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总论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第二章发展的概念与度量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一、发展目的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三个代表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二、全面发展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与促进人民素质同步提高。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辩证统一起来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根据十九大报告,“人民美好生活”就是指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二)“五位一体”的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重申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二节发展阶段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又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更高阶段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来的。第二节发展阶段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二节发展阶段论按照十三大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第二节发展阶段论十三大之后,我党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我国现阶段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九大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二节发展阶段论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温饱阶段小康阶段发达阶段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已经胜利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的小康。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目前处在三步走的第二个阶段结束期。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三个子阶段第二节发展阶段论三、全面小康之后“两步走”发展战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即在第二步目标实现之后的“两步走”战略第二节发展阶段论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及其转化1956年党的八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81年对主要矛盾的表述与1956年基本相同,但2017年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节发展阶段论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我国主要矛盾供需两方都发生了变化从需求方来看,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明确涵盖了人民的各种需要,包括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全面需要。需求供给从供给方角度看,主要矛盾的表述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的科学判断。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一、发展要务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从没有动摇过,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二、发展动力论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当生产关系不适用生产力发展时,改变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进行的,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改革与开放总是连在一起,改革促进开放,开放也倒逼改革,而且改革本身也包含了开放。因此,改革与开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而且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发展战略转换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发展方式转变论发展方式是指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发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阶段向前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一、发展战略转换论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发展战略也要适时加以转换一是从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到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公平——共同富裕二是从不平衡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有条件地方先发展起来,然后支持落后地区共同发展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二、四化同步发展论四化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中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主要标志。但是,工业化不能单独实现,必须要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才能实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四节发展方法论十八大对四化同步发展进行了精辟的表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央先后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四化同步发展是指符合中国国情的四化同步发展。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三、发展方式转变论(一)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内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从一种状况转变到另一种状态。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说,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国现有一切可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产出。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涉及资源在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配置问题。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二)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演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念两个概念不只是两个字的差别,而是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涉及到投入结构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包括“三个转变”: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并且首次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念,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动”理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三)转变发展方式着重点的转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影响巨大,为了应付需求下滑,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把调整需求结构也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扩大国内需求主要是大规模增加投资,为遏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趋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2015年底,中央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提出了一整套操作性很强的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第四节发展方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思路的提出不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替代,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重大调整,即转方式的思路从最初的需求侧转变到现在的供给侧,工作重点从需求结构调整转变到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强调供给侧的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并没有否定总需求和需求结构调整的作用。第一节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第二节发展阶段论第三节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第四节发展方法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五节新发展理念一、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新发展理念是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的,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它也是针对我国经济进入中高收入阶段、经济总量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出现的增长速度减缓,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因此,新发展理念是时代的产物。第五节新发展理念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一)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的客观要求。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也是创新的主要内容。(二)协调发展协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涉及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先顺序。协调发展不等于是平衡发展。经济发展是否协调,要视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实践而定。(三)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不但把资源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更多的是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民生产品,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享受资料。(四)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开放的内涵更丰富,开放的层次更高。(五)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方面。第五节新发展理念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观与系统论创新:针对发展动力转换协调:针对结构转变绿色:针对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开放:针对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整体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割裂开来第五节新发展理念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贡献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是对以往我们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替代,而是其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而且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传统发展经济学只是针对陷入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 仲裁诉讼条款
- 大班音乐绘本《月光长廊》课件
- 2024上海市非定期集装箱道路货物运输合同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篇 含答案 部编版
- 2024家庭水电装修合同书
- 2024收银员聘用合同
- 2024标准销售代理合同格式
- 深圳大学《哲学经典与人生》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大学《形体训练(流行舞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样本-土建合同范本8篇
- 电动叉车控制系统详解(带电路图)
- 51单片机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共17页)
- CNC84操作手册
-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学而思寒假七年级尖子班讲义第5讲二元一次方程组进阶
- 浅议周记在班务工作中妙用
- 国民经济统计学 第3章中间消耗及投入产出核算
- 课程设计(论文)3kta梨果酱车间工艺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长沙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 第三章电阻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