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学原理授课范召全第一讲导言一、《伦理学》课程(一)课程简介(二)学习的出发点(三)课程内容(四)考试方式二、《伦理学》开课的目的性(一)《伦理学》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二)专业学习与《伦理学》(三)做人、生活、事业与《伦理学》第二讲伦理学及其对象一、伦理学科的产生二、伦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三、伦理学的对象及定义四、中国的经典传统伦理思想第三讲元伦理概念一、关于“元伦理的基本概念”的几个观点二、价值三、善和正当四、应该第四讲道德和道德原则理论一、界说伦理与道德二、道德本质:起源和目的
三、道德总原则理论
第五讲公正:社会治理最重要的
道德原则一、公正的一般问题二、公正的根本问题三、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及相关原则四、平等总原则五、平等具体原则
第六讲人道:社会治理最完美的
道德原则一、人道总原则二、给人自由:人道正面根本原则第七讲社工的伦理基础和
社工的职业道德一、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专题讲座三、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课程简介伦理学又称为道德哲学,其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并非全然是抽象之理论与思想的辩证,而是关切于人生、关乎生命的哲学学科。简单说来,伦理学的讨论在于人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目标?做怎样的行为?返回学习的出发点
1.伦理与道德是什么?2.伦理学是什么?(1).伦理学中What的问题(2).伦理学中Why的问题(3).伦理学中How的问题返回课程内容一般而言,伦理学大致上可区分为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的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的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实现的美德伦理。本课程之设计在于有系统地探讨、评价当代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及范畴,比如,道德原则、善、应该、正当、公正、平等、自由、人道、幸福等伦理学的基本课题,并在若干重要实践领域进行应用伦理学的反省,例如性伦理的争议(如堕胎、婚前性行为);生命伦理(如自杀、安乐死);经济伦理(如经济人与道德人问题);生态伦理(如自然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科技伦理(如克隆人问题);法伦理(如良法与恶法问题);管理伦理(如人本主义管理)等。
返回本课程考试要求课堂讨论参与度与出席率占总成绩的10%,以一百分为基数,课堂参与讨论每一次加5分,无故缺席一次扣5分,有事先请假者不扣分,若累计达5次以上,多出者,则每次扣5分。
分组或个人书面报告(视选课人数状况由同学表决决定)占总成绩的20%,书面报告主题请根据本上课内容自选,不拘形式,请同学发挥创意巧思)。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原则上采closebook方式进行,则事先公布题库。(若为open
book方式进行,则以授课内容为主。)返回
一个道德选择例证,一个生存选择例证一个道德选择的虚拟例证,以展示道德判断。例证:
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现在请你选择能上艇逃生的6人,并说明选择标准。
进入“条件”
进入“总结”给定条件和限制条件:给定条件:
第一,不可能改变这种处境,不可能设想比如说是否船还有救,或救生艇上挤挤是否再能多载几人。且你作出的这一选择将是有效的,即得到大家的服从。
第二,我们不知道每个人更多的情况,除了已知情况,我们是处于某种“无知之幕”。限制条件:
第一,不采用随机和偶然的,如抽签的办法。
第二,不考虑那种不予选择的“选择”,即放任自流。不允许“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起作用。
返回例证总结与评论1.生存原则:即保存和尊重生命的原则2.生存可能性原则3自我优先原则4.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
5.最大功利或快乐原则
6.平均功利或公平的快乐幸福原则(或补偿原则)7.德性原则首先妇女儿童优先原则,然后生存可能性原则,最后其他原则。返回为何专业学生需要学习
《伦理学》?1.解答学习专业的目的性问题2.解答专业本身的目的性问题3.有助于塑造“德才双馨”的专业人才
返回民德、官德与《伦理学》1.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离不开家庭美德,各项各业离不开职业道德,政府职能部门离不开公务员道德。即:民有民德,官有官德。2.做人的需要——内在构成论。3.个人职业与事业的权衡。冷眼看世界,反思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沉思现实与理想,要有清晰的伦理原理和道德价值标准。4.人生终极目标的思考。返回伦理学科的产生人们对涉及善恶正邪的道德行为是不可能不有所反应和思考的,这样就会形成一些观念,但是,只有通过一种比较抽象和系统的反思,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概念,并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语句,进行推理,最后形成某种知识系统,我们才可以说产生一种伦理学。1.在西方历史上,系统的伦理学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古希腊,经历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人不断推进的过程。2.在中国历史上,伦理学的产生可以孔子或儒家学派的产生为标志。3.总之,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古代发生和近代转折可以说都受到严重的道德和社会问题的刺激,是对挑战所做的一种“回应”。当然,反过来,伦理思想的发展又会深入持久地影响社会与个人的道德状况和面貌。
返回伦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伦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是,我们可以对今天的伦理学抱有何种期望?它主要是用来提供一种全面的美好生活还是重点解决行为规范的问题?伦理学的思考是应当优先考虑如何达到快乐和幸福呢,还是应当优先考虑和处理那些最紧迫、最严重的不幸?我们下面就来看近一百年来几个有关伦理学的定义和对伦理学的内容与主旨的说明。
进入中西方伦理学家的主要观点1.德国哲学家包尔生认为,伦理学的职能和任务就是决定人生的目的(善论)、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德论或义务论)。伦理学的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使生活达到最充分、最美好和最完善的发展。因此,伦理学的职能是双重的,一是决定人生的目的或至善;二是指出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2.美国哲学梯利说,伦理学可以大致地定义为有关善恶、义务、道德原则、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的科学。3.西季维克宁愿将伦理学称为一种研究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他把伦理学分为对行为准则的研究和对人的终极目的、真正的善的研究两个方面。伦理学应主要看作是有关正当(right)或应当(ought)的研究。
继续4.摩尔认为,伦理学的任务是讨论有关正当、人们的行为和品性的问题,并且要提出理由来。他的思想关注更倾向于一种价值论而非义务论,认为怎样给“善”下定义,是全部伦理学中的根本问题。5.弗兰克纳认为,伦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一种规范理论的一般框架,借以回答何为正当或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6.张岱年认为,伦理学又称人生哲学,即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的学说。返回伦理学的对象及定义(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二)伦理学的对象(三)伦理学的定义
返回伦理学的基本问题1.罗国杰的观点: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第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2.张岱年的观点: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为两类问题:其一,关于道德现象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道德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其二,关于道德理想和道德价值的问题,主要问题: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伦理学的最高问题是:道德最高原则的问题。返回伦理学的对象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而是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伦理学的基本对象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道德主体:社会为何创造道德”。第二部分是“道德实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
第三部分是“道德价值:伦理行为应该如何”。
返回
伦理学的定义伦理学基本说来是一种行为科学,是关于伦理行为的科学,是关于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的科学。这个界说,先哲多有论述。杜威说:伦理学者,研究行为而辨其正邪善恶之学也。斯宾塞说:伦理学者,研究一般行为中最进化之人类行为,及其直接间接对于群己福利之促进或阻碍者也。翁德说:伦理学为创始之规范科学,首当查核道德生活之事实,其规范乃由事实之境移入法则之域。继续
王海明认为,上述仅仅是伦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而不是伦理学的全部对象。因为对于它们的研究仅仅确立、制定了科学的、优良的道德;而还没有解决如何使人们实际遵守这种优良道德。于是,伦理学的全部对象、结构顺序可以归结如下:
伦理学包括:
1.道德确证: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
2.道德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3.道德实体:伦理行为之事实如何
4.道德价值: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
继续这样,伦理学的对象、结构、顺序便可以进一步归结为:继续
伦理学上卷: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中卷: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下卷:美德伦理:优良道德之实现道德主体:
社会为何制定道德道德实体:伦理行为之事实如何道德价值: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
返回中国的经典传统伦理思想(一)义利之辨(二)三纲五常(三)三从四德
返回义利之辨1.孔子的“义”、“利”之意义:指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利:指个人私利。《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古代儒家的所谓“义”:有时指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时指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名义的统治阶级基本利益。“义”另一重要意义:坚持精神需要、实现精神价值。义即是坚持人格的尊严,实现精神的价值;不仅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也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继续3.“义利问题”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义利问题”是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义”就是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利”就是个人利益。反对“利”,事实上不反对整体利益,而是个人利益。因此,义利之分,事实上就是公私之分。二是,“义利问题”还有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中国,讲“义利之辨”的,是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他们这些人接近于康德。继续康德认为,人为原则做好事,这才是真正的善,为善而善才是真正的善。人要是有点个人兴趣,考虑个人的利益,这就不是善,做了好事也不算真正的善。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孟子: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董仲舒充分肯定精神生活(义)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利)。他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继续总之:大体说来,宋明理学之前,我国伦理学说史上对义与利所持的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老庄道家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义利双弃”或“义利双斥”,主张心斋、坐忘;二是儒家的“欲不能无,节之为善”论,主张“重义轻利”,去私;三是杨朱的“贵己、重生”论,主张享乐主义;四是佛教“去累悟真”的无欲观。五是墨家的功利主义,主张义统一于利。这一时期的道德观所“设计”的道德人基本上是或者倾向于以理制欲。宋明理学时期,道德家们将孟子的“寡欲说”发展为无欲说。“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程朱理学的核心。社会中就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养气寡欲”登峰造极。返回三纲五常1.三纲2.五常
返回三纲(1)“三纲”内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三纲”的史考:“三纲”之说,源于先秦,始于汉代。先秦孔子讲过“君君、臣臣”,孟子讲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荀子讲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三纲”的名词见于董仲舒的著作。《白虎通义》论述“三纲”说:“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继续(3)“三纲”涵义的演变三纲的每个纲都有两层意义:君为臣纲,臣要服从君,同时要求君做臣的表率;父为子纲,子要服从父,同时要求父做子的表率;夫为妻纲,妻要服从夫,同时要求夫做妻的表率。“三纲”之说的三类关系中,君、父、夫居于主导地位,臣、子、妻应服从君、父、夫的领导和指挥。汉儒相传《礼记》中的三伦关系还承认“相互关系”:《大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至于孝;为人父,至于慈;与国人交,至于信。继续《礼运》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就是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双方都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到了宋代及以后,这种关系演化为绝对服从关系,表率作用没有了。就是:臣绝对服从君,子绝对服从父,妻绝对服从夫。朱熹《孟子集注》:“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就是说,父母对子女,无论怎样都是对的,子女对父母只有绝对服从。王夫子:“天下无不是底君”。继续(4)“三纲”的评价:一般人认为,“三纲”完全是反动的,纲常二字表示一种腐朽的反动思想。张岱年认为,纲常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三纲思想在宋朝以前,是有其合理成份的。从宋以后三纲关系走向了绝对,就是完全错误的,又反动的。如:“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天下无不是底君”。返回五常(1)“五常”的内容:仁、义、礼、智、信(2)“五常”源于“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人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五常之一:“仁”仁,是讲“爱人”。《论语》中“仁”的含义具有不同层次,重要的有以下几条:继续A.《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B.《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C.《论语·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D..《论语·雍也》:(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继续E.《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F.《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点评:孔儒“仁”思想不是完全反动的,它实际起不了什么作用,是空洞的思想。孔子讲仁,在当时有一种进步意义。第一,他要维持等级制度;第二,他反对暴政,反对虐政,要求对人民应该放宽一点,这个思想是进步意义的。继续结论:“仁”生长出两意:第一,对个人:仁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爱有差等。其特点:由己推人,由近及远。《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二,对国家:仁政——为政以德。一方面,君王、官对民:仁慈、推恩,禁用刑政厉法;另一方面,民对君王、官:忠。民对君王、官的“忠”是有层次的。继续忠:大忠、次忠、下忠、国贼。《荀子·臣道》: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藏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有高尚的道德使君王受其感化,这是大忠;以德行感动君主使其接受意见,是次忠;能犯颜直谏是下忠;苟且偷生,一味服从,就是国贼。)总之,“仁”思想是儒家伦理的基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本旨。含括三方面:一忠恕,二克己复礼,三力行。继续忠恕是由内心以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则是以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而忠恕与克己复礼皆以力行为基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中心意谓。意谓解析有四:一,仁是一方自强不息,一方助人有成,是人己兼顾的;二,仁可以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三,仁是由己及人,仍以自己为起点;四,仁包含情感上的爱,及物质上的扶助,但更注重道德上的励导。最终目的在于:人人成为有德行、有成就者。(4)五常之二:“义”(5)五常之三:“礼”继续“礼”主要是等级制度,应该反对;另一方面,“礼”提倡讲礼节,人应该有礼节,讲礼貌待人,这个“礼”还得要。在我国,“礼”的观念起源甚早,孔子曾讲“夏礼”、“殷礼”,夏商的典章制度都称为“礼”。儒家重礼,儒者熟习各种礼节制度,但后儒所讲“礼节制度”越来越繁琐。《中庸》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儒家因此招来墨家、道家反对。A.儒家:孔子:以血缘种族为基础,从“仁”的理路来解释人伦之“礼”。“礼”极为重要。《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继续(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以心理基础来解释“礼”。“恭敬之心”、“辞让之心”为礼之端。“礼”是恭敬之心、辞让之心的推广、扩充,是发扬光大之物。荀子:“隆礼”,以“礼”制“恶”。“化性起伪”。荀子把“礼”做了“工具性”的解构。《荀子·富国》: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说,礼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之规定。荀子也有把“礼”视为道德原则和法的。B.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儒家主张“三年之丧”,墨家偏偏提倡“节葬”,反对厚葬之丧。继续《墨子》: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事。C.道家:认为“礼”是虚伪的,消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关系。主张反朴归真,复归婴儿,尤褓赤子。(6)五常之四:“智”“智”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也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前者是对事物的认识,后者是对道德的认识。关于“智”,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智与学的关系如何?即:智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第二,智与德的关系如何?即:认识与道德的关系。继续A.孔子:德智关系——兼重仁智,以仁智并举。《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智学关系——孔子没明示。《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下也。B.孟子:肯定先验的“良知”。《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继续
C.荀子:强调道德意识有待于学习和经验。《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有所合”指合于客观实际)总之,“智”是分别是非,是非有阶级性,每个阶级有每个阶级的是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具体分析。(7)五常之五:“信”信,就是守信,讲信用,诚信守信,讲信用,说话算数。这对人有好处,也是起码的道德。儒家非常强调“信”。《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孟子·滕文公·上》:朋友有信。《大学》:与国人交,止于信。继续但儒家认为,信不是绝对的,不是无条件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即,信应服从义,义是比信更高的原则。)“五常”的根本普遍意义:“仁”: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在通常情况下对别人应有同情心。“义”: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利益。“礼”: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应遵守一定的规矩。“智”:肯定“是非善恶”的区别。“信”:对别人应遵守诺言。返回
三从四德“三从四德”专针对中国女性的。1.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2.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德:守节有耻,动静有法。妇言:择词而论,不道恶言。妇容:服饰鲜洁,沐浴以时。妇工:专心纺织,不好戏言。
继续3.点评:“三从四德”是架在中国古代女性身上的一副枷锁,与女权主义格格不入。“三从”,女人一生没有一天真正属于自己。从一而终,以理教杀人,是中国妇女的历史悲剧。“四德”,对女性近乎苛刻、刁钻。道德对女性严厉、对男性宽松,社会严重不公正。但是,与“三从”不同,“四德”绝非也一无是处,仍有其一定合理性。比如:妇言——择词而论,不道恶言。妇容——服饰鲜洁,沐浴以时。继续辩论题目A组:正方观点:中国现代女性应该坚持“三从四德”。反方观点:中国现代女性不应坚持“三从四德”。B组:正方观点:中国要现代化,必须摈弃传统伦理思想。反方观点:中国要现代化,不必抛弃传统伦理思想。返回关于“元伦理基本概念”的观点:摩尔:是“善”(Good);罗斯:是“正当”(Right)与“善”;黑尔:是“善”、“正当”和“应该”(Ought);艾温:是“善”和“应该”;麦凯:是“善”、“应该”和“是”;史蒂文森:是“善”、“正当”、“应该”、“价值”、“事实”。继续元伦理学基本概念花落谁家?1.摩尔认为“善”在元伦理的概念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概念:“怎样给‘善’下定义的问题,是全部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问题”。2.北京大学的王海明认为,是“应该”而不是“善”。
返回价值(一)主体与客体(二)主体活动的目的(三)价值的定义
返回主体与客体1.价值概念的前提:主体与客体2.主体是有意识地进行活动的活动者,简言之,主体即活动者;客体则是意识者的对象、主体对象,为活动者的活动对象、主体的对象,简言之,客体即活动对象。3.主体是活动者。主体为何进行活动?
继续
主体活动的目的现代心理学表明,主体活动最终引发于主体需要。主体需要产生主体欲望;主体欲望产生主体目的;主体目的则产生主体的全部活动过程。主体的活动为何指向客体?因为客体具有某种属性,这种属性有利或有害于达到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满足主体需要。因此,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某种特殊效用关系;客体与主体的需要之间存在利害关系。返回价值的定义定义1.客体所具有的利于、害于或无利无害于达成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便是所谓的价值。其中,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因而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叫做正价值;客体有害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因而不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叫做负价值;客体无利无害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因而无关主体目的的属性,叫做无价值。
定义2.价值,就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成主体目的具有效用的属性,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
返回善和正当(一)善:内在善与手段善(二)恶:纯粹恶与必要恶(三)善与恶的定义(四)正当:道德善
返回善:内在善与手段善1.元伦理概念“善”2.善的分类3.内在善和手段善的内涵
返回元伦理概念“善”摩尔说,元伦理概念“善”(Good),乃是善本身,而不是善的事物。它不是善的行为、善的品德、善的计策、善的书,也不是行为的善、品德的善、道德的善、计策的善、书的善;而是这一切善的事物的共性:善、善本身。
“善”,从词源上看,与“义”、“美”同义,都是“好”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牛津英语辞典》也认为善就是好:善(Good)……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指在很大或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赞美,或者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有益。
返回善的分类罗斯和艾温列举了善的概念的含义,并归结如下:(1)成功或效率;(2)快乐或利益;(3)满足欲望;(4)达到目的;(5)有用或手段善;(6)内在善;(7)至善;(8)道德善。
返回
内在善和手段善的内涵“手段善”(instrumentalgood)、“内在善”(intrinsicgood)和“至善”(ultimately
good))之分,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写道:“善显然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事物自身就是善,其二是事物作为达到自身善的手段而是善”。
所谓“内在善”也可称之为“目的善”(goodasanend)或“自身善”(good-in-itself),其自身而非其结果是人们所追求的目的。例如:健康长寿就是内在善。
继续
罗斯说:“内在善最好定义为不是它所产生的任何结果而是它自身就是善的东西”。如,健康、快乐、幸福等。所谓“手段善”也称为“外在善”,是其自身作为人们追求的手段,其结果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的的善。这种“善”,是其结果而非自身成为人们追求的目的。罗斯论及“手段善”时写道:它是达到某种善的目的的手段。例如,冬泳的结果是健康长寿。继续
内在善和手段善的关系内在善与手段善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因为内在善往往同时也可以是手段善;反之亦然。例如,健康是内在善,同时,健康也可以使人建功立业,从而成为建功立业的手段,成为手段善。自由可以使人实现自己的创造潜能,是达成自我实现的善的手段,因而是手段善。同时,自由自身就是可欲的,就是善,因而又是内在善。有没有绝对的内在善?有的。所谓绝对的内在善,亦即至善、最高善、终极善,也就是绝对不可能是手段善而只能是目的善的内在善。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善就是幸福;因为幸福只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的,而不可能是用来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返回恶:纯粹恶与必要恶1.元伦理概念“恶”2.恶的分类3.纯粹恶与必要恶
返回元伦理概念“恶”恶与善相对。如前所说,元伦理概念“善”,乃是善本身,而不是善的事物。它不是善的行为、善的品德、善的计策、善的书,也不是行为的善、品德的善、道德的善、计策的善、书的善;而是这一切善的事物的共性:善、善本身。艾温认为,善的反面就是恶:“前者可以称之为正面态度;后者则是反面态度”。恶具有与善一一对应的相反含义。返回恶的分类恶分类如下:(1)不愉快;(2)阻碍满足欲望;(3)达不到目的;(4)无效率;(5)产生内在恶的东西——结果恶
;(6)内在恶——自身恶
;(7)至恶;(8)道德恶。
返回纯粹恶与必要恶“纯粹恶”:自身与结果都是恶的东西,就是“纯粹恶”。如癌症。“必要恶”定义:自身为恶而结果为善,且结果与自身的善恶相减的净余额是善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对自身的需要和欲望的压抑、阻碍,是一种恶。但是,这种恶却能够防止更大的恶或反而能求得善,善恶相减的净余额是善。例如阑尾炎手术。继续注意两种情况:(1)自身是善而结果是恶的东西,一般说来,其善小而其恶大,其净余额是恶,因而也属于“纯粹恶”范畴。例如,吸毒、放纵、懒惰、奢侈、好色、贪杯等。(2)自身是恶的东西,其结果既可能是恶,也可能是善:前者如癌症,属于纯粹恶范畴;后者如阑尾炎手术、疼痛、惩治罪犯,属于必要恶范畴。必要的恶属于“手段善”范畴。返回善与恶的定义1.西方伦理学家的观点2.中国哲学家的观点3.“偷盗者”的善与恶
返回
西方伦理学家的观点斯宾诺莎的定义: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所谓恶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施太格缪勒:“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如果涉及的是否定的价值,那我们就称之为恶”。亚里士多德:善的定义揭示的是,具有自身由于自身而值得向往的这类性质的东西,都是一般的善。
继续罗素以更为科学的语言复述了亚里士多德和孟子的定义:“善的定义必须出自愿望。当一个事物满足了愿望时,它就是善的。或者更确切些说,我们可以把善定义为愿望的满足”。摩尔认为,把善定义为能够带来利益和快乐的东西,犯了自然主义错误。因为“善”是伦理、非事实、非自然的概念;而“利益”或“快乐”则是事实、自然、非伦理的概念。这样,把善定义为利益或快乐,便把伦理等同于自然,因而犯了自然主义错误。
返回中国哲学家的观点孟子早就看到了善恶以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为标准。他将这道理概括为五个字: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冯友兰说:“所谓善恶,即是所谓好坏”(《三公堂全集》)。“凡所谓善者,即是从一标准,以说合乎此标准者之诵。所谓恶者,即是从一标准,以说乎此标准者之谓”。
返回“偷盗者”的善与恶偷盗者的愿望分析。偷盗愿望的满足既是恶又是善:对于偷盗者来说是善;对于社会和他人来说是恶。它对偷盗者来说之所以是善,因为它满足了偷盗者的欲望;它对社会和他人来说之所以是恶,因为它损害、阻碍了社会和他人的欲望。所以,说到底,任何欲望的满足都是善,任何欲望的压抑和损害都是恶。问题:“善是欲望的满足”之定义,偷盗的欲望及满足应是善。但为何偷盗者的行为却得不到人们的赞颂?返回正当:道德善1.“正当”在伦理学中的地位2.正当:道德善的内涵
返回“正当”在伦理学中的地位正当(Right)
和不正当(Wrong)
亦即所谓道德善恶。元伦理学家们,如罗斯、艾温、黑尔、石里克、罗素等,都把道德善作为善的一个重要的具体类型而详加分析。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把善与道德善等同起来,如不进行比较分析,便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义;另一方面,在伦理学中,善的分析最后必须落实在道德善的分析上:善的分析不过是个方法、手段,它的目的全在于解析道德善,从而确立能够指导行为的道德原则。
返回
正当:道德善的内涵善与“道德善”的区别:善所满足的是任何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道德善所满足的则仅仅是一种特殊的主体——社会——的需要、欲望、目的。善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任何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属性;“道德善”(正当)则是行为及其品德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属性。善、恶属于价值范畴,是价值的分类,是正价值与负价值的同义语。正当与不正当则属于道德价值范畴,是道德价值的分类,是正道德价值与负道德价值的同义语。
继续善、恶:善恶是客体(一切事物)对于主体(一切具有需要、欲望、目的的生物)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即一切事物对于主体目的的效用性:符合目的者即为善,违背目的者即为恶。正当、不正当:则是道德客体(行为及其品德)对于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即行为及其品德对于道德目的的效用性:符合道德目的者,便是所谓的正当,便是所谓的道德善;违背道德目的者,便是所谓的不正当,便是所谓的道德恶。
继续善与道德善的关系:正当不正当或道德善恶,从属于善恶,二者是种与属、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石里克:道德善只是一般善的特殊情形。二者区别:客体或对象根本不同。善恶的客体或对象是一切客体、一切事物。而道德善恶的客体则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客体:每个人的行为及其所表现的品德。主体根本不同。善恶的主体是任何具有需要、欲望、目的的生物,是任何人的需要、欲望、目的。而道德善恶的主体则是一种特殊的主体——社会,是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石里克写道:“善这个词,当它(1)指称人的决定,并且(2)表达社会对这个决定的某种赞许时,才具有道德的意义”。继续弗兰克纳把善恶区分为道德善恶与非道德善恶两大类型:道德善恶或正当不正当,指行为对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相符者即为道德善或正当;相违者即为道德恶或不正当。非道德善恶,则是一切事物对于其他(亦即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之外)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一切事物对于非道德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相符者即为非道德善;相违者即为非道德恶。
返回应该(一)应该:行为的善(二)应该的类型: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
返回应该:行为的善1.善行为和恶行为2.应该:行为的善
返回善行为和恶行为因为,善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意味着:善乃是人或主体的一切活动或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开篇写道:一切技术(艺),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善作为目的)。但是,一个行为追求善之目的,既可能达到,也可能达不到。一个人能够达到其目的,能够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行为,叫做善行为,因其符合善的定义而属于善的范畴;反之,不能或阻碍达到目的、阻碍满足需要和欲望的行为则符合恶的定义,属于恶的范畴,叫做恶行为。如,想健康长寿:或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善行为);或饮食无度、起居无常(恶行为)。返回行为的善应该摩尔和罗斯说,善行为不同于行为的善。行为的善(Good)或善性(Goodness),是行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简言之,行为的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行为的这种善或善性,便是所谓的“应该”。反之,恶行为的恶或恶性,则是行为所具有的不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简言之,行为的不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行为的这种恶性,便是所谓的“不应该”。应该的实质:应该和不应该并不一定具有道德含义,它们只是行为对于目的的效用性而言的。
返回
应该的类型: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应该”:“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1.道德应该
“道德应该”相对应“道德不应该”。它指行为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简言之,即是行为对于道德目的的效用性:相符者即为道德应该,即为正当或道德善;相违者即为道德不应该,即为不正当或道德恶。如:“凶手作案”和“自我牺牲”。2.非道德应该
“非道德应该”相对应“非道德不应该”。非道德应该仅仅是行为对于道德目的之外的目的的效用性,是行为对于非道德目的的目的的效用性:相符者即为非道德应该;相违者即为非道德不应该。以杀人逃逸为例。返回界说伦理与道德(一)伦理的概念(二)道德的概念(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返回伦理的概念1.“伦理”的词源探究2.伦理的涵义
返回“伦理”的词源探究对伦理概念的理解要首先从分析“伦”和“理”这两个字的含义入手。在西方,道德与伦理是一个东西。“伦理”源于希腊语“ethos”,义为品性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道德”源于拉丁文“mos”,义亦为品性与风习。所以,道德与伦理在西方的词源涵义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说到底,就是都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继续在中国,道德与伦理的词源涵义却有所不同。“伦”本义“辈”。《说文》曰:“伦,辈也”。引申为“人际关系”。比如“五伦”,便是一种人际关系。“理”本义为“治玉”。《说文》曰:“理,治玉也”。引申为整治和物的纹理。比如修理、理发、木理、肌理;进而引申为规律和规则。理是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黄建中在《比较伦理学》说:“只是事物上一个当然之则,便是理”。“理非他,盖其必然也……就天地人物事物本其不易之则,是谓理”。因而,理是应该如何的当然规则。继续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理”从何而来?“理”源于“伦”,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正是这“人事之序”的伦,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和角色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首先从把握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社会角色入手来领悟自己的行为所应当遵循的“理”。我们的行为所当遵循的“理”只有在特定的人伦关系中才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理”实质上表达的就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处理好与自己相关的各种人伦关系,表达的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继续为什么应遵循“理”?遵循“理”,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人伦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之中,而不是使它们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就是说,“理”事实上是为“伦”服务的,“理”的丧失就是对“伦”的破坏。一个人如果不遵循自己所应当遵循的“理”,其行为就是在乱“人伦”,而人伦既乱,人与人的关系就必然处于混乱、紧张和纷争的状态之中。
返回
伦理的涵义“伦理”之义可以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人伦”相互关系中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在中国古人看来,不仅人与人的相处要遵循之,而且人与自然的相处也应遵循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有人类遵循一定的“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可能是和谐的。中国自古就有“行为有伦万事和顺,万物有伦天地序达”的说法。合而言之,所谓伦理,就其在中国的词源涵义来看,便是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返回
道德的概念1.“道德”的词源探究2.道德的涵义
返回“道德”的词源探究“道”本义为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所谓天道,大都指自然事物事实如何之规律;所谓人道,大都指社会行为应该如何之规则。如《礼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德”本义为得。《说文》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得即德也”。得到了什么呢?“德”真正要“得”的是“得道”,是得到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各种原则和规范,使其内化于心,并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又从“德”字的构形看,从徝(古直字)从心:心得正直。故,“德”便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继续道德的涵义一个人的心怎样才能得到正直的品德?只有长期按照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行事。所以,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构成“道德”一词的“道”与“德”的词源涵义应都是指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不同的是:“道”是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而“德”则是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由此,“道”与“德”所合成的“道德”一词的词源涵义无非就是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继续道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做人”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即道)内化为自己的个体人格品质(形成德性),然后再通过自己自觉的行为释放(德行)达到既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的精神需要的主体性追求的行为。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意识形态,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返回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伦理与道德是含义相同的两个概念。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认为:伦理和道德的词源含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大体上是相通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都是社会道德现象。在罗国杰教授看来,伦理与道德即使有区别,也最多表现为: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继续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也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道德与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也可叫作伦理现象,道德行为也可叫作伦理行为,道德判断也可叫作伦理判断,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就西方而言,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继续有一种观点认为,“成德”的前提是要“得道”,而“道”又源于“理”,“理”又是从特定的人伦关系(“伦”)中衍生出来的,于是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链条就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图示如下:
生成
化
伦
→
理
=
道
→
德
由“伦”生“理”,由“理”成“道”,由“道”化“德”,这就是隐含在伦理与道德之中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继续就规范体系而言,道德与伦理,从词源上看,在西方为一词,都是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在中国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伦理是整体,涵义有二: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是部分,涵义仅一: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返回道德本质:起源和目的道德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显然意味着:道德起源于社会,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样,道德的起源与目的便是他律的;然而,在儒家和基督教以及康德看来,道德的起源与目的却是自律的。道德的起源与目的究竟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一)道德他律: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之真理
(二)道德本性:一种必要的恶(三)道德自律: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之谬论
返回道德他律: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之真理1.道德的起源2.道德的目的3.道德的起源和目的是他律的
返回道德的起源一方面,抽象地说,道德与政治、法一样,起源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维持社会活动秩序从而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手段:保障社会存在发展是道德的普遍目的。另一方面,具体地讲,道德与政治、法一样,起源于经济和科教的存在发展需要,是维持两者的活动秩序、保障其存在发展的手段:经济和科教的存在发展是道德的具体目的。
返回道德的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便是道德的直接目的、社会目的。可是,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又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为了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实现每个人的幸福。这样,增进每个人利益、实现每个人幸福,则是道德的目的之目的,即道德的间接目的、最终目的、个体目的。穆勒强调:“依功用主义伦理学,增多幸福是德行的目的”、“幸福是道德的止点并目标”。(穆勒:《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继续荀子也有论述。《荀子·富国》:“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即:道德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人际行为秩序、保障社会存在发展。《荀子·礼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故礼者,养也”。即:道德的间接的、最终的目的,则在于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
返回道德的起源和目的是他律的道德的起源和目的是他律的:道德起源于道德之外的他物:直接源于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最终源于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需要;目的在于保障道德之外的他物:直接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什么道德的起源和目的是他律的?究其原因,这是由道德的本性决定的:道德乃是一种必要的恶。返回道德本性:一种必要的恶1.从政治与法说起:政治与法是必要的恶
2.道德与法同样是一种恶:一种必要的恶3.道德与法是两种不同的恶
返回从政治与法说起:政治与法是必要的恶
政治与法都是必要的恶。这一理解的经典,便是边沁的那句名言:“每一则法律都侵犯了自由”。柏林解释说,“每一则法律,虽然可能增进某一种自由,但也都消减了某些自由。它是否能够增进可获自由的总量,当然要看每一个特殊的情况而定。一项规定‘每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都不能对别人施加强制力’的法律,虽然很明确地增进了大多数人的自由,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法律也‘侵犯’了潜伏的暴徒及警察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侵犯,可能很值得我们去追求,但是它却仍然是一种‘侵犯’”。(柏林:《自由四论》)
返回
道德与法同样是一种恶:一种必要的恶法律规则——绝大多数——同时也是道德规则。比如,不得滥用暴力、不得杀人、不得伤害、不可盗窃、抚养儿女、瞻养父母等等,都既是法律规则同时也是道德规则。道德与法都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限制、约束,因而也就都是对人的某些(亦即那些具有负社会效用的)自由和欲望的压抑、阻遏、侵犯。我们可以说:每一则道德都侵犯了自由、每一则道德都压抑了欲望。所以,道德规则无不压抑欲望、侵犯自由、损害自我利益——只不过,道德规则所要求的境界越高,对自己的自由和欲望等利益的侵犯便越重;道德规则所要求的境界越低,对自己的自由和欲望等利益的侵犯便越轻罢了。
返回道德与法是两种不同的恶所借以实现的力量不同:法是一种权力侵犯,是暴力强制和行政强制的侵犯;而道德则是一种非权力侵犯,是思想教育和舆论强制的侵犯。“恶”的程度和范围不同:一方面,道德比法对人的自由和欲望的压抑和侵犯较轻;法律比道德对人的压抑和侵犯更重,前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恶。另一方面,就法律和道德所压抑和侵犯的行为范围来说,道德比法对人的自由和欲望的侵犯较多。尤其,道德标准越高,对每个人的压抑和侵犯的程度便越重、范围便越广。问题:人类为什么非要创造法律、道德这种“必要的恶”?
(见备注)
返回道德自律: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之谬论1.道德起源与目的之自律论,自古以来,一直为道义论、义务论者所倡导而为人类道德思想之正统。2.道德起源与目的之自律论是个谬论
返回道德起源与目的之自律论儒家基本是道德自律论者。基督教和康德则是完全的道德自律论者。康德:“道德之第一目的,在养成品格。品格之养成,端在行为悉本诸道德律”。布拉德雷说得更明白:“道德说,她是为其本身之故而被欲求为一目的的,不是作为达到本身以外的某物的手段”。“道德以本身为目的,而这目的之本身,即可以‘自我实现’四字表示之”。
返回
道德起源与目的之自律论是个谬论首先,不妨把谬论诉诸于归谬法:如果道德目的是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那就应该为了猪的利益而牺牲人的利益。道德起源和目的之自律论不能成立。其错误在于混同道德目的与行为目的。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源于其完善自我品德的道德需要,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品德、为了道德自身;但道德不能以道德、品德为目的。继续道德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行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是为了完善自我品德;但道德目的却决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决不可能是为了完善人的品德。事实上,“道德是人在自身需要推动下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规范”(外化);或为“品德”(内化)。结论:道德不可能源于人的自身的品德完善的需要,而以完善每个人的品德为目的;道德只可能源于人的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而以保障社会存在发展为目的。返回道德总原则理论道德总原则是伦理学的最主要的问题。道德总原则理论包括三大方面内容:一是关于道德本性、亦即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的理论;二是关于人性、亦即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的理论;三是关于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善恶原则的理论。可以归结为三大流派的理论: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己他两利主义。
(一)利他主义(二)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三)己他两利主义
返回利他主义1.利他主义是以新老儒家的“仁学”和新老基督教伦理观为基础的一种伦理观2.利他主义的界定3.利他主义流派内部的分歧
4.我国现行伦理观
返回利他主义是以新老儒家的“仁学”和
新老基督教伦理观为基础的一种伦理观利他主义在古代就已成熟,到中世纪则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进入近代和现代仍有极大影响,其代表人物,当推孔子、墨子、耶稣、康德。新老儒家的“仁学”和新老基督教伦理观是它的基础。首先,从人性论来说,利他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能够达到无私利他的境界。其次,从道德本性来看,基督教和康德都以为道德目的完全是自律的,全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实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者。继续最后
,从善恶原则来看,儒墨康德基督教一致认为,凡是自爱为我、目的利己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既有害于社会和他人,又有害于自我品德的完善,因而都因其违背道德目的而是不道德的、恶的,都是小人的行为;只有爱人无私、目的利他的行为,才真正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自我品德的完善,才符合道德目的,因而才是道德的、善的,才是君子的行为。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返回人性论视角儒家伦理观的核心范畴是“仁”朱熹说:“公而无私便是仁”。墨家伦理观的核心范畴是“兼”基督教的核心范畴“爱”更是无私利他:爱的本质,正如保罗所说,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反求别人的益处。康德伦理观的核心范畴是“责任”,也是无私利他,康德说:“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尊重是使利己之心无地自容的价值觉察”。所以,阿尔森·古留加指出:“康德的‘义务的公式’就是为别人谋福利”。
返回道德本性视角《圣经》上说:上帝立约、创立道德的目的是使人道德完善,做道德完人、完全人:“亚伯兰年99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上帝,你当在我面前做完全人,我就与你立约’”。
康德也写道:“道德法则……开始于我的无形的自我,我的人格……借我的人格,把作为一个灵物看的我的价值无限提高了。在这个人格中,道德法则就给我呈现出一个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全部感性世界以外的一种生命来”。(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继续
儒家则既承认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又认为这并非道德主要目的;主要地、真正地讲来,道德的起源的目的乃是自律的:道德起源于道德自身,起源于每个人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目的在于道德自身,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实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者。这一点孟子讲得最透辟:“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乃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返回善恶原则视角《孟子·公孙丑·上》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滋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荀子·性恶》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又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知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返回利他主义的界定利他主义是这样一种伦理观,一方面,每个人的行为目的既可能自爱利己,也可能无私利他;另一方面,道德目的或者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墨家),或者在于完善自我品德(康德和基督教),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儒家)。所谓利他主义,就是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准则的伦理观,是把无私利他奉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把儒墨康德基督教的伦理观称为利他主义,是再合适不过了。返回利他主义流派内部的分歧利他主义流派内部之分歧:儒家与康德是差等利他主义;墨家和基督教是同等利他主义。所谓差等利他主义,就是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或无私有差等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对他人应该因其与自己有远近之别而相应不同等地无私利他。比如,儒家的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所谓同等利他主义,亦即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对任何人都应该完全同等地无私利他。比如,墨子的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返回我国现行伦理观我国现行伦理观主张,真正讲来,目的利己的行为,既有害于社会和他人,更有害于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所以不符合道德目的,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只有目的大公无私的行为,才既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更有利于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所以才符合道德目的,才是道德的、应该的。于是,否定“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而把“大公无私、自我牺牲”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准则。因此,我国现行伦理观并未逃出儒墨康德基督教利他主义的藩篱。继续
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现行伦理观,仍属于利他主义而渊源于儒墨。我国现行伦理观便是一种新爱有差等利他主义:主张爱民多于爱亲、先民后亲、“全心全意为人民”。但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返回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1.合理利己主义的伦理观2.个人主义的伦理观3.合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异同之辨4.利己主义概念的界定
返回合理利己主义的伦理观合理利己主义这种伦理观成熟于十八、十九世纪,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其公认的代表。首先,从人性论来看,合理利己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利己,却又不可能依靠自己单独实现,而只有依靠社会通过利他手段才能实现。“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其次,从道德本性看,合理利己主义认为,道德目的完全是他律的,全在于保障社会存在与发展。继续最后,从善恶原则看,合理利己主义认为,就利己目的来说,无利无害社会和他人,无关乎道德目的,是非善非恶的,无所谓道德不道德;但就其结果来说,则是善与恶的共同源泉:如以利人手段实现,便是善的源泉;如以害人手段实现,便是恶的源泉。既然单纯利己非善非恶,而无私利他又是不可能存在的,于是也就只有为己利他是善:为己利他是衡量一切行为善恶的道德总原则。霍尔巴赫:“德行不过是一种用别人的福利来使自己成为幸福的艺术”。返回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个人主义是这种伦理观的公认的代表,当推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朱和庄子以及现代西方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萨特。首先,从人性论来看,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是为了自我。杨朱说:“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吕氏春秋·重己·审为》)萨特说:给予就是奴役,给予就是以毁灭划归己有,同时利用这毁灭来奴役别人。其次,从道德本性来看,个人主义认为,道德目的完全是他律的,全在于增进自我利益。继续尼采说过:“我迄今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劳动合同
- 交通事故协议书(2篇)
- 2024茶叶加盟合同范本:茶叶连锁品牌加盟细则
- 2024年度网络安全保障协议:某企业网络安全的保障及责任分配
- 2024年度工商局股权质押全程指导合同
- 2024年度马铃薯淀粉购销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服务与许可合同
- 2024年度ofo共享单车广告投放合同
- 社交电商促农销
- 分布式存储与医疗数据安全结合区块链技术探讨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线性代数(最新版)同济大学
-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
- 93、MBTI职业性格测试题目与答案
- 《老师》歌词林妙可
- 第6章IPOVERSDH技术
- mathcad简明教程
- 监控维护技术规范和要求
-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精选文档】
-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上单词默写
- 期中考试班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