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4-中国的农业改革_第1页
中国经济专题4-中国的农业改革_第2页
中国经济专题4-中国的农业改革_第3页
中国经济专题4-中国的农业改革_第4页
中国经济专题4-中国的农业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一、大推进的理论霍夫曼定律、以钢为纲;当时的现实条件二、计划经济制度:统购统销、人民公社重工业化—高积累率—压缩成本(汇率、利率、工资)—保障生活水平—计划配置—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三、大跃进及其后果大炼钢铁,“浮夸风”,大饥荒(两种主要理论,几种主要的解释,长期影响)四、三线建设含义、背景、上山下乡四、中国的农业改革

范子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ivannj@163.comoutline一、农业改革的原因二、农业改革的过程三、农业改革的成就四、遗留问题参考教材BarryNaughton,“TheChineseEconomy”,chapter3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第三章。一、农业改革的原因人民公社效率低下高投入、低效率农业生产在1970年代中期的滑坡杨大利:农村改革的原因是因为对大饥荒的恐惧1977年,粮食较上年减产355万吨,而棉花的减产情况更为严重。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政府不得不花费21亿美元——中国当时外汇储备的五分之一——来进口粮食、棉花、食用油和糖农村的分散性(天高皇帝远)一、农业改革的原因“包产”和“包干”“包产”:把产量包给小组或农户,即小组或农户交给集体一定数量的粮食“包干”:把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分给小组或农户,即彻底的小组或农户经营改革方式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组包干到户“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二、农业改革的过程安徽的实践1978年,安徽大旱万里决定给每个农户一亩地,让他们自己耕种,结果引起连锁反应,出现包产和包干等形式的农户经营方式小岗传奇:十一户农民立下血书,搞包产到户“要吃米、找万里”四川的实践广汉的一个村子从1974年就开始包产到户,1978年被赵紫阳推广到全省“要吃粮,找紫阳”1978年复,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队里严国昌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量: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是不吃大锅饭!副队长严宏昌再也不想出去要饭了。1978年秋天,严宏昌联合18户人家搞了大包干。“我豁出去了,要是我被抓起来,村上人会养活你们娘几个儿的。”他很悲壮地对自己的婆娘说。

这个冒着身家性命危险带头实行了“大包干”的人说:这是逼出来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正是邓小平反复告诫人们的话。

/c/2008/01/16/1420758.htm安徽小岗30年变迁:严宏昌的家庭史

2008年10月16日12:32

二、农业改革的过程包产到户在贫困地区的推广1979年:允许偏僻地区搞包产到户,其他地方不禁止1980年:扩大到所有贫困地区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农村改革的基调,自此出现的五个一号文件都是谈农村问题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激进的改革例外: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二、农业改革的过程反思:1961年3月,实行“责任田”的农村生产队,占全部生产队的39.3%,为何后来没有推广?中央决策层对“标准计划体制”的失望和不满三、农业改革的成就帕累托改进至少有一人的福利得到改进,而没有人的福利下降的过程农村改革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农民受益:收入增加、自由增加城里人受益:粮食供应充足政府官员也受益:不用担心粮食安全问题三、农业改革的成就三、农业改革的成就三、农业改革的成就各项农村改革对产出贡献率为48.64%,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贡献率为46.89%。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缓解了短缺经济的问题四、遗留问题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的农业用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每个人都拥有村庄土地的所有权农村改革确立了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和剩余索取权双层所有制:“集体所有,农户耕种”1985,15年合同,1993,30年四、遗留问题可能的后果土地的不定期调整导致地权不稳定:降低农民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土地经营的零散化:增加生产成本土地不能转让: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村干部控制土地的分配、调整和农转非农村医疗不足:集体无投入,基本卫生服务减少,每千人的病床数从1985年的1.5下降到2003年的0.72四、遗留问题粮食购销系统—80年代的双轨制,90年代的省长负责制,(粮食储备)粮食直补减负—2000年税费改革,—三提五统:上缴乡政府的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三项提留;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办训练、修建乡村道路五项统筹—黄宗羲定律四、遗留问题“二元经济”(Lewis)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农民苦是必然的农业收入不足以让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赶上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三十年之后中国农村还会有4亿左右的人口,农业收入仍然不足以让农村居民的收入赶上城市居民的收入四、遗留问题鼓励由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不是城镇化为什么政府政策不鼓励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担心大城市病担心社会治安的恶化担心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的反对四、遗留问题出路:土地与户籍的联动改革(陆铭)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占补平衡农民有建设用地指标:宅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