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周利_第1页
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周利_第2页
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周利_第3页
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周利_第4页
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周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概念解读

狭义上,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包括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武昌起义三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史实,思考大屏幕上的这三个问题。1.为什么非要推翻清政府?(革命的必要性:时代背景)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已有的政权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革命的可能性)3.那又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辛亥年?(革命的偶然性)(一)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时代背景)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1)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19世纪末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登上了历史舞台。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2.革命的可能性专制立宪“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1: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材料2: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成立时间名称主要成员领导人1894年兴中会华侨和会党孙中山1904年华兴会留学生和学界黄兴、宋教仁1904年光复会留学生和学界蔡元培1906年日知会学界和新军刘静庵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50页的图片《同盟会党员证》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东郊白云山麓)黄兴为追悼七十二烈士写的挽联黄花岗起义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使武汉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有力时机。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修建的粤汉川铁路。“干路国有”的消息传到四川,群情汹汹,要求抵制。(一)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革命的可能性(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4)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5)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导火索)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二)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1页第一个子目的最后两自然段,找出武昌起义的时间、准备、主力、结果及其影响。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准备:共进会、文学社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3、主力:湖北新军4、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5、影响: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投机者掌权,革命潜伏失败危机。北京湖北军政府成立后,湖南、陕西、江西、云南、上海、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广东、山东、四川等15省份宣布独立。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概况时间:临时大总统国旗:国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京五色旗二、中华民国的建立部分南京临时政府成员(黄色名字非同盟会成员)临时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清官员)秘书长:胡汉民法制院(局)长:宋教仁陆军部总长:黄兴海军部总长:黄钟瑛(清官员)外交部总长:王宠惠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司法部总长:伍廷芳(清官员)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清官员)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实业部总长:张謇(立宪派)交通部总长:汤寿潜(立宪派)参谋部总长:黄兴(兼)思考:从政府成员组成以及课本第52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内容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责任内阁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主权在民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原则)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4)意义: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性质:(3)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5)《临时约法》从美国宪法中吸取了哪些思想?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否定了封建专制;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三、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自身条件:军权、政治手腕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无实力对革命派:迫孙山中让位

对清:逼宫退位

孙中山希望袁世凯灭清革命果实被篡夺——过程孙中山辞职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三、辛亥革命的结局A、清帝退位B、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C、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人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材料: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1、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材料:漫画简介:画中照相店的老板是一个军人,参议院被设想为一个人,到照相店拍照,结果任由摆弄。其寓意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参议院任由军阀摆弄驱使,当时议员甚至有“猪仔议员”的称呼。

议会作为国家的立法与最高权力机关,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象征,而民国时期议会与议员却受到军阀的限制。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这则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政治乱象。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2、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同盟会的《革命方略》写道: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3、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穿日本服装,老农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忙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对普通民众的思想启蒙有限。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4、社会生活习俗变化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近代化史观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经济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文化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具有局限性)

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文明史观促进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元史观下的辛亥革命积极性:(1)性质: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君主-民主;人治-法治;臣民-公民)(3)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6)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7)促进了中国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局限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评价辛亥革命结束语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我们重温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就是要继续弘扬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一、武昌起义(一)背景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偶然性(二)过程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中华民国成立(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辛亥革命的结局四、评价辛亥革命课堂小结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与改变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B.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C.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D.中国同盟会成立2.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巩固练习3.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其条件有①20世纪初武汉地区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