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_第1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_第2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_第3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_第4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参考资料: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主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冲突的存在。3,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4,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5,冲突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6,相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对相识本质的科学回答。7,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相识活动和相识实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限制作用。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9,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0,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11,冲突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同一性。12,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5,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16,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17,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18,唯物辩证法是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9,冲突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20,规律这一范畴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21,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22,运动是标记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3,冲突的同一性是指冲突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穿的性质和趋势。24,冲突的斗争性是指冲突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别的性质和趋势。25,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冲突普遍性的简明表述。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主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冲突的存在和作用。3,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5,冲突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6,相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对相识本质的科学回答。7,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相识活动和相识实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限制作用。8,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相识。9,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需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肯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确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肯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2,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确定力气是生产力。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5,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16,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1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8,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19,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20,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2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3,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

24,哲学上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5,冲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2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27,辩证法是关于一般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28,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3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31,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32,相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3,感性相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34,理性相识包括概念,推断,推理三种形式。

35,承仔细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仔细理是肯定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36,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分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37.任何胜利的实践都必定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3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记是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形式。3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

4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4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45,肯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与肯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46,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肯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

47,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担当者是运用价值。

4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确定的。

49,资本主义基本冲突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冲突。

50.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5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肯定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5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于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53,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54,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阶段。

55,资本主义基本冲突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5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比中,名列榜首的是

马克思

5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5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段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了历史舞台。

60,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1,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冲突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冲突。6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殊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6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6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6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发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68,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6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事物的内部冲突。70,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71,实践作为检验相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2,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肯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73,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4,社会基本冲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5,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确定力气是生产力。76,确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78,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确定力气是生产力。79,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建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

的那部分价值。80,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气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8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82,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83,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84,标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两部著作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85,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86,运动是标记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8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88,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分的根本标记。89,相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对相识本质的科学回答。90,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建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91,核心价值观是肯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9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9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93,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94,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9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