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市获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市获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市获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市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高2023届文科5月5冲刺练习5月5日(白天)(26分)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韩国国定教科书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3分)(2)据材料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8分)(3)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4分)哪里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4分)【答案】(1)主因: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3分)(2)东亚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2分)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2分)世界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分)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2分)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2分)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2分)(3)认可事实: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诸国”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4分)不能接受事实:把列强瓜分中国写为“进入中国”,同时丝毫看不到日本对侵占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和台湾)的批判和反省。(4分)【解析】考点:甲午战争。(1)依据材料“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可以得出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统治,时期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给朝鲜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引起了韩国学者的关注(2)结合材料“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可以得出对东亚的影响为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了亚洲地区的霸主;结合材料三可以得出在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下,列强纷至沓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经济方面,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中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及其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是相对客观的,是为中国史学界所认可的,但其没有提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违背了当时的历史事实,是不能接受的。5月5日晚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不平等条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湖广总督等……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可见C符合题意。A没有反映,不选。D要到《辛丑条约》签订。B夸大的近代中国的外交能力。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考点:不平等条约。根据题干“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可知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可知是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另一国司法权的例外或侵犯。3.有人曾经写了如下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下列关于此“大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赴俄谈判,签订《改订新约》B.出征新疆,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C.在他的军事支持下,中俄关于归还伊犁的谈判得以成功D.在他的建议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反侵略斗争。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说的左宗棠。A项说的是曾纪泽的贡献;BCD项都是说的左宗棠,故选A。4.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不平等条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为弱国无外交思想,与开口通商的影响无关;B没有提到通商的消极影响,和题意无关;C从“罪恶”和“工业文明的积累”角度分析,符合“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故选C;D是一种封闭保守思想,与材料无关。5.“打鬼烧书图”(右上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点:近代中外矛盾。此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中“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的信息,可得知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历史,而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使教会势力退出山东。6.面对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但是都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内容的有 ①人民解放战争②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③义和团反帝运动④抗日战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反抗侵略的斗争。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反映,与“面对列强的入侵”题意相矛盾,排除①。答案应选C。7.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C.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

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

【答案】A【解析】考点: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A。8.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解析】考点:晚清政府外交策略的演变及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晚清在与西方列强的外交上,逐渐由以“天朝上国”自居到“平等外交”意识,当然这也是中国近代国力衰弱的一个缩影,步入了“取悦强国阶段”,被迫与“国际接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表述均不是题干材料意思的准确反映,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9.1937年初,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国民党陆军上将蒋百里发表《国防论》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这说明A.中国抗战是持久战

B.必须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必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中国具备抵御侵略的有利条件10.蒋介石曾发表公告说:“此乃初步之胜利,不过聊慰八个月来全国之期望,稍弭(平息)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此”事指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远征军入缅【答案】【解析】考点:抗日战争。由“八个月来全国之期望,稍弭(平息)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可知题干所指的时间应该是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且取得胜利,故C项正确;远征军入缅是在1942年,故D项错误。11.1941年4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日本中立条约》签订。同时,两国发表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该声明评价合理的是A.标志着苏联与日本结盟B.苏联与日本维护彼此侵略中国所得利益C.瓦解了德意日法西斯同盟D.蒙古人民共和国被苏联、日本瓜分【答案】B【解析】考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日本中立条约》。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与日本为了各自国家利益,相互妥协,维护彼此侵略中国所得利益,故B项正确;AC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