关系。(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补给靠雨水(注意流域内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3)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4)湖泊水、地下水和河流水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水库)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洪水期可延缓、削减洪峰。(5)在判定陆地水体相互转化时必须把握的关键是两水体水位的高低,即水体补给总是由水位高的水体补给水位低的水体。(6)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周。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如上图所示:①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②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③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④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三、潜水和承压水的对比分析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承压水和潜水。潜水和承压水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是复习的重点,命题常结合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地质构造等对这两种地下水进行综合考查。潜水承压水埋藏情况定义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潜水排泄蒸发,出露地表为泉转化为潜水,出露地表为泉潜水承压水主要特征①有自由水面②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③水量不稳定④水质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浅⑥地势高处潜水位高,低处潜水位低①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②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③水量较稳定④水质不易受污染⑤埋藏较深开发利用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潜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③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②承压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恢复相当困难特别提醒等潜水位线图的判定及应用:(1)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通常是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曲面,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由于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应选用同一时期的资料才较为准确,并在图上注明测定该水位的日期。在同一地区,如有不同时期的潜水等水位线图,通过对比,可从中了解潜水面的变化情况。总的说来,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潜水等水位线的形状与地形大体一致,但比地形起伏要平缓得多。(2)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别:①确定潜水的流向或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或者画一条水平线,找出潜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关系,从而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a为潜水补给河流,b为河流补给潜水,c则为左岸潜水补给河流,右岸则河流补给潜水。②确定潜水水资源的更新速度:需要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确定了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水流方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就是潜水的水力坡度。潜水等水位线越密,水力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③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埋藏深度指潜水等水位与其相对应的等高线的差值,也就是地表到潜水面的深度。④确定有无固定的潜水位:由于水位随时间而变,因此无固定的潜水位。⑤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3)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由此可知河流流向。四、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重、难点)

1.洋流的类型及主要洋流盛行风风海流名称低纬信风东北信风(北半球)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南半球)南赤道暖流中纬西风西南风(北半球)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北风(南半球)西风漂流(寒流)极地东风东北风(北半球)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东南风(南半球)南极环流季风(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2.洋流的分布(1)热带、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寒流,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暖流,如下图所示:(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部)为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部)为暖流。如下图所示。(3)北印度洋海区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下图A)。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B)。3.洋流的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下图)(4)40°S~60°S附近海域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2)把洋流分布图模式化,并总结规律,如下面两图:特别提醒(1)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因为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由于均从大洋低纬流向高纬,故为暖流。而南半球西风漂流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围绕南极大陆自西向东绕一周,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必然影响周围水域的海水温度,同时,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形成的海洋上的冰山融化时吸热降温,因此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并且为世界最强大的寒流。(2)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①“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②“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③“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为暖流。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难点)影响举例气候①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①西欧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巴伦支海成为俄罗斯海军基地与北大西洋暖流密切相关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暖流影响显著;北非撒哈拉沙漠直逼海岸、北美西南太平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寒流影响显著影响举例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大渔场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④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处⑤秘鲁渔场:上升流(秘鲁寒流)影响举例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2002年11月13日“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搁浅直至沉没,泄漏出大量燃料油,造成数百千米海岸遭受污染。西班牙附近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使燃油主要向北扩散,虽加快了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受污染海区的范围,并使法国海域受到污染影响举例海洋航行顺流加速(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逆流减速①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17天②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在冬季,返回时选在夏季,原因:冬季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沿岸流,在北印度洋借助东北季风洋流;夏季借助北印度洋西南季风洋流和西南季风,在太平洋借助夏季风和台湾暖流特别提醒(1)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故有此称呼。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灾害性的气候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和洋流有关。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南半球夏季,南半球各海域水温普遍升高。由于气压带、风带此时正在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跨过赤道,受到南半球向左偏向力的影响,变为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海水上泛现象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逆流南下,使秘鲁寒流变为暖流,若该暖流久久不能撤去,南太平洋上正常的大气环流模式就会遭到破坏,进而扰乱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原有分布规律,造成极其严重的气候灾难,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智利北部地区气候反常,出现暴雨连降,洪水泛滥,泥石流狂泻等自然灾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由于这股暖流的出现而发生严重的干旱。秘鲁附近的上升流因这股暖流的到来而减弱,大量浮游生物不能到达海面,鱼类因缺少饵料而大量死亡,秘鲁渔业会严重受损。可总结为下表:在厄尔尼诺再现后的次年,通常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又叫反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出现的结果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的结果完全相反,它发生的频率比厄尔尼诺现象要少得多。(2)秘鲁渔场的成因:上升流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营养成分,浮游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的到来。典例1

(2010·天津一百中学)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回答(1)~(2)题。(1)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A.4°34′N航行 B.28°N航行C.41°34′N航行 D.62°N航行(2)不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剖析】第(1)题,哥伦布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度数为28°,也就是相对于北极星的仰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他一直沿28°N航行,航向没有改变。第(2)题,根据哥伦布航海时的路线,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由欧洲到北美顺洋流运动,可加快航速,可利用加那利寒流;从欧洲返回,可以利用北大西洋暖流,因此选择A。【答案】

(1)B

(2)A典例2

(2010·安徽安庆一模)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1)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A.a>b>c B.c>b>aC.b>a>c D.a>c>b(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剖析】第(1)题,从等盐度线的弯曲状况看,都是向盐度较低的一侧弯曲,表明是盐度升高,受暖流的影响而形成;暖流是等温线向较低的一侧弯曲,因此海水等温线大小的关系是c>b>a。第(2)题,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从上题的判断中为暖流,而且是由南向北流的,洋流应该为日本暖流。【答案】

(1)B

(2)D典例3

(2010·湖北武汉)甲图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2)题。(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a>b>c>d B.a<b<c<dC.a=b=c=d D.a>c>b>d【剖析】本题组考查了河流流向、水体补给关系、等值线判读等知识,是一组经典的试题。AE位于湖泊两侧,而年径流量曲线显示E处变化较小,说明湖泊对E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而湖泊只会调节下游河段的水量,故EF河段由南向北流;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能反映地势高低,依上面分析可知地势南高北低,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依据河流处潜水位弯曲情况可判断,河流处潜水位高于河流两侧潜水位,则河水补给潜水。【答案】

(1)D

(2)B典例4

(2010·江苏苏、锡、常、镇)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1)~(2)题。(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2)当该河流入海口出现咸潮(注:指河口海潮上溯,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时,该河(

)A.处于最高水位时期 B.为赤潮多发季节C.处于最低水位时期 D.可能会出现断流【剖析】本题组考查河流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咸潮发生原因及季节等知识,对锻炼读图获取、解读信息能力有很大帮助。河流下游剖面图显示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四幅图中只有A图能反映这种关系;河流水位低时,海水倒灌导致出现咸潮。【答案】

(1)A

(2)C例1

(2010·四川)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上图所示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2)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上图所示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B.昆明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剖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气温最低月大于0℃,故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强度大,易出现泥石流现象。第(2)题,由图潜水水位可知,该地为平原地形。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加尔各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新奥尔良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位于平原地区,海拔较低。【答案】

(1)B

(2)C例2

(2010·安徽)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1)~(2)题。(1)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2)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剖析】第(1)题,利用经纬度定位该国为澳大利亚,7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我国东部沿海都盛行东南季风,且货轮主要顺着日本暖流航行,故选A。第(2)题,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

(1)A

(2)B例3

(2010·重庆)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1)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