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风可靠)_第1页
讲座(通风可靠)_第2页
讲座(通风可靠)_第3页
讲座(通风可靠)_第4页
讲座(通风可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风可靠”---瓦斯重特大事故防治的基础荆矿通风区事故原因直接表现出来即为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环境(“三违”)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层面的原因

1)安全哲学:人的两大基本特性(取巧、理性)

2)事故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特征(取巧)100次违章可能不发生一次事故人的本性-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违章心理:违章→直接经济效益+省能心理→产生侥幸心理、继续违章→产生大事故3)人的维护生命趋安避危的特征(理性)1.1

事故发生的必然性1前言-事故致灾原因基础理论事故发生必然性不安全环境层面的原因:对于矿井,引发瓦斯爆炸的火源众多自然发火、外因火灾、放炮火焰、电火花、摩擦火花、冲击碰撞火花、矿灯火花、电火焊、明火以及静电火花等火源。瓦斯积聚原因众多掘进工作面(揭煤、开掘、巷道高冒区)采煤工作面(回采、采空区)停电、停风瓦斯积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复杂化,瓦斯涌出的突变性增加。由于煤矿井下众多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与开采的复杂性、动态变化性造成的不安全环境,造成事故发生的必然性。1.2

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事故发生的特殊性(偶然性)?对于国有大矿,同样的管理体系、同样的技术人员与装备、同样的开采环境条件,为什么事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发生:人的违规行为与环境变化产生的隐患发生在相同时间地点的叠加,而管理、技术体系失去应对这种失误的能力。煤矿安全双保护层(隐患的叠加的可能—事故的必然性,隐患的叠加的小概率—事故的偶然性)控制火源侥幸心理--安全生产的大敌安全控制瓦斯安全安全控制瓦斯为什么大部分违章并不会发生事故?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死亡人数6434602759384746378632102631百万吨死亡率3.7243.0172.762.041.4851.1820.8922009年不同煤炭企业百万吨死亡率煤矿安全状况逐年好转全国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8920.3740.8091.6892、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较大的好转,今后,煤矿安全生产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注意“百密一疏”事故总在安全技术管理最薄弱环节上发生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一般较好,但仍有可能存在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或盲区。根据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木桶”理论,一个矿井的安全状况不(仅)是由安全管理最好的区域或环节来决定的,往往是由安全管理最差的区域或环节来决定的。安全技术管理辩证分析的理念及应用:1、“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辨证转换关系2、正常生产安全技术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关系3、正常生产与过渡时期安全技术管理的关系矿井的生命周期中的危险期:矿井基建、技改整合、低瓦斯过渡到高瓦斯、高瓦斯过渡到突出、资源枯竭期。4、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的正负面影响5、“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辩证决策观6、防治及救灾知识技术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

摘自《老子.第五十八章》形象的描述了安全与危险的辨证转换关系2004-2009,是1960年以来我国死亡百人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1、2004.10.226郑州大平矿难死亡148人(突出引起进风区瓦斯爆炸);2、2004.11.274

铜川陈家山矿难死亡166人(下隅角强制放顶瓦斯爆炸);3、2005.2.141阜新孙家湾矿难死亡214人(冲击地压引起原低瓦斯风道瓦斯爆炸);4、2005.7.4梅州大兴水灾死亡123人5、2005.11.273

七台河东风矿瓦斯爆炸死亡171人(煤仓放炮引起煤尘爆炸);6、2005.12.7唐山刘官屯矿瓦斯爆炸死亡108人。(低瓦斯乡镇矿井);

7、2007.8.17山东新汶华源矿水灾

2

死亡181人(定性为自然灾害)。

8、2007.12.5山西洪洞瑞之源煤矿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死亡105人。(低瓦斯乡镇矿井)

9、2009.11.21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爆炸(突出逆流引起卸煤仓进风区域瓦斯爆炸)死亡108人。

2000-2009重大和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按矿井瓦斯等级)

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低瓦斯区域占到了66.7%低瓦斯区域占到了92.3%特别关注矿井突发事件诱发重大灾害事故

煤矿低瓦斯“安全“区域存在重大隐患的危险区域特别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原发性灾害安全区域人们更容易违章应对煤矿突发事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及时发现、正确分析及及时应对)(状态动态变化)开滦是一个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压等重大灾害威胁的老矿区。

河北省内的煤矿有18个,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赵各庄矿、马家沟矿——注意突出次生灾害

高瓦斯矿井:唐山矿,兴隆隆泰矿——注意非正规采煤法

其它为低瓦斯矿井——低瓦斯自燃矿井爆炸危险高于高瓦斯不易自燃矿井;各矿井都具有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都具有爆炸危险性。水害威胁:赵各庄、范各庄、东欢坨等矿以及蔚州矿区矿井。有的矿井还有动压现象。3“通风可靠”涉及基本概念的诠释1)通风系统的重要性:“通风可靠”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剖析国内近几年来煤矿各次重大瓦斯火灾事故发生及扩大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来看,常常与矿井通风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瓦斯抽采与风吹瓦斯散的关系因此,建立一个能满足日常生产需风,保证系统简单、风向稳定、风质合格,并且灾害时期又能保持通风动力设备运行可靠、稳定、减少系统破坏、并能快速实现风流控制的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2)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定义为: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其正常工作参数值的能力,以维持井巷中必须的满足要求的风量的供应。解释: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矿井通风系统能保证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和各用风地点有足够风量供给的能力;在正常生产条件打破的情况下,安全地恢复通风的能力;在发生灾变情况下,控制风流流向、流量和抗灾减灾能力。

系统可靠性指标体系:由通风网络(结构)、通风动力(供电)、通风构筑物(牢固、位置)组成。通风系统可靠性包含的内容:(1)在生产时期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保质保量的新鲜风流;(2)保证作业空间有良好的气候条件;(3)冲淡或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4)突发事件对系统影响小;(5)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进而消灭次生事故的发生。3)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矿井通风系统某一局部出现变化致使各风道风向变化可能性及风量变化的幅度;系统稳定性包括风网的稳定性、通风动力的稳定性和通风设施的稳定性。4)可靠性和稳定性两者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但可以认为,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必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必要);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不一定包含系统可靠的所有内容(不充分);系统结构合理性指标体系:由通风网络、通风动力、通风构筑物组成。5)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分布是矿井正常生产接续,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保证。包括矿井进、回风段与用风段阻力合理配备,用风段各采区阻力分布的平衡情况,通风阻力分布对矿井生产的适应性。4、如何做到“通风可靠”:

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应急及时”的通风系统。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系统简单、稳定、可靠;明确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线路、通风阻力和阻力分布比例,通风系统不合理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关键内容解释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分布是矿井正常生产接续,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保证。对于多台主要通风机联合运转的矿井,为了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要求公共风路段风阻远小于较小主要通风机风压,一般要求约占到30%。但对于单主扇运转矿井(分支)的进、回风段(公共风路段)与用风段阻力的配备应控制在多大比例,却没有定量分析。所以,系统阻力分布决定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4.1确保系统合理工作面具备完整、合理的通风系统(屯兰矿事故)

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必须贯穿整个采区(孙家湾事故)

;严禁一条巷道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刘官屯事故)

;高突矿井、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采区专用回风巷;(陈家山事故-注意专用排瓦斯巷的应用条件U+L等通风)采区、工作面局部反风的可能性(红庙事故)

;隆泰、凯兴、郑沟湾、兴源、南留庄等矿使用巷柱式采煤法,残采三角煤、边角煤。东欢坨、范各庄、林南仓、钱家营矿上隅角采用风动风机稀释瓦斯,注意上隅角及采空区部分瓦斯逆流涌入工作面中上部。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和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风(木冲沟煤矿事故、瑞之源矿事故);正负压通风对自燃或漏风大矿井的影响

(兴隆局隆泰、凯兴能源有限公司,蔚州公司郑沟湾等矿井邻近较多小煤窑,采用正压通风)

负压通风→回风道CO浓度高、易发现正压通风→不易发现、易造成突发性火灾均压通风、进风区安全性、上隅角回风巷co浓度、取样位置

20M3/Min2000ppm2000M3/Min20ppm4.2确保设施完好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要加强对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设置的管理,明确构筑标准和验收程序,已有设施要建立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其完好情况,保持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防止风流短路、系统紊乱和有害气体涌出;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不得设置风流控制设施。采区应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率;要加强通风巷道维护,保证风流畅通关键内容解释:大部分矿井风桥是采用棚顶(底)交叉式风桥,抗灾能力弱,应逐步推广绕道式风桥。保持风机、风门、风筒、密闭等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完好运行正常(王庄煤矿)。保持通风设施完好、数量较少、装设位置恰当(屯兰矿事故,

陈家山煤矿),风桥、风门数量少,有足够巷道断面并不失修(白芨沟事故),注意设施的检修。4.3确保风量充足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能满足用风需要时,应当进行系统改造,否则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和采区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当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要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制定通风风量计算和配风标准,编制通风设计,保证采掘面配风充足;硐室配风量要满足设备降温、空气质量符合规定、有害气体不超限的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应达到87%以上。矿井风量应当在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通风巷道和硐室等用风的前提下,加强通风能力配备,具备充足、合理的富余系数,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防范自然发火的要求(陈家山矿事故)。确保风量充足关键内容解释:矿井、采掘工作面及用风地点配风足够(瑞之源煤矿事故);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定(富华煤矿)(贝勒煤矿)

;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孙家湾煤矿事故)风量富裕系数(1.8);风量充足指正常生产条件下的风量保证,异常条件(如突发事件、原发性灾害、正常生产秩序被打破)条件下,难以保证。就必须加强对异常条件相关信息的发现、分析和处理)4.4确保风流稳定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和执行测风制度,对井下用风地点和通风巷道定期测定风量,并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废弃巷道、盲巷和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鹤壁二矿事故);要尽量减少角联通风,对无法避免的角联通风巷道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风向、风速稳定,严禁在角联通风网络内布置采掘工作面;要根据采掘进度及时施工永久通风设施,杜绝通风工程亏欠,并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掘进面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或全风压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低瓦斯矿井的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确保供风稳定、可靠。确保风流稳定关键内容解释: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风量、风速稳定均衡,异常条件下对风量特别是风向影响尽可能小;高突矿井掘进面——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实现自动切换(焦家寨煤矿事故);严禁3台及以上局扇送一掘进面;不得1台局扇送2掘进面。对正常生产秩序打破和突发事件能及时发现(预警)、正确分析、及时应对(新兴事故、大平事故、孙家湾事故、富华煤矿);恢复送风送电程序正确(大同焦家寨事故);反风的可行性分析;救灾行为的自身安全性分析。4.5确保应急及时火区注惰对其大气状态的影响(爆炸)矿井反风-灾变通风

为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矿井反风注意事项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富华煤矿)

。反风演习应注意井下各区域的供风量变化、瓦斯浓度以及对火区和采空区气体的影响。注意反风后影响区域人员的通讯联系和撤退。平常对井下人员进行反风知识的教育。反风-撤人-侦察-直接灭火的正确顺序多数矿井反风演习内容仅考虑反风时间、反风总风量,未能考虑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以及生产区域反风量不足等状况的了解及应对措施。马家沟、赵各庄、林西、唐山等矿应用软件模拟火灾时反风状况,误差较大。因为反风门的严实程度,无反风门位置的漏风等软件模拟难以考虑的因素,将导致很大的误差。各矿井普遍存在采煤工作面进风(皮带)巷发生火灾时期,工作面无法进行局部反风的问题。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我国煤矿重大事故频发,在事故应急决策和救援中,面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危险和严重的局面。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具有时间紧迫性、决策依据信息模糊性、灾变状态动态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应急救援决策与救灾比面对正常生产状态的事故防治更为复杂而艰巨,需要更强的技术装备支持。绝大多数矿井制定了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但都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不具体、不具备可操作性的缺点。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未能考虑应急救援演练,事故预防处理计划未能考虑火灾与爆炸等重大灾害相互转化以及瓦斯异常涌出等突发事件的防治。制定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可以提前以充裕的时间分析对比各种救灾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实施救灾、自救、控风、撤人等各项措施,从而,有助于救灾决策的实施。(Mfire现场应用)树立正确的决策理念:

两害相权取其轻-----(辩证分析)河南陕县水灾河南平顶山瓦斯突出陕西铜川陈家山瓦斯爆炸救灾恢复矿井通风系统,了解爆炸有无火情,恢复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窒息环境与爆炸环境通风可靠包括五个方面: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应急及时从本质上来说,其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统一的,相互关联的5总结谢谢各位!“通风可靠”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000年9月27日20时38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除+1800水平大巷以外的所有井下地点。井下作业的224名矿工中,160人遇难,11人重伤,83人生还。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境内。井田走向长8km,倾斜宽为0.9-1.9km,面积约12.65km2。矿井可采储量9946万吨,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服务年限为79年。1974年投入生产。该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9.9m3/t。木冲沟矿事故(循环风+违规排瓦斯+打开矿灯)案例1贵州水城木冲沟矿瓦斯爆炸事故局部风机停风积存大量瓦斯巷道,正排放瓦斯

循环风新鲜风不够四台局部风机用,产生循环风,高浓度瓦斯回流,遇拆卸矿灯的火源引起爆炸。木冲沟矿因循环风引起瓦斯爆炸示意图返回案例2宁夏白笈沟煤矿火灾、爆炸灾害事故教训开拓布置、采掘计划不遵循“合理通风规律”所致返回案例3重大灾害破坏效应及其影响的动态模拟距100号节点800米发生火灾5分钟到达抽排泵站11分钟到达潘三西二运输巷火灾控风前烟流迅速威胁到抽排泵站、1782(1)工作面、采区下部变电所和1481(3)工作面等工作地点。打开风门潘三西二运输巷火灾控风后

烟流直接进入回风巷道,不再威胁工作地点,为人员的撤退及继发性灾害控制提供支持。用MFIRE软件对火灾、爆炸、突出等事故进行动态模拟,定量分析灾害威胁范围及可能的继发性灾害,为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救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发挥控制原发性灾害、避免继发性灾害的作用。返回

案例4孙家湾煤矿“2.14”事故14时55分盲斜下山瓦斯浓度达4%。2%的积聚瓦斯于14时49分排出。配电点处14时53分瓦斯浓度达8%。15时01分发生瓦斯爆炸。爆炸前,瓦斯浓度0.2%。爆炸前,瓦斯浓度0.2%。瓦斯浓度达2.7%。14时49分38秒冲击地压发生;14时50分至14时52分瓦斯浓度由1.29%升至4%以上。应急及时系统合理风量充足415面爆源点415运顺415回风巷415高位巷1号联络巷四总回四皮下四轨下415灌浆巷415工作面注水、注浆、注凝胶

24日16时起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事故发生前推进27m。28日7时06分,下隅角尾梁后部强制放顶放炮引起瓦斯爆炸.24日12时10

分,上隅角再次爆燃。

23日10时40分,上隅角放炮引起爆燃23日10时50分,85架附近发现明火。

24日12时14分53号尾梁着火,经洒水火灭。

工作面推进

案例5陈家山煤矿“11.28”事故虚拟现实系统需借助专用软件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因展示条件所限,本图仅以二维静态图形显示虚拟现实场景,虽然显示效果差,但也较清楚地显示出下隅角瓦斯爆炸的原因。所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能真实显示三维动态灾变过程,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爆炸性气体混合带采空区冒落带1号联络巷交叉口瓦斯流煤层炮眼新鲜风下工隅作角面陈家山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图415下隅角局部剖面图415运巷1号联巷与415运巷的交叉口转载机头顶煤工作面采面煤壁位置工作面后梁位置1号联络巷炮眼位置炮眼瓦斯通过裂隙流动工作面位置CH4CH4CH4CH4风量充足系统合理设施完好

案例6云南昌源煤矿“11.25”事故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11.25”事故:爆源:1173运输巷内距40m上山眼口以里15m附近区域瓦斯积聚:主要通风系统不合理、通风设施不合格,造成通风系统极不稳定;井下局部通风管理混乱,1173与1174作用区局部通风机串连通风,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174运输巷和1174北翼作业点供风;1174北翼作业点放炮落煤涌出高浓度瓦斯,被局部通风吹排到1173运输巷,再加上40m上山眼高浓度瓦斯溢出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火源:1173运输巷距40m上山眼口以里15m处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供电电缆绝缘损坏,造成芯线短路,产生火花,引爆瓦斯。事故原因返回图1东二盘区巷道布置及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方向示意图

案例7晋城寺河煤矿“2.1”事故事故原因瓦斯积聚原因调风方案没有经过科学分析论证,在不应该进行密闭的区域实施了密闭作业,导致在已经实现全负压通风的2306工作面的23063巷、23062巷和23064巷掘进区域、23061巷以南东二盘区巷道区域和2303工作面相关巷道区域形成92857m3的瓦斯库。引火源瓦斯爆炸引火源是由于违章放炮,放炮母线为450/750V的普通照明线,悬挂在金属网上,母线上存在多处漏电,在放炮瞬间2.5kV高压击穿放炮母线,漏电电压通过金属网在爆源点附近放电,产生火花。寺河矿对外包队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包代管。此外,寺河矿井下主要采用金属锚网支护,金属网没有接地,密闭处金属网未完全断开,也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返回9#煤层无通风系统40m巷道无风作业40m巷道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

案例8瑞之源煤矿“12.5”事故风量充足系统合理案例9焦家寨煤矿“11.5”事故9:00,掘二队停电,51108进掘停风;9:05送电9:25,掘二队再停电停风;9:33再次送电11:05掘二队再次停电停风51108进掘面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约11:30,51108进掘面再次送电高浓度瓦斯自开切眼运移至四冒处;接线盒失爆11:38,高浓度瓦斯在四冒处因接线盒失爆而爆炸事故原因瓦斯积聚原因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瓦斯积聚,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在瓦斯-电不闭锁和未采取排放瓦斯措施的情况下,违章送电、送风;引爆火源51108进风掘进巷距巷口630m处的动力电缆两通接线盒失爆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存在的主要问题1、爆源处的动力电缆两通接线盒为假冒伪劣产品,标注的生产单位是“沈阳防爆电器厂”,矿用安全标志编号为“920454”,经在安全标志网查询和安标办核实,既无沈阳防爆电器厂,又无该安全标志编号产品。2、瓦斯-电不闭锁;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局部通风机开停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负荷侧馈电状态传感器。3、多次发生无计划停电;停电后,不能做到查明原因、消除隐患后恢复送电。4、在停风、瓦斯超限情况下,没有将人撤到安全地点。应急及时风流稳定A6m18~20°4.5m8~10°钻孔A-A’剖面B’3.251.251.9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62.01.11.21.22.20.81.91.22.43.91.23.01.21.23.81.2A’B鹤煤二矿38煤柱工作面顶煤预裂炮眼示意图上顺槽下顺槽4mB-B’剖面钻孔(m)案例10鹤壁二矿“10.3”事故

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38采区北煤柱1工作面施工顶煤预裂钻孔距切顶线较近且向采空区方向倾斜,最小抵抗线不足,违章打眼;实施17#孔顶煤预裂爆破时,违章放炮,引起附近采空区内积聚的瓦斯爆燃、爆炸。

返回22时09分12秒~22时12分26秒瓦斯浓度从0.12%升到40%以上.案例11大平煤矿“10.20”事故22时31分31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