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_第1页
关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_第2页
关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_第3页
关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_第4页
关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位姓名学号成绩组长叶前彬1431121071395组员李龙1431121071495组员李帅1431121071694组员李鑫1431121071793组员罗浪1431121071895组员沈佳怡1431121071593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7.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7.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分为4代。第1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第2代:初级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后期第3代: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第4代:新一代的计综合性、智能化、宽带、无线等高速安全网络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4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个阶段,这类简单的“终端一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5第二阶段初级计算机网络最初的ARPANET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H(HOST)是计算机主机IMP(InterfaceMessageProcessor)是接口信息处理机。ARPANET是Internet的雏形,也是Internet初期的主干网第三阶段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6特点: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的协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于1984年正式颁布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ISO7498,分七层,称为OSI七层模型。OSI/RM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标准化的进程,网络的标准化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7第四阶段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90年代)7.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就是局部区域内通过高速线路互连而成的较小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也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一个分支。一方面,LAN容易管理与配置;另一方面,LAN容易构成简洁整齐的拓扑结构。局域网速率极高,延迟小并具有成本低、应用广、组网方便和使用灵活等特点。2.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一般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域、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局域网、计算机、终端等互连而成的大型计算机通信网络。广域网是Internet网络的核心。3.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目前,常使用LAN或WAN的技术去构建与MAN目标范围、大小相当的网1.公用网通常是指所有用户可以租用的网络。如,公用电话网、公用电视网等;这类网络的特点是:由电信公司等大型单位出资建设的大规模网络,因此归属于国家或大型单位所有。2.专用网通常是指单位用户自行构建的网络。如,军队、学校、研究机构、电力、铁路等网络。这类网络的特点是:由单位用户出资建设,因此,网络归属于其建设者,不向本单位以外的用户提供服务。7.1.3网络的拓扑结构7.2计算机网络的组件传输介质1.双绞线双绞线(TwistedPair)是由一对或者一对以上的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逆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传输介质,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是一种常用的布线材料。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CoaxialCable)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3.光纤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A.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网卡网卡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交换机交换机(英文: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路由器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7.3TCP/IP协议IP地址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Protocol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域名系统域名系统(DomainNameSystem缩写DNS,DomainName被译为域名)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TCP/I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7.4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WiFi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事实上它是一个高频无线电信号。[1]无线保真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甚至把无线保真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蓝牙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7.5移动通信网络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1000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100万用户。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2]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蜂窝网络体系结构7.6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概述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结合科学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2014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第八章物联网和云计算8.1物联网起源的概述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的Sarma、Brock、Siu创造性地提出将信息互联网络技术与RFID技术有机地结合,即利用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EPC,ElectronicProductCode)作为物品标识,利用RFID实现自动化的“物品”与Internet的联接,无需借助特定系统,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对任何物品的识别与管理。1999年,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吉列和宝洁等组织和企业共同出资,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立Auto-IDCenter,在随后的几年中,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士、中国、韩国等国的6所著名大学相继加入Auto-IDCenter,对“物联网”相关研究实行分工合作,开展系统化研究,提出最初物联网系统构架:射频标签识读器Savant软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实体标记语言服务器(PML-Server)2003年11月1日,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出资正式接管EPC系统,并组成EPCGlobal进行全球推广与维护。与此同时,原6所大学的AUTO-ID实验室转到EPCGlobal下的技术组,作为EPC实验室,继续对EPC系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提出物联网系统架构:EPC编码EPC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EPC信息服务(EPCIS)物联网的定义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就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但是,“物联网”概念的真正提出是在1999年,由EPCglobal的Auto-ID中心提出,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就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但是,“物联网”概念的真正提出是在1999年,由EPCglobal的Auto-ID中心提出,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称“物联网”为“TheInternetofthings”,并发表了年终报告《ITU互联网

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并描绘出“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现在较为普遍的理解是,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初具基础。

物联网的特征1)应用广泛性2)连续性控制3)创新性4)增值性5)生态关联8.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8.2.1技术框架8.2.2自动识别技术于RFID8.2.3传感技术8.2.4M2M接入技术8.2.5物联网的安全技术8.3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在交通中的应用物联网在医疗中的应用物联网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在家居中的应用物联网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8.4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的发展现状Google是最大云计算的使用者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云计算的优势一、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四、使用网络的无限可能二、用户端设备的低要求三、轻松实现共享3G、物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云计算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3G第9章信息安全及网络理论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收到保护,不收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儿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

窃取——非法用户通过数据窃听的手段获取敏感信息。截取——非法用户首先获得信息,再讲信息发送给真实接收者。伪造——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篡改——非法用户对合法之间的同喜你信息进行修,再发给接收者。服务攻击——攻击服务系统,造成系统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行为否认——合法用户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非法授权访问——未经授权儿使用网络或计算机。9.1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序号病毒类别数量序号病毒类别数量1DOS病毒40000多种7PowerPiont病毒100多种2Window32病毒15种8Scrpit病毒500多种3Windows9X病毒600多种9Macintosh苹果机病毒50种4WindowsNT/2000病毒200种10Linux病毒5种5Word宏病毒7500多种11手机病毒2种6Excel宏病毒1500多种合计5500多种表9-1病毒种类和数量

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脚本型病毒蠕虫病毒9.1.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职位姓名学号成绩组长叶前彬1431121071395组员李龙1431121071496组员李帅14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