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欣赏_第1页
中国声乐欣赏_第2页
中国声乐欣赏_第3页
中国声乐欣赏_第4页
中国声乐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声乐作品欣赏一、中国古代声乐作品欣赏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音乐,通称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的音乐、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的音乐和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的音乐。分6段叙述,即:远古的音乐(即原始社会的音乐);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即奴隶社会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以下皆为封建社会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1.《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现存《关山月》的曲谱,比较早的是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谱》,据说为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侯(之琰)所传。歌词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填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一首。后来在1931年刊行的《梅氏乐谱》中收录有《关山月》一曲,音调与《魏氏乐谱》所载不同,而调式和气韵相近,但无歌词。五十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歌词重新配入歌唱,并得以流传。这首歌曲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韵味;它惯用同音重复,并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出琴歌的特色,又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2.《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蔡琰,字文姬,陈留人。蔡琰之父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文学方面,她留下了《东都赋》,《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杰作。蔡邕所著《琴操》一书,曾对《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名曲在后世的广为流传贡献甚巨。《后汉书·列女传》称蔡琰"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在父亲的熏陶下,蔡琰自幼爱好音乐,并有较深的造诣。《后汉书》李贤注引刘昭《幼童传》中说,"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4.《扬州慢》

姜夔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警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二、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欣赏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一)民歌1.《黄河船夫曲》(陕北民歌)

《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一)民歌

2.《茉莉花》(江苏民歌)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一)民歌

3.《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四川民歌中杰出的代表,其故乡为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如今流行于四川重庆一带,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运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罗儿”“朗朗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再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再结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等歌,它们都比较高亢洪亮辽远,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山歌。

(一)民歌

4.《牧歌》(蒙古族)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代表歌曲。简洁的旋律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宽广悠长,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低音区低回歌唱,以“1”为中心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一)民歌

5.《酒歌》(藏族)

藏族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以辈分大小为序围坐在藏式方桌旁。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年龄大小轮流给每人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要按照歌声和词意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酒、干杯等程序。(一)民歌

6.《阿拉木汗》(维吾尔族)

新疆民歌《阿拉木汗》是一首源于新疆东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歌,这首歌曲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时间,今天仍然非常流行。

《阿拉木汗》的旋律是快板节奏,歌词表述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演员在表演时既要快节奏的说唱,还要配以幽默诙谐的舞蹈动作,每段唱词都要一气呵成。由于表演难度较大,一般都是由民间艺人和专业演员们来表演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年,王洛宾在青海西宁将这首新疆民歌进行了改编,让这首歌曲流传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流传到了海外。严格的讲:经过王洛宾改编的《阿拉木汗》与新疆民间传唱的《阿拉木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歌曲。(二)戏曲音乐

1.《捉放曹》(京剧)

京剧是流传北京、河北、天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粹”。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捉放曹》是京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一出保留剧目,可以说是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第一出“三国戏”。在《三国演义》中,前面有“破黄巾”等故事,然都不见于京剧舞台。传统剧目中还有“桃园结义”、“斩熊虎”、“打督邮”等戏,现在也几乎看不到了。所以,《捉放曹》就成了“京剧《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二)戏曲音乐

2.《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河南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调”,又称“现代戏流派”。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剧是1951年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进行义演时的主要剧目。在1952年10月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常香玉演出此剧获荣誉奖。1953年4月香玉剧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10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二)戏曲音乐

3.《满工对唱》(黄梅戏)

黄梅戏是流行于安徽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发展而成。最初形成了“两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等)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生)的表现形式,后来黄梅戏又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又受高腔影响,同时吸收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的曲调丰富、婉转,主要有“花腔”、“彩腔”和“主调”等三类腔调,戏中也吸收运用一些民间小曲。黄梅戏音乐属于板腔体和曲牌体二者综合的体式,以板腔变化体为主,有“平词”、“二行”、“三行”、“火攻”板式,也可以随时插用民间的曲牌音乐。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音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得到很快发展,在音乐方面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旋律更加优美动听,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这些戏已经拍成电影,在国内外产生深刻影响。

《满工对唱》又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内容表现董永与七仙女在傅家做工百日期满,夫妻欣然归家时的喜悦心情。整个唱段的唱词简洁工整,易于上口,行腔舒展,韵味浓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这段唱腔采用的是“彩腔”,多段唱词,用分节歌方式。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引奏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上下句的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是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新爽健,旋律舒展,韵味浓郁,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这段唱腔曾有不少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出获得欢迎。(三)曲艺音乐

《剑阁闻铃》(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扬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中国近现代声乐作品欣赏

这一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在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如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起义》,抗议沙俄入侵的《迫迁歌》,“五四”时期痛斥军阀出卖祖国镇压百姓的城市小调《坚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红色根据地,边区,解放区,革命歌曲更具有优秀的传统,如《天心顺》,《绣金匾》等。戏曲音乐中京剧的形成影响及于全国,出现了程长庚、谭鑫培以及后来的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一代名优。各种地方小戏、评剧、越剧、楚剧等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问》(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问》是易韦斋所写歌词中较易理解的一首,旋律也亲切、流畅,因此几十年来一直广为传唱。它以含蓄的语言和深沉的音调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的问题。歌曲正式发表于1922年的《今乐初集》上。当时的中国,内有连年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的欺凌压榨,人民遭受着无比深重的灾难。《问》这首歌正是代表了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因时局混乱、忧心忡忡而发出的感慨之声。

《问》的歌词共分两段:第一段从“秋声”所带来的憔悴景象,喻意祖国江山的凄凉和垂危;第二段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叹。歌词的特点是:大部分词句均为疑问语气。为了能较深刻地领会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在聆听每一个问句时,若能思考一下它的实质性的含义,当可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可怜的秋香》(黎锦晖词曲)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我国第一首采用白话文谱写的歌曲《可怜的秋香》--中外音乐舞蹈作品《百年经典》之一中国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在1921年创作了这首名为《可怜的秋香》的童声独唱歌曲,以后又编成儿童表演曲。这个早期作品,从音乐史角度论,被公认为“是我国第一首采用白话文谱写的歌曲”,“是中国现代儿童歌曲和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拓者黎锦晖的代表作之一”。歌词与旋律,全都是黎锦晖所创作。3.《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

赵元任(1892—1982)现代作曲家、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字宜重,原籍江苏常州。

《教我如何不想他》作于1926年,是“五四”以后在知识界流传很广的优秀歌曲之一。从歌词的直接含义上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但据赵元任1981年回国访问时介绍,这首歌词是当年刘半农旅居英国伦敦时写的,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因此,他认为歌中的“他”字可以理解为“男的他、女的她,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赵元任的这番话可以帮助我们在演唱或欣赏这首歌曲时得到更深刻的启示和理解。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共分四段,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比拟,形象地揭示了歌中主人公丰富、真挚而又复杂的内心感情,洋溢着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操,表现了“五四”时期向往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情感。作曲家在深刻领会歌词含义的基础上,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作曲技能,使歌词更增添了光彩。半个多世纪来,这首歌曲一直传唱不衰,其根本原因也正在此。4.《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

作曲家黄自(1902-1936),黄自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即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赴美学习,曾先后在奥柏林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沪江大学、上海国立音专。刘靖之先生曾有精辟的分析。他认为,黄自的歌曲之所以深受喜爱,是因为,黄自“对诗词的敏感和理解,并能使歌词与旋律和伴奏紧密配合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对和声和调性运用得恰到好处”,“旋律动听,不落俗套”,“对曲体的掌握十分严谨而又层次分明”,“钢琴伴奏部分继承了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传统,既精练又能烘托声乐部分”。作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黄自受到人们的敬仰,在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都摆放着他的塑像。词作者龙七是著名词人龙沐勋(字榆生1902-1966),的别号。,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三大宗师。从1928年起在上海音专任教,结识了萧友梅、李惟宁、黄自等著名音乐家,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词与音乐结合的问题,尝试把传统的诗词规律用于现代的歌词创作。龙榆生一生于词的音乐性研究用力甚勤,对平仄四声、句度长短、韵位安排等做了极其深入的探讨。1932年3、4月间,淞沪之战停战后,他来到音专校园,看到玫瑰凋零、景况凄凉,于是写下了这首词。经黄自谱成乐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乐曲以赞美和感叹的音调,曲折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龙榆生因在上海孤岛时期曾从命于汪伪政府,于是一直没人再提起他。1966年病逝于上海,享年64岁。第一段是叙事性的段落,音乐明朗安静,短短的引子以后是一个方整的乐段,第二乐句中“烂开在碧栏干下”的旋律比第一乐段装饰得更娇艳。第二乐句小提琴上的模仿预示了第二段中的自由卡农。这一段没有触及到内心世界,音乐形象平静而优雅。第二段说出玫瑰的愿望,音乐表现出来热情来。第二段是三乐句的乐段,后面两句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性质却有区别:“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比较激动,“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比较温柔,而“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则最富于热情,形成全曲的高潮。“三愿”的音区和力度是迂回而上的,到达高潮时,音区是向两端伸展的,有无限的感慨之意。最后速度从慢板开始,出现在较低音区上的宣叙调式的旋律(“好叫我留住芳华”)表现出一种黯然神伤的情绪,使人意味着在聊以自慰的背后,是对身世的感伤。留住“芳华”,就是要留住“烂开在碧栏干下”的英姿。5.《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6.《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

刘雪庵(190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人,出生于一户平民家庭。受其兄影响,自幼爱好音乐,喜唱昆曲。早年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过钢琴、小提琴及作曲。1930年来到上海,考进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本科师范组,跟肖友梅、黄自学习作曲、和声学,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曾从事电影音乐创作、救亡歌咏运动等。四十年代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先后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授及系主任等职。曲《飘零的落花》、《春城洛城闻笛》、《长城谣》、《追寻》、《红豆词》以及《流亡三部曲》中之《离家》(之二)、《上前线》(之三)等;钢琴作品有《中国组曲》、《飞雁》等。潘孑农(1909—)戏剧家。浙江吴兴人。三十年代从事话剧和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工作。电影作品先后有《弹性女儿》、《花开花落》、《街头巷尾》、《大户人家》等。各片的主题歌与插曲,大部分均与刘雪庵合作。1937年曾以东北流亡老京剧艺人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为题材,为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编导《关山万里》一片,《长城谣》即系该片的主题歌。

《长城谣》作于1937年抗战初期,原为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沪战爆发,影片未能拍成,但此歌却作为一首抗战歌曲风行于全国各地。这首独唱曲的旋法和结构与中国传统民歌有着类似的特色:旋律质朴自然,容易上口,曲调建立在五声音阶F宫调式上,听起来亲切、优美;节奏平稳,无大变化,基本节奏型为■(见下例■处),这一节奏型的反复出现,使歌曲具有较浓的叙事性;结构简练而规整,全曲可分四个乐句,每乐句包括歌词两句,其关系可视为“起”(见下例■处)、“承”(见下例■处)、“转”(见下例■处)、“合”(见下例■处)。其中除第三句曲调变化较大外,其余三个乐句的曲调基本相同,仅句尾稍有变化(对照下例■处):■由于这首歌曲具有上述旋律、节奏及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使之能在抗战时期广为流传,倾述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起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7.《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当时,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从事巡回抗日宣传工作,1937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在八路军办事处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歌曲在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上上首演,随即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这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曲调生动流畅,歌词通俗易懂,表现了游击队战士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依然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历久不衰,始终深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

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另外有影片《冼星海》。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在革命根据地延安窑洞里创作的大型声乐作曲。这部作品演出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共八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有时省略)、第四乐章黄河谣(女声二重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唱(重唱、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合唱);每个乐章前都有一段朗诵,从而把八个相对独立的乐章有机地联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四、中国当代声乐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1989年共四十年间的中国音乐事炙的发展情况,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为主线,其他音乐建设作为背景材料。在世界当代音乐文化中,中国音乐保持着它的独特体系、独特思维和独特风格,因而对世界音乐是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组成部它,它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有一些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乐的经典宝库。(一)声乐曲

1.《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

《祖国颂》,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屏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1957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产至今。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B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男女高音领唱民用柔和的合唱加以衬托,展现了祖国大地一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象,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再先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的段落。气息更加宽广,已经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一)声乐曲

2.《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一)声乐曲

3.《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

作词家晓光,陈晓光,男,1948年出生,河北景县人。创作时间:1986年。写作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彭丽媛在不满20岁时,就演唱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而赢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其端庄、高贵、大气的舞台形象,多次担纲重大晚会的压轴演出。她在学习老一辈歌唱家歌唱艺术的基础上,成功地探索了用科学发声法来表现民族歌曲的歌唱方式,她的成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个典范。她和她的演唱艺术深受中国大众和海外华人的喜爱和欢迎,她的歌曲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传唱。彭丽媛多次代表国家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足迹遍及北美洲、南美洲、欧洲、澳洲、亚洲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彭丽媛都能以“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彩多姿赢得当地观众的喝彩,是拥有听众群最多的歌唱家之一。(一)声乐曲

4.《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

瞿琮,男,汉族,1944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中国著名词作家,主要作品有歌词《我爱你,中国》、《颂歌献给毛主席》、《颂歌一曲唱韶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月亮走,我也走》、《祖国万岁》、《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爱在香港》等。郑秋枫,男,汉族,1931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爱你中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蓝精灵之歌》、《我爱梅园梅》、《中华之光》;舞剧音乐《五朵红云》;管弦乐《乡音》、《珠海渔女》、《女兵》;交响合唱《峡谷风雪》等。其中歌曲《我爱你中国》获“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还出版有《郑秋枫歌曲选》、《春天来了》、《祖国四季》等著作;他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举办多次个人作品音乐会。

《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歌。这首歌创作于1979年,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我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字句凝练。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歌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第二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歌曲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第三部分是结尾乐段,经过两个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最高潮。末尾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在高音区结束,倾泻出海外儿女对祖国满腔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曲调起伏迂回,节奏自由悠长、与第一部分相呼应。这首歌的歌词质朴无华,有着动人心魄的激情,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人们每当唱起这首歌,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该影片的热播,这首著名爱国歌曲也唱响彻中国大地。在1980年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这首歌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1983年获第一届优秀歌曲评选“晨钟奖”。(一)声乐曲

5.《那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

陈晓光(1948.8—),河北景县人,笔名晓光。发表诗歌近千首,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出版有《黄河上的太阳》《晓光诗歌选集》。谷建芬(1935——)女作曲家。祖籍山东威海,生于日本大阪。代表作有歌曲《清晨,我踏上小道》、《我多想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采蘑菇的小姑娘》、《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以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和插曲等。歌曲《那就是我》在1982年新歌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歌曲”,1984年获第二届优秀歌曲评选“晨钟奖”。作于1982年。这是一首吟诵体的抒情歌曲。所谓“吟诵体”是指节奏自由、带有朗诵诗歌般的韵律,并且着重内心体验的一类抒情歌曲。歌词优美,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带朦胧的山水画。歌曲通过对故乡的“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的绵绵思恋,对母亲的倾诉情怀,把一个远方游子的拳拳之心,表达了淋漓尽致。这首歌曲与其说是抒发了一种游子的乡情,毋宁说是抒发了海外赤子思恋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而歌中所呼唤的“妈妈”,也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的形象。

《那就是我》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