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_第1页
中国古典文学_第2页
中国古典文学_第3页
中国古典文学_第4页
中国古典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国古典文学ABC第一节诗歌1.诗的概念《毛诗-大序》:“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通过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第一节诗歌

诗歌特征:一、情感丰富

二、想象神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三、语言优美第一节诗歌看看这些: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一张是红桃K/另外两张/反扣在沙漠上/看不出是什么/三张纸牌都很新《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第一节诗歌2.诗歌的起源3.诗歌的发展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第一节诗歌4.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A.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一)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它是相对于唐代兴起的格律诗而言的诗歌.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第一节诗歌(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即15国风)、“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蒹葭》赏析执着的追求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蒹葭:芦荻,芦苇.

苍苍:繁盛的样子.萋萋采采同义为:凝结成.

\溯洄:逆流而上.

从之:追寻他.

溯游:顺流而下.

宛:宛然,真好像.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处.

跻:升,高.Jī坻:水中小洲,小岛.chí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

涘:水边.Sì右:迂回曲折.

沚:水中的沙滩.“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探究:赏析意在言外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词语意义表现意义哲理意义在水的那一边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人类对美好的执着追求精神

第一节诗歌(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第一节诗歌(3)乐府:乐府本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来指由朝廷乐府系统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统称为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第一节诗歌“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第一节诗歌(4)建安风骨以曹操为代表的文作作品关切民生,又充满激情,慷慨悲凉,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第一节诗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一节诗歌(5)陶诗:陶渊明——第一个大量写田园诗的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唐代的古风、新乐府: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第一节诗歌古体诗又叫古风,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四言诗的渊源是《诗经》;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第一节诗歌(二)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格律有严格规定的诗叫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两种,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第一节诗歌(1)字数和句数: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第一节诗歌(2)讲究平仄平,上,去,入阴、阳、上,去偶数句押韵对粘:第一节诗歌“对”: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平仄相反如果上句是: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果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粘”:下句(第三句)与上句(第二句)的平仄相同,如第二句二四六字音为仄平仄,那么第三句二四六字的字音也是仄平仄。第一节诗歌(3)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第一节诗歌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一节诗歌3.唐代诗歌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第一节诗歌(1)怀古诗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

两段历史背景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石市江部,三面环江,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西塞山风光全部注释

1.西塞山:今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区东,紧临长江,一名道士洑矶。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王濬,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3.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4.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5.(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6.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1.怀古: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写出了什么气势?那两个字用得好?

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从形象上看,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冲天火光,一边是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小结: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2.感今: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感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依旧枕寒流”,那么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一个国家的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势的险要而是人事的治乱。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前四句语言雄壮豪迈,气势磅礴。后四句语言含蓄厚重,苍凉慷慨。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虽然在唐宪宗时期有过短暂的统一,但至刘禹狗日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河北三镇又恢复成了割据状态。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实际上是在慨今:四海一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权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再读一遍!请大家自查与西塞山有关的诗歌。(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3)山水田园诗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居秋暝★请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

★走近王维——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诘,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诵读: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朗读

★初步感知: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发挥想象,联想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描述这幅图画的内容,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

★这首诗一共描绘了几幅画?

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初秋的傍晚,山雨刚过,空气凉爽,山林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描绘暮色降临,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朦朦胧胧宛若仙境。第三幅是“清泉石上流”。描绘清澈的泉水潺潺地在林间山石上流淌,在月光映照之下,宛若洁白的绸带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第四幅是“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快乐少女们的说笑嬉闹声,到水边刚洗完衣服的山村姑娘归来了,此刻正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飘荡在宁静山谷中。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莲叶摇动,纷纷让向两旁,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叶丛。

★深入鉴赏

★“空山”如何理解?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下★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空山”的理解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心境:空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主要特点:幽清、明净。上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因为是“新雨后”,雨后晚晴,皎洁的月光透过松针之间的缝隙透射在大地上;山林间,清冽的泉水,漫过溪中的石头流淌,发出淙淙的声响。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清新、宁静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所以选择隐居。后人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倒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4)战争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从军行(5)行旅诗和闺怨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送别诗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别因:1.赴任迁谪

王维_《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落第归隐(6)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周游天下,广结朋友,孟浩然就是他出蜀漫游结识的,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后来又重逢。这首诗是他们第二次聚会后分手时所作。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辞别。烟花:指艳丽的春景。为什么要西辞?因为: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说“西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要到西边远行,我们在黄鹤楼告别。在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老朋友要到扬州去乘帆顺流而下。老朋友的船渐渐远去,消失在碧蓝的天边,眼前只有滚滚长江向东流去。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想像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抒发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借别之情。“烟花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此时此刻作者却没有心情赏春,而是默默地注视着江上,老朋友的船渐渐远去,独自忍受离别之苦。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象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自由空间背诵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纯真友情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6)送别诗(7)爱国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

字子美,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奉为“诗圣”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对后世影响很大。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国家四分五裂,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表现得非常充沛。

读一读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诗,揣摩停顿、语气、语调,并试着理解全诗的内容。

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

当时杜甫在四川梓州,正处剑门西南,故称剑外。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巴峡:指嘉陵江上游,阆水。白水段的江峡,因其曲曲折折,形如巴字,故称巴峡,又称巴江。襄阳:在湖北省。从襄阳到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