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应用文写作概述_第1页
第1讲 应用文写作概述_第2页
第1讲 应用文写作概述_第3页
第1讲 应用文写作概述_第4页
第1讲 应用文写作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应用文写作概述课程要求与学习形式平时成绩占40%,包括回答问题、考勤、课堂讨论、作业等,测验成绩占60%学习形式: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部分采用参考教材的编排体系。本学期计划12讲课,安排测验一次。其他时间按专业进程进行。

☆上古时期是应用文的萌芽期;我国应用文的历史已有5000年。最早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迄今我们发现最早的应用文史料是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应用文的历史讨伐董卓檄文——曹操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应用文的历史应用文的历史某某某,因×××××××,有妻×××××,情愿立此休书,任其改嫁,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立约人:(签名或摁手印)年月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北宋版休书应用文的历史某李甲谨立放妻书一道: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采自《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唐朝休书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许多人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形体永久记录了下来。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应用文的历史中外墓志铭什么是应用文?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处理各项公务和日常事务中为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的总称。应用文与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想一想:1、写作目的不同。2、主要的表达方式不同。3、格式不同。4、使用频率、时效不同。……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相较而言:应用文的特点1、写作目的上的实用性据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讲究现实目的和效用。2、写作内容上的真实性事实材料要绝对真实,既不可有意做假,也不能无意失真。3、写作语言上的简明性写作语言在准确得体的基础上,必须简洁明快、通俗易懂。4、写作效用上的时效性5、写作方法上的规范性

各种文体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不可随意修改。应用文分类公务文书法定公文:命令、通告等(12类13种)事务文书:总结、计划、调查报告等专用文书传播类:新闻、广告、演讲稿等财经类:经济合同、市场预测报告等科技类: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等司法类:诉状、答辩词、公证词等私务文书条据类:请假条、借条等书信类:申请书、私人信件等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等其它通用文书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是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

“大学毕业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圣陶能撰写应用文,成为衡量个人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应用文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管理部门或单位处理日常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应用文的主题主题又称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主题深刻集中正确鲜明

凡为写作所搜集到的一系列事实和事理,都称为材料。所谓“言之有物”,这“物”指的就是材料。材料是支撑应用文的基础,是形成主旨的依据。搜集材料力求全面精细周到典型主旨真实新颖选择材料应用文的材料结构的表现形式序号名称含义要求1层次思想观点或情节的次序和地位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2段落文章思想内容出现转折、停顿、强调、间歇等情况时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单一、完整、美观3开头文章的开端适应主旨要求;自然和谐,凝炼明快;生动新颖,起笔“抓”人4结尾文章的收束绾结全文;巧妙有力;令人回味5过渡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承上启下,文脉通畅6照应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强化重点,印象深刻,给人启示

表达是应用文写作过程的重要一环,主要体现在如何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方面。应用文一般很少或不使用描写或抒情,而主要运用叙述、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表达应用文的表达1.叙述2.议论3.说明应用文的语言应用文语言的表述要求严谨庄重恰当准确朴实得体简明生动应用文专门用语1.称谓词: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机关或个人,一般应直呼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以及对方的职务或“××同志”、“××先生”。指代关系的称谓: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如:部、委、办、厅、局、厂或所等。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第三人称:“该”,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如:“该班”、“该同学”、“该产品”等。2.承启词:用以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的具体内容的词。常用的有:根据

按照

为了

接……

前接或近接……

遵照

敬悉

惊悉……收悉

……查

为……特……

……现……如下应用文的领叙词多用于文章开端,引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示的根据或事实根据,也有的用于文章中间,起前后过渡、衔接的作用。3.追叙词:用以引出被追叙事实的词。业经

前经

均经

即经

复经

迭经4.承转词:又称过渡用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过渡词语,用于陈述理由及事实之后引出作者的意见和方案等。为此

据此

故此

鉴此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

总之5.期请词:又称期请词、请示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有:希

即希

敬希

敬请

烦请

恳请

希望

要求6.商洽词:又称询问词。用于征询对方意见和反映,具有探询语气。有:是否可行

妥否

当否

是否妥当

是否可以

是否同意

意见如何7.受事词:向对方表示感激、感谢时使用的词语。如:蒙

承蒙8.命令词: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用以增强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引起受文者的高度注意。表示命令语气的语词有:着

着令

特命

责成

令其

着即表示告诫语气的词语有:切

毋违

切实执行

不得有误

严格办理9.目的词:直接交待行文目的的词语。用于上行文、平行文的目的词,还须加上期请词,请批复

函复

批示

告知

批转

转发查照办理

遵照办理

参照执行周知

知照

备案

审阅10.表态词: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如:应

应当

同意

不同意

准予备案

特此批准

请即试行

按照执行

可行

不可行

迅即办理11.结尾词: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如:此布

特此报告

通知

批复

函复

函告

特予公布

此致

谨此

此令

此复

特此……为要

……为盼

……是荷

……为荷表示敬意、谢意、希望。如:敬礼

致以谢意

谨致谢忱

六、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方法1、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2、学会积累素材,特别要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多阅读那些优异的应用文,提高相关的技巧;4、反复进行写作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写作的能力。请完成:以下问题二选一回答1.你希望在学习了《应用文写作》之后能有什么收获。2.请调查一下: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有哪些?严谨庄重1.使用书面语言,不用或少用口语、俗语。2.使用标准语言。3.忌滥用文学语言。4.语言实在,言之有物。病例分析恰当准确1.用语慎审周密,分寸恰当。2.用限制性的词语表示出事物的差别。3.运用数字明确表述事物。4.注意前后照应,避免互相矛盾。5.不生造词语,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下列句子是否有歧义:1.我看见你那年才九岁。2.机电一体化班和数控技术班的部分同学迟到了。3.新职工的宿舍建在开发区内。4.他走了一个小时。

5.中山公园松树最多。

辨析:朴实得体你县派谁参加会议?请于本月十五日把名单报市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