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_第1页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_第2页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_第3页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_第4页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第二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传统农业的转变与技术进步第四节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是经济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农业在国民产品和劳动力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本章将讨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传统农业的转变问题。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人口增加,食用粮食需求增加

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总体低下,人均收入增加,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

消费结构的改变,饲用粮食需求增加。

一、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

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

(一)粮食供给能力

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2001-2003年世界粮食消费量连续三年超过生产量。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前景不容乐观,粮食生产出现了“3个下降”:199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下降,由当时的5123亿kg下降到2003年的4350亿kg;粮田面积下降,从1998年的11378.7万hm2下降至2003年的9974万hm2;粮食人均产量下降,由1996年的414kg下降至2003年的335kg。(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的原因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

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增长率预计将从1963---1999年的保持每年0.62%左右的增长率(1.72亿公顷)下降至1999-2030年的0.38%(1.2亿公顷)。

2.粮食单产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预

计将从1961年至1999年的2.5%下降至1999-2030的1%。1991年至2001年,发展中国家谷物单产年均增长率已经下降至1.4%。简史: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简史: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1、配第-克拉克法则2、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3、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4、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5、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第二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兼论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分额较大,1995年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净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中国和印度除外)平均达到33%,比工业产值比重25%还多8个百分点,其中有些国家的农业净产值比重竟达50%以上,如埃塞俄比亚为57%,坦桑尼亚为58%。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结构转变过程,一个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促进工业化。有的发展经济学家把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归结为4个方面: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如果把要素贡献分为劳动力贡献和资本贡献,则农业部门就有5个方面的贡献。一、产品贡献(原料贡献、粮食贡献)

粮食贡献:从20世纪60、70年代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的严重性。发展中国家对粮食需求之所以巨大,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第一,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消费倾向要比发达国家高得多。在经济发展初期,增加的收入中将大部分用于消费,很小部分用于储蓄。此外,恩格尔消费规律表明,在低收入水平上,食物支出占预算支出中的比重很大,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收入弹性远比发达国家高。据估计,发展中国家需求收入弹性高达0.8以上,而发达国家只有0.15左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工业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化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1970-1993年间,发展中国家(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人口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使城市人口比重从1970年的28%迅速上升到1993年的3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以1%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比重从74%上升到78%。可见,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城市人口自身的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则主要是来自农村的人口流动.

图1.

中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2005年粮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22002-2006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二、市场贡献农业部门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产品剩余的供给,而农业部门市场贡献则来源于对非农业部门的产品需求。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投入一部分来自本部门自己的供给,一部分来自非农业部门的产品。此外,农业人口所需要的生活消费品一部分来自本部门的产出,另一部分来自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对非农业部门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的增加,扩大了非农业部门的销售市场,促进了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作出了市场贡献。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更低,因此农民的消费倾向比城市居民高。这样在一定数量货币收入条件下,农民对工业消费品的购买要比城市居民多。此外,从动态角度说,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比城市居民的同量增加更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一项研究估计,199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是0.666,而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是0.547。这就是说,在100元收入中,农民要消费掉66.6元,而城市居民只消费54.7元,前者比后者多花费12元。三、资本贡献对于今天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最稀缺的要素是资本。因此,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或者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非农业部门扩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本。(一)资本贡献的含义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和产品贡献不同。产品贡献是指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剩余农产品,即扣除农民自己消费和留作种子用的那部分农产品之后的剩余部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农业剩余。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是指农业剩余的净流出。农业部门在向非农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还从非农产品中购买工业品,以满足本部门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农业剩余中减去农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数额即得到净农业剩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例如,假设一国在某一年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剩余是1亿吨的粮食,价值是1000亿元,而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购买工业品的花费为600亿元,于是在这一年中,农业剩余的净流出是400亿元,它就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作出的资本贡献。(二)农业资本转移的意义和规模

工业化依靠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的扩张,而非农业部门的扩张需要巨额资本投资。这些投资来源可以分成三类:国外援助、外商投资和国内储蓄。但是,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来说,国内储蓄是最重要的来源,外部资金只能作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一个补充。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个国家的非农业部门尤其是工业部门规模甚小,依靠自身的储蓄和积累来筹集发展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这样,规模巨大的农业部门必然是国内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农业部门不仅必须为非农业部门发展提供资本积累,而且也有可能把一部分资源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生产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不一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至少不如非农业部门那么大。它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劳动投入来获得(如修建水利、平整土地等),而发展中国家劳动是一个丰富的要素。因此,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资本是完全可能的。(三) 农业资本转移的途径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一是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性转移。如果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农业部门必须向非农业部门出售产品,即必须有市场剩余;(2)农民必须是净储蓄者,即他们的消费必须少于他们的收入;(3)农民的储蓄必须超过他们在农业上的投资,或者说,必须有农业净储蓄或资本净流出。

一般认为,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必须给农民适当的刺激,使他们增加市场剩余,愿意节制消费,并且情愿把他们的储蓄转为非农业投资。在历史上,有些国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转移农业剩余的,如美国和加拿大就属于这种自动转移类型。在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国家宁愿运用政权力量强制性的把农业部门的一部分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这里有制度上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嫌市场机制转移农业剩余的速度太慢。政府转移农业剩余的手段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手段主要是对农业征收重税,如日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对农业课以重税就是直接手段的例子。间接手段主要是对两部门产品交换比价进行控制,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向农业部门收购农产品,以高于其价值的价格向农业部门销售工业品。在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台湾省实行的“化肥换谷制度”就是这种间接控制的例子。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主要是通过农工产品不等价交换方式进行的。0.892元/斤稻谷(2008年4月后)0.750元/斤稻谷(2008年4月前)中国稻谷收购价格的变动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2.“贫穷但很有效率”。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二)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

一是农业经济活动中技术水平长期不变;二是生产者对各种投入要素的偏好和动机保持稳定。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3.建立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行技术变革的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从而鼓励农民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三、“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1、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2.意义:“绿色革命”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爆发性增长与粮食供需矛盾带来了转机和希望。3、局限性:水、肥料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经典著作《传统农业转变》一书中,对传统农业下了一个定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和杰巴拉对传统农业的解释更为清楚:“传统农业使用的技术是通过那些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而发展起来的。……建立在本地区农业多年经验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艺术,它通过口授和示范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可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技术长期不变。传统农业的转变与技术进步二、农业发展阶段与发展道路(一)梅勒观点:农业发展阶段与投入互补论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在20世纪6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个农业发展理论,我们称为资源互补论。他按农业技术的性质,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基本是静态的,农业生产的增长取决于传统要素供给的相称的增加,如土地和劳动的相应的增加。第二阶段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或者用梅勒自己的话说,低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梅勒指出:“正是这个阶段,农业能够在整个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这个阶段具有五个特征:(1)农业仍然是整个经济中最大的部门;(2)农产品需求由于人口和收入增加而迅速上升;(3)工业发展的资本特别稀缺,其资本报酬在不断上升;(4)经济转变速度的限制和人口增长的压力阻碍了农场规模的扩大;(5)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因为资本比劳动稀缺,它所节约的劳动价值通常小于增加的机器成本。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使用型的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第三个阶段是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高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了,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允许农业部门大量使用资本;作为非农业部门扩张的结果,人和地比例逐渐下降,平均农场规模趋于扩大;劳动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用机器代替劳动可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第三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型技术不断被创造和发明出来,且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2)生物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单位面积和单位牲畜产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加。(3)资本需求量很大。农业需要资本购买土地以扩大农场规模,筹措资金购买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如下:第一个阶段为传统农业阶段,技术停滞,偶尔也出现一些技术创新和使用,但不是连续性的,对生产率的影很小。第二个阶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源流,但这种创新是偏向资本节约或劳动使用型的,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第三个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进步速度比第二个阶段更快,但技术发明和应用是向劳动节约或资本使用型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梅勒认为,当前大多数低收入国家基本上处于第二阶段,其资源状况是劳动充裕和资本稀缺,因此,农业发展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与工业发展相竞争的、具有替代劳动性质的资本投入,而多使用与劳动力相互补充的投入。梅勒论述的互补性投入包括的内容很广,不仅有物质要素,而且还有非特质要素。它们包括:(1)提供刺激性体制。例如,土地制度的改革常常可以为无地或少地农民提供增加农业生产的刺激。(2)建立农业研究机构。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要求有连续不断的农业技术发明和创造,而技术的创新源泉则来自农业科学研究。地区之间的农业自然条件存在着重大差异,因此需要建立分散的研究体系,从而需要大量的研究资源的投入。(3)提供新的物质投入品。最初,化肥、农药、高产动植物良种等是最重要的投入品。后来,其他的投入品如种子鉴定设备、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等等也变得必不可少了。(4)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制。这些服务包括新投入品销售、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信贷的扩张和其他调动农业资本资源的手段、交通运输工具、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还包括乡村基层组织建设。(5)对教育投资。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投入品都需要人来生产、使用和管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就会大大改善这些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效率,而人力素质的提高却是教育的结果。梅勒把对农民的教育看作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互补性投入。根据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日本农业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弗农·拉坦合作研究,诱导型创新理论。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农业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而生产率的增长又取决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进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以代替劳动为主的机械技术进步,一是以代替土地为主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速水和拉坦认为,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技术进步的道路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出的迅速增长,依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而定。①对一个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选择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有效率的。②相反,对一个土地稀缺而劳动丰富的国家而言,选择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优的.二、速-拉模型:透导型创新与资源替代论速水和拉坦不把农业技术和制度的变化看作是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增长的产物,而看作是对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换言之,农业技术以及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各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需求诱导的。这种内生的技术进步正是速水和拉坦理论区别于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新颖之处。那么,资源禀赋和产品需求是怎样诱导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呢?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当粮食需求由于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长而增加时,生产粮食所需的要素投入的需求也或多或少按比例增加。当要素需求的增加面临不同的要素供给弹性时,结果是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可见,要素价格的变化实际上暗含地包括了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农业技术进步可以只看作是由相对要素稀缺性的变化所引起的。例如,(1)在一个人口密度较大而人口增长迅速的国家里,土地相对于劳动变得越来越稀缺。于是,土地价格(地租)相对于劳动价格(工资)变得越来越高。结果,农业技术就会按照代替土地的方向发展,即农业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将是土地节约和劳动使用型的。这种技术创新就是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它主要导致土地生产率的提高。(2)在一个人口密度小而非农业部门扩张迅速的国家里,劳动相对于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了,从而,劳动的价格相对于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结果是代替劳动的技术不断地被发明出来并运用到生产中,使得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劳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这种技术创新就是机械技术进步,它主要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诱导型创新理论假定在农民、公共研究机构和私人农业投入供给商之间存在一种有效的相互影响。农民受相对价格变化引诱,寻找那些节约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农业技术。农民对这些技术需求的扩大促使公共研究机构发展这种新技术,还要求农业投入供给商生产和供给那些替代较为稀缺的要素的现代技术投入品。农业投入供给商是私人企业,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因此,他们对农民的投入需求所作出的反应是由于这些投入品的市场价格上升所引起的。但是,农业技术的创造和发明者――农业研究科学家和管理者一般是非盈利性的公共机构的雇员,他们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公共物品,不能在市场上买卖,他们的研究支出一般来自公共部门拨款和社会资助。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科学家和管理者在研究目标上对市场价格或对农民的技术需求不一定作出反应。那么,怎样引诱科学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工作与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相一致呢?速水和拉坦提出的办法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刺激机制,从物质上和名誉上奖励那些为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管理者。这些社会重大问题一般是与社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相一致。这样,科学家对技术供给就与农民和农业投入供给商对技术的需求大致上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技术变化的诱导性并不意味着技术发明和创造完全都是由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引起的。除了资源禀赋和需求增长的影响之外,技术变化还反映了一般科学技术的进步。一般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技术和企业家的创新成本,从而可能对技术变化有影响,这些影响与要素禀赋和产品需求变化无关。例如,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于农业研究与生产就不是由资源的相对稀缺引起的,但是,速水和拉坦指出,甚至在技术发明是由一般科学创新引起的情况下,这种技术的采用速度和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也将强烈地受到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的影响,而后者是通过要素和产品市场反映出来的。

速水和拉坦在描述了诱导型创新模型之后指出,诱导型创新是一个不均衡的动态过程。“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平衡或不均衡的出现是引诱技术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中几个因素之间的不均衡造成瓶颈,这些瓶颈把科学家、发明者、企业家和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关于获得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这些问题的解决上。”速水和拉坦的诱导型创新理论是农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突破。以往农业发展理论(包括以上介述的梅勒的资源互补论)都把农业技术进步看作是外生的,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而诱导型创新理论则把农业技术进步看作是内生的,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这个观点的意义在于,在农业还没有现代化的国家,要从本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地少人多的国家走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是适当的,而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则是不适当的.(1)诱导型创新理论没有划分农业发展阶段,但与梅勒划分的农业发展阶段并不矛盾。就地少人多的国家而言,梅勒认为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处在第二个阶段,即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实际上这就是诱导型创新理论所说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道路。梅勒认为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之后将会进入农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这相当于诱导型创新理论所说的机械技术进步道路。按照诱导型创新理论,这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之后,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的价格相对于土地的价格变得相对昂贵;由于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这些国家也开始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以机械来代替劳动,从而逐渐实现机械化。例如,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曾经走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但在实现工业化之后,该国的工资水平上升得比地租快,因此,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了。(2)诱导型创新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以便宜的要素来代替昂贵的要素,从而实现一系列的要素替代。但是,这一理论与梅勒的资源互补论也是不矛盾的。因为诱导型创新理论也十分强调资源的互补性。例如,在诱导型创新模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互补性清楚地表示出来了。①在生物化学技术进步中,劳动对土地的替代必须使生物技术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化学工业协调地发展;②在机械技术进步中,土地对劳动的替代必须伴随有机械和动力工业的发展。③而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制度也必须相应地变革。实际上,梅勒提出的5种互补性要素的投入,在诱导型生物技术创新理论中都是必要的投入。(3)诱导型创新模型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基础上的,即假定要素价格能正确地反映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这个条件基本上符合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时期的历史经验。在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是很不完善的,要素价格被扭曲了,因此并不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例如,在有些国家,土地是相对稀缺的,但土地价格却很低,甚至有些国家,土地是公有的,没有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诱导型创新理论实际上不符合这些国家,因为要素价格不能起到诱导性作用,即诱导人们用便宜的要素来代替稀缺的要素。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生物技术变革,它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地少人多这种资源禀赋状况。这次革命的发生不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由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决策者促进的。可见,在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的道路也可以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一)绿色革命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地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地增加了。这种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是“绿色革命”(greenrevolution)。作为一种生物技术进步,绿色革命不是像美国和日本那样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所诱导的,而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巨大压力之下发生的。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产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已是不大可能的了。于是,研究和开发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技术就成为主要的出路。(二)绿色革命的特点首先,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传统品种对化肥反应不大,或者具有相反的反应,也就是说,增加化肥施用量不会显著增加传统品种的产量,反而有可能出现产量下降。新型高产良种对化肥反应很大,若不施肥,高产良种的产量与传统品种差不多;当化肥施用量增加时,高产良种的产量随之增加,而且远远高于施同样多化肥的传统品种的产量。所以,高产良种与化肥是高度互补性投入品。其次,种子-化肥技术是规模中性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在高产良种采用方面,大农场并不比小农场更有效率。甚至有人从理论上和经验上对发展中国家农场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作了详尽的研究,发现小农场比大农场更有效率。但是,规模中性的观点只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它只适用于剩余劳动规模巨大的传统农业,而不适用于动态的现代农业;它只对提高土地生产率是正确的,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却不一定是正确的。第四节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一)土地所有制形式与经济刺激大庄园制种植园制租佃制公有制(二)土地改革的目标、形式与意义1.土地改革的目标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多重的。其政治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现有政权和消灭剥削制度;其社会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经济目标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刺激性的土地制度,解放生产力,加快现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的增长,以满足改善农民生活状况、促进工业化的要求。2.土地改革的形式土地改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改革即指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地主)占有的耕地转移给另一部分人(佃农和少地农民)所有。广义的土地改革不仅包括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还包括土地租佃契约的改变。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改革有以下四种形式。地租契约期限的限定。降低地租土地有偿转移土地无偿剥夺3.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除了促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农业新技术采用之外,还有其他重要意义。曾经有一个时期,一些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偏于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去看待经济发展,以后,经济发展目标多元化了,不仅经济增长,而且就业增加、收入分配公平和贫困的消除都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显然,土地改革对实现这些目标都起着积极作用。就收入分配而言,土地改革的意义是直接的,把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农民,这本身就是财富平等分配的一种形式。对于贫困消除,土地改革的作用也是很清楚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收入落后于工业收入。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农村中的佃农和无地劳动者是贫困中最贫困阶层,这些人获得一份土地,不言而喻,生活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从就业增加方面来说,土地改革也是有影响的。把大农场分割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场,将会增加每单位土地的劳动投入,因为小农场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集约式经营来增加生产。(三)土地改革与规模经济土地改革一般是把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农民所有与耕种,其结果可能是农场规模变小了。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小是否牺牲了效率,曾经引起热烈的争论。我们赞成第二种观点。如果土地改革使土地经营规模变小了,那么,这种改革的确会牺牲规模经济效率。但是,我们也认为,土地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损失。这已经被中国改革以来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践所证实。当然,从长期来看,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增长。如何在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土地集中经营,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小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来解决。随着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每个农场规模逐渐扩大。这里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需要澄清:有人把土地家庭经营与小农经济混为一谈,由此推论,要获得规模经济,就必须变家庭经营为集体经营。其实,家庭经营既可以是小规模的,也可以是大规模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业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但它们每个农场耕种的耕地面积都很大,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耕种这么大的耕地面积的家庭农场不能说规模小。二、政府的农业政策当土地制度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推行土地改革对促进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靠土地改革是不能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还必须有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合。(一)价格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压低农产品对工业品的比价的政策。支持这种政策的理由是(1)农业生产对价格变化没有多大的反应;(2)较高的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受益者是大地主和大农场主;(3)高农产品价格特别是高粮食价格对低收入者的危害最大;(4)为了加速工业化,农业部门必须为工业部门扩张提供尽可能的剩余。对价格剪刀差的反驳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长期停滞不前,不仅恶化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而且还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价格剪刀差政策提出了批评。他们指出,首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与价格变化的关系所作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价格的反应是很敏感的。其次,高价格对地主和大农场主有利的观点在土地改革前是正确的,但通过土地再分配,土地占有的平均程度提高了,于是,第二条理由也就不成立了。再次,高粮价使收入低的阶层受害最大,这一理由是正确的,但可以通过其他补贴措施来解决。最后,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这一观点当然是正确的,但调动农业剩余不应该用降低农业价格的办法来实现,因为这是一种竭泽而鱼的做法,从长期来看,反而会降低农业剩余转移的规模。改善农业的贸易条件(农业与工业的产品比价)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是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源泉,农业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生产性投资和加快新技术采用的速度。(二)投资政策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化的魅力几乎把积累起来的资本全部吸引到工业部门特别是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农业成了计划者遗忘的角落。这种重工轻农的投资战略大大伤害了农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粮食的严重短缺唤醒了发展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人,他们开始认识到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农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道路桥梁、邮电、电力、仓储运销等项目。显然,这些基础性投资对农业发展是相当重要的。首先,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新型高产良种不仅需要化肥,而且对水的要求也很严格,若水利设施齐全,新技术采用就会大大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生产严重依赖自然条件,遇上干旱洪涝,作物就会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当农业水利设施充分地建立起来时,农业生产就可以旱涝保收,逐业收成的不稳定和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第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农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下降。道路桥梁的修建将会减少运输成本,仓库的建设可以防止作物霉烂变质,减少农产品的损耗,这相当于农业生产的增加。第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地传播和推广市场信息和新技术知识。农业基础设施需要巨大资金。因为无利可图,没有一个私人投资者愿意投资于这些项目。另一方面,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受益的农民也不愿意而且也不可能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投资收益不能内部化;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农民拿不出如此巨大的资金投资于大型农业水利工程、道路桥梁、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因此,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责任只得由国家和集体来承担。当然,国家主要负担农业大型项目投资,如跨地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型农产品储备设施、邮电通讯、重要道路桥梁等。一些小型的、耗资小的、受益面窄的地方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由农民自己来从事,如小水库、小水渠、乡村道路、小仓库等。实际上,在农闲时,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人可以组织起来从事一些花钱少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投资途径,它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问题,又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三)信贷政策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村还不存在象城市那样的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实际上,农村的信贷活动是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质的。农村的主要放贷人是高利贷者,他们往往对借款人索取很高的利息。高利息成本几乎抑制了一切的投资活动。由此可见,现行农村的金融市场严重阻碍了农业新技术采用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如果政府不对农业投资给予帮助,农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抑制。政府对农民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在农村设立国家管理的农业银行和信贷机构。这些组织的资金来源一般由国家财政拨款,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储蓄。它们的主要职能是以低息贷款方式驱赶高利贷,鼓励农民对农业进行生产性投资,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四)研究、推广与教育向传统农业注入新技术是转变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