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我国民事及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一、民法概述(一)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1、主体平等性:一是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二是各个主体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约束。
2、财产关系: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3、人身关系:指基于人身而发生并且与人身不可分离而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分为:
人格权关系身份权关系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等价有偿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6、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三)基本原则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各自独立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地位平等,都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这一原则,集中反映了我国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宪法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思考题
自愿原则
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的内心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思考题公平原则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用来衡量民事主体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及其承担的民事责任等。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思考题等价有偿原则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主要是有关转移财产和提供劳务的民事活动),应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等价交换,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等价有偿原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民法上的表现,因而,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财产法律关系。思考题诚实信用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都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等。思考题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必须尊重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不得破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否则,当事人将依法被限制、剥夺其享有的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责任。思考题二、民事主体(一)自然人1、含义
基于自然状态出生而具有一国国籍的人。2、民事权利能力
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开始:出生终止:死亡3、民事行为能力
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年满18周岁,并且智力发育正常的公民,属于这一类。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只具有部分民事行为能力,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1、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3、上述两种人的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包括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二)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主要包括: 合伙 个人独资企业 个体工商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等民事权利是民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因为民法是“权利本位”的法,民事权利是民事立法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据民法而取得的为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三、民事权利(一)民事权利的内容
1、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2、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3、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二)民事权利的特征
1、利益性民事权利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中心内容,是权利主体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享有或获取一定利益的资格。民事权利所体现的利益,既包括财产利益(物权),也包括非财产利益(人身权)。
2、法定性非天赋或他人赐予。权利主体所享有和获取利益的范围和限度由民法加以规定,并在这个范围和限度内由民法加以保护。3、依赖性与民事义务密不可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三)民事权利的客体
民事权利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所作用的对象,又称民事权利的标的。民事权利的客体是民事权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民事权利客体的范围主要包括:
1、物民法上的物,一般指具有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自然属性的物质实体。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并能为权利主体所支配控制的物质实体。广义的物还包括货币和有价证券。
2、知识产品又称智力成果,是指人们通过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物质化产品。3、行为行为指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即具法律意义的人们发自意思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动作或静止的状态。作为民事权利客体的行为,通常为民事法律行为。(四)民事权利的种类
1、物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债权包括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债权等。
3、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
4、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等。物权物权自物权他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土地使用权企业经营权农地承包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又称“完全物权”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
绝对权对世权排他权1、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的种类财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财产所有权的种类占有所有人占有非所有人占有合法占有非法占有善意占有恶意占有
占有指所有人对财产的事实上的控制或管领
财产所有权的种类使用所有人使用非所有人使用
使用权指权利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质和用途对财产加以实际利用的权利财产所有权的种类收益自然收益法定收益
收益权指权利主体在物上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
财产所有权的种类处分事实上处分法律上处分
处分权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
原始取得: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劳动生产、孳息、没收、国有化、拾得、漂流、埋藏、先占、添附
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取得所有权。
交易、继承、赠与2、债权债权是指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上属于请求权。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的特征:
流转权请求权对人权兼容权债的发生原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合同之债因合同而发生的债权,称为合意债权,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类债权。侵权之债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有义务赔偿给他人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利请示侵害人赔偿。受害人和侵害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损而取得的利益。受益人应将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受害人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其所得利益。在受害人和受益人之间形成了以返还不当得利为内容的债权债务关系。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发生后,管理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付因管理事务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受益人负有偿还这种费用的义务,在管理人与受益人之间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合同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订立
甲方
乙方苹果每公斤4元来4公斤要约承诺合同合同的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约定其他条款。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又称智力成果权、无形产权。知识产权的特征:
(1)权利客体的特殊性(2)内容的双重性(3)归属的专一性(4)保护的地域性(5)存续的有期性知识产权的种类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发现权
知识产权:三种权利的对比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取得方式自然取得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经商标注册程序保护内容作品的表达产品或技术方案图形、文字及其组合保护的期限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发明:20年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年从注册之日起10年,可以续展4、人身权
人身权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特定人身不可分离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的法律特征
①与权利主体的人格或身份不可分离②不具有财产内容③与财产权有—定联系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名称权隐私权人身权的种类
四、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1、含义
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2、特征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追求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3、要件
实质有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要自愿意思表示要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形式有效要件
(1)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式(2)必须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
无效的民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3、受欺诈实施的民事行为(欺诈指故意隐瞒真相或提供虚假情况)4、因受胁迫而实施的民事行为(胁迫指以给行为人或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违心地作出意思表示)5、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乘人之危指利用他人的危难境提出苛刻条件,使他人被迫接受该条件并为相应民事行为)6、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7、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对他方意思表示的错误理解自己进行意思表示时犯错误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指当事人一方因急迫、轻率或无经验接受的财产给付或为财产给付的约定,依当时情形对其显然有重大不利而为的行为
(二)代理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行为委托授权行为刑事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与主要任务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主要任务: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属地管辖——刑法典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关于“领域”: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此外,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和航空器是我国的“流动领土”,我国的驻外使、领馆是“我国领土的延伸”。
※关于“在本国内犯罪”:犯罪行为和结果有可能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我国刑法规定,行为和结果只要有一项在我国领域内,就属于“在本国内犯罪”。
属人管辖——刑法典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典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当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中国公民在国外:分特殊人和普通人两种①特殊人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他们因为身份特殊,代表了国家和军队在国外的形象,他们在国外的犯罪危害更大,对此普遍管辖。②普通人不存在特殊身份问题,所以虽然在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是轻罪可以不受追究。
※外国人在国外:①犯罪性质必须是针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的犯罪②法定刑必须是依照我国刑法属于重罪③必须是按犯罪地法律也应当受到处罚的犯罪(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1、生效时间2、失效时间3、溯及力:指一部新的刑事法律通过施行以后,对它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对被告有利
1997年4月3日下午,被告人陈某携带自制的火药枪去山中打猎未果,遂拎枪下山。在返回途中,遇见被害人胡某。二人说话时,陈某右手拿着枪,枪口正对着胡某的头部。由于陈某疏忽大意,枪支走火,散弹击中了相距不远的胡某的头部。胡某倒地不起,陈某立急将胡某送到医院抢救,并去公安机关自首。但胡某终因伤势过重死亡。人民检察院以过失杀人罪对陈某提起了公诉,人民法院亦认定陈某犯有过失杀人罪,请问若审判在1997年10月1日以后进行,该怎么判?
我国1979年刑法第133条规定:过失杀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1997年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中国新刑法典的改革与重要进展
(一)中国刑法典修订过程、原则及总体评价(二)刑法总则的改革与进展(三)刑法分则的改革与进展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1、犯罪及刑罚的法定化2、取消了类推制度3、重申了从旧兼从轻原则4、分则罪名的规定详细完备5、法条的可操作性增强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二)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1、在刑法总则中的体现2、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现(三)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1、做到刑事司法公正2、反对特权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3、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思考题四、刑法中的其他基本原则(一)罪责自负原则
基本含义是:一人犯罪一人当。谁犯了罪,就由谁承担刑事责任;刑罚止于—身,只处罚有罪的人。(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基本含义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即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人,在其故意或过失危害社会的心理支配下,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严重威胁或已经造成现实的侵害。
(三)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基本含义是:刑法不仅是惩罚犯罪的武器,而且也起着教育的作用。第三节犯罪一、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13条
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二、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一)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它是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某种行为,如果没有或者不可能危害任何一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那就不可能构成犯罪。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它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的基本要件。
1、危害行为——必要要件含义:指表现人意志或意识,危害社会的行为。表现形式:作为不作为
2、危害结果——选择要件
3、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三)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
完全无责任能力:14周岁以下或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相对无责任能力:14--16周岁,除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品外,无责任能力。完全负责任能力:16周岁以上、精神正常。限制责任能力:14--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刑事责任年龄的不同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相对负刑事责任,该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八种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完全负刑事责任(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从认识因素看,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看,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它表现为“必然+希望”和“可能+希望”。
间接故意:从认识因素看,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看,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它表现为“可能+放任”。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在认识上没有对客观现实作出正确而真实的反映;在意志上,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是行为人希望和放任的反映,而是事与愿违。所以犯罪过失是主客观认识不一致,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表现。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预见的危害结果的发生轻信能够避免。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该结果;没有预见的原因是因为行为人的疏忽大意。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再现。犯罪目的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思考题
于某与赵某素有嫌隙,一日二人又发生了争吵。于某即到邻居钱某家,谎称劈柴借了一把斧头,然后至赵某家用斧头将赵某砍死。请问,钱某应不应该对赵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试分析下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被告人李某有天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守门人贾某不允许李某将木材拉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摔下后,也未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构不构成故意杀人?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是指在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构成,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而且大多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从事正当业务行为自救行为基于权利人自愿的损害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1、防卫目的:保护合法权益,这种权益是广义的,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防卫起因:存在不法侵害
3、防卫时间: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也就是说,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4、防卫对象:只限于不法侵害者本人5、防卫限度:正当防卫不能明显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一般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度。★无限防卫权:对正在进行的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思考题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条件:
1、避险目的: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2、避险起因: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危险的来源:
(1)自身的生理或病理所引起的(2)他人的不法侵害所引起的(3)大自然自发力量所引起的
(4)来自动物侵袭的危险
3、避险时间:正在发生4、避险对象:第三者5、避险限度: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或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避险的限制:
(1)避险的手段必须合理(2)职务、业务上负有特殊义务的人不能借口紧急避险不履行义务四、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犯罪过程中只限于直接故意犯罪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供水管道建设项目借款合同
- 美容美发用品2024年度仓储物流合同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2024年度实习生就业协议(含身份认证和信息安全)
- 《供应链管理》课件2
- 诊所与保险公司2024年度医疗保险合同2篇
- 正规的劳务合同范本
- 《经济管理》课件
- 《保险及保费计算》课件
- 员工培训课件:邮政信息基础知识
- 冷弯机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4篇)
-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完整版课件部编版
- 2024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限公司招聘6006人高校毕业生(一)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工草坪铺设合同协议书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认识自己 》说课稿(2022课标)
- DL∕T 5372-201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先进过程控制(APC)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年广西应急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2024-2030年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设计和建造责任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