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_第1页
国际货币制度_第2页
国际货币制度_第3页
国际货币制度_第4页
国际货币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本章导读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关键词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8.3欧洲货币一体化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复习思考题本章导读本章第一节主要介绍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包括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优缺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内容、作用及局限性;第二节分析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如: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以及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评价;第三节评介欧洲货币一体化,主要有: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主要内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产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本章导读第四节在综述现有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包括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困难,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新问题及改革的新建议以及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前景。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本章教学目的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及缺陷、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内容及影响,并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

本章教学重点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形态;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牙买加协定》的内容;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特征和表现;“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中各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欧元的运作机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方案及其评价

特里芬难题;货币替代;“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本章教学难点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特里芬难题

联合浮动

蛇行浮动

德洛尔报告

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单位

欧元

货币替代

麦金农计划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本章关键词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本节主要内容:

8.1.1国际货币制度的概述

8.1.2国际金本位制

8.1.3布雷顿森林体系

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8.1.1货币制度的概述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调解的方式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货币体系及两次世界大战间货币体系的变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双挂钩”为特征的货币体系1973年以后的货币体系视频:国际货币制度经过百年变迁

:/show/IZSYDQXi1HBn1CWa.html8.1.2国际金本位制金本位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度的特征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金本位条件下外汇市场的汇率是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的。所以,金本位制度下的外汇汇率是固定汇率金本位下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黄金外流货币供给下降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价格上升货币供给上升黄金内流国际收支盈余金本位制的优点各国货币供给自动与货币需求保持一致。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金本位制的缺点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的增长。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金本位制严重削弱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通过金本位制国家保存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和外汇黄金是最后支付手段具有统一性和松散性的特征金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并存阶段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8.1.3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概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44个国家参加会议,并商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布雷顿森林协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组成,协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2、组成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3、宗旨①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生产资源的开发③向成员国融通资金,以减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1、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本位制度2、其它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汇率的汇率制度3、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国际储备资产地位的储备制度(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4、成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的国际收支调整制度5、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新闻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plgs_play-CCTVNEWSprog_20081116_6924737.html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和局限性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货币战争之美元霸权货币战争之美元霸权:/v_show/id_XODI5NjgzNDA=.html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①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1)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2)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②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发表的《黄金与美元之危机》一书中提出,即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在这一制度下,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的美元用于国际支付,那么人们就会担心美国持有黄金能否兑换各国持有的美元,从而导致对美元的信心,进而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发生动摇;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力图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以维持人们对美元的信任,美元的供应就不可能充足。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财经词典》--特里芬难题:/video/2009-08/07/content_11841475.htm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③结果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并两次贬值,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8.1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亟需改革:/plgs_play-CCTVNEWSprog_20081116_6924741.html本节主要内容:8.2.1《牙买加协定》的建立8.2.2《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8.2.3《牙买加协定》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8.2.4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评价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是指以1976年IMF成员国牙买加会议达成的《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8.2.1《牙买加协定》的建立8.2.2《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一)认可浮动汇率的合法性1、IMF同意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暂时并存,但成员国必须接受基金组织的监督,以防止出现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现象;2、黄金非货币化:成员国可以按市价在市场上买卖黄金,取消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一)认可浮动汇率的合法性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3、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将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基金组织用出售黄金所得收益建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8.2.3《牙买加协定》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尽管牙买加协议提出了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的方案,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只是一个计账单位,现实中需要有实在的货币作为国际经济交往的工具,因而客观上形成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的结构。(一)国际储备走向多元化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选择的汇率制度也不同。牙买加协议的精神在于避免成员国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出现,因此只要各国的汇率制度是相对稳定或合理的,它就可以合法存在。这是牙买加协议能够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汇率制度多元化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三)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在允许汇率调整的情况下,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余地加大了。各国既可动用本国储备,又可借入国外资金或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也可以通过调整汇率调节国际收支,所以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成员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8.2.4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评价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汇率纪律荡然无存(二)造成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多种储备体系又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1、浮动汇率制下,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经常波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很不利的;2、储备货币的多样化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风险,致使短期资金移动频繁,增加了各国储备资产管理的复杂性;3、多种储备货币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储备货币同时担负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所在国本币的双重身份所造成的两难。

8.2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三)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牙买加体系寄希望于通过汇率的浮动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和灵活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但20多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机制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1、汇率的过度浮动只是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稳定性甚至恶化了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2、IMF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3、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任务仍然大部分落在逆差国家身上,牙买加体系并没有吸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教训,建立制度来约束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4、由于储备货币多样化和汇率安排多样化,货币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来源点也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市场上危机四起,牙买加体系的缺陷日益突现,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阮次山:国际货币制度有必要重新评估:/opinion/world/200903/2e5c58e5-e00a-40e7-bc2d-faed8add083f.shtml蒙代尔:建立一揽子货币制度体系:/video/175117.htm(三)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货币变局——疯狂的黄金:/show/AYRKlbkj2kXQczQr.html本节主要内容:8.3.1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8.3.2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8.3.3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8.3.4欧元的产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8.3欧洲货币一体化8.3欧洲货币一体化8.3.1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1969年12月在海牙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标志着欧洲货币统一改革的开始具体原因:1、为了提高欧洲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2、把欧盟变成一个真正的统一市场3、避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失衡8.3欧洲货币一体化1978年12月5日,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自1979年初正式实施欧洲货币体系协议。欧洲货币体系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8.3.2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欧洲货币单位类似于特别提款权,其价值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欧洲货币单位具有价值稳定的特点。在ECU的组成货币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镑是最为重要的三种货币,其中又以德国马克所占的比重最大,马克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升降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规定,ECU中的成员国货币权数每5年调整一次,但若其中任何一种货币的变化超过25%时,则可随时对权数进行调整。8.3欧洲货币一体化(一)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CurrencyUnit,简称ECU)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主要有三种:①作为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标准;②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③作为成员国官方之间的清算手段、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8.3欧洲货币一体化(一)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CurrencyUnit,简称ECU)欧洲货币合作基金集中了成员国各20%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作为发行欧洲货币单位的准备。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向成员国提供相应的贷款,以帮助它们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和外汇市场干预,保证欧洲汇率机制的稳定。欧共体通常在向成员国提供货款时附加一定的条件。

8.3欧洲货币一体化(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MonetaryCooperationFund,简称EMCF)稳定汇率机制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该机制的安排,汇率机制的每一个参加国都确定本国货币同欧洲货币单位的(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也即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并依据中心汇率套算出与其他参加国货币相互之间的比价。但并不是所有欧共体成员国都参加了稳定汇率机制。稳定汇率机制通过各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强制性干预,使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限制在允许的幅度以内。8.3欧洲货币一体化(三)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RateMechanism,简称ERM)8.3.3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8.3欧洲货币一体化人们一般将20世纪60年代的跛行货币作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开端。从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角度而言,欧洲货币一体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阶段:(一)第一阶段:魏尔纳计划(1972—1978年)1、魏尔纳欧洲货币联盟计划的三个阶段:8.3欧洲货币一体化使共同体成为一个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统一,固定汇率制向统一的货币发展,货币储备基金向统一的中央银行发展。1977年初至1980年底第三阶段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巩固货币储备基金,进一步稳定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使共同体内部的资历本流动逐步自由化。1974年初至1976年底第二阶段缩小成员国倾向汇率的波动幅度,着手建立货币储备基金,以支持稳定汇率的活动,加强货币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减少成员国经济结构的差异。1971年初至1973年底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时间阶段8.3欧洲货币一体化2、魏尔纳计划的意义:(一)第一阶段:魏尔纳计划(1972—1978年)作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建立了联合浮动制、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确立了欧洲计算单位,为后来的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MonetarySystem-EMS)的建立打下了基础。8.3欧洲货币一体化3、联合浮动:①时间:根据魏尔纳计划,欧共体于1972年开始实行成员国货币汇率的联合浮动②含义:又称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参与该机制的成员国内部,其货币相互之间保持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对外实行集体浮动汇率。③机制:

8.3欧洲货币一体化IMF上限IMF下限中心汇率+2.25%-2.25%+1.125%-1.125%8.3欧洲货币一体化在欧共体成员国的联合浮动中,还存在着“蛇行浮动”按照当时的规定,参与联合浮动的西欧6国,其货币汇率的波动不得超过当时公布的美元平价的±1.125%,这样,便在基金组织当时规定的±2.25%的汇率波动幅度内又形成一个更小的幅度。欧共体6国货币汇率对外的集团浮动犹如“隧道中的蛇”(二)第二阶段:欧洲货币体系(1979—1998年)1、建立:1978年12月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启动。2、主要内容:①继续实行过去的联合浮动汇率机制②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CurrencyUnit,ECU),即埃居③成立了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MonetaryFund,EMF)8.3欧洲货币一体化(三)第三阶段:德洛尔报告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9—)

1、德洛尔报告1989年6月,由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Delors)为首的委员会向马德里峰会提交,该报告与魏尔纳计划相似,规定从1990年起,用20年时间,分三阶段实现货币一体化,完成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组建8.3欧洲货币一体化“德洛尔报告”继承了20世纪70年代“魏尔纳报告”的基本框架,认为货币联盟应是一个货币区,区域内各国的政策要受统一管理,以实现共同的宏观经济目标1、德洛尔报告8.3欧洲货币一体化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①概述鉴于各成员国对“德洛尔报告”的反应各不相同,为实现欧洲经经济和货币联盟,推进欧洲的统一,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峰会上签署《关于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8.3欧洲货币一体化②目标最迟在1999年1月1日前建立“经济货币同盟”(EconomicandMonetaryUnit,EMU)。届时将在同盟内实现统一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EuropeanCentralbank)以及统一的货币汇率政策。③计划《马约》规定了一个分三阶段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计划。

8.3欧洲货币一体化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8.3欧洲货币一体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三阶段计划最终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1997年至1999年1月1日间第三阶段进一步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趋同;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管理体系—欧洲货币局(EMI)。为统一货币作技术和程序上的准备,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缩小趋于固定。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第二阶段实现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底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时间阶段④条件《马约》规定,成员国进入第三阶段的条件主要包括:1)

通货膨胀率最多只能比欧共体3个最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比2)

政府长期债券利率最多只能比欧共体3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的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3)

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不高于3%8.3欧洲货币一体化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5)

货币汇率必需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并且至少有两年未发生过贬值6)

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法则必须同《马约》规定的欧洲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相兼容实现《马约》所规定的货币一体化目标,最关键的是各成员国要满足上述6项条件,而其中可以量化的是通货膨胀率、政府长期债券利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和公共债务累计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四项指标8.3欧洲货币一体化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⑤执行状况8.3欧洲货币一体化

60.03.011.64.1《马约》的要求______9.62.6三个最低国家的平均35.80.711.19.5(5.4)英国67.8(7.8)6.0(3.0)16.8(5.2)13.4(9.3)葡萄牙79.3(19.3)5.3(2.3)9.02.4荷兰7.8-卢森堡101.1(41.1)10.7(7.7)13.4(1.8)6.5(2.4)意大利115.2(55.2)2.310.13.3爱尔兰3.4法国44.14.0(1.0)14.7(3.1)6.7(2.6)西班牙81.6(21.6)20.2(17.2)n.a20.4(16.3)希腊2.7德国58.91.611.02.6丹麦130.25.5(2.5)10.13.4比利时公共债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的比重政府长期债券利率通货澎胀率国别1990年欧共体成员国趋同指标的满足情况(单位:%,括号内数字表示差异)8.3欧洲货币一体化1995、1996、1997年欧洲联盟成员国的趋同指标满足情况(单位:%)0.79.027.1199199760.0—0.923.030.01996-3.0—4.44.01.01996.55.91997年3月2.12.1199619951995199719954.64.4《马约》的要求3.12.9三个最低国家的平均2.8英国4.1葡萄牙9.74.02.72.0荷兰1.9卢森堡5.4意大利2.5爱尔兰2.95.01.61.8法国4.7西班牙9.3希腊1.8德国2.1丹麦1.5比利时公共债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的比重政府长期债券利率通货澎胀率国别8.3欧洲货币一体化(四)《马约》签订后的一体化进程与欧元的产生欧元实施时间表8.3.4欧元的产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欧元所代表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种地位使欧元与美元构成了国际货币的两强格局,从而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权力效应和示范效应:8.3欧洲货币一体化(一)欧元的权力效应是指欧元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权力地位,欧元的引入将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两极格局,美元在此前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将逐渐削弱。当然也不排除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在许多场合欧元与美元将会进行合作。

8.3欧洲货币一体化(二)欧元的示范效应是世界其他地区为了加强国家货币的安全地位有可能模仿欧元的成功而尝试进行地区性的货币合作。示范效应的另一个机制是货币合作能够降低经济交往的成本,从而对参与各方的经济增长都会带来好处。不过在现阶段,货币安全的需要是欧元示范效应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欧元为何没能打败美元占据霸权地位?/programs/view/4VB3neN6x-0//video/VIDE1239201933502859

保卫欧元“攻坚战”任重道远保卫欧元“攻坚战”任重道远:/video/2010514/100034646.html希腊债务引爆欧元危机:/programs/view/w-qFLxKESsA/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8.4.3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前景本节主要内容:8.4.1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困难8.4.2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及建议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三)出于政治、经济双重目的,西方国家急于将一些弱小的后市场国家纳入其市场体系并且“成果显著”8.4.1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困难(一)国际汇率变幻莫测(二)完全由逆差国自我调节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无法维持稳定和平衡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8.4.1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困难(五)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存在能够独立执行经济政策的国际机构(一)国际汇率变幻莫测(二)完全由逆差国自我调节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无法维持稳定和平衡(三)出于政治、经济双重目的,西方国家急于将一些弱小的后市场国家纳入其市场体系并且“成果显著”(四)国际市场对美元高度依赖,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安排仍以美元为核心

8.4.2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及建议(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1、特里芬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①提出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Triffin,Robert)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倡导者,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论点集中体现在他在1960年出版的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中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②主要内容

1)货币自由兑换制度保证与不自由兑换下货币储备充足性标准

特里芬从金本位制的崩溃中指出,“货币自由兑换”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

储备充足性的标准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2)“特里芬难题”根据特里芬的理论,金汇兑本位制必然会导致储备货币危机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3)特里芬的货币改革方案i)改革的方向指出恢复金本位制度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都不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国际货币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于少数国家的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储备货币的国际化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3)特里芬的货币改革方案ii)改革IMF的业务核心是用IMF的余额替代国际储备中的外汇储备余额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iii)IMF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末,IMF参考特里芬建议进行了一些改革,创立了特别提款权。以IMF为代表在创立特别提款权方面的努力,代表了国际货币改革中力图解决未来国际货币制度中货币本位的一种尝试。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iv)改革的出路1982年,特里芬教授指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超国家的国际信用储备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不应由黄金、其他贵金属和任何国家的货币来充当,SDRs应成为惟一的国际储备资产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2、麦金农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①货币替代与国际通货膨胀1)货币替代货币替代(CurrencySubstitution)是指在开放经济与货币可兑换条件下,由于本币贬值或其它因素致使本国居民对本币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本币的货币职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所替代的现象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2)货币替代与国际通货膨胀的关系

当现实中存在货币替代时,传统理论关于浮动汇率制能够阻隔他国货币扰动的传导,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论断已不适用

货币替代下的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会使得一国的通货膨胀传递到另一国,最终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②麦金农计划1)基本原则每个国家应该在任何货币需求冲击之前,确定与价格稳定保持一致的货币供给增长方针各国同意进行合作,在货币替代影响汇率的时候进行对称性的非抵消性干预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2、麦金农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围绕三种货币(美元(北美集团)、德国马克(欧洲共同体集团)和日元(亚洲集团),提出了在固定汇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际货币本位长期目标是使三个货币集团的国际贸易物品价格以三种货币中任何一种来表示都相核心是防止货币扰动需求扰动2)基本内容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3、蒙代尔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①提出1961年,罗伯特•蒙代尔在他的论文《最适度货币区的理论》指出,最适度货币区是由一些国家组成的货币联盟,他们之间的货币用固定汇率相互联系,对联盟之外的国家实行联合浮动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1)要素自由流动生产要素能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是组成货币区的最主要条件②最适度货币区的基本特征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2)经济开放度麦金农于1963提出以经济开放度作为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麦金农所指的经济开放度,主要从经常项目的角度衡量,即贸易商品所占的比重越大,经济开放度就越高②最适度货币区的基本特征8.4国际货币制度改革3)生产多样化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