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3-单元10-课时2 考点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_第1页
模块3-单元10-课时2 考点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_第2页
模块3-单元10-课时2 考点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_第3页
模块3-单元10-课时2 考点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_第4页
模块3-单元10-课时2 考点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考点精讲2.命题探究3.视野拓展课时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考点精讲一、同一过程(文化传承)的两个方面1、含义:(是什么)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承袭传统文化,而是

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考点精讲(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

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前提必然要求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的传承2、联系3、区别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考点精讲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政治的变化文化形态的变化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引起要求导致决定原理考点精讲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科学技术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2)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考点精讲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思想运动结论: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考点精讲(1)特点: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作用(功能):A、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B、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在人类文化的传承

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教育考点精讲2.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典例1】(2013·山东卷,31)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解析:本题以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背景材料,考查理解和调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要明确知识范围“文化传承”,并理解好“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使我们成为我们”体现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只有坚持民族性,才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基因。“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就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命题点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命题探究【训练1】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隐约有些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观点一: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地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观点二: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答案:选择观点一理由:(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家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做到与时俱进。②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继承,所以对于家风,既要批判继承,更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家风才能传承下去。③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免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当进行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做到与时俱进。选择观点二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为确保文化发展的根基,应当重塑家风传承家风。②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优秀的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和谐发展,所以要传承和重塑家风。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优秀道德品质的弘扬,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塑和传承家风,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命题点二:教育、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典例2】

(2013·新课标Ⅱ卷,39)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治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解析:审设问可知,“文化传承和发展”是设问中的关键信息,通过此信息我们可判断出本问考查的内容是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依据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文化传播、继承和创新方面的相关内容,将选取的内容围绕设问中的“作用”进行整理,这样就可答好本问答案:①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②科技创新带来更快捷、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命题探究【训练2】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答案: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措施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命题探究3.视野拓展1、对传统文化,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文化传承)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继承与发展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即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发展。2、文化继承不等同于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注意:视野拓展综合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