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二课 辛亥革命_第1页
专题三第二课 辛亥革命_第2页
专题三第二课 辛亥革命_第3页
专题三第二课 辛亥革命_第4页
专题三第二课 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辛亥革命一、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背景:①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的腐朽清政府“及到庚子年(1900)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些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陈天华《警世钟》光绪出殡慈禧出殡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溥仪载沣一、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背景:①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的腐朽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团体的兴起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推动1894兴中会1905同盟会1911、4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场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三民主义炸弹大王——喻培伦(四川内江人)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

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林觉民黄花岗烈士陵园孙中山先生对此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遇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照片上的太曾祖父(我父亲的外曾祖父),面目清秀,神情平和,一双明眸看向远方,青春之朝气满溢,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在看些什么呢?他又在想些什么呢?是在忧心衰败的祖国还是在思念家中温柔的妻子和淘气的小儿?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国难当头之际,家国之间他毅然选择了为国捐躯,舍小我而成大我。太曾祖父林修明就是这样的人。他生于1885年,是广东梅州蕉岭人,于1911年4月27日牺牲时年仅26岁。不幸中的万幸,遇难时虚岁3岁(实际1岁多)的独生子幸存下来。在这次太曾祖父就义的起义中,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南洋华侨,太曾祖父林修明因受外侮刺激,慨然归国,受业于同乡林岳东。时清朝政治腐败,国势日非,他认为只有实行改革,国家才能振兴。遂东渡日本留学,欲学习日本先进文化,以服务于将来的建设。归国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嗣担任蕉岭中学及松口公学的教习,经常以革命思想勉励同事及学生,叶剑英元帅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是那么的年轻啊!他还有那么多的抱负等着去实现!他明知此去必死无疑,却仍旧痛别娇妻幼子!英雄已逝,其心可感1911年春得知黄兴等人在广州密谋起事,立即辞去教职,赴广州参与策划。4月27日广州起义发动,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力战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背景:①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的腐朽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团体的兴起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推动1894兴中会1905同盟会1911、4广州黄花岗起义③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一、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背景:①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的腐朽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团体的兴起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推动1894兴中会1905同盟会1911、4广州黄花岗起义③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④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2、经过新军工程营旧址(武昌起义发难处)熊秉坤革命首创精神突发性3、结果①成立湖北军政府②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江苏巡抚程德全江苏都督程德全3、结果①成立湖北军政府②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统治土崩瓦解③封建旧官僚和立宪派加入,革命潜在失败的危机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大总统誓词》思考: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员五色旗五族共和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容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C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措施民主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C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总理制)②评价: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推动民主化进程2009年广东B卷(历史),第10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D)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的退位诏书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

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袁世凯)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3、意义(历史功绩)①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资级民主革命②推翻清,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显著里程碑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汉学家许华茨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常常被认为是‘表面的’,它没有引起社会的革命。不过这一事件仍然结束了整个君主政体,使之合法化的宇宙思想也崩溃了。“史学争鸣辛亥革命成功乎?失败乎?成功:推翻清,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民资发展文化、教育、近代化移风易俗……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未改变半殖半封社会性质封建旧官僚等投机革命……思考:

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但始终没有能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数很少,最终却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什么呢?太平天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