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本章要点
人际关系的概述人际关系的理论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人及沟通及其改善3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第三节人际沟通第四节人际吸引4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一切方面。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社会学角度,未揭示人际关系的特性)狭义:人与之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反映了个人与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5(二)、人际关系成分的分析活动(不同人际关系类型具有不同的活动)满意感(不同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不同)原则(正式原则和非正式原则)技巧61:物质和工具性帮助;2:社会和情感;3:共同利益7(二)、人际关系成分的分析原则(正式原则和非正式原则)技巧8二、人际关系的界限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一)人际关系界限的价值取向(二)人际关系界限的跨文化研究9(一)、人际关系界限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个人主义10(一)、人际关系界限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个人主义11(二)、人际关系界限的跨文化研究12三、人际关系的作用幸福感13三、人际关系的作用心理健康14三、人际关系的作用身体健康15第一节补充16莱文格和斯诺克(G.Levinger&G.Snoke,1972)用图解的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极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作了直观描述。17低高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18交往之前,彼此未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双方处于零接触状态一方开始注意对方,或双方相互注意时,交往才开始,但没有情感的卷入表面接触才是人及沟通的真正开始,此时仍未有共同的心理领域19轻度卷入:共同心理领域较少,双方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中度卷入: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双方心理世界有大部分重合深度卷入:双方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心理世界高度重合
无论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双方的心理世界不可能是完全重合的,彼此都有自己隐私的部分20(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奥尔特曼和泰勒(L.Altman&D.A.Taylor,1973)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参考指标,将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通过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程度如何,可以知道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深度如何,知道别人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程度,因为自我暴露程度越高说明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高。21定向阶段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注意: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是自发的或非理性的。当对象的某些特质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成为我们注意的对象。我的眼里只有你。抉择:是理性的。例如,选择恋人:外貌、价值观、兴趣、爱好、品格等。22时间跨度: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很快就完成。有经常的接触机会但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才能完成。
初步沟通:在选定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之建立联系,希望对对方有个初步了解,同时,也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3情感探索阶段目的是为了探讨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随着共同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增加。但话题仍未涉及对方隐秘性领域或隐私敏感区。尽管这一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都遵守交往规则,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即使分手也无关紧要。24情感交流阶段这一阶段,双方的话题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双方关系的性质已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双方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如果在这一阶段关系发生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本阶段,人们会相互提出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25稳定交往阶段心理上的共同领域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为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隐秘性的个人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感情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仅仅停留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26一、人际关系理论概述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学派理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自我防御理论、无意识理论、基本焦虑学说行为主义:强化学习理论人本主义:需要和动机国外专家理论人际交往:符号相互作用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社会交换论27国外专家理论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人际特质理论:群体中人际关系层次理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中国专家理论费孝通:差序格局论杨国枢:社会取向论何友晖:关系取向论彭泗清:示范与回应模式论28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兹(1958)提出,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有些人表现明显,有些人表现不明显。人际关系模式大致通过三种人际需要来加以解释。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感的需要29(一)包容的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相容,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满足:沟通、包容、相属等肯定性行为特征。未满足:孤立、退缩、排斥、忽视等否定性行为特征。30个体成长中,如果包容的需要长期没得到满足,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低社会行为: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主动参加社交性活动。行为特点: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拒绝加入团体等。超社会行为:外向,主动与别人交往接触,行为具有表现性,例如大声说话,吸引他人的注意等。31满足: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未满足: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二)控制的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控制行为可以归结为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32拒绝型:倾向于谦逊、服从,在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力和责任。独裁型:喜欢支配、控制他人,喜欢最高的权力地位。民主型:是理想的类型,能顺利地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能够顺从上级,又能自己掌权。可分为: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三种33控制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完全控制孩子,独揽大权,支配孩子的一切行为或样样包办,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拒绝型或独裁型的行为特征。34(三)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35如果父母与儿童在情感上不能建立亲密的联系,就有可能导致低个人行为或超个人行为。满足:喜爱、亲密、同情、友好、热心等行为特征。未满足:憎恨、厌恶、反感、冷淡等行为特征。36理想的情感行为是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良好的自信心及社会交往方面的技巧。低个人行为: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表面上表现得很友好,但却与人保持一定的情绪距离并希望别人对他也这样。担心自己能否引起别人的好感,能否博得他人的喜欢。超个人行为:希望与别人建立亲密联系,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和主动,或死死盯住自己的朋友。。37不同需求的基本人际关系倾向行为表现需要性质38三、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符号、意义的作用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这一术语是H.布鲁莫于1937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来源于G.H.米德的著作《心智、自我及社会》(1934)。米德认为,社会心理学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个别个体,而是群体和社会中被称为个体相互作用过程的社会过程,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主要是符号的相互作用。39两类符号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声音、光源、颜色、动态、姿势、表情等。抽象的人为的符号:语言、文字、图案、文化等。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解释交往中信息的含义记忆语言中包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作为交往的外在载体。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刺激都称为符号。40布鲁莫指出,在非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式或动作起反应,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解释这些姿式或动作或言语,并根据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意义进行活动。
该理论基于3个基本假设:①人们是依据事物对他们的意义处理事物的。事物指社会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②社会客体的意义来自于社会相互作用,不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③意义可以被掌握,也可以通过解释而改变。41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决定于3个变量:个性结构、角色和参照群体。个性结构包括3个成分,即I、me和self。I是主动的我;me是规范的我,他人所见的我;self是自我。主动的我是冲动性的、创造性的,是变化的源泉。规范的我是社会的我。自我是主动的我和社会的我的相互作用。个性发展的源泉在于主动的创造性,社会变化的原因在于个性。
42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区别。43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们为了顺利地实现交往和沟通,必须有能力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即所谓角色采择。这就是说,要能处于交往对方的地位上,像对待客体那样对待自己,要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和行动的意义,想象出他人如何感知这些言语和行动。符号相互作用论还认为,为了顺利地实现群体内的相互作用,个人还必须了解群体多数成员对他的态度。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是该个体接受他人对他的态度的结果。补充观点采择补充观点采择霍莉是一个8岁的女孩。她喜欢爬树。在邻居所有的孩子中她最会爬树。一天,当她从一棵高树上爬下时,从离地面不高的树枝掉了下来,但没有摔伤。她的爸爸看到了,他很担心,要求霍莉以后再也不爬树了,霍莉答应了。后来有一天,霍莉和她的朋友们遇到了肖恩。肖恩的猫夹在了树上下不来了,必须立即想办法把猫拿下来,不然猫就会从树上摔下来。只有霍莉一个人能够爬上树把猫拿下来,但她记起曾答应爸爸再也不爬树了。补充观点采择问题:1、霍莉知道肖恩感到怎样吗?2、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了,他会感到怎样?3、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她认为她爸爸会怎样做?4、你会怎样做?补充观点采择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3-6岁)儿童通常认为霍莉会去救那只小猫。当被问及霍莉的爸爸对霍莉违反诺言会怎样做时,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他会“很高兴,因为他喜欢猫”。换言之,这些儿童自己喜欢猫,而且假定霍莉和她的爸爸也喜欢猫。他们认识不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补充观点采择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当问儿童霍莉的爸爸是否因霍莉又爬树而生气时,儿童会回答:“如果他不知道霍莉为什么爬树,他会生气。但是,如果她知道了霍莉为什么爬树,他会认为霍莉爬树是有很好的理由”。这些儿童的意思就是,如果双方得到的信息一样,他们就会得出相同的结论。补充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如果问儿童霍莉会不会去爬树,儿童会说:“是的,她爸爸会理解她为什么爬树的”。这就是说儿童注意的是霍莉的爸爸对霍莉的观点的考虑。但是,如果问霍莉的爸爸是否希望霍莉爬树,儿童通常回答不会,这表明,儿童采择的是霍莉爸爸的观点,在考虑他爸爸对霍莉安全的关心。补充认知因素观点采择
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会采择一个与此事无关的第三者的观点来描述“霍莉两难故事”的结果,并标明霍莉和她的爸爸都会考虑对方怎么想的。例如,一个儿童这样说:“霍莉想去救猫,因为她喜欢猫,但是她知道她爸爸不让她爬树。霍莉的爸爸知道他曾告诉过霍莉不能爬树,但他不知道猫被夹住了。不管怎样,他可能会惩罚以坚持他的规则”。补充心理理论1.个体能了解他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心理状态;2.个体能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错误信念”小明把巧克力放到碗橱里,然后出门去玩了。妈妈回家后,看到碗橱里有巧克力,便把它放到一个抽屉里,然后出去买菜了。小明玩累了,回到家里,想吃巧克力。此时,向小朋友提问:小明会到哪儿找巧克力?是碗橱里,还是抽屉里?52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人们应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将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倾向。53四、社会交换论思想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主要与霍曼斯(G.C.Homans,1958)的研究工作有关,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54解释社会行为的基本命题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刺激做出的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55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56攻击——赞同命题:①若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意料不到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②若某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57个体的过去经验。在类似的行动中,个体总是以过去采取这一行动时的代价与酬赏、投资与利润的成功经验去衡量过去和将来的行动,并随着投资的增加而提高标准。如果在现在或将来的行动中获得的酬赏利润与过去相比都下降了,则个体会感到不公平。霍斯曼认为,作为行动者,总是以下面两条标准来看待交换中的公平分配原则的。58在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多于回报,那么这种交往就难以进行下去。没有人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交换。个体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评价自己的酬赏、利润时,总是与类似的人比较,如果别人的付出与回报跟我们相差不多,我们就会觉得比较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与自己周围的人进行比较。5960第三节人际吸引(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成分、情绪和行为成分,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表现为人际吸引。心理距离远近代表人们之间的人际吸引程度。61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仪表人格特征62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空间距离(早期阶段)
费斯廷格实验63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相似性
教育、经济、职业等
态度最为重要
纽科姆实验夫妻
64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互补性
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性。
克克霍夫择偶过滤假说:两个不相识的男女要结成终身伴侣。(1)失控距离的接近;(2)人身的因素,当事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3)态度与观念的相似;(4)需要的互补。65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仪表
身体的吸引力与女生约会的频率相关为0.61,与男性相关为0.2566第三节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人格特征
开朗、幽默、涵养礼貌67犯错误效应案例某家居公司一职员,能力非凡,工作一丝不苟,为公司赢得了很多的客户,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同事们都称他为“机器”,他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老板与人聊天时也说他是“机器”,他困惑了。他不理解,为什么别人都那样对待他。于是,苦闷的他独自到酒吧喝得酩酊大醉。阿伦森68第二天,当他睡醒时,却发现自己一直睡在公司橱窗里的沙发上,路过的人们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他。他以为老板会因此而责怪他,同事会瞧不起他,他甚至做好了辞职的准备。然而,老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同事们也从此开始对他笑脸相迎。他不知道,他的无心之过反倒帮助了他,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丰满起来,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机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犯错误效应”,也叫“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者的人际吸引力提高。69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的实验证实了上述效应的正确性。实验让被试评价对以下四种人的喜爱程度:才能出众会犯错误的人;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才能平庸犯了错误的人;才能平庸未犯错误的人。70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的实验证实了上述效应的正确性。实验让被试评价对以下四种人的喜爱程度:才能出众会犯错误的人;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才能平庸犯了错误的人;才能平庸未犯错误的人。一二四三71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安全的、不真实的,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地接纳和喜欢,而是持有距离的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中国杂技团在国外演出也曾经出过错,然而,当地的观众并没有因为演员的一时失误而冷嘲热讽,前去观看演出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因为,人们通过杂技演员的失误了解到,他们那些惊险的动作是真的。真实,给人最深刻的印象。72另一种解释认为:人类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因此,当一个人的能力过强,过于突出自己,强到足以使他人感到了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任何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去选择一个总是提醒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相反,一个犯小错误的能力出众者则降低了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保护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73“犯错误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犯错误效应”的产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外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貌的光环效应儿童对外貌的吸引力也有反应74罗玉凤王熙凤75李健仁扮演的如花李玉刚扮演的虞姬76第四节人际沟通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一、人际沟通概述77人际沟通的作用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自我表露功能心理发展动力功能78人际沟通的作用协调功能
提供信息、调节情绪、增进团结。心理保健功能沙赫特实验(63%,33%)798081二、沟通的过程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情境)沟通的要素三、沟通的类型与模式沟通的类型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群体:小群体、公众、组织82小群体沟通的模式环式传递无核心成员,成员间只有横向联系优点:成员间地位平等,易调动积极性解决问题速度慢,正确性差,不能发挥关键人物的作用83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方传递,非中心成员间无横向联系优点:信息传递速度快,便于发挥领导者作用缺点:不利于发挥成员之间的积极性,群体士气低落轮式传递84信息只能依次传递,信息上下传递都以单线形式优点:信息传递速度快,正确性高缺点:成员间缺乏相互交流,群体积极性差链式传递85先是成员之间一对一的联系,然后有的成员出现多个双向联系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抑制了个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Y式传递86全通道传递每个成员间都有联系,彼此平等交往,无中心人物优点:成员间可以进行充分交流,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员满意度高缺点:不能发挥领导者作用,信息传递易受干扰,效率低87二、亲密关系与爱情(一)亲密关系茫茫人海中,当我们碰到情投意合的人时,我们会期望着与他或她成为知心朋友甚至爱人,希望获得长久的亲密关系。亲密的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在亲密交往中,我们会得到对方的接纳和喜欢,体会到人世间的安全与温暖,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应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反之,一个人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斥与拒绝,则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全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理的异常。88亲密关系的特征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双方交往频繁,喜欢经常待在一起;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共享;亲密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信任的。89(二)爱情爱情是一种特别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罗洛·梅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索取,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他认为人类的爱情包含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90爱情三角理论由斯滕伯格通过实验提出,认为爱情具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结合等体验的情感,可以看作是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即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现象的一种驱力。承诺:一是指在短期内一个人作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二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牙腹锁定螺帽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汽车蜗牛喇叭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防宠物红外探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电启动式安全出口通风顶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半成品食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会议电话终端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T形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游戏娱乐投资合同三篇
-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 装饰工程项目部岗位职责
- 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GB/T 18910.61-2012液晶显示器件第6-1部分: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光电参数
- GA/T 1145-2014警用约束叉
- GA 1800.3-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3部分:水力发电企业
- 2023年小学三年级成语知识竞赛题
- 2023-瑞幸咖啡vi手册
-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学员版)课件
-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5.14《认识太阳能热水器》课件
- 《一天的时间》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优选ppt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