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ver3_第1页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ver3_第2页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ver3_第3页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ver3_第4页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社会人口社工大组)-12月30日-ver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shèhuì)超稳定结构

作者(zuòzhě):金观涛刘青峰社会、人口、社工大组2013年12月30日精品资料展示(zhǎnshì)内容第一章超稳定系统的两种行为模式第二章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第三章一体化结构(jiégòu)解体的逻辑第四章社会整合危机第五章意识形态更替机制第六章中国社会的重建第七章国民党及其脆弱的统一第八章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第九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第十章大历史观每组负责两章的整理汇报,并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精品资料第一章:超稳定系统的两种行为模式1.1对新历史观的渴求1.2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统一观1.3中国社会的独特组织方式1.4一体化结构和王朝周期更替1.5西方冲击下的行为模式1.6各章内容简介第二章: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2.1对西方冲击反应的迟钝2.2太平天国大动乱的历史功能2.3“官办(ɡuānbàn)现代化”的开始及其局限2.4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2.5甲午之战:中国大惊醒2.6意识形态危机的类型和阶段2.7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介绍本书第一、二章及本小组PPT整合13212039黄效茂学号姓名(xìngmíng)13212046刘妍纯13211991李志伟13212045文轶然13211989刘河庆13212050王晓慧13212044严容生第一、二章小组成员及分工精品资料第三、四章小组成员(chéngyuán)及分工第三章一体化结构解体的逻辑樊琳周利华钱钦第四章社会整合(zhěnɡhé)危机王雅刘兰玲刘湘君本组主讲和全书ppt整合(zhěnɡhé):史宇婷精品资料第五、六章小组(xiǎozǔ)成员与分工组长:付晓奇(整合、修改PPT及负责课堂展示(zhǎnshì))组员:胡慧(对总体PPT提出修改意见)丁冰冰(负责第五章PPT)陈雪娇(负责第六章PPT)张思璐(对总体PPT提出修改意见)精品资料第七、八章小组(xiǎozǔ)成员与分工组长:黄楚芸13212010组员(zǔyuán):欧中英13212063(主讲)王爽13212011黄婉怡13212064迪丽拜尔13212012曹薇娜13212031精品资料第九、十章小组(xiǎozǔ)成员与分工组长:陈倩霞(主讲(zhǔjiǎng))组员:龚俊惠李梦迪温秀秀陈悦欢陈晓妹王娟精品资料第一(dìyī)、二章主讲人:严容生(社会学)精品资料1.1对新历史观的渴求(kěqiú)现有的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解释假说及其各自的局限性(1)断裂说:余英时和国共两党都把当代中国社会视为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断裂,因此都可以(kěyǐ)统成为“断裂说”。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解释中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差异。从“文革”中期开始,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很像封建王朝之继续,封建色彩浓厚。(2)“冲击—回应说”:把中国近现代所有重大事件均看作对西方冲击的回应,严重忽略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内部动力。(3)“传统—现代说”:把西方现代化作为普遍模式,其最大的缺陷是不能理解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和日本几乎是同时在西方冲击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但为何日本可以(kěyǐ)采取西方模式,而中国却变成社会主义国家?(4)“帝国主义说”:其虽然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但出发点仍是西方中心论,忽略了东方国家在近现代变迁中独特的文化、社会组织方式。精品资料2.从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统一观出发解释中国近现代变迁(1)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统一观:通过对近代以前历史的长期研究(yánjiū),总结出中国社会在大时间尺度上呈现的结构特点和演化模式,然后再将它放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形变。(2)如何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yánjiū)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P5-6)首先,从古代史研究(yánjiū)出发,指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现象:社会结构的停滞性及社会的周期性大动荡。一个系统通过周期性崩溃遏制进步和演化,长期保持特定的组织形态,这正是超稳定结构所具有的属性。其次,用超稳定系统假说来研究(yánjiū)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假说前提:古代中国社会处于与世隔绝的相对孤立状态。所以,当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再也不能保持其相对孤立状态时,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组织方式将和外来影响结合,塑造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特有方式。1.2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统一(tǒngyī)观精品资料1、意识形态:(P7-8)设立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依靠士阶层作为大一统国家的组织者。这种官僚机构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防止了官僚世袭,演变为贵族领主。儒家意识形态中维护皇权大一统的信念,促使儒臣主动服从中央。中央政府依靠意识形态整合力保持着统治辽阔地区官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以防止分裂。2、社会组织: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上、中、下三层社会组织。(P8-11)上层组织:以皇权为中心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各个朝代的官僚机构都服从中央号令,执行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层组织:县以下的地主乡绅自治。缙绅阶级按照儒家意识形态原则行事,保证了他们和政府的有效合作。下层组织:宗法家族组织,以儒家伦理为组织原则,把国家看作家庭的同构体,有效地消解了宗法家族组织与国家组织的对抗。这样,中国封建社会就通过大一统官僚机构达到(dádào)每个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最后由基层宗法家族达到(dádào)每个家庭,实现了一个超级农业社会之整合。1.3中国社会的独特组织(zǔzhī)方式精品资料3、宗法一体化结构(P11)意识形态认同:指把人们信仰某种意识形态并将其规定的原则付诸于实践。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当一个社会各层次组织以统一的意识形态为前提,各层次组织骨干由认同统一意识形态的阶层或集团充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guójiā)官僚机构、乡绅自治、宗法家族三种组织层次,均认同儒家意识形态,因此,我们称之为“宗法一体化结构”,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整合方式。1.3中国社会的独特(dútè)组织方式精品资料1、经济(jīngjì)结构(P12-14):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jīngjì)结构是由自耕农、佃农、地主等构成,称为地主经济(jīngjì)。在这种经济(jīngjì)中,供养一体化组织的三个层次,需要严格保持地主经济(jīngjì)形态,地主和自耕农必须有适当的比例。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也必须保持在合理的结构中。如果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城市过于繁荣,自耕农无法生存,农村凋敝,则会影响王朝的稳定。1.4一体化结构和王朝(wángcháo)的周期性更替精品资料2、双重调节机制:(P15-17)(1)第一重调节机制:稳定(wěndìng)时起作用。其目的:通过一体化有意识地调节来保持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如为了保证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不仅是官方正统意识形态,也成为广泛渗透基层对百姓实行教化的理论依据。在政治上是强化大一统官僚机构,防止官员腐化。经济上则实行轻徭薄赋,重本抑末,尽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既保证中央财政有充分收入,又使地主乡绅有经济能力充当地方领袖。(2)超稳定(wěndìng)系统第二重调节机制:由乱而治之过程。一体化结构的各种调节功能对自身的腐败和由调节制造出来的社会弊病是无能为力的。这种调节机制的异化称为“无组织力量”的增长。封建社会无组织力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吏治腐败,二是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各王朝中后期,无组织力量加速增长,最后吞没一体化结构,社会结构三个子系统瓦解,出现全社会崩溃性大动乱。这恰好有效的清除无组织力量,并成为第二重调节机制。动乱缓和了土地兼并、清除了贪官污吏。而儒家意识形态和宗法家族是大动乱不能破坏的。在动乱后,儒家意识形态认同成为社会组织重建的基础,社会结构得到修复,一个新王朝迅速重建。只要社会危机来自内部,这种双重调节机制就交替起作用,中国封建社会运行也就呈现出周期性王朝更替与儒家意识形态和政治一体化这种组织方式的长期延续。1.4一体化结构和王朝(wángcháo)的周期性更替精品资料1、中国的传统一体化结构:在相对孤立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遇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它显示出一个内在悖论:要保持社会组织三个层次的整合,传统一体化组织就会中断现代化进程;倘若由政府全力推行现代化,则传统一体化结构解体社会面临整合危机。(18页)(1)强调社会整合,则现代化进程中断。要保持社会整合,必须依靠统一的意识形态。就意味着现代化不能改变政治组织方式和触及意识形态认同,只能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的知识。而由于缺乏经费和与一体化组织矛盾,甚至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也会慢慢停顿(tíngdùn)。此外,意识形态的各种功能均以克服内部整合困难为主,社会组织动员也以农村为中心,这不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2)全力推行现代化,则一体化结构断裂。废科举和地主绅士投资办工业等现代化措施促使绅士城市化,而儒生作为一体化结构的主体,他们向城市的流动会导致中下层组织空虚,农村秩序混乱,甚至引起绅权和王权的冲突(如辛亥革命)。(18-19页)1.5西方冲击(chōngjī)下的行为模式精品资料(4)取代儒家正统的新意识形态:1、三民主义:是一种弱势意识形态,组织动员力度不够强,其指导下的国民党无法把建立在意识形态认同基础上的官僚组织深入到农村基层,不可能把整个农业社会(shèhuì)重新组织起来,结果便是无法与马列主义竞争,丧失主导地位。2、马列主义:比三民主义拥有更大社会(shèhuì)动员力的强势意识形态,新中国的成立就标志着新意识形态与政治结构一体化的实现,社会(shèhuì)整合完成。中国近现代化变迁的主线:传统一体化结构不适应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而解体,通过意识形态更替建立一种可对抗这种冲击的新一体化结构。(22-23页)(3)新一体化结构的建立。超稳定系统在相对孤立和与世隔绝的条件下,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构成了儒家意识形态认同自我封闭、自我肯定的循环(xúnhuán)。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这种循环(xúnhuán)就会变成对旧意识形态的否定。各种解决社会危机的观念聚集起来,便会建构或接受新意识形态,在超稳定系统中,这意味着社会整合危机最后会引起意识形态更替。1.5西方冲击下的行为模式精品资料1、1839年11月,鸦片战争爆发。但早在1637年,英国就到广州开展(kāizhǎn)贸易,这与英国在美洲建立新殖民地只差几年,但中国对西方冲击作出的回应,却是在两百多年以后。200年间,世界长足进步,英国当年在美洲的殖民地已发展成泱泱大国,新兴的美国也开始了对清政府的侵略。中国应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如此迟钝,恰恰也是超稳定系统的特征。(P50)2.1对西方冲击(chōngjī)反应的迟钝2、要引起超稳定结构系统对外来挑战的重视,需要两个条件:(1)西方文明发展到它难以抵挡而不得不重视的地步;(2)社会大动乱有效地清除吏治腐败和土地兼并等无组织力量。清初一体化的强大,刚刚兴起的工业文明冲击不足以引起社会危机。鸦片战争时西方入侵已势不可挡,但是严重的内部社会危机又吸引了统治者的注意力。精品资料1、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大起义是介乎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大动乱。(1)和其他农民起义没本质不同,是第二重调节机制的体现。但超稳定系统相对孤立的条件已开始打破,农民大起义也具有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新特点。(P52)(2)同样的情况也表现在大动乱的调节功能上。传统的农民起义的后果进在于有效清除了无组织力量,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除了使传统的一体化结构得到复苏外,还意味着社会内部危机之缓解,外部挑战不再被内部危机所掩盖,一体化结构有可能对西方冲击作出史无前例的回应。(P52-53)2、这场农民战争以极为残酷的方式缓解了19世纪中后期的人口—土地危机。短时期内巨额的人口消耗,有效地遏制了自18世纪20年代以来的人口爆炸趋势;大动乱严重打击了大地主的利益,土地危机也相应得到缓解。3、半个世纪农村相对平静(píngjìng)正是以大平天国为首的农民大起义清除经济结构中无组织力量的结果(P53)。回顾其后半个世纪中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重大事件大多出现在社会中上层,它们差不多均和外来冲击引起的社会危机有关。这表明,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之后,外来挑战导致的社会问题才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变迁之主线。(P54)2.2天平(tiānpíng)天国的大动乱的历史功能精品资料1、19世纪60年代,大动乱平息后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洋务运动。同治中兴的治理模式是中国超稳定系统大动乱后典型的行为方式,即恢复(加强)一体化结构。同治中兴是超稳定系统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展开的。因此,超稳定系统在巩固传统一体化结构的过程中,还要担负起抵抗西方冲击的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国防现代化(57-58页)。2、用一体化结构推行国防现代化,首当其冲(shǒudāngqíchōng)的是由国家官僚机构直接兴办和管理国防军事工业。但国防现代化还需要大量基础工业的配套,而国家无法用官僚机构包揽一切,需利用“官督商办”的企业形式。2.3官办现代化的开始(kāishǐ)及其局限精品资料1、防卫现代化: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例,通过国防现代化进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系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但洋务运动却难以实现防卫现代化的目标(60页)。2、明治维新的成功是由于国家能够做到把农业生产剩余转化为工业投资。国家大约将农业收入中得到的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作为税收。在政府把农业生产剩余转化为工业投资的同时,城市化的武士、商人纷纷投资、经营近代企业,一个由官方推动、民间响应的工业化运动蓬勃展开(62页)。但由于社会结构性的原因,中国农业生产大多用于供养一体化结构里中、下两个组织层次,国家无法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清廷办洋务的主要财源是海关税收和厘金,但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项财源也受到极大挤压。3、为何“官督商办”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没有成长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呢?(1)传统一体化组织方式中官绅(ɡuānshēn)合作是为了建立农村社会秩序,而兴办洋务和现代工业是城市里的新型事业,两者在方向上背道而驰。(2)官督商办事业仍然属于一体化组织,它不仅没有成为政府动员商人之机制,反而是垄断和压制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之手段。(3)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如儒家学说也制约了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2.4洋务运动(yánɡwùyùndònɡ)与明治维新精品资料1、甲午战败:“仁政”所代表的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一个典型的体现就是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留学热说明儒生的反省精神压倒了民族情绪,这种反省正好是儒家理想社会模式的破坏带来的。2、在世界近代史中防卫现代化的失败导致意识形态认同破坏,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原因:中国社会组织的特殊方式—意识形态和政治结构的一体化。各个层次(céngcì)组织基础和互相协调均基于意识形态,中国一开始用一体化结构推动防卫现代化,这本身是把“双刃剑”,当防卫现代化失败时,这一后果立即作为剑的另一面对准一体化结构的思想基础—儒家意识形态(67页)。3、小结:意识形态一直充当着批判(pīpàn)和阻止洋务运动进一步展开的角色,因此它不得不承受洋务运动失败所带来的后果。作者认为儒家意识形态认同之所以遭到动摇破坏与另外一个因素密不可分,即儒家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并非来自神谕和宗教教义,而是对历代太平盛世社会状态的经验总结。一旦这一模式带来的太平局面遭到破坏,这种信仰就极有可能被震撼和否定。2.5甲午中日战争精品资料1、儒家意识形态是一个整体性的思想体系1)以家庭伦理为中心、以忠孝仁义为基础的价值观;2)大一统仁政理想的社会(shèhuì)观;3)以及“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哲学观;哲学观的核心是“天道”,其在人间的体现就是“礼”,长幼尊卑、君臣父子等等“人间的秩序”,儒家的哲学观就为其社会(shèhuì)观提供了解释,也成为其价值观的基础。(p69)2、意识形态与一体化结构的关系在儒家意识三个子系统中,哲学观和社会(shèhuì)观是上层组织的基石,而中下层次的主要支柱是价值观。意识形态对三个层次的功能贡献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受社会(shèhuì)冲击的程度和先后次序也不一样。(p70-71)2.6意识形态(yìshíxíngtài)危机的类型和阶段(上图:意识形态与传统一体化组织结构的关系:p70)精品资料2.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和政治改革的互动(1)第一个思想形态认识危机高峰:1895甲午战败后。战败使士大夫惊醒,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所引发的认同危机首先发生于社会观和哲学观中,出现了对儒家意识形态社会观和哲学观的怀疑但对儒家的家庭伦理和价值系统受到的冲击较少。(P74)这种认同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然而期间的认同危机不强烈,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的强力抵抗。义和团运动:实质是清朝廷利用民间力量反洋人,其后果则是局部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更强烈地呈现,退回到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立场,并不能改变门户开放下中国落后被挨打的现实。(P75)(2)第二个思想形态认识危机高峰:1900年庚子事变导致,从1901年开始,1907年达到顶点,这个时候学会的主旨由之前没有确定政见的“自强”演化为大多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再次浮现,戊戌时的主张一下子被广大(guǎngdà)的士大夫所接受,立宪成为学会组织的共识,这种意识形态之改变立即成为改革政治制度的强大动力,促使清廷采取一些列的措施:1903年设立商部,1905年废除科举,1906年宣布立宪。(p76)2.7从戊戌变法(WùxūBiànfǎ)到义和团运动精品资料3.结论:(1)意识形态变迁推动的政治制度改革具有不可抗性。比如,戊戌变法时意识形态变迁尚不够有力,受到广大的儒臣(rúchén)反对,但是顽固派抵抗改革的结果却引发了更大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为今后的改革扫除障碍)。这表明,意识形态变迁到相当程度就会导致政治改革。(p76)(2)其次,政治制度变迁又会进一步引发更大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意味着一体化结构上层组织的瓦解,1916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为着中层组织-缙绅自治重新整合社会结构的失败,它立即导致意识形态认同危机进一步进入价值观层面,从而爆发了新文化运动,儒家伦理被新知识分子彻底批判。(p77)2.7从戊戌变法(WùxūBiànfǎ)到义和团运动精品资料第三(dìsān)、四章主讲人:史宇婷(社会学)精品资料第三章一体化结构(jiégòu)解体的逻辑一个错误印象——若戊戌变法成功,则中国前途光明。错误的原因——20世纪初的新政改革力度比戊戌变法更大,并且推翻了大一统王权。本章目的:证明(zhèngmíng)在超稳定系统中,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只会造成一体化上层组织的解体精品资料全面改革如何导致官僚组织解体:地方主义的膨胀,打击大一统中央政府。大一统国家学说被宪政和地方分权取代。两千多年来牢不可破的大一统信念在瓦解之中。代表性事件是1900年庚子事变时的“东南互保”。削弱了皇权的合法性,中国出现日益严重的权威危机。封建社会皇权有三大支柱,即天道(哲学观)、大一统思想(社会观)、儒家纲常教义。而哲学观和社会观发生认同危机,皇权意识形态支柱由三条减为一条,权威合法性基础大大减弱。之后,认为满清无权代表中国道统的观念(guānniàn)也渐渐抬头。西方学说成为哲学观和社会观受动摇的替代品,而排满种族主义和传统汉民族正统观念(guānniàn)则成为儒家伦理纲常的替代。精品资料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尚未触动意识形态的核心——儒家伦理,所以不足以证明王权必然被推翻。官方指导学习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模式,与传统的“仁政”方向完全相反,导致一体化结构第一重调节机制的破坏。学习西方模式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上:重商主义盛行,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主要领域开始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意识形态:在城市兴办新学堂,使得过去以农村为中心的整个意识形态教化和精英分子的培养,转变为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新式教育。政治: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kējǔ),西方的科技知识、社会政经制度成为培养精英的重要内容。精品资料清末新政的结构性“自杀”——破坏三个组织层次之间的耦合三个组织层次关系的改变:一体化结构的基层与上层关系出现根本改变三层次组织之间关系脱节(官僚机构、乡绅自治(zìzhì)、宗法家族组织)绅士大批进城促进城市迅速增长社会上层和中层组织的对抗官僚机构权力与绅士权力的行使范围同在城市,两种权力发生冲突,官绅由合作转为对抗精品资料反向调节的后果改变了三层次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就是——绅士城市化:一体化解体的中心环节,导致传统绅士被新知识分子取代,牵动了一系列一体化解构的链锁(原书,p103)绅士城市化的两个指标:送孩子到城里读书(dúshū)关心城里事务,搬迁至城市居住精品资料作者认为(rènwéi),中国城市新知识分子增长曲线证实了以上的观点。精品资料绅士城市化的后果长期后果:一、地方绅士乡自治的衰落和宗法(zōngfǎ)家族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逐步瓦解。二、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短期后果:立即带来大一统王权与官僚机构的解体精品资料首先我们来看长期变化——绅士城市化在农村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开始是绅权能力的膨胀,到后来绅权在农村基层的空虚;一体化组织与基层宗法组织之间的断裂。农村事务荒废。张骞出身南通,中状元之后仍心系家乡事务,但他退出历史舞台后,他的乡镇事业也后继乏人加快了封建家族的解体。张玉法系统考察了山东省1860~1916年的社会演变;黄宗智利用满铁调查资料考察华北农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宗族(zōngzú)共同体情况;梁作檠分析士绅与政府关系的时间跨度较长、较量化的研究。精品资料经济上,促进传统地主经济的转型。出现了新型的经营地主与富农经济文化上,有些学者们认为,农民识字率反而比传统社会更低了。绅士城市化的另一个长期后果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原因:1)地主经济的转型、经营地主的出现使同样土地中生产商品粮的比率增加。2)绅士的资金投向(tóuxiànɡ)城市工商业,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精品资料洋务运动时期与清末新政时期近代(jìndài)资本主义发展对比

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官督商办无人响应掀起热潮资本归属属于国家的官僚资本绅士及官僚私人的资本现代企业主导组织方式官办商办精品资料近代经济形态的性质问题:此时中国经济上,私人企业占主导地位,是否意味着民间资本超过官僚资本,意味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此兴起?论点:这一概况并不是十分准确,当时兴起的工业(gōngyè)既然主要由城市化绅士所掌握,它只能处于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中间阶段(原书,p110)论据:陈锦江的研究、汪熙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结论:1895-1911年由绅士城市化而缔造的近代经济形态称为官绅资本主义(原书,p111)精品资料为什么1895年后才出现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洋务运动后到1895年以前,通商口岸周围小市镇增多,通商口岸本身变化较小;1895年以后,通商口岸本身大发展(以上海为例)。墨菲的研究发现,西方列强在华设置通商口岸与其他东方殖民地不同。在华通商口岸设在原有商业贸易中心附近。因为中国经济上抵抗力相当强大。—原因:在超稳定系统(xìtǒng)下通商口岸的发展与一体化结构是否开始解体直接相关(原书,P.113)。清末新政的反向调节,使意识形态认同遭到破坏,一体化上层组织解体,外资和绅士资金涌入,才出现通商口岸城市的大发展。

—结果:城市成为颠覆中央政权的基础。绅士;外国租界;新学堂。精品资料绅士城市化的短期后果:绅权成为推翻清王朝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前人观点】一些历史学家认为(rènwéi),革命团体的增加和对新军渗透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作者观点】1909年成立谘议局,其是一个绅权和王权对抗的组织。辛亥革命的本质是城市化的绅士与革命党人联合摧垮王权,也是一次地方分权运动。1909年在全国各地成立的谘议局,是清廷新政中模仿西方政治制度的地方议会组织。城市化绅士在谘议局中积极运作,把原来乡自治的那一套做法带到城市中来,建立政治共同体,从而成为地方利益的代表。当地方绅士和中央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谘议局就成为城市化绅士对抗中央力量的阵地。精品资料谘议局带来的后果(hòuguǒ):首先是原来潜伏在民间没有组织的地方利益和中央政府之矛盾转化为一种体制内对抗;其次,一旦中央政策损害了一省或数省绅士的利益,谘议局就会带动社会掀起反中央政府的群众运动;配合革命党人。(原书p118)精品资料武昌起义正是源于5月的铁路(tiělù)风潮。在这个铁路(tiělù)风潮中,绅权与中央政府因经济利益冲突出现了全国性对抗。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起义起了点火的作用,而城市化绅士领导和推动的城市群众运动则将其影响扩大到极致。(详见原书p119)总之,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并得到各省响应,正是绅士城市化后,地方势力合法化并在体制内和中央对抗。(原书p118)本章总结:历史遵循着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和经济政治改革在互动中破坏一体化结构之逻辑。(原书p120)精品资料第四章社会(shèhuì)整合危机

4.1共和国幻象奇特的方式:辛亥革命中,城市化绅士与地方知识精英和宗族(zōngzú)领袖联合推翻王权,中国的一体化结构中层组织推翻上层组织。产生的原因:中国这一超稳定系统在西方冲击下对外开放,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推动政治结构变化,才会导致上层先于中层解体这一特殊现象。(p142)留下的后果:原来一直处于大一统官僚机构掩盖之下的城市化绅士和地方知识精英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强大最活跃的组织力量暴露出来,并且担负起重组政府,对付西方文明的重任。精品资料民初民主尝试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民初虚心学习和模仿西方现代政治结构。不久袁世凯弄权独裁,干预制宪。袁失败之后(zhīhòu),张勋复辟闹剧。联省自治运动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最后呐喊。中国军阀混战。从辛亥革命之充满希望到军阀混战之充满混乱这一段时期,被称之为共和国幻象。精品资料从一体化结构三大层次来看民初民主尝试失败的原因:这次民主尝试是以城市化绅士和军人为主体,它企图在一体化中下层基础上建立类似西方民主制的上层组织。而民主共和体制(tǐzhì)和未曾解构的中下层组织是无法整合的。一体化中下层组织分泌出排斥民主宪政的抗体,使移植西方政治器官注定失败。(p144)由此真实的尝试变为了虚假的幻象。精品资料4.2民主(mínzhǔ)政治为什么失败?建立稳定(wěndìng)而统一的政府,第一个问题就是统治权威来源。(p144)传统一体化结构中,权威来源是人们对儒家意识形态的认同。皇帝被推翻,大一统官僚机构解体,而原来作为皇权和中央统一政府权威来源的意识形态处于局部认同危机之中。虽然大多数的社会精英赞同西方民主宪政,但并不等于他们服从新体制的权威。(p144)精品资料西方现代民主制度中,价值多元但仍服从某种权威。其权威来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宪法或是不成文的宪政传统。形象的讲,民主政体的权威基础是透过意见纷争、是非判断、宗教对立和价值多元的沙滩,将政治制度合法性基础直接建立在理性和秩序之岩石上。一个意识形态不能统一的社会中要有秩序,必须(bìxū)让人遵守超越意识形态的规则,而修改这些规则(如果它不合理)必须(bìxū)建立修改规则的规则。程序合法必须(bìxū)优先!(p145)精品资料民初民主尝试中,从事上层政治组织建构的城市化绅士,在统治权威和政治合法性上,其主要还是立足于儒家意识形态尚未解构部分,对于西方政治只是皮毛了解(liǎojiě)。主导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观念,与实现民主政治所要求的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理性精神存在结构性矛盾。民主制度一旦没有权威,就会在意见纷争中不断混乱。民初民主尝试的过程几乎都伴随着规范认同障碍。精品资料4.3行政(xíngzhèng)现代化的困难建立国家(guójiā)政治实体,除了统治权威外,还必须有一个运作有效率的行政系统。其职能在于维系社会治安,征收赋税,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模仿西方文官制度,进行行政改革,企图建立一个管理公共事务的全国性行政机构。然而结果却是社会管理、财政税收四分五裂,社会日益陷于混乱。(p148)这种尝试失败的关键在于,建立现代行政系统,首先要保证行政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而这与中国传统一体化结构格格不入。(p149)精品资料行政独立:首先是将政治区分为政务和事务,权力系统不得干预作为行政功能之事务官运作,即行政管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还要防止行政系统与经济及其他社会集团发生利益关联。并且要建立不以意识形态而以专业知识和行政能力为标准(biāozhǔn)的选拔考核制度。这样,当社会发生剧变时,行政管理尚能保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精品资料然而,民初城市化绅士很难做到行政独立。辛亥革命后,一体化上层解体,但中下层仍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组织方式。而在一体化中下层中,行政本来是绅士让自己信任的人员来办理“私人事务”这样一种运作,若要让行政事务及人员脱离(tuōlí)绅士的领导与干预,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北洋政府的种种行政现代化尝试根本无法到达绅士管理的领地。这里,一个现代化的行政组织是不可能安装在一体化中下层组织层面之上的,二者互不相容。(p150)精品资料4.4洪宪帝制(dìzhì)流产和军阀失控“天命”必须来自意识形态的“社会观”和“哲学观”,这两个子系统,而民初意识形态的哲学观和社会观已出现认同危机,不再支持传统的“天命”和“大一统”观念,不可能再为皇帝提供权威。实际上,上层意识形态遭到破坏无法重建。袁世凯的称帝的行为与传统对立,没有得到儒家伦理的支持,因而丧失了原有的权威和合法性,军阀失控(shīkònɡ),洪宪帝制流产。精品资料一方面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控制军队的机制是将领的意识形态认同,政治权威来自于意识形态认同,它本身就包括意识形态认同是控制军队的机制。另一方面从经济上来看,行政解体经济资源掌握在绅士手中,国家没有足够财政收入养军,军阀势力扩大必借武力“取财于民”,仰仗绅权地方势力作为自己(zìjǐ)的经济供给系统。结果是:当一体化组织失去上层结构时,其中下层组织也是不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它会迅速向军人与绅士结合形态转化,形成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军绅政权出现精品资料4.5军绅合流(héliú)与农村的破坏清王朝覆灭只是上层结构的瓦解,并没有给中下层带来多大的动荡,而军绅政权、军阀混战成为了破坏社会秩序的主要因素。军绅政权是军阀和地方豪强的相互勾结,打仗以争夺土地为目标,而争夺土地则是养兵,破坏对象(duìxiàng)主要是农村社会。(p191)精品资料军绅政权的两个严重后果:1、苛捐杂税——农民破产——为匪为军——军费激增——加紧对农民的收刮2、掌权者思想观念的倒退,破坏了推行新政(xīnzhènɡ)和绅士城市化的思想基础例如,军官受教育程度偏低,孙传芳不许妇女着旗袍,直隶督军不许妇女剪头发,李宗仁在广西禁止穿西服等。(p192)精品资料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危机:除了西方文明的侵略(qīnlüè),更添加了内部社会秩序的混乱。军绅政权不仅利用儒家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作为自己讨伐异己的道义根据,而且更趋向复旧倒退,于是一个全社会性的抛弃军绅政权、批判意识形态的运动便不可避免(p193),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意识形态更替新时期。精品资料第五(dìwǔ)、六章主讲人:付晓奇(社会学)精品资料一、意识形态的更替二、整体性反传统三、价值逆反下的民主与科学四、学习方向的转变——“马列主义”“三民主义”第五章意识形态更替(gēngtì)机制精品资料一、意识形态(yìshíxíngtài)的更替全面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士绅阶层成为社会整合危机责任的承担者否定儒生绅士充当社会精英的合法性意识形态的反思者摆脱一体化组织中的各种角色,即新知识分子出现社会思想出现整体性变化突破伦理中心主义精品资料(1)反对士绅(shìshēn)阶层王权垮台后,绅权成为社会危机责任的承担者,社会批判意识指向绅权,继而反传统的锋芒才触及到绅权意识形态的基础——儒家伦理。在推翻王权后,军绅政权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zāinàn),此时民众才领悟到当权者的恣意妄为是基于文化与国民性,进一步而言就是儒家的传统伦理,因而批判开始转到绅权统治的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去。精品资料(2)新知识分子(zhīshifènzǐ)的出现新文化运动出现在封建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第十年,十年恰好是办新式教育培养新一代知识分子所必须的时间,它使得知识分子不仅在绝对数量上超过的传统知识分子,而且社会角色与行为模式上也有别于传统绅士。新知识分子产生,与旧知识分子格格不入,因此无法继承地方角色,同时由于更高一级知识分子留学生的存在,使得他们又无法进入城市的政治领域。他们大多从事教育文化事业。新知识分子已不属于传统的一体化结构,这使他们作为一个(yīɡè)独立群体开始兴起,并开始将反抗指向儒家传统,满足了成为了推翻旧意识形态的主力的又一条件。新知识分子与士绅阶层对立,夺取文化的主导权精品资料(3)突破(tūpò)伦理中心主义

由于忽略了意识形态与政治结构的一体化组织关系,使得新知识分子在抛弃旧意识形态时更加渴望新的意识形态传统文人受限于儒家传统文化是因为他们从幼年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传统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塑造(sùzào)了伦理道德优先的价值取向,他们的思想观念植根与儒家传统,自然不会推翻儒家传统。然而新知识分子接受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都与传统文人有着巨大差别,这也为他们突破伦理中心主义创造了条件。精品资料二、整体性反传统(chuántǒng)的特点不加区别地反对政治规范与传统文化,否定宗法制也否定家庭关系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并未触及到深层根源(gēnyuán),只反对了传统文化的表层,思想意识却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了只要抛弃旧伦理建立新伦理就能克服中国社会弊病对传统意识形态批判越有力就越渴望新的意识形态,由于没有触动旧意识形态的根源(gēnyuán),因此表现出追求与旧意识形态相反的思想体系,这种机制称为价值逆反。精品资料三、价值(jiàzhí)逆反下的民主与科学民主儒家传统强调伦理优先,士绅阶层便是要被尊重的长辈。对这种尊卑关系的逆反就是主张平等,对士绅阶层精英身份的反对就是平民主义与大众参与,综合在一起就是民主。白话文,文言文是儒家经典的符号,也是士绅阶层的身份与生活方式的象征,对士绅文化(wénhuà)的逆反就必然会推翻文言文这种形式,而追求白话文。精品资料四、学习方向(fāngxiàng)的转变——“马列主义”“三民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一直被视为实现民主与科学价值(jiàzhí)的典范与中国学习的方向,然而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后,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感到失望,而此时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与中国当时盛行的唯物科学主义与唯物辩证法不谋而合,因此三民主义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盛行。精品资料第六章中国社会(shèhuì)的重建一、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整合二、列宁式政党的功能三、党军和北伐四、工农大革命:新意识形态的传播五、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精品资料一、开放(kāifàng)条件下的社会整合新文化运动过后,学生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主力军。那么,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整合(思想统一)的社会各阶层的代表呢?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已不可能像传统知识分子那样,达到对某一种意识形态信仰的统一。第二,学生的角色不能使他们转化为社会各层次的组织者。第三,用意识形态整合社会,还必须使人民服从它的权威。所以,需要一个新的组织,在社会开放的条件(tiáojiàn)下统一意识形态的认同,并逐步转化为社会各阶层的组织者,同时使人们接受组织的权威,并自上而下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引导基层群众的观念大变革。这个组织就是列宁主义政党。精品资料二、列宁式政党(zhèngdǎng)的功能列宁主义政党在组织结构上和西方议会政党的基本差别在于:它有着笼罩每一个党员的基层组织。列宁主义政党不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它是以“支部”、“区分部”为基本细胞(xìbāo)。它是开放条件下达到意识形态认同必不可少的组织形态,它对于维系党员意识形态认同十分重要。所以,列宁式政党有着保持政治团体对新意识形态认同的特殊功能。入党过程的改变,控制在基层党组织手中,使得政党既有凝聚力又有群众性基础。意识形态认同团体以新意识形态认同为凝聚力,并设有支部、区分部这种保持党员意识形态一致的细胞(xìbāo),它立即呈现出和政见认同团体不同的组织效果。一旦在中国出现,就立即成为经历过新文化洗礼的青年学生向往的目标。所以,中国实现了学生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政党的角色,学生终于找到一种参与社会改造的组织方式。精品资料三、党军和北伐(běifá)党军的本质是使军队服从党的意识形态。怎样使军队服从党的意识形态?共产党党军:共产党军队的政治委员制度:虽然军队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武装团体,但当新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形成了具有紧密细胞之党组织,只要让这样的基本细胞深入军队基层,使广大士兵、军官都服从于新意识形态的权威,就实现了对军队的控制。国民党党军制度:黄埔军校:把认同新意识形态的五四青年学生转变为军官,让军官培养过程与认同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合一。国民党的学生军与北伐胜利。一开始军阀根本没把这些毫无作战经验、装备简陋的学生军放在眼里。但意识形态认同使得党军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严密的组织性,并立即在军事较量(jiàoliàng)中显示出巨大威力。精品资料四、工农大革命:新意识形态(yìshíxíngtài)的传播在北伐胜利期间,中国社会出现大革命运动浪潮尤其是农民运动列宁式政党的第三个功能:通过组织群众运动,使广大人民在革命运动中服从于新意识形态权威。三民主义和马列主义在短短几年内能走出书斋,指导革命,成为动员群众运动之力量,这恰恰是意识形态认同团体的功能。由于国共两党均有“支部”和“区分部”这样(zhèyàng)的基层细胞,就极易深入基层群众,让新意识形态口号为群众接受。它们作为一个宣传意识形态、接纳基层人员参加的新组织,立即激发新意识形态传播与群众运动之间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精品资料大革命浪潮中的农民运动,不仅是对农村基层社会和政权组织的沉重打击,而且当农民接受了新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后(yǐhòu),他们心目中政权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标准,就无形中完成了由传统向新意识形态的转化。在大革命运动浪潮中的两党基层组织的骨干和培养分子不仅是推动运动和支持北伐的中坚力量,也是逐步造就未来的基层社会的管理者。精品资料五、国共合作破裂(pòliè)的原因列宁在主义政党的三大功能是实现中国重新整合的必要条件。国共第一次合作就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自此中国社会迅速由分裂走向统一。新意识形态与政治结构通过列宁主义政党实现了一体化,我们称之为新一体化。新一体化结构比传统(chuántǒng)一体化结构在实现社会内部整合时具有更大的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随着大革命的发展,在涉及群众造反和党员利益问题上,国共两党出现了对抗性的冲突。精品资料两党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改造社会的模式。国民党只想利用群众大革命打倒军阀,但并不希望横扫地主阶级,北伐一胜利,就要求停止革命。共产党则与群众运动中工会、农会干部之利益一致,要彻底消灭资本家和地主。随着群众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的矛盾也越发尖锐,最后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他们其实也是预设了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意识形态认同团体利益和基层民众不一致,不能通过群众大革命将新意识形态权威深入到基层农村,不能消除农村的无组织力量,从而不能建立稳固的政权。另一种模式是列宁式政党和群众大革命有效地结合,成为农民革命的领导者,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简历稳固的一体化结构。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这两种模式的抗争就成为了中国(zhōnɡɡuó)现代社会变迁的主线。精品资料第七、八章主讲人:欧中英(社会工作(shèhuìgōngzuò))

精品资料第七章国民党及其脆弱(cuìruò)的统一提要:三民主义向传统(chuántǒng)的回归金字塔的倒砌:国民党政治结构内有外患下的“黄金十年”八年抗战和过渡动员泥足巨人的末路精品资料三民主义向传统(chuántǒng)的回归1928年后南京政府建立的社会(shèhuì)结构传统组织方式同构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一体化系统。在一体化组织方式中,意识形态是权利合法性来源。为了使人民接受统治权威,必须把一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整个社会(shèhuì)的统治思想,三民主义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三民主义通过以党统军、以党控政、以党的意识形态号令天下,建立了大一统官僚政治体制。精品资料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基本结构的改变自1927年国民党清共后,为了使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和马列主义划清界限,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的基本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清党前,用唯物史观讲解民生主义,现在改为用生得史观,偏离了当时人们信奉的科学主义之主流,减弱了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意识形态说服力。1929年,国民党实行训政,民权主义的魅力也随之消失。为了与马列主义反帝口号相区别,民族主义不得不与中国文化儒家伦理结合,背离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传统思想的主流。精品资料国民党党内凝聚力的下降由于对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的理解不同。国民党分裂成不同派系。以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为代表的三个派系不断明争暗斗,中央政府经常处于分裂状态,政治结构动荡不稳。精品资料金字塔的倒砌:国民党政治(zhèngzhì)结构三民主义组织力的减弱使上层组织不能紧密整合,那么镇压(zhènyā)农工运动则带来另一个后果,这就是国民党一直缺乏中下层社会组织者。精品资料内忧外患(nèiyōuwàihuàn)的“黄金十年”内忧——农村社会的危机日趋深重1、农村人才和财富流向城市,基层组织的丧失使得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秩序崩坏。2、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雇佣地痞流氓和恶霸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加重农村的危机。外患——空前严峻的国际环境30年代的经济危机爆发,中国处于十分严峻的国际环境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阴影正在步步逼近。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权力未能深入基层,经济落后,仍以农业(nóngyè)经济为主,难以抵挡外国入侵。精品资料内忧外患(nèiyōuwàihuàn)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的表现:1、摆脱军阀混战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tǒngyī)2、民族独立自主取得一系列成就,如收回天津、威海卫等地租界3、中国司法机构也获得了在上海租界行使职能的权利4、在现代史上第一次坐到了关税自主精品资料八年抗战(kàngzhàn),过度动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这是近代以来最严峻、最大规模的外族入侵。为了应对正面战场的压力(yālì),国民党全面动员人力物力,一方面有效抵抗日本入侵,另一方面因过度动员出现无组织力量膨胀。过度动员对组织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农村过度动员造成土地兼并,城市经济过度动员造成官僚资本的兴起和腐败。以通货膨胀为指标,可以看出过度动员的危害。在生产力降低时大量发行货币,导致人们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进一步导致农业破坏和城市经济编织,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精品资料泥足巨人(nízújùrén)的末路430万军队,美援,先进的装备经济:农村经济的衰败,城市沦为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党政军政严重腐败泥足巨人精品资料泥足巨人(nízújùrén)的末路腐败大行其道通货膨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精品资料第八章中国共产党的兴起(xīngqǐ)提要:共产革命怎样与农村关联贫农经济和农村党建马列主义儒家化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圣王”逐鹿中原,城乡决战思考(sīkǎo)与反思精品资料共产革命(gé〃mìng)怎样与农村关联共产党与农村的关联毛认识到国民党统治的两个缺陷与弱一体化整合模式要求建立农民武装根据地国民党五次大围剿逼迫共党进行战略转移到农村中共要实现中国社会整合,必须找到管理农村的组织者,将农民作为社会管理者精品资料怎样实现农民作为农业社会的管理者既农民为干部(gànbù)的社会整合???两个前提第一,农民必须突破家庭的框架,接受不同于家庭的基层组织形态,并具有某种社会管理之参与热情。只有农民素质发生变化之后,才可能依靠农民干部(gànbù)来组织乡村第二,社会整合必须使上、中、下三个组织层次的管理者均来自于意识形态认同团体——其中上层和中层是中共党员一些知识分子和工人,那么基层管理得依赖于农民,那么要保证一时意识形态统一就需要吸纳大量农民入党,于此同时实行农民为干部(gànbù)的社会整合还需要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精品资料贫农(pínnóng)经济和农村党建传统农耕(nónɡɡēn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跳出家庭框架成为手工业者与自耕农向小农和无产者临时工双重角色转换劳动力过剩封闭性的人口爆炸精品资料贫农经济中愈来愈多的小农卷入身兼自耕农(半自耕农)和无产者双重角色无疑提供了一个证据,这就是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已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社会学家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情景”。愈来愈多的自耕农转化为类似于城市无产者的地位,生活不断贫困化。只要在理论上把他们等同于工人无产阶级,共产党就可以在农村中大发展。因此,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共产党进入农村时,历史遗迹为共产党准备了历代农民起义军都未曾碰到过的局面,人口压力已使农户可以接受一种不同于宗族(zōngzú)的基层组织,而且农民中相当一部分已不是传统小农,有可能成为社会组织者共产党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的在这一阶层中吸收党员,一个庞大的以农民为对象的意识形态认同团体就能形成。共产党也可以实现对辽阔农业社会的整合。精品资料马列主义儒家化马列主义是适合在城市知识分子和贫困无产阶级中传播的意识形态,要想指导(zhǐdǎo)农村,马列主义本身也要作重大修改。

首先,要把贫农当作建党的基本砖块,马列主义就必须修改无产阶级的定义另一个必须修改的部分是夺取政权的理论

精品资料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圣王”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有两个关键时刻:议事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获得共产党实际上的最高权力;另一个是1942年延安整风(zhěngfēng),毛泽东思想从此登上意识形态权威宝座。马列主义实现结构性改变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放弃只是中心主义”,重新回到类似于传统意识形态的伦理中心主义;二是改变整体反传统主义心态,否则农民革命正确的策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组织各级政权的泛道德主义等内容,都会视为和马列主义相对立而不能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这些结构性的改变,将儒家伦理,农民文化,以及农民革命和建立政权的经验融进了马列主义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了中共意识形态权威精品资料干部队伍大扩张(kuòzhāng)以农民为干部整合广大农村,除了贫农经济和马列主义结构发生变化外,还有个前提:

这就是要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分子入党。广大来自贫农的干部充当基层管理人员是毫无问题的,但形成全国性干部组织,中层以上的官员必须要有点文化。共产党必须把一批知识分子转化为党的中上层干部,而数目庞大的内存干部要深入内存基层,这样,上中下三层统一的干部组织才能形成。

抗战和国共合作的时候(shíhou),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流向了农村,扩大了农村干部队伍,到1940年年底,共产党中层干部中已有85%是知识分子。精品资料逐鹿中原(zhúlùzhōngyuán),城乡决战1946年7月,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天下的全面战争拉开序幕。这场竞争实际上是组织的上下有序的农村政权与国民党动荡残破的城市政权之对抗,也可以称为城乡之战。

共产党一开始处于守势,而后共产党从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进攻的方式仍是基于国民党不能深入农村的弱点。战略阶段的仗多是在解放区打的,现在战场开辟在国民党占领区的广大农村。

由于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又有庞大的农民干部把农民组织起来,三大战役背后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海动员奇迹。这样巨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只有一个巨型(jùxínɡ)金字塔式官僚机构才能做到。共产党取代蒋家王朝,是符合逻辑的结果。精品资料1949年,蒋介石放弃大陆,退守台湾,中国出现共产党巨人统治大陆和国民党小朝廷偏安台湾的局面。这时,国共两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和范围大小也发生(fāshēng)了颠倒。历史似乎恢复了平衡:

强一体化结构占据了主导地位,弱一体化结构占次要位置。但是两种一体化结构竞争之历史并没有终结,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大崩溃也极大地消除了组织系统内的无组织力量,军队干部的腐败有了明显好转,蒋介石第一次真正控制住了国民党。上百万的军政人员集中台湾一地,原先干部缺乏,不能深入基层之弱点自然克服,国民党也开始了不同于大陆时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精品资料思考(sīkǎo)与反思1、弱一体化结构不能实现社会整合,在一个国家政治结构中,应该上中下三层合理分配2、在面对外来入侵势力时,我国各族人民需要团结一致,建立强大的意识形态4、国家的政权不能是倒金字塔,要联系基层,联系群众,要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组织形式。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进行中国化,即是儒家化和农民化,儒家化将知识中心向道德中心之转化和破除反传统心态,农民化则是在儒家化的同时(tóngshí),把农民视为无产者,农民战争经验和农民文化系统纳入马列主义精品资料第九、十章主讲人:陈倩霞(社会学)精品资料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找到了一种既能实现辽阔农业社会整合,又能抗拒西方列强外来冲击的社会结构,不过这个社会结构是以中国变成超级官僚社会为代价的。传统社会中,国家正式编制的官僚组织末梢是县一级,县以下一体化组织形态上乡绅自治和宗法组织。国民党政府将官僚体系深入一个数量级:由县到区。而共产党则轻而易举的把国家官僚控制由区再向下延伸了一个数量级,到达(dàodá)乡政府。共产党的官僚机构比国民党大十倍,比传统的一体化结构要大一百倍(如下图)超稳定系统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结构变迁的逻辑:新一体化结构顺应着抗拒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历史需要成长,而即可实现内部整合,又能抗拒西方列强的新一体化结构,只能是一个超级官僚社会第九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shèhuì)主义

9.1超级官僚社会(shèhuì)的确立

精品资料精品资料9.2利用(lìyòng)农业积累实现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能够深入农村之庞大官僚机构,无疑有利于农村人力和物力,将农业积累转化为工业投资共产党政治结构虽然和国民党类似,但意识形态比国民党更有魅力。当时指导社会改造的政策比较实际,是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没有太大差异的的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领导,但对资产阶级却抱着团结改造的态度,并没有提出对资产阶级思想及各个领域进行专政,一时意识形态仍处于相对开明和宽松的状态。总之,50年代初中国发展的形式远远胜过国民党时代的“黄金十年”。但是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新民主主义却如过眼云烟般,迅速被放弃,中国滑入对现代化会造成巨大障碍的计划经济结构,并重新出现新一轮意识形态变迁和社会组织(zǔzhī)急速变构的动荡。精品资料9.3商品粮短缺(duǎnquē)和“统购统销”中国共产党50年代初改造社会最大的成就是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消灭地主阶级使国家能将农业积累(jīlěi)转化为现代化投资,但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后果,这就是农村向城市提供商品粮机制的破坏。传统商品粮供给机制:向城市提供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