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三年模拟专题十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1.gif)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三年模拟专题十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2.gif)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三年模拟专题十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gif)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三年模拟专题十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4.gif)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三年模拟专题十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3005063321b34fffacb61a7493605e2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组专项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3·河北沧州质量检测)“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的“外科手术的方法”是指()A.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B.临时政府反击德国侵略者C.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D.人民起来推翻沙皇政权解析据材料“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可知1917年俄国革命的斗争对象是资产阶级,再依据“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知“外科手术的方法”指的是暴力革命,由此可判断出“外科手术的方法”是指十月革命,即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C项正确。答案C2.(2023·辽宁锦州期末)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解析注意时间“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特点是在一定程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出现“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的现象,故B项正确。答案B3.(2023·湖南株洲检测)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这里使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是因为戈尔巴乔夫()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条约》C.主动放弃与美争霸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解析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从而放弃了党对国家和政府的领导权。所以本题选D项。答案D4.(2023·广东百校联考)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是在二月革命之后,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与材料“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不符,故A、C两项不正确;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是在七月事件后,七月事件后决定武装起义,而从材料显示“俄都之暴动复起”,故B项不正确;从材料领导者、参与者以及斗争对象临时政府,可以判断是俄国十月革命,故D项正确。答案D5.(2023·浙江嘉兴模拟)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罗斯福新政“新”在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两者都是结合国情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C6.(2023·山东潍坊模拟)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依据内容,A项新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注意时间“1904~1980年”排除D,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开始;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而材料“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反映出与斯大林模式特点不符合,排除B项。故答案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7.(2023·广东深圳调研)(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但玉米属于喜高温高湿的作物,而高寒的西伯利亚不适宜玉米的生长。他不顾苏联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苏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赫鲁晓夫的种植玉米运动给苏联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第(2)问,首先要围绕材料归纳“影响”,然后联系教材语言,写出对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的答案。答案(2)影响:玉米挤占了大量耕地,导致小麦等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预期目标;破坏了农业生态。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修修补补;缺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B组深化提升练一、选择题1.(2023·晋冀豫三省联考)苏俄实行的粮食税,就是国家用税收的方式向农民索取粮食。但是用这种方式取得的粮食,连勉强维持军队和工业企业都不够。为了解决不足部分,列宁的做法是()A.增加了粮食税税额 B.借助了商品交换手段C.大力推动农业集体化 D.恢复实行余粮收集制解析实行粮食税的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故A项错误;恢复商品贸易也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解决粮食增收不足的问题,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苏联时期,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后并没有恢复余粮收集制,故D项错误。答案B2.(2023·河南郑州质量预测)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A.新经济政策 B.管理权下放原则C.物质利益原则 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新经济政策尊重苏联全体人民利益,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管理权下放在斯大林时期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物质利益原则出现在列宁时期,故C项错误;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政策让苏联农民牺牲以促进工业化实施,故D项正确。答案D3.(2023·河北邢台摸底考试)1982年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解析材料中所说的“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是指勃列日涅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B项正确。答案B4.(2023·河南郑州一模)“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解析本题考查“四月提纲”的内容,结合书本知识可知该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正确;该纲领提出前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赢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提出争取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革命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早日实现和平,故D项错误。答案C5.(2023·山东德州模拟)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流传着一个政治幽默:一天,有个西方记者要采访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加加林的家,他家的邻居告诉记者说:“他上天了。”记者说:“那我采访加加林夫人也行。”邻居说:“她去商店买东西了。”记者说:“那我等她回来吧。”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因为他夫人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加加林在天上飞得很快。”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农业发展缓慢B.经济增长速度下降C.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D.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市场的作用解析“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说明轻工业过轻,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答案C6.(2023·广东惠州调研)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文中的“莫斯科的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凯恩斯主义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可知此模式能够克服缺乏资本的问题,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7.(2023·陕西宝鸡教学质量检测)(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材料三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苏联客观上带来了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析中苏问题的共同原因。(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解析第(2)问,注意充分归纳材料,从技术、人才、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归纳;第(3)问,由图表折线看出,农业生产出现问题,共同原因注意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第(4)问,第一小问,由图表折线可以分析出来,第二小问,可从国家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2)工业化时期,苏联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食品专业创新创业项目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竞赛自测训练题带答案
- 艺术创作之道
- 艺术创作导引
- 餐饮品牌管理实战
-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工伤离职申请书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专业初级《法律法规》名师预测卷2
- 培训延期申请书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作业答案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数值分析》配套教学课件
- 山西省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名单目录
- 排污口要求规范化整治施工设计
- 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研究报告
- DBJ∕T45-093-2019 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 苏州地图高清矢量可填充编辑PPT模板(精美)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PPT课件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八字调候用神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