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坚硬的岩石经过①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因此①为风化作用。碎屑物质经过②作用离开原地到其他地方成为残积物,因此②为外力搬运作用。【答案】A读图,完成2~3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导学号:32980111】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①③为冷却凝固作用,②⑦为风化、侵蚀与搬运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⑤为变质作用,⑥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②为外力作用。第3题,读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中的玄武岩,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温度与压力迅速降低,所以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答案】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4~5题。4.该地区的盛行风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5.此处地形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该地形为沙丘。图中沙丘的西北侧坡度缓,所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第5题,沙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答案】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成因上与外力作用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6~7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7.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6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故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故①②对,③④错。第7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故②③正确。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故①④错。【答案】读图,完成下题。8.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A.V型谷 B.冲积扇C.河漫滩 D.三角洲【解析】H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答案】B9.读“某河道示意图”,完成(1)~(4)题。(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如何?【导学号:32980112】【解析】考查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特征和堆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河流一般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口则因水流减慢形成河口三角洲,河流堆积的特点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答案】(1)AA是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强,是主流深水处(2)砾石、砂、粉砂、黏土流水沉积的特点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C处初为河口下游,后为河口上游,所以沉积物是越向上部,颗粒越大。(3)北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水流的主流偏向右侧的南岸,北侧因水流减少而出现泥沙淤积。(4)河口三角洲。因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而成。[能力提升](2023·安徽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10.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处,该处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该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湄公河从上游进入下游后,地势变缓,水流变慢,泥沙大量沉积。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常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流水侵蚀往往形成峡谷,不会形成三角洲。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读“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12.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解析】第11题,从图中岩层上下的排列顺序可知①岩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岩层,该岩层形成后又有②岩层的侵入,最后是④岩层的形成。第12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2000年植被增多,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坡面下渗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坡面径流量减小。【答案】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试比较两者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导学号:32980113】形态特征分布规律甲乙(2)分析制约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3)如果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中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那么甲处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____。如果在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____(A、B、C)处。(4)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A.断层、褶皱、侵蚀、沉积B.褶皱、断层、沉积、侵蚀C.侵蚀、褶皱、沉积、断层D.褶皱、断层、侵蚀、沉积【解析】第(1)题,甲位于山前,是河流流出山口后冲积形成的冲积扇;乙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第(2)题,水往低处流,所以制约河流流向的因素是地势起伏。第(3)题,新疆气候干旱,山前冲积扇受高山冰雪融水影响,水源丰富,可发展绿洲农业;油气资源往往储存在背斜构造中。第(4)题,由断层线切断褶皱构造,可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