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 05 中国古代的服饰_第1页
中国历史文化 05 中国古代的服饰_第2页
中国历史文化 05 中国古代的服饰_第3页
中国历史文化 05 中国古代的服饰_第4页
中国历史文化 05 中国古代的服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服饰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基本形制,掌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主要特点。学习目的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周代帝王服饰的十二章纹唐代与清代皇帝的服饰明、清百官服饰的形制及补服清代庶民的服饰主要内容服饰,简而言之,即指人所穿的服装;广而言之,它包括一切蔽饰身体的物品,诸如头上所戴、脚上所穿、身上所佩等。由于人们所居的地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同,各个民族的服饰也各不相同。第一节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及其演变一、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基本形制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什么是衣裳呢?《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可见,衣裳起源于保护身体的需要。冬御寒,夏蔽晒,以维持生存。此后,随着审美情趣的产生与发展,服饰又逐渐增加了遮羞、装饰的作用,人们把它作为美化人体的手段。在原始社会前期,先民们无衣无裳。温暖时节,赤身裸体;严寒之时,以兽皮披身,但这种御寒的兽皮并不是衣服。衣服是人类有意识地加工制作的护身用品。据考古发掘资料,在距今约两万年的山顶洞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了骨针。这说明最迟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较为原始的衣服。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河北武安遗址中,发现了麻布一类的残片。在稍后的仰韶文化各遗址中,多地发现有陶纺轮,它表明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普遍地用麻织布做衣服了。饰物的出现可能要早于衣裳。原始人最初的饰物,多是把自然界的花朵、树叶、羽毛插在头上,继而把碎石磨成石珠、石片,钻孔穿绳系于颈、挂于腰,以美化自己。在山顶洞遗址及其他一些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出土有成串的小石珠,穿孔的兽骨、兽牙、海蚶壳等,有的还染上了红颜色,相当精美,反映了先民们以物饰美的追求。一、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基本形制衣裳上衣下裳制据说源于黄帝。实际上这种上下分体的服装,其出现时间要远早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黄帝时期。由于它便于活动,应是最早的基本服装形式。上衣的形式是交领右衽,有袖,长至于腰。因为较短,又称“襦”,即短衣。下裳类似现在的围裙,用带子系于腰前,长短至于膝。最初是只蔽前、不蔽后,男女无别。这可能是为了保护腹部和生殖器官免遭病害,其后又有了遮体掩羞的意思。最初下体无裤,后来为了保护两腿和防寒,在两腿上分别套上一皮筒或布筒,称为“袴”,袴只是分别包裹两腿的,臀部无遮蔽。根据古文献与出土文物考察,类似现在的裤,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即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实行服装改革之时。从洛阳出土的铜人俑的服饰来看,此时已经着裤了。由此看来,着裤始于游牧民族的“胡人”。胡人骑马,不仅需要“胫衣”,更需要臀部有遮蔽。这种上衣下裳之制,一直沿续至今,只不过样式屡有变化而已。深衣衣与裳连接成一体的服装称为“深衣”。后世各种形制的袍及长衫就是由深衣演变而来的。在裤还没出现之前,这种深衣集护体、遮羞、装饰于一体,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帽戴在头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服物称为“帽”。帽最初是指一切盖在头上之物。最早的帽子是用兽皮缝制的。后世的冠、冕、弁、帻等都属于不同形制的帽。屦穿在脚上,起保护和装饰双足作用的服物称为“屦”。用来保护和装饰双足之物即屦。古代的屦多是用草麻编制或用皮缝制的。它的突出特点是浅帮,或只是用绳将底系于足的穿透帮。用草编的称为“屦”,用麻编的称为“履”,用皮缝制的称为“扉”。加木底或厚底的称为“舄”,后世统称为“鞋”。二、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昭名分、辨等威”的“三代”服饰夏、商、周三代继承了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头戴帽、足登屦、上穿衣、下着裳,或穿深衣、束发右衽的基本形制。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人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裳裙,腰系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大体反映了商代及其前的夏代、其后的周代服饰的一般形制。夏、商、周三代虽然承袭了原始社会服饰的基本样式,但在具体形制上有着重大的不同。它是体现阶级地位、尊卑差别的工具。从夏经商至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冕服制度,以“昭名分、辨等威”。不同等级的人,其服饰在样式、颜色、纹饰、用料质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天子的衮服有日、月、星、山、龙等十二章纹,公有九章纹,侯伯有七至五章纹,而士只有二章纹。天子衮服上的龙纹饰有升龙、降龙,而公的衮服上则只有降龙的纹饰。天子、诸侯的舄用红色,称为“赤舄”,而卿、大夫、士等则只能穿其他颜色的舄。在不同的场合,穿着不同的服饰,区分较细,仅用于不同祭祀的服饰就多达九种。如天子祭天穿大裘而冕,祭先王则衮冕,祭社稷则希冕等。周代“昭名分,辨等威”的服饰制度被以后历代王朝改造而采用。服饰不仅用来区别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名分,更用来区别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地位。劳动者阶级不准穿以帛制成的带有章纹的深衣,只能穿用粗麻制作的短褐,这是历代最常见的平民之服。周代的深衣,在汉、晋时期更加流行但有所变化,主要是向更加宽大方面发展,形成汉、晋时期服饰的主要特点。深衣上体下体相连,以其宽大深长而得名。但周代的深衣短不要在足踝以上,长不可以拖到地面。右衽有曲裾。袖子的长度,除了手长,其余部分至手再曲折回来,长至肘。深衣共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衣领如矩,袖圆如规,背缝如绳直,下裙摆如权衡平。领袖下裾均有缘边装饰,称为“纯”(zhǔn,音“准”)。腹下束腰带。裙的两边,有宽大的余幅。穿着这种宽身大袖的深衣,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因此,深衣的用途最为广泛,男女皆可穿,文武皆可用,可以迎宾,也可以治军。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和陶俑的形象看,汉代的深衣均长及拖地,要比周代深衣更加宽长。西晋与东晋时期,受玄学的影响,上自王公仕人,下至平民百姓,皆追求飘逸的风姿,均以宽衫大袖、峨冠博带为时尚。“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二、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宽衣大袖的汉、晋服饰南北朝时期,周边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大批涌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特别是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服装形式。这种窄身紧袖、圆领开衩的胡服,活动方便,适于耕战,利落美观,节省衣料,因而颇得汉族上下各类人群的喜爱。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十分羡慕汉族古代帝王、将相那一套峨冠博带的装束,因而又保留了汉族的某些服饰。经隋至唐的数百年间,出现了胡、汉服饰并存和胡、汉服饰融合的情景。从唐代的古文献和出土的文物看,唐装的“胡服”色彩十分浓厚。唐初,人们以穿胡服为时尚,或着短衣袴褶,或穿窄袖袍衫,百官士人以其为常服。唐太宗和唐玄宗等皇帝还准许百官身着袴褶参加朝会。唐太宗等皇帝也亲穿胡服。唐玄宗时,骑马宫人都戴胡帽,民间争相效仿。在唐代,不仅男子服饰有“胡气”,女子的服饰也是如此。但隋、唐时期的服饰,特别是皇帝与百官的礼服,仍然沿袭自周、汉以来的传统形制。如《通典》载:“大唐依周礼,制天子六冕。”从出土的唐墓壁画人物形象看,唐的礼服、朝服基本上还是保持深衣的样式,受胡服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常服。唐代的服饰,是以周、汉以来的传统服饰为主体,融胡、汉服饰于一炉,综合创新的服饰。其后的宋、辽、金、元、明诸朝,都在沿袭唐代服饰的基础上,各有创新。二、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胡、汉融合的隋、唐服饰清代是满族所建立的王朝。为了维护本民族的传统,确保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坚决强令汉族及其他各族剃发易服。清代的服饰与其他各朝不同,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旗袍、马褂、圆形有檐的皮暖帽和锥形饰顶的凉帽,以及穿在脚上的皮鞋——“靰鞡”。同时也吸纳了前代诸朝服饰中的精华,使清代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在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列强的相继侵入,服饰开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思想解放的先驱者,率先剪发改装,“效仿西式,短衣皮靴”,开创了近代服饰的先河。二、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独具特色的清代服饰第二节中国古代帝王的服饰一、周代的天子服饰周王称为天子。其服饰法天而制,在夏、商王之服饰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冕服制度。冕即冠,是各类帽中最尊者。服即为上衣下裳的衣服。冕服制度即周王、诸侯、卿大夫的礼服制度。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用于祭祀的吉礼之服有九种,其中六种服饰都用冕,即大衮冕、衮冕、冕、毳冕、希冕和玄冕。凡冕服,上衣玄色,即青色,象天之色;下裳纁色,即浅红色,象地之色。冕服除用于祭祀之外,天子朝见诸侯、举行盛大婚礼等也穿冕服。在天子的礼服中,以衮冕最有代表性。衮冕,其形制是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方板,前低后高,称为延。延的上面为玄色,下面为纁色,前后两端各下垂十二条旒,每条旒系十二颗五彩玉珠。每条旒的长度为十二寸,长可及肩。延前圆象天,后方象地。垂旒十二,象一年十二个月。《礼记·郊特牲》载:“戴冕,璪有十二旒,则天数也。”衮服,法天地之色,上玄下緟,即上衣为青色,下裳为浅红色。据《周礼·春官·司服》所载及经学家的考证,天子祭天礼服上绘画或刺绣有“十二章纹”,即十二种图案:日、月、星、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一、周代的天子服饰衮服,法天地之色,上玄下緟,即上衣为青色,下裳为浅红色。据《周礼·春官·司服》所载及经学家的考证,天子祭天礼服上绘画或刺绣有“十二章纹”,即十二种图案:日、月、星、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章纹各有象征意义:日、月、星,三辰光辉,象征天子如日、月、星普照天下。龙,善变而神,象征天子治理天下能随机应变。山,庞大镇重,象征天子镇重安四方。华虫,即雉,山鸡。其羽毛有纹彩,象征天子有文章之德。宗彝,即宗庙中的酒器,饰有虎、蜼(长尾猴)二兽。虎猛,蜼智,象征天子有威猛之勇、避害之智。藻,即有纹的水草,象征天子品质,冰清玉洁。火,火焰向上,光明发热,象征天子能率领众庶百姓奋发振兴,上归天命。粉米,即米粒,洁白为人之食,象征天子具有济养万民之德。黼,即画金斧之形,象征天子之权至高无上,能决断天下大事。黻,即画两弓相背之形,象征天子之德能息天下之武。十二章纹象征天下万物之德皆具备于天子一身,应天命而拥有天下。冕服还饰有芾,字或作“韨”,即古代的“蔽膝”,系于腰间的革带上而垂于膝前,上窄下宽,以革制作。其红色,绘有龙、火、山三章纹。系芾于膝前,表示不忘古之意。天子穿赤舄,与冕服相配。汉代郑玄等人认为,周代以前,天子衣十二章纹,但周代由于把日、月、星移于旗上,所以衣服上为九章纹,是否如此,待考。周代天子的冕服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增削而仿效。二、唐代、明代皇帝的服饰唐代皇帝的服饰有十二种,其中用于祭礼、遣将、纳后、元日受朝等最为隆重场合的衮冕之服最有代表性。皇帝之冕,以黄金为饰。冕延前后各垂白珠十二旒。兖服,玄衣纁裳。因袭隋制,十二章纹八章纹在衣,四章纹在裳。于左右肩上织绣日、月各一,在后领下织绣星辰。上衣还织绣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纹,共八章纹;下裳织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皇帝的常服,为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明代衮服之制虽承唐、宋,但略有差异。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规定,衮冕之服,其冕仍为前圆后方,玄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其服玄衣黄裳,十二章纹。日、月、星、山、龙、华虫六章纹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纹织于裳。明定陵出土了万历皇帝的两件缂丝衮服,真切地展现了它的具体样式。其服用黄缎制作,前胸、后背织十二团龙,是衮服的主体图案,象征皇帝为真龙天子。两肩织日、月,背织星辰、群山,两袖织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文饰分别织于前后襟团龙的两侧,共列十二章纹,与文献所载的服饰制度相符。因为这类衮服以龙为主体图案,所以俗称龙袍。皇帝的常服,为乌纱折角向上巾,因其形像一“善”字,所以又称为翼善冠。黄色盘领窄袖袍,前胸后背及两肩各有金织盘龙章纹,佩玉带,着皮靴。清代皇帝的服饰与历代王朝多有不同,虽然也承袭了十二章纹、帝服为黄色等形制,但有鲜明的满族特色。清代废除了沿续三千余年的前后垂旒的冕,其皇冠有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雨冠等,又分为冬夏两种。

朝冠冬朝冠以黑貂皮制作,冠有檐,反折向上,上缀朱纬,长出檐。冠顶有一竖柱,分为三层,每层各贯穿一颗东珠。每层饰有四条金龙合抱,每龙各含东珠一颗,共十二条龙,十二颗珠。十二为天之大数。柱顶衔大珍珠一个。冠顶左右二道梁,檐下两旁垂带项下。夏朝冠,呈锥形,以玉草编织而成,外沿镶有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颗,后缀“舍林”,饰东珠十五颗。吉服冠上缀朱纬,顶为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冠顶横一道梁。冬吉服冠用薰貂或紫貂皮制作。夏吉服冠也是锥形,敞檐里为红纱绸,表为红纬。冠沿镶石青片金。常服冠红绒结顶,下为黑绒满缀红缨,其他如吉服冠之制。三、清代的皇帝服饰皇帝之服分为衮服、朝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与各冠相应配穿。

衮服用于祭天等重大典礼,将其套在朝服或吉服外。衮服为对襟、平袖。料为石青色缎,色象天之色。衣的前面绣正面五爪金团龙四团,两肩前后各绣一个金团龙。两肩绣日月,前后绣篆文“万寿”二字,并相间以五彩云纹。朝服皇帝用于朝会大典而穿的衣服。有冬、夏服之分,皆为明黄色,但在祭圆丘(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朝月时用白色。冬服上衣下裳相连,箭袖,用披领及裳。披领与袖为石青色,边沿用片金。其绣纹,两肩及前后胸为正面五爪龙各一条,围腰有行龙五条,衽有正面龙一条,襞积(衣裙上的褶子)前后有团龙各九条;裳有正面龙二条,行龙四条,披肩有行龙二条,两袖端各有正龙一条。图纹十二章,上衣绣日、月、星、山、龙、华虫、黼、黻;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并相间以五彩云纹。袍绣八宝平水,是象征吉祥的八种纹饰,即和合、鼓板、龙门、玉鱼、仙鹤、灵芝、磬、松。皇帝穿朝服时,要佩戴朝珠,朝珠一百零八颗。腰间系朝带,明黄色,带上有龙纹金圆版等饰物。夏朝服与冬朝服形制大体相同。吉服又称为龙袍,是皇帝参加吉庆典礼时穿的礼服。明黄色,箭袖,四开裾,领袖为石青色,边镶片金,绣金龙九条。即前后身各三条,两肩各一条,里襟一条。龙纹间绣五彩云纹,图纹十二,两肩绣日、月,领下绣星辰,前身上下绣宗彝、藻、黼、黻,后身上下绣山、龙、华虫、火、粉米。领圈前后绣正龙各一条,左右绣行龙各一条,左右交襟绣行龙各一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下幅为八宝立水。皇帝穿吉服时,外罩衮服,挂朝珠,佩明黄色吉服带。常服是皇帝日常生活中穿用的衣服,石青色,样式大体与吉服同。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以它独特的服饰形制为中国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三、清代的皇帝服饰第三节中国古代百官的服饰一、周代百官的服饰周代百官的服饰都是冕服。颜色上玄下纁,以爵位、命数的不同来区别等级。其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每等以“命”数为等级数字。所谓的“命”即王制所规定的等级。各公国的诸侯,其国君九命,用衮冕之服,冕前后各九旒,每旒各九颗玉珠;服上的章纹有九,无日、月、星,只有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侯、伯之国的国君七命,用鷩冕之服,冕旒前后各七旒,每旒各七颗玉珠;服上章纹自华虫以下七章纹。子、男之国的国君五命,用毳冕之服,冕旒前后各五旒,每旒各五颗玉珠;服上章纹自宗彝以下五章纹。在天子所直辖的王朝中,其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爵位为公的诸侯国,其孤卿四命、卿三命、大夫二命、士一命。以上皆以命数定冕服。二、唐代百官的服饰自曹魏始,官以“品”为等级区分,共分为九品,历朝沿袭直至清代。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代百官冠服有二十一种。今就礼服、常服摘要如下。(一)礼服

冕服

唐代祭祀、大婚等的礼服仍为冕服,皆青衣纁裳,共五等。衮冕

一品官之服,九旒,九章。龙、山、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

二品官之服,八旒,七章。华虫、火、宗彝在衣,其余在裳。毳冕

三品官之服,七旒,五章。宗彝、藻、粉米在衣,黼、黻在裳。希冕

四品官之服,六旒,三章。粉米在衣,黼、黻在裳。玄冕

五品官之服,五旒一章纹。衣无章纹,裳刺黼一章纹。爵弁

六至九品官从祀之服,无旒,无章纹,黑缨、角簪导(角制的束发器具)。(二)常服

唐代百官日常所穿的官服为常服,又称宴服。贞观年间定制,三品以上官员之服用紫色,腰带饰以金玉,十三个(腰带上的环节);四品之服用绯色(红色),腰带饰金,十一;五品之服用浅绯,腰带饰金,十;六品之服用深绿,七品之服用浅绿,腰带饰银,九;八品之服用深青,九品之服用浅青,腰带饰以(黄铜)石,八。唐高宗时规定,八品、九品用碧色。另外,唐代还有一种襟背带有动物图案的服饰,作为赏赐的官常服。《唐会要》载:凡给袍者,“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赐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卫,饰以对虎;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千牛卫,饰以对牛;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玉铃卫,饰以对鹘;左右监门卫,饰以对狮子;左右金吾卫,饰以豸”。这些服章,明代时成补服。三、明代百官的服饰明代百官服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常服中补服制度的出现。(一)补服

所谓补服,就是文武官员的徽识。其形制是将两块图案相同的圆形或方形丝织品,分别缝补在袍服的前胸与后背上,用以区分文武及官品的高低。补服始于唐代的赐服,但赐服并不是制度化的百官之服。据《皇朝通制》载:“明洪武二十四年始定补子制度。”其制为:公、侯、驸马、伯之服

公、侯、驸马、伯之服绣麒麟、白泽(皆为传说中的神兽)。文官补服

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文官补服用飞禽图案。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乡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亦作鸂鶆),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补服

武官补服用猛兽图案。一品、二品绣狮子,三品、四品绣虎豹,五品绣熊罴,六品、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服色

官员一品至四品用绯袍,五品至七品用青袍,八品、九品用绿袍。带饰

公、侯、驸马、伯及一品用玉带,二品用花犀,三品用金花,四品用素金,五品用银花,六品、七品用素银,八品、九品用乌角。冠

凡常朝视事用乌纱帽。乌纱帽的形制为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束发。(二)赐服明代皇帝对功勋卓著的大臣有时特赐服饰,用于最隆重的典礼。赐服的图纹为蟒、飞鱼、斗牛三种。蟒衣又称为莽袍。蟒纹袍为三种赐袍中最尊者,其图形制为四爪龙纹(龙为五爪)。蟒纹有坐蟒、行蟒,坐蟒尊于行蟒。山东省博物馆有一幅题名为戚继光的画像,其图之人,头戴乌纱帽,衣穿团领大红蟒袍,内白领。蟒身为浅黄色加黄色鳞片,绿须,二白角,蓝、绿、黄云纹及水纹,云带青锃,腰悬牙牌,四爪行蟒,真切地展示了蟒袍的样式。四、清代百官的服饰清代百官服饰虽承袭前代,但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官职等差主要是视其冠上的顶子、花翎、补服所绣禽兽的纹饰以及用色等来区别。(一)冠冠有朝冠和吉服冠以及常服冠、行冠、雨冠等几种。以朝冠和吉服冠最为重要。1.朝冠

朝冠是参加朝会大典时所戴之冠。有冬朝冠、夏朝冠之分。冬朝冠圆形,用薰貂皮制作,顶为镂花金座,饰以东珠或宝石。夏朝冠为锥形,用藤或竹编制而成。文武一品,顶红宝石;文武二品,顶珊瑚;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顶蓝宝石;文武四品,顶青金石;文武五品,顶水晶;文武六品,顶砗磲(某种贝类之壳);文武七品,顶素金;文武八品,阴纹镂花金顶;文武九品,阳纹镂花金顶;未入流,同文武九品;一等侍卫,顶如文三品;二等侍卫,顶如文武四品;三等侍卫,顶如文武五品;蓝翎侍卫,顶如文武六品;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2.吉冠

吉冠是参加喜庆盛典时所戴之冠。其顶区别:文武一品,顶珊瑚;文武二品,镂花珊瑚顶;文武三品,顶蓝宝石;文武四品,顶青金石;文武五品,顶水晶;文武六品,顶砗磲;文武七品,顶素金;文武八品,阴纹镂花金顶;文武九品,阳纹缕花金顶;一等侍卫,顶同文武三品;二等侍卫,顶同文武四品;三等侍卫,顶同文武五品;蓝翎侍卫,顶同文武六品;进士、状元,顶素金。四、清代百官的服饰(二)花翎

花翎也是区别官员等级的重要标志。所谓花翎就是孔雀尾的翎羽,其尾端有像眼睛而极灿烂鲜明的圈,一圈者称为单眼花翎,二圈、三圈者称为双眼、三眼花翎,没有眼的称为蓝翎。以三眼花翎为最尊贵,花翎插在冠顶的翎管中,向后垂拖。按《大清会典》载,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臣、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戴单眼花翎,各省的驻防将军、副督统等也只能戴单眼花翎。花翎主要是直接保卫皇帝的侍卫或禁卫京师的武官饰戴。其他在外地的将军、提督不戴花翎,只有立有特殊功勋的武将才能享受皇帝亲赐花翎的殊荣。后来文臣督抚也有受赐花翎者,皇亲福文襄公立有大功,曾受赐四眼花翎,是为特例。施琅以收复台湾之大功,才被特赐花翎。曾国藩、左宗棠曾受赐双眼花翎。李鸿章受赐三眼花翎,是汉族官员中最高者。清初,花翎极为尊贵,外官和汉官很少有人能受到赏戴。清代末期,制度渐滥,竟致以钱捐得。四、清代百官的服饰(三)补服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补服制度,以区别文武官职和百官等级。补服又称为补褂,其褂的形制比袍短而比褂长,对襟,平袖。绣有飞禽猛兽的补子补在褂的前胸、后背上。补服是清代官员最常穿的官服。据《大清会典》载,文武各级官员的补服是:皇子,龙褂,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胸、后背、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云。亲王,补服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各一正龙,两肩各一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两团,前后各一。贝子、固伦额驸,绣四爪行蟒两团,前后各一。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等,绣四爪正蟒两团,前后各一。文武百官的补服,皆石青色,方形补子。文官一品,绣鹤;文官二品,绣锦鸡;文官三品,绣孔雀;文官四品,绣雁;文官五品,绣白鹇;文官六品,绣鹭鸶;文官七品,绣鸂鶒;文官八品,绣鹌鹑;文官九品及未入流官,绣练雀。武官一品及镇国将军,绣麒麟;武官二品及辅国将军,绣狮;武官三品及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武官四品及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武官五品及三等侍卫,绣熊;武官六品及蓝翎侍卫,绣彪;武官七品、八品,绣犀;武官九品,绣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及各道,绣獬豸。四、清代百官的服饰(四)蟒袍

蟒袍也是清代百官的重要服饰,上至皇子、下至九品及未入流者皆可用蟒袍,以服色及蟒数的多少区别尊卑等级。皇子蟒袍,金黄色,通绣九蟒,蟒五爪。亲王、郡王经皇帝恩赏,也可用金黄色九蟒袍。民公(异姓封爵者)蟒袍,蓝及石青色随用。通绣九蟒,皆四爪。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及奉国将军以上、一等侍卫,其袍通绣九蟒,皆四爪。蓝及石青色随用。文官四品、五品、六品,武官三品、四品、五品、六品,奉恩将军、二等侍卫以下,通绣八蟒,皆四爪。蓝及石青色随用。文官七品、八品、九品及武官七品、八品、九品及未入流者,通绣五蟒,皆四爪。蓝及石青色随用。第四节中国古代庶民的服饰汉代庶民的服饰主要是承袭先秦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其主要服饰有以下几种。短褐短褐早在先秦时期即为贫穷的劳动者之衣。《诗经·豳风·七月》云:“无衣无褐,何以足岁?”秦、汉时期,贫贱的劳动群众仍然身穿短褐。贾谊《过秦论》说:“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褐是兽毛或粗麻布制成的短衣。穿短褐的人称褐夫。襦襦为短袄(有衬里的衣称为袄),也是一种庶民之服。汉代民歌云:“平生无襦今五裤。”士大夫平时也穿襦,着裙,是一种休闲服。褐与襦多为白色,故农民、手工业者、商贩所穿之衣又称为白衣。犊鼻裈鼻又作襣。襣和裈都是一种有裆的短裤,犊即小牛,借言其小,是劳动者之裤。另有文献称,犊鼻裈为围裙,因其形制如犊鼻而名。西汉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回成都后,为激耻于他的岳父卓王孙,“自著牛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即上穿褐衣,下穿短裤,一副店小二的打扮。巾古代只有国家官员才能戴冠,庶民百姓不允许戴冠,只准在头上裹巾。《释名·释首饰》云:“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大约是用三尺幅布裹头。战国时,庶人用青巾裹头,称为“苍头”。秦代以黑布裹头,故庶人称为“黔首”。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即令庶民百姓自报所占田亩之数。汉承其制,庶民仍以黑布裹头。汉代庶民的衣着形象,即为头裹黑巾,上身穿短褐,下身穿短襣裈,以带扎围裙。这是一种既节省衣料,又便于劳动的服装。汉代下层社会还有穿白衣、戴白巾者,主要是为官府服役的贱人,为奴客之服。一、汉代庶民的服饰唐代庶民之服承袭汉、晋,吸纳杂胡,多有变化。服色质料服色用黄色和白色,其质料用绸、、布。《新唐书·车服志》载,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定制,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之服用绸、、布,色用黄、白,饰以铁铜。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又规定,庶人服黄,其工商杂户不准服黄。褐短褐仍为庶民主要服饰,不但普通的农民、工、商穿褐,士人也常穿褐。《新唐书·车服志》载:“士服短褐,庶人以白。”襕衫是唐代专为士人所设制的服饰。襕衫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长过于膝。在腿的两侧开衩者称为缺骻,为庶人之服。衫是一种短于襕的衫,宽袖,多用苧麻布制作,白色,高雅士人、隐士常穿白衫。这类人一旦被朝廷征选,即为高官。所以白衫又称为隐士衫、一品白衫。半臂是一种短袖或无袖的上衣,盛行于隋唐。这是上于宫廷、下于士庶的便服。可见,曹魏时宫中始有半袖。半袖、半臂始于宫中,流行于民间。袍、袄袍、袄也是唐代庶民常穿之服。《唐会要》载,唐高宗咸亨年间,外官、百姓多在袍衫内套朱、紫、青、绿等颜色的袄子,因滥用服色违制,下令禁止。袍是自周代既有的服饰,上下连体,夹层或内缝丝絮。袄子为有夹层的上衣,有长有短。袍、袄皆为秋冬御寒之衣。帽自南北朝以来,受少数民族影响,汉族士庶亦盛行戴帽。唐代士庶之帽主要有席帽、浑脱毡帽、压耳帽、大帽子等。席帽,有檐,本为羌人之帽,以毡制作或以席藤编制。浑脱毡帽,以黑羊毛制作。压耳帽是一种掩二耳的帽式。大帽子是以藤席编制的一种大檐帽子,本为草野之人所戴,自魏晋以来,贵贱者多戴之。二、唐代庶民的服饰清代庶民的服饰,多从满洲习俗,其服饰新颖多彩,尤其是袍、褂、鞋、帽更具浓郁的满俗特点。袍袍是满族和其他各族男女老少、贫富贵贱者都穿的服装。满语称为“衣介”。因为它是旗人的常服,所以又称为“旗袍”。袍的基本款式是圆领、窄袖、左衽,衣摆四面开衩,有扣袢,束腰带。男子穿的袍,长至脚面,下摆肥大。这样形制的袍,便于骑射,所以又称为“箭衣”。袍的窄袖口上,往往还要加一个半圆形的袖头,盖在手背上,冬天可以御寒保护手背,利于射箭,故称“箭袖”;又以其形似马蹄而称“马蹄袖”。袍最初无贵贱之分。皇太极时规定,以开衩多少为区分尊卑的标志。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庶开两衩。所以后来以开衩袍为官服、礼服。也有不开衩的袍,称为“一裹圆”,是为官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