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_第1页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_第2页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_第3页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_第4页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其次节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第四节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2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972年——1978年)创建阶段(1979年——1988年)发展阶段(1989年——1995年)深化阶段(1996年——)3起步阶段(1972年——1978年)机构:1972年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1974年12月,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行动: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疼惜环境、造福人民”1973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疼惜和改善环境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疼惜法规)1973年12月颁发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4创建阶段(1979年——1988年)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1978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疼惜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1979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试行)》1981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联合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方法》。1982年2月,国务院依据环境疼惜法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疼惜工作的确定》。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定》1985年10月,全国城市环境疼惜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确定》接连颁布了各种环境疼惜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1月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5月通过),《海洋环境疼惜法》(1982年8月颁布)等等。5重要会议1979年3月,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召开全国环境疼惜工作会议。1982年8月,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在北京召开。1983年12月,国务院召开其次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机构:1979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成都成立1980年2月,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太原市成立1980年,中国环境科学探讨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1984年5月,国务院成立环境疼惜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撤消,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称环境疼惜局。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环境疼惜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疼惜局。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疼惜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6其次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

1983年12月党和政府明确宣布环境疼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战略方针确定了符合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保工作的中心环节,实现了思想相识和工作方式上的重大转变。这次会议是环境管理相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7发展阶段(1989年——1995年)重要会议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1993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了其次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1995年12月,全国环境疼惜厅局长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会议推出了两大举措——“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支配”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支配”。机构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环境疼惜委员会。8重要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的修正。1990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疼惜工作的确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1992年7月,党中心、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9深化阶段(1996年——)重要会议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97年3月8日,中共中心召开了支配生育和环境疼惜工作座谈会。2002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0重要文件及法律法规1996年8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环境疼惜若干问题的确定》。1996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疼惜“九五”支配和2010年远景目标》,其附件《“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支配》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实行的两项重大举措。199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疼惜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疼惜总局,并明确了国家环境疼惜总局的职能和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条例》。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2001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疼惜”十五”支配》。200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排污费征收运用管理条例》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11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83年12月,其次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2011年12月,第七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12其次节中国环境管理体系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13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141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1972年,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疼惜环境、造福人民”。1983年,“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即“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1992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坚持环境疼惜基本国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主动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52中国环境疼惜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16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宏观层次环境疼惜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配中,内容包括指标的纳入、技术政策的纳入和资金平衡和项目的纳入。中观层次把环境疼惜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并实行“三废”综合利用和能源环保等政策。微观层次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限制新污染的产生172.2“谁污染谁治理”环境政策的内涵“污染者付费、开发者疼惜、利用者补偿、破坏者复原”具体措施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对污染严峻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182.3“强化环境管理”主要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疼惜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疼惜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19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01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

产生时期(1949—1973)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疼惜。起先留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环境污染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发展时期(1973—1978)1973年《关于疼惜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8年修订的《宪法》为我国的环境疼惜和环境立法供应了宪法基础。颁布了一批环境标准。21初步完善时期(1978—1993)1979年中国颁布了《环境疼惜法》(试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至20世纪80年头后,污染防治、自然环境和资源疼惜、环境管理等方面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其他一些部门法的立法中,作了相应的有关规定。蓬勃发展时期(1994—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环资委)制定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整理、修改和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222中国环境与资源疼惜法的体系环境与资源疼惜法体系: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疼惜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样的统一整体。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疼惜法体系的构成: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疼惜的规定环境与资源疼惜基本法环境与资源疼惜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疼惜法律规范232.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疼惜的规定宪法其次十六条规定,“国家疼惜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对环境疼惜的总政策,环境疼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全部,即全民全部;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全部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疼惜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全部。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全部的以外,属于集体全部;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全部。”其次十二条规定,“国家疼惜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242.2环境与资源疼惜基本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试行)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对环境与资源疼惜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对环境与资源疼惜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作出原则规定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疼惜法规的立法依据252.3环境与资源疼惜单行法规环境与资源疼惜单行法规针对特定的疼惜对象(例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特地调整的立法。分类土地利用规划法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法规。《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26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质疼惜、噪声限制、废物处置、农药及其他有毒物品、以及其他公害的限制与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然资源疼惜法《草原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疼惜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环境行政管理法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惩处程序等作出规定。《排污费征收运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环境标准管理方法》、《环境统计管理暂行方法》……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08年修订)第八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疼惜主管部门依照本条其次款的规定处以罚款,责令限期实行治理措施,消退污染;不按要求实行治理措施或者不具备治理实力的,由环境疼惜主管部门指定有治理实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担当;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对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的,依据水污染事故造成的干脆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依据水污染事故造成的干脆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28

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疼惜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疼惜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疼惜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疼惜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修改前,一级疼惜区内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政府限期拆除或治理。292.4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疼惜法律规范其他部门法包括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例1:《民法通则》第八十、八十一条关于国家和集体全部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矿藏等自然资源,一方面规定了全部权、运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受法律的疼惜,同时也规定了运用单位和个人有管理、疼惜和合理运用的义务;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由于污染环境而危害公民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当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例2:《刑法》在第六章中特地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疼惜罪”,对各种严峻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30三、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发展历程1972年,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筹备办公室成立。1974年12月,国务院环境疼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环境疼惜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疼惜局。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疼惜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疼惜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9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疼惜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疼惜总局,总局内共设置10个职能司(厅)。2003年10月,依据《关于环保总局调整机构编制的批复》国家环境疼惜总局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撤销监督管理司,设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31现行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国家环境疼惜总局办公厅(宣扬教化司)、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限制司、自然生态疼惜司、核平安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共11个职能机构)各省、市、自治区环境疼惜局地、市级环境疼惜行政主管部门县级环境疼惜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级的环保办公室32其他的国家机关设置相应的环境与资源疼惜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疼惜委员会(简称人大环资委)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疼惜委员会的确定。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次次会议确定将之改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疼惜委员会。33第三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老三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限制制度环境疼惜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4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探讨的发展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5环境影响评价探讨的发展评价对象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大型综合项目的累积影响评价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评价,即战略影响评价单纯的环境污染评价——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更多地关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单纯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内的全面环境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如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等。评价程序形成了环境筛选(初步评价)、确定范围、预料评价和监督、监测等四个步骤完整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相结合,并纳入环境规划。36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确立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疼惜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起先引入中国。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试行)》的颁布标记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发展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方法》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方法》1989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方法》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疼惜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992年,成立“环境工程评估中心”1998年11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疼惜管理条例》提高阶段(1999~)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7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内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评价范围: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公众参与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38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疆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B.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分为指导性规划和非指导性规划)指导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该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规划: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有组织编制该规划的机关组织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料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影响报告书)跟踪评价39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重大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书轻度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四周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料和评估;(四)建设项目环境疼惜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后评价制度402“三同时”制度含义:“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须要配套建设的环境疼惜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用。(哪一个最重要?)环境疼惜设施指:1污染限制设施2生态疼惜措施3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利用措施4环境监测措施内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的试生产期间环境疼惜设施竣工验收413排污收费制度中国排污收费的发展历程提出及试行阶段(1978年12月至1982年1月)建立与实施阶段(1982年2月至1984年5月)改革和发展阶段(1987年8月至2001年12月)完善阶段(2002年1月——现在)1982年2月,《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2002年1月,《排污费征收运用管理条例》2003年2月,《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方法》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1排污收费2排污费管理423.1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对象:干脆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污收费的范围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淌污染源短暂不征收废气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若超标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排污费;若没有符合环境疼惜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若以填埋方式处置紧急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征收紧急废物排污费;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征收超标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淌污染源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排污收费标准一是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排污费的征收标准。433.2排污费管理

排污费的征收、运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疼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贷款贴息:1)重点污染源防治2)区域性污染防治3)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44八项基本制度之新五项4排污许可证制度5污染集中限制制度6环境疼惜目标责任制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454排污许可证制度含义任何单位欲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应向有关机关(一般是环境疼惜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数量、排放地点和排放方式等,经审查同意,发给许可证后方可排放。发展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头中期起先试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并在1988年3月国家环保局颁布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方法》。1990年后,17个城市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2004年7月《排污许可证条例(征求看法稿)》46为什么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47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含义:将某一限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行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确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类型:目标总量限制:以排放限值值为限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探讨入手容量总量限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限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入手行业总量限制: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限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好用处理技术入手48实施总量限制的基本原则(1)听从总目标,略留余地(2)分级管理(3)区分对待(4)突出重点(5)总量限制要听从于区域环境质量(6)以排污申报为基础我国总量限制的总量分解原则听从总目标;突出重点;区分对待;扶持优强。49总量限制的指标实施总量限制的指标依据这三个原则确定:(1)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限制的主要污染物(2)环境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3)能够实施总量限制的“十五”期间,实行排放总量限制的指标有6个:二氧化硫排放量、尘(烟尘和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紧急废物“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排污许可证明施的具体步骤排污单位申报登记1)排污单位的基本状况2)生产工艺、产品和材料消耗状况3)污染排放状况4)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状况5)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排污指标的规划支配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确定总量限制目标值支配排污总量负荷51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间。《排放许可证》、《临时排放许可证》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主要管理措施包括排污单位执行状况上报制度、环保部门抽查监督制度等525污染集中限制制度含义:就是区域环境综合防治的概念,即在一个地区内,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布局和污染物处理等各种因素,接受系统分析的方法,找出解决本地区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以花费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优点: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污染问题。有利于利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有害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削减防治污染的总投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53实施污染集中限制的必要措施以规划为先导。突出重点,分别整治,以便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实行不同的处理方法。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以集中治理为基础。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协调。疏通多种资金渠道。54污染集中限制方式废水污染的集中限制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处理。同等类型工厂联合对废水进行集中限制。对含特殊污染物的废水实行集中限制。工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送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废气污染的集中限制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特殊是改善能源利用方式。变更居民能源机构。回收企业放空的可燃性气体,集中起来供居民运用。实行集中供热取代分散供热。变更供暖制度,将间歇供暖改为连续供暖。加速“烟尘限制区”建设,扩大绿化覆盖率等等。有害固体废物集中限制提高综合利用率建设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556环境疼惜目标责任制含义: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责任书确定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疼惜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运用定量化、制度化和目标管理方法,把贯彻执行环境疼惜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到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之中。566.1环境疼惜目标责任制的特点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般以一届政府的任期为时间界限,以行政单位所辖地域为空间界限。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定量要求和可分解的环境质量指标。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有配套的措施、支持保证系统和考核奖惩方法有定量化的监测和限制手段576.2环境疼惜目标责任制的优点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对环境疼惜的重视和领导;有利于把环境疼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配及年度工作支配;有利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环境疼惜工作,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有利于区域综合防治,实现大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环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定量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对环境疼惜的参与和监督,提高环保工作的透亮度。586.3环境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程序:一、制定阶段二、下达阶段三、实施阶段四、考核阶段制定责任书的原则:(一)责任目标的确定;(二)责任指标与具体工作指标相结合,长期支配与短期支配相结合;(三)明确地方政府和排污单位领导者对本地区、本企业应负的责任。责任书的内容:环境质量指标、污染限制指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所需完成的工作指标,同时还可以将其他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内容纳入责任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本届政府的环境目标;二是分年度的工作指标。59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含义: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用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接受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实行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的战略、手段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管理和综合限制,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城市环境质量的优化,解决困难的城市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做法:(1)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2)依靠科技进步,削减工业污染;(3)实行集中治理城市重点污染源;(4)以大企业为骨干,实行企业联合集中治理污染;(5)充分利用自然净化实力和环境容量。607.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制度的确立:1985年,国务院在“全国城市环境疼惜工作会议”中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确定》之后,各地大中城市主动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988年7月13日,国务院环境疼惜委员会发布《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确定》,指出:“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市长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负责,把这项工作列入市长的任期目标,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同时规定,城考工作自1989年1月1日起实施。1990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疼惜工作的确定》,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疼惜部门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管理体制:“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广袤群众主动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制定规划,分解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评比”617.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分级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干脆考核直辖市、省会城市、支配单列市、重点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和经济特区城市共计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考核辖区内的地、县级城市考核初审会审专家审核62考核指标指标调整:国务院环保委员会1988年9月颁布的《发布<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确定>的通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围包括:大气环境疼惜、水环境疼惜、噪声限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绿化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质量和污染限制两部分。1991~1995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调整后包括三方面内容共21项考核指标,其中环境质量6项、污染限制9项、基础设施建设6项。“九五”期间(1996~2000):环境质量、污染限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四部分共24项指标。“十五”期间:环境质量、污染限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四部分共20项指标(其中2项暂不考核)指标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代表性、可比性、可行性、牢靠性、可分解性63“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

环境质量(7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6)、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5)、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6)、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4)污染限制(5项)烟尘限制区覆盖率及清洁能源运用率(6)、汽车尾气达标率(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4)、紧急废物集中处置率(3)、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6)环境建设(5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率(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生态建设(暂不考核)(6)、自然疼惜区覆盖率(4)环境管理(3项)环境疼惜投资指数(4)、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率(5)、环境疼惜机构建设(暂不考核)(3)64“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有哪些?国家环境疼惜模范城市有哪些指标?6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意义

促进了城市政府对环境疼惜工作的高度重视调动了城市政府各部门和广袤市民群众的主动性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保投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实力显著提高加强了统一监督管理,提高了环保管理工作水平66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含义: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疼惜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地对污染危害严峻、群众反映猛烈的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区域实行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四个要素限定时间、治理内容、限期对象、治理效果67确定限期治理项目的原则

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以环境疼惜规划为依据,与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集中限制、污染物总量限制相结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原则。从国情动身,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既要考虑环境疼惜的须要,又要考虑治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污染者付费”。68限期治理的三种形式区域性限期治理如技术改造、市政建设和改造、调整工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原材料与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等)等等。行业性限期治理如产品结构、原材料和能源结构、工艺和设备的调整和更新。点源限期治理指对污染严峻的排放源进行限期治理。点源限期治理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其他限期治理的基础。三种形式的限期治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缺一不行。69限期治理的重点污染危害程度和扰民程度严峻的项目环境敏感区的超标排放企业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恶劣,可能影响到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污染范围较广、污染危害较大的行业污染项目其他必需限期治理的污染企业例如: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企业70限期治理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通过对人群和污染源的调查以及环境评价,并依据经济发展和环境疼惜规划,提出并确定限期治理的名单。实施阶段:由政府下达限期治理的确定,并将限期治理项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支配,为限期治理项目供应资金和物资方面的保证。建立责任制,落实限期治理单位的环境疼惜责任。在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进行限期治理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验收阶段:限期治理单位在完成污染治理后,向环保部门提交竣工报告。由有关部门(包括限期治理单位的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71第四节其他的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标记制度72环境标准制度发展历程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头。197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起先制订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并先后设立了多个技术管理委员会。1973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八十年头上半期,我国制定了大气、水质和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及钢铁、化工、轻工等40多个国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八十年头中期,为协作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方法标准、标准样品。1991年我国提出了新的环境标准体系。1996年,在国家环境标准清理整顿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水、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0年5月31日环境标准共计431项,其中国家环境标准364项,国家环境疼惜总局标准67项。73环境标准的概念概念:国家为了疼惜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法指调整因环境标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关制定、实施、管理环境标准的法规。环境标准与环境法或环境标准法的区分:制定的机关不同。制定程序和方式不同。强制力不同。环境标准与有关环境标准的法律规定和环境标准法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环境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74环境标准的作用既是环境疼惜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境疼惜的手段。它是制订环境疼惜规划和支配的重要依据。推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执法依据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具有投资导向作用75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主动接受或等效接受国际标准76环境标准体系含义:依据环境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按着它们的性质功能,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三级标准: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举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需执行的其它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五大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77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78说明:国家环境疼惜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宝,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限制标准)依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限制技术,同时考虑经济承受实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限制的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主要包括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牢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限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79说明:地方环境疼惜标准《环境疼惜法》第九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第十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80说明:国家行业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标准v.s.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优先执行。81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运用目的和疼惜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疼惜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疼惜区、珍贵鱼类疼惜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疼惜区、一般鱼类疼惜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干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干脆接触的消遣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此外:《地下水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82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功能区分类一类自然疼惜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须要特殊疼惜的区域二类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特定工业区标准分级一类执行一级标准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