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第1页
高一政治必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第2页
高一政治必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第3页
高一政治必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第4页
高一政治必修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重要提示:①前提:国家统一领导②实行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而不是居住)③特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⑵地位: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注意基本民族政策和民族政策区别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B.其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2、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阿坝羌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问题。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注意: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人民当家作主B.自治权C.设立自治机关D.区域自治BB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3)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1)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2)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是一定的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立法自治权1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2345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权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有权根据法律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等。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连连看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立法自治权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经济自治权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变通执行权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

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变通执行权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

到2003年底,西藏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011所,教学点2020个,在校学生达45.34万人,小学入学率达91.8%;文盲率下降至30%以下。1985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内地21个省市建立了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近万人。文化管理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西藏变化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必要性+意义)(2)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3)由现实情况决定“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③④D5.2008年9月22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民族区域自治A.是保障我国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B.是在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C.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D.有利于发展平行互助、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D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A.并不是国家的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而是民族自治机关B.既能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能行使法律规定的自治权C.既是民族自治机关,又是制定民族决策的最高权力机关D.既能制定本地区的大政方针,又能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B(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自治地区的事务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执行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3)题中观点把民族自治仅仅理解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是不科学的。辨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201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的45年周年。45以来,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6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能够发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12分)(1)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分)。(2)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分);它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