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第五章2/4/202315.1现代远程教育概述5.2网络课程学习5.3卫星广播电视学习5.4数字化图书馆目录5.1现代远程教育概述5.1.1何为现代远程教育5.1.2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5.1.3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5.1.4现代远程教育之特征及意义5.1.1何为现代远程教育概念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或DistanceLearning)亦称远距离教育、远程学习,是指处于不同地点的知识提供者和学习者之间通过适当的手段所进行的交互教育行为。远程教育中学生与学校、教师是相分离的。学生尽管并不处于教师连续、直接的教学指导之下,但仍然从教育组织的计划、指导和教学辅导中受益。学界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解释:1、现代远程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学机构之间相对分离,通过各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媒体与技术资源实现教学活动的教育的总称。(杨晓宏、俞树煜、王卫军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学界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解释:2、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集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它是以因特网技术为主要标志,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应用于教育的高新技术的统称。(张健《现代远程教育: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理论导刊》2002年)学界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解释:3、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郭英楼主编《现代远程教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学界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解释:4、现代远程教育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技术以及现代传播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模式。(汪基德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由上述界定可知,现代远程教育是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新型远程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相比,它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实现了时空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一般远程教育相比,又具有技术的先进性。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权威人仕心中的远程教育德斯蒙德·基更博士
丁兴富教授
爱尔兰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博士的观点远程教育是教育致力开拓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和教师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生和学习集体也在整个学习期间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这种教育形式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也是可能的,它相当于一个工业化的教育过程。远程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准永久性分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分离是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处于物理空间相对分离同时通过信息传递又相互联系的状态;教与学过程是以特定的技术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为基础的。分离并不是完全永久性的,也就是说远程教育中并不完全排斥面对面交流。
媒体与技术的作用:媒体与技术是远程教育中又一个重要特征。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与技术是关键因素,是远程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双向通信: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育信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递,远程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通信是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和多向通信机制是面对面的,而远程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主要是非面对面的,是基于一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我国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的观点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学校远程教育是具有以下属性和特征的教育形态: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由各类学校或其它社会机构组织实施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它泛指借助一定的媒体资源把教学内容传递到相隔一定距离的个人或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群体的活动,是将课堂传送到一处或多处进行教育的形式。远程教育主要特征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运用技术媒体形成教学环境。现代远程教育的分期及历史回顾1、发展分期第一期:函授模式第二期:多种媒体互补模式
第三期:基于网络、卫星电视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2、国外现代远程教育历史回顾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历史回顾发展阶段兴起时间技术基础教育形态第一代19世纪中叶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函授教育第二代20世纪初期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广播电视大学第三代20世纪末期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网络学院、虚拟大学清大学习吧
/2、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840年的英国函授教育(艾萨克·皮特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的发明和四十年代电视的出现成为远程教育的最重要的传播媒体。教育者利用这些媒体把教育节目播放给数百万的学习者,把学习的机会带给那些不能参加传统学校学习的人。远程教育不断通过各种通讯媒体的结合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普及,很多人通过电话线上网,这使师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参加会议进行交流。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三个重要发展趋势:
远程教育应用层次的多样化:从高校到广泛地被应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扶贫项目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师在职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是开展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方法,教师培训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性工作。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和与实施:与其它媒体相比,计算机网络在多媒体资源共享、师生间或者学生间的交互,以及虚拟教育社区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卫星电视远程教育模式:通过数字卫星电视可以将远程教育资源传送到电视用户,学习者只需坐在电视机前就可以接受教育,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模式: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教学媒体,学习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接受远程教育,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模式。有线电视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在于终端不同,一个是“电视”一个是计算机。有线电视网络是高效廉价的综合网络,具有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天地网合一远程教育模式:天网是指卫星电视网络,地网是指各种计算机网络。点与点网络传输远程教育模式:这是教育部依据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传输模式,即: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与计算机教室的三种传输模式。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的设计遵循的原则:稳定性、实用性、易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通过成套光盘的应用,大力普及利用光盘教学和辅助教学。教师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与学过程,并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光盘,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学习新课程的知识,扩展教育教学思路。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一方面通过下载、加工、刻录,源源不断地补充光盘资源;另一方面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各类专题教育资源,加强思想品德、卫生、法制、安全、环保等教育。每周组织学生收看电影或其他文艺节目;还可以结合卫星IP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论、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模式三:计算机教室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利用“天地网”资源和光盘教学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的作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学科教学和开展其他专题活动。学校可以利用模式三所提供的网络环境,提高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小结理解这些远程教育的传输模式,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远程教育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播的手段,归根到底,它们都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手段却没有改变学习的本质。实际上,不论是远程还是面授都无非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传统教育中的面授和集体学习所达到的沟通、情感表达、人格塑造是网络无法重现的。而远程教育所提供的及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是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
科普知识:GPS导航定位1.空间部分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此外,还有3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2.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Monitor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MonitorStation)、地面天线(GroundAntenna)所组成,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Spring)。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3.用户设备部分用户设备部分即GPS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实体1.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2.开展远程教育的网络大学3.国外利用互联网在我国设立的网络学校4.国内大企业、教育机构利用网站建立的各种网络学校,主要开展职业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等5.1.2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
1.基于Web方式的电子课件及视频流课件2.实时视频授课系统3.基于卫星教育电视系统的远程教育4.基于电信网方式的现代远程教育
5.1.3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
1.讲授型模式(同步、异步;比如百家讲坛)2.个别辅导模式(CAI软件;网站在线客服)3.讨论学习模式(主题区,北大中文论坛)
/4.探索学习模式(百度知道)5.协作学习模式(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1.4现代远程教育之特征及意义1.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p165)(1)开放性(2)交互性(3)经济高效性(4)先进性2.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p167)(1)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有赖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2)教育公平的局部实现(3)节约了教育资源(4)赋予了教学概念以新的内涵5.2.1网络课程的定义5.2.2网络课程的特点5.2.3网络课程的现状及不足5.2.4部分网络课程网站简介5.2网络课程学习5.2.1网络课程的定义
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WWW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5.2.2网络课程的特点(p168)1.超媒体性(各模块之间丰富的链接)2.自主性(自主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网络学习)3.开放性(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4.协作性(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探讨)5.共享性(信息资源的共享)什么是超文本相对于纯文本,超文本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文本文件之间的自由转换,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文本”,故而简称之超文本。超文本与纯文本相比,它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网状结构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它借助超链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相关内容。
现实中,Web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超文本连接,它使文本不再像一本书那样是固定的和线性的,而是可以自由地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转到另一个主题。当要了解某个主题的更多内容时,只要在这个主题点一下,便可以跳转到包含该主题的其他文档上去。什么超媒体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是对超文本的扩展,除了具有超文本的全部功能以外,还能够处理多媒体和流媒体信息。形象地说。它是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相关文件信息,意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与超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超文本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主要是文句之间的链接关系。超媒体除了使用文本外,还使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或影视片断等多种媒体来表示5.2.3网络课程的现状及不足1.网络课程的现状(1)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和开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2)重视了对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3)对学习者的服务得到了提高(4)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资源丰富多彩
2.存在的问题(1)网络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与网络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2)绝大多数的学习者仍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全民范围内尚未形成浓厚的网络课程学习的氛围。(3)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发布上。
3.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1)全方位,个性化,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能紧密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2)一个全部由网络媒体和技术来实现的网络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3)一整套从教学到管理、监控和评估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4)移动学习模式体系的建立。
5.2.4部分网络课程网站简介1.新东方教育在线2.中国基础教育网3.环球职业教育在线4.游学网5.101远程教育网
5.3卫星广播电视学习5.3.1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运行模式5.3.2我国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教育取得的成就5.3.3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传输方式5.3.4卫星广播电视学习的优势5.3.5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意义及发展5.3.1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运行模式
卫星电视教育(satellitetelevisioneducation)是通过通信广播卫星的电视信道传送教育节目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预定地域转发广播电视节目的系统。该系统由上行站、星体和地面接收站三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
图5-1卫星广播电视系统
5.3.2我国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教育取得的成就1.国家的重视和提倡
“村村通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解决了全国农村的广播电视覆盖问题,“西新工程”解决了西藏、新疆等边远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听广播、看电视问题。2.各类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蓬勃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学校教育技术)
5.3.3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传输方式1.卫星广播电视转播
是利用通讯卫星从事节目素材的传输,采用较大的地面接收站,接收通讯卫星传播的广播电视信号,经微波线路(或其它方式)进到转播中心向用户播放。2.卫星广播电视直播
就是卫星从太空发射电视节目信息,用户个别接收或共用接收天线,将卫星播放的电视节目分配给多个收视者共同接收即DTH(Directtohome)方式。我国利用鑫诺一号通信卫星Ku波段转发器开通的“村村通”直播平台就是DTH业务。
典型的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如图5-2所示
图5-2数字卫星广播传输系统5.3.4卫星广播电视学习的优势
1.覆盖面大,利用率高2.图像质量好3.教育规模大、师资精良
5.3.5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向1.是减少“文化休克”,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和谐发展的保障2.是农牧区群众文化普及、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3.是向海外华人等普及中华文化的窗口何为“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5.4.1数字化图书馆概述5.4.2数字化图书馆相关技术手段5.4.3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5.4.4数字图书馆的特点5.4.5几个主要的数字图书馆简介5.4.6数字化图书馆的问题及未来5.4数字化图书馆5.4.1数字化图书馆概述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包含两个范畴: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前者负责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后者负责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简而言之,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或网络图书馆。它具有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的检索、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发布以及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安全、权益保护、访问权限等)等功能。5.4.2数字化图书馆相关技术手段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整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数字化资源的集合。它涉及到的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主要的技术手段:
1.数字信息采集、保存技术
数字信息的采集、保存是数字图书馆最重要的技术之一。(1)非数字信息的数字化技术(2)异构数字信息的格式转换技术(3)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技术2.数字信息组织技术
数字化图书馆的“海量数据”需要有序、高效的聚类技术。在借鉴传统图书分类的基础上,数字化图书馆有更多、更便捷的聚类技术,如以主题概念聚类、以人物聚类、以用聚类、以时空聚类等。
3.数字信息服务技术(1)智能信息检索技术:
基于文本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图像信息检索技术基于音频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视频的信息检索自然语言检索技术(2)智能信息推送技术
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通过网络主动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用户桌面,以减少用户在网络上搜索的时间的一项技术。推送(push)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拉取(pull)信息检索方式,使用信息推送技术,可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率。4.数字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是数字化图书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包括: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能够防止数据被非授权用户或实体改写或破坏;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等。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有密码学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安全监控技术等。5.4.3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的“21世纪图书馆”展览会上有人提出了“没有图书的图书馆”的观点,这是数字图书馆思想的最早萌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起源于1993年9月,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国家宇航局、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联合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倡议”项目。1995年3月,IBM公司发起了“IBMDigitalLibrary”的倡议,计划建立IBM数字图书馆,将信息数字化,并集存储、管理、查询、检索技术和传递功能于一体,在公共网络(如Internet)和专用网络(如IBMglobalNetwork)上发布,实现信息共享。
从1995年开始,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了对国际数字图书馆研制状况的跟踪调研,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国家863项目《知识网络——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进行了标准化的立项及制定工作。中国数字化图书馆正式开始建设的标志是1997年7月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了该项目的实施。
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2000年4月,文化部在国家图书馆主持召开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第一次联席会议”,标志着筹备几年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2001年5月23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2008年7月,CNKI(中国知网)推出“个人数字图书馆(PersonalDigitalLibrary,以下简称PDL)”,实现了对文献、信息、知识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而创建的数字图书馆。2009年2月,国家图书馆宣布将“帮助读者建个人数字图书馆,让有需求的读者拥有自己的阅览书架”。这预示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真正开始步入个性化服务的时代。5.4.4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海量”信息存储2.方便、快捷的检索、传递、利用功能3.信息的共享程度高4.信息服务个性化强5.4.5几个主要的数字图书馆简介
1.
超星数字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是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项目,由时代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租租赁合同(2篇)
- 员工借款工资抵扣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涉及的物业维修与保养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安全服务合同:某大型企业
- 墙地砖购销协议
- 环保型土方销售协议
- 保密协议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 碎石河沙销售购销合同
- 工程监理补充协议模板
- 农村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树师德师风演讲成品课件两篇
- 足疗店应急处理预案模板
- 《从刺激到反应》课件
- 项目经理的管理思路
-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款冬花
- 项目一-旅游概述-(旅游概论课件完美版)
-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单元中庸之道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
- 移动应用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书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