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公司级安全教育
高建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目录引言:公司三级安全教育程序第一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第一节: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二节:安全生产对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三节:安全生产对个人、家庭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一节:安全生产法第二节:工伤保险条例第三节:其他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第三章: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第一节:安全管理制度第二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第三节:公司员工安全管理制度第四节:禁烟管理规定第五节:其他管理规定复习题目的:通过此课程学习,了解我公司安全培训流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内容;掌握重点法律法规内容;熟悉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掌握重点安全管理内容。
引言:
按《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下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厂人员等),均须经过厂级、车间(科)级、班组(工段)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级教育时间不得低于24学时。。我公司三级安全教育程序
公司三级安全教育流程图如下:
*公司级安全教育*部门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为加强安全管理,我公司对新进员工的教育流程如下:生产管理部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并考试,不及格者再教育不及格者再教育合格者持安全教育卡(一式二份)到部门接受二级安全教育并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辞退合格者持安全教育卡到用人班组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考核不及格者再教育不合格者辞退用人部门将三级安全教育卡返生产管理部查验合格后,由安全员保存一份作为新员工领取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不合格者辞退第一章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第一节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一)
2006年3月27日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培训教育,把安全生产纳入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提高重点行业职工队伍的安全生产素质。前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安全生产培训绝不能走过场,不搞速成班。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时任副总理、安委会主任张德江在2011年7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上指出:“要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发挥各级安全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作为安全生产治本之策之一。国发〔2011〕40号《意见》•
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重点强化
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
。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安全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大型企业要建立健
全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加强地方政府
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提
高安全管理水平。国务院[2010]23号文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安全培训涉及上至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下到各企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好了利国利民,做不好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昌盛,培训不到位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当前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有力的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要素之一
培训
安全
生产装备管理2.6月4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吉林省德惠市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视频会议6月5日国务院会议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2013年5-6月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安全工作,有几件大事: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在5月27日召开,从过去一位国务院副总理抓安全到今年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两位国务委员抓安全,国务院安委会地位升格三副国级官员共掌,从而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领导力量。4.国务院发出今年6-9月展开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5.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发出通知,实施提级管辖。6.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发表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3.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国访问期间,对安全生产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部署。近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必须严肃追究事故责任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企业如果不彻底治理隐患,不消灭事故,就会被事故消灭。第二节
安全生产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工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同时我国又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带来发达工业国家向我国转移“高风险、高耗能产业”等因素,使我国工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二、作为我们化工生产企业,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蚀性,化工生产特点多是高温、高压或深冷、真空,化工生产过程多是连续化、集中化、自动化、大型化,化工生产中安全事故主要源自于泄漏、燃烧、爆炸、毒害等,因此,化工行业已成为危险源高度集中的行业,所以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三、由于化工生产中各个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且相互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后果严重。所以,化工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均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安全事故处理技能。
第三节
安全生产对个人、家庭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一切操作都是由员工来操作的,如果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职业病,轻者会造成伤残,重者会失去生命;不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我们的家庭和个人造成痛苦、困难甚至家破人亡等灾难,从而使老人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母。安全是生产的前提,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是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的基本需要。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既然如此重视健康,那么如何保障自己在劳动中的安全,就应该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1、安全为了自己。重视安全生产首先对自己有利,善待生命,才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2、安全为了家庭。重视安全生产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其乐融融,天伦之乐哪个人不想享受呢?3、安全为了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会减少企业的巨大损失,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4、安全为了国家。重视安全生产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使我们的国家日益走向富强。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的定义:指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立法依据
根据《宪法》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有: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立法必要性
1、是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
2、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3、是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
4、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立法的宗旨1、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明确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从业人员安全作业行为,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3、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4、规范从事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社会舆论媒体监督。5、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
1、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2、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3、是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4、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安全生产法》确立的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2、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各自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3、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责;4、社区基层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2、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3、安全投入;4、从业人员安全资质;5、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6、建设工程“三同时”;7、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8、安全技术装备管理;9、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10、社会工伤保险等。
五、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从事安全评价、评估、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机构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任务和责任。
六、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1、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2、安全生产责任的确定和责任形式;3、追究安全责任的机关、依据、程序和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七、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1、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2、事故应急体系的建立;3、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原则和程序;4、事故责任的追究;5、事故信息发布等。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意义
1、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有利于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依法行政。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4、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5、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违法行为。
第一章总则立法目的(第一条)1、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4、促进经济发展适用范围(第二条)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2、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
“安全第一”的涵义: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2、危险识别第一;3、生产条件安全化第一;4、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第一和安全操作第一;5、生产的安全保障第一;6、安全是评价的第一标准。
“预防为主”的涵义:1、完善安全生产条件;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素质;3、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4、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第一和安全操作第一;5、生产的安全保障第一;6、安全是评价的第一标准。
安全生产方针(第三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人(第五条)
谁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即在本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指挥权的领导成员:1、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负责人;2、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指挥者工会的职责(第七条)1、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政府的职责(第八条)1、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
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4、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5、
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研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6、国家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第九条)
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2、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第十七条)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二、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第十六条)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2、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安全生产必须资金的保证主体(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保证:
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由于后果承担责任。
四、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十九条)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A、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配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3、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五、安全培训与资格认证(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条)
1、对一般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
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对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
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规定: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关于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确保安全的规定:
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规定: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六、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七、安全条件论证和
安全评价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1、矿山建设项目;2、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八、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1、安全设施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设计-----应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施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竣工验收-------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依法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2、安全警示标志: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须保证安全设备正常运转。进行维护、保养、检测并应作好记录,由有关人员签字。
4、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
生产------由专业资质生产单位生产;
检测、检验-------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5、淘汰制度: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九、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第三十二条)1、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实施监管。
六个环节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
A: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或行业标准;B: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C: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D: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2、重大危险源管理(第三十三条)
A: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B: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C:制定应急预案;D: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E: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须报政府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危险物品、
重大危险源的含义1、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计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计或场所。4、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3、员工宿舍安全(第三十四条)
A: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B: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4、危险作业管理(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对从业人员教育和告知(第三十六条)A: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十、劳动保护用品(第三十七、三十九条)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十一、安全检查(第三十八条)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3、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4、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十二、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第四十条)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1、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2、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十三、对承包、承租的安全管理(第四十一条)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3、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十四、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事故抢救的责任(第四十二条)1、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2、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十五、工伤保险(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一、对劳动合同的规定(第四十四条)
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A: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B: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二、从业人员的权利(第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条)
1、知情权: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2、建议权: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批评、控告权: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4、拒绝违章权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5、停止作业权: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索赔权: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三、从业人员的义务(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条)
1、在作业过程中:A: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服从管理;C: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
归纳起来一下五点:1、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2、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3、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归纳起来一下几点:1、遵章守纪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四、工会的职权(第五十二条)
1、有权对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2、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3、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一、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第五十三条)严格安全检查处理事故隐患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责任(第五十四条)1、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依法定和国标或行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2、不符合依法定和国标或行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3、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4、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三、不得收费和推销、指定产品的规定(第五十五条)1、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2、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四、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职权(第五十六条)1、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3、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4、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标或行标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合安检人员的检查,不得拒绝、阻挠。五、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要求(第五十八、五十九条)1、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2、
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3、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为其保密。
4、应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六、相关部门的配合(第六十条)
1、应当相互配合,实行联合检查;2、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及时移送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七、对安监部门及人员的监察(第六十一条)监察机关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实施监察。八、对中介机构规定(第六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九、举报(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条)1、安监部门:应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十、新闻单位的义务及权利
(第六十七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1、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2、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
急救援与调查处理一、事故的报告与救援(第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条)
政府的责任:
1、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2、按规定上报事故
安监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安监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3、组织事故抢救
地方政府和安监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企业的责任:
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指定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A、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B、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C、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2、报告事故、组织抢救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监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二、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条)(一)、事故调查1、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2、查清事故原因;3、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5、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二)、事故处理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A、应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B、还应查明负有审批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3、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定期统计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要追究责任。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3)未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4)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第六章法律责任一、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1、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2、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3、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二)、处罚1、行政处分:给予降级或者撤职2、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法律责任(一)、违法行为1、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2、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二)、处罚1、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2、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三、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出具虚假证明(二)、处罚1、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4、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四、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对安全资金投入所负的法律责任(一)、违法行为
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二)、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2、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五、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二)、处罚
1、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2、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3、
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六、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机构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1、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管理人员的;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3、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4、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二)、处罚
1、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生产经营单位对“三同时”、安全设施、设备及劳保用品方面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1、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2、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3、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4、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5、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6、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7、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8、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9、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七、生产经营单位对“三同时”、安全设施、设备及劳保用品方面所负的法律责任(二)、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八、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
(二)、处罚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九、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物品、危险源、危险作业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的2、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3、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二)、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3、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十、生产经营单位对发包、出租行为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之一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处罚
1、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2、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违法行为之二1、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2、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3、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四)、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十一、对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
(二)、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十二、对员工宿舍安全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2、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二)、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十三、生产经营单位对劳动协议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二)、处罚1、该协议无效;2、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四、从业人员对违章行为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
(二)、处罚1、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2、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事故报告、抢救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1、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2、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
3、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二)、处罚
1、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2、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十六、政府及安监部门对事故报告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1、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二)、处罚1、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十七、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负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
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二)、处罚1、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2、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十八、行政处罚权限的划分1、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2、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3、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4、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十九、有关事故赔偿的规定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2、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第二节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586号
(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
本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作场所“工作场所”
不能仅仅理解为是狭义上的劳动场所,具体包括围墙内所有场所、指派外出工作场所及路线、上下班路线等。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包括法律及单位制度下的标准工作时间和临时性工作时间以及不定时工作制下的不定时工作时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劳动时间,而应包括上下班途中时间、加班时间(包括自愿加班时间)、临时接受工作任务时间、因公出差期间、非法延长的工作时间等。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既包括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导致的事故伤害,也包括在工作过程中职工临时解决合理必需的生理需要时由于本单位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
用人单位安排或组织职工参加文体活动,应作为工作原因。用人单位组织职工观光、旅游、休假等活动,一般不能作为工作原因。如果单位强令职工观光旅游则可以视作工作原因。
职工利用工作之名吃喝玩乐或者从事涉及领导或个人私利的活动,不能作为工作原因。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主要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或者单位要求的开始工作时间之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以及在法律规定的或者单位要求的结束工作时间之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职工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本职工作或者领导指派的其他工作有关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甲是一名机床操作工,下班后从事清洗机床的收尾性工作,不慎被机床上掉下来的机器部件砸伤。再如,张三是办公室内勤,提前十分钟上班来办公室打扫卫生,不小心摔倒在地。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伤害,是指他人因不服从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施加暴力对职工造成的伤害,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应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二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意外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例如在施工工地上因高处落物受到的伤害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法理的角度还是从工伤保险的基本精神来讲,都应将其纳入工伤的范围。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居住地是指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因工外出期间”,既包括职工受单位指派出差到外地,也包括职工根据工作性质要求并经单位授权自行决定到外地厂从事有关公务活动的时间和区域。
“下落不明的”以法院宣告的裁定书为依据。
“上下班途中”
,应是在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工伤保险条例》对“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区间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法院可以依据立法宗旨,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上下班途中”的字面,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广义理解。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这是2011年生效的新规定,有两个亮点:(1)扩大了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范围,把城市轨道交通、轮渡和火车事故都纳入认定范围,;(2)去掉了“机动车”交通事故限制,但给“交通事故”及其他事故加上“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定语,要充分理解,今后受伤职工会更关心事故认定结果。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第三节其他相关安全法律法规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6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责任《刑法》有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罪名,主要是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案(六)》在《刑法修正案(六)》中,用四款条文对有关安全生产的犯罪作了修正和增设:对原134条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原135条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作了修改。同时还增设了两个新的犯罪: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第三章
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一节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3、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4、安全教育管理5、安全会议管理制度6、安全检查制度7、隐患管理制度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9、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0、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2、事故管理13、工伤事故管理14、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15、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1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7、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办法18、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19、值班管理规定20、厂区内严禁吸烟管理规定21、关于员工统一着装上岗的规定2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3、消防设施管理规定24、厂区交通安全管理25、劳动保护管理制度26、保健津贴管理27、防暑降温管理28、安全帽的配备和使用管理29、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考核办法30、事故应急管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1、应急物资保障制度 32、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二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2、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3、防尘、防毒管理 4、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5、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6、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7、健康监护档案管理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制度 9、小药箱使用管理规定 10、职业健康信息管理11、有毒有害作业监护管理12、岗位事故柜管理13、防护器材及设施管理14、劳动防护用品管理15、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制度16、职业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17、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制度18、健康监护档案管理19、相关记录20、检查及考核33、安全动火管理34、断路作业许可证管理35、高处作业许可证管理3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管理 37、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管理38、盲板抽堵作业许可证管理39、起重作业许可证管理40、破土作业许可证管理第三节
《员工违纪违规处罚条例》安全生产中的违章行为及事故处理第二十三条违章行为及分类(一)违章行为指违反国家、行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可能导致各种后果的行为。(二)违章行为分类1、一般违章:指违反国家、行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可能对生产或人员安全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行为。2、严重违章:指违反国家、行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危害或影响生产,甚至造成系统降负荷、停车、人员伤亡事故的行为。第二十四条责任事故及分类责任事故:因违章行为对生产造成损失、对人身造成伤害后果的事件。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损失价值,包括机器设备、工具、生产厂房、构筑物、运输工具等报废的损失价值和修复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清理现场费用,现场抢救费用等;产品、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损失。(一)责任事故按事故发生的性质分为:生产事故、伤亡事故和质量事故,生产事故包括运行事故、环保事故、燃爆事故。1、生产事故:指由于工作失职,指挥不当,或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造成生产损失的事故。(1)环保事故:导致环境污染的生产事故。(2)燃爆事故:导致燃烧、爆炸等后果的生产事故。(3)运行事故:除上述两项事故外的生产事故。2、伤亡事故: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使在履行工作职责的人员的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或死亡的事故。3、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管理另行规定。(二)责任事故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责任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第二十六条对员工的违章行为,按下列规定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一般违章行为的责任者扣10—100元;严重违章行为的责任者扣100—500元:(一)违反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二)违反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会会员劳动合同模板2篇
- 挂名股东权责合同的规范化3篇
- 新版购销合同格式示例3篇
- 市场调研咨询合同范本3篇
- 探究土地合同解除的合法性及合规性3篇
- 断桥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合同3篇
- 教育导游服务合同模板3篇
- 安全骑行我来负责3篇
- 文艺演出摄影摄像咨询合同3篇
- 旅店转让合同范本样式3篇
- 外研社初中英语初三上教材单词表
- JavaScript教案课程设计
- 2022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11
- T∕ZZB 2665-2022 免洗手消毒凝胶
-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
- 班主任工作记录手册.doc
-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指导》教学设计(教案)
- 山东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单价表
- 平凡之路歌词
- 整理富怡服装CAD的键盘快捷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