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_第1页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_第2页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_第3页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_第4页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在线观看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192年董卓被杀,李傕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东汉末年的形势政治上:政局混乱,外戚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农民起义

军事上:军阀割据

经济上: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北方势力哪两人最强?盘踞在哪里?曹操势力发展快的原因?(阅读卡)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上的优势。2招贤纳士,谋士如云,勇将如雨。3经济上实行屯田政策: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了大部队粮草供应问题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分析75页为什么曹操能

以少胜多胜?袁绍刚愎自用、失去谋略、不肯听建议

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能宽容人

强调官渡之战的作用

强调官渡之战的作用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三国之《诸葛亮舌战群儒》在线观看(1)交谈----三顾茅庐,隆中对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即著名的“隆中对”,或称“草庐对”,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成为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什么对策?)三顾茅庐,隆中对

隆中对策成为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按照这个战略方针,诸葛亮出山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吴抗曹,孙刘联军同曹操展开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志当存高远。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战前分析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交战双方的兵力情况曹操:20多万人马,占有绝对优势;

孙刘联军:不足5万,处于劣势;结果如何?读曹操《龟虽寿》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什么意思,志在哪里)资料一:亮(诸葛亮)曰:(刘备)军虽败于长扳,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原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名付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溟猛将军数兵忘,于豫州协规同心,破操军必唉。《三国志诸葛亮传》资料二:瑜部将黄盖曰:“今冠众我寡,难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航,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周瑜传》资料三: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恒获得大胜后,骄傲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4—185页。)根据上述资料,提出下列问题。(1)资料一中诸葛亮分析了什么形势,对孙权提出了怎样的抗曹战略?(2)资料三中黄盖提出了什么战术(3)资料三中说“一把火,他统一中国的迷梦摧毁”,者“一把火”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曹操失败的原因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锁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概括曹操:1多北方士兵,不习水战;铁锁联船;

北方士兵水水土不服,疾病流行。2曹操被表面的强大冲昏头脑,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天时、地利、人和;战术正确(他们利用曹军的弱点,制定了火攻的计划。运用诈降计,在一天夜里,东南风起,黄盖诈降,火烧赤壁,曹操惨败,仓皇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的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率残部仓皇逃回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并向岭南地区发展。刘备占据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攻占四川,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立足之地。所以赤壁之战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公元20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简单分析孙权称王而不是称帝的原因)。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蜀吴分析思考76页的观点观点1:理由观点2:理由三国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分裂时期,但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结束于西晋的统一蜀锦三国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蜀锦,又称蜀江锦,是指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

1.临近海边,世代以船作为交通工具,对船的结构有很深的认识

2.本国防御的关键需要魏国占有中原。人口众多(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且人才济济.劳动力兵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且民心所向。

魏成立前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使得大量才士投奔曹操,而且汉帝的手下,大多也为曹操所用,如徐晃等。

次要原因:1曹氏家族的雄才伟略。曹操就不用讲了(前期主要),至于他的子孙虽次于他许多,但护卫他打下的江山还是足够的。

2中原地势较平稳。可较快的调动军队去支援.而且粮食也可调动自如。3司马家族的出现。司马一家多次打破蜀国灭亡中原的愿望。蜀国方面

主要原因:1地方偏远.交通极不发达,而且人口较少,地处蛮夷,人才较少,兵力也不足。只有魏国的六七分之一.

2后主的无能西晋的统一和灭亡时间、人物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主观原因1、主观指导失误。曹操认识到北方士兵不善于打水仗战,特意用铁索将战船顺次联接起来。这时,周瑜让黄盖假装投降,带着一艘装满油、柴的小船顺风驶向曹营,乘机纵火烧毁了曹军的战船和营寨,曹军一败涂地,曹操也被烧得落荒而逃。由于主观指导失误,反而为东吴用“火攻”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用“火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东风二是战船连环排上。曹军认为数九天东风不可能从天而降。他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2、骄傲自满。曹操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官渡之战中,曾经以万劣势兵力,打败了拥有十万兵力强敌袁绍,而在这次战争中,他自己具有强大的兵力反而打了败仗。这是有其主观原因的,那就是由于他在一连串胜利之后,骄傲起来,他在降刘琮、追刘备时,曾拍手欢呼“天下已定”。他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以为只要一封“降迫书”就会使东吴就范。正是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只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看不到自己的不利因素;只看到对方的弱点,看不到对方的长处。这个历史教训,值得引以为戒。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里都提到了这次战役。他说,“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这一战役就非常主动地表明了这点。就赤壁之战前的情势来看,曹操方面势力最强,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超过其他地主集团,在政治上,他把汉献帝掌握在手中,可以“挟天子以征四方”,在军事上,有锐不可挡之势,曹军直指东吴,又具“水陆俱下”,主动进攻,处于优势地位。但由于主观指导失误,吃了败仗。孙权、刘备方面人少势弱,是被动的防御,处于劣势,他们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军事上协力并进,战术上周密准备,由于主观指导正确终于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战胜了劲敌曹操。

二、从客观原因方面来看:

曹操虽则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有多种不利因索:一是北方有马超、韩遂为后患,二是自己善于陆战,却到南方末与水兵交锋,北方战士不习水战。三是长途跋涉,士兵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横行。四新降服的刘表旧部人心不定。而孙、刘联军抓住时机,凭借长江天险,以逸待劳,发挥自己的长处,开辟水上战争,周瑜、刘备等将军,团结一致,全军上下士气高昂,拼死一战。曹军面临这样的强敌,加之主观指导失误,曹操的失败,在预料之中。

赤壁之战地图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