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奇与汤显祖(简版)_第1页
明代传奇与汤显祖(简版)_第2页
明代传奇与汤显祖(简版)_第3页
明代传奇与汤显祖(简版)_第4页
明代传奇与汤显祖(简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明代传奇“传奇”涵义:最早指的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传奇又往往指元杂剧,这是因为元杂剧好多都从唐传奇改编而来,自身又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录鬼簿》、《辍耕录》中的“传奇”指的就是杂剧;明代嘉靖以后,“传奇”一般专指杂剧以外,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

明清传奇的体制特点:1.在规模上,继承了南戏的体制,一曲戏少则二、三十出,多则四、五十出,可以容纳丰富的故事内容、组织复杂的戏剧冲突、细腻地刻画人物,穿插文戏、武剧、笑剧等不同场面,使唱念做各种艺术手段都有所发挥,给人以丰富的艺术享受。这是简短的杂剧所无法比拟的。2.组织结构:一种传奇由若干“出”组成,一出指一场或一段,类似“折”。3.表演特点:各出之间,讲究生旦、长短、冷热场景的合理安排,使演出富于变化。它扬弃了北杂剧以音乐、歌唱为中心,以套曲为单位构撰剧情的结构。增加了净、末、丑的戏,加强对白(宾白)和科诨。4.音乐的使用:以南曲为基础的南北曲合流。北曲的特点是急促,南曲则婉转。南戏只用南曲,传奇中杂入北曲后,会使情调、气氛呈现强烈的转折,有明显的戏剧效果.第一节明代传奇概况一、明初传奇的伦理教化意味朱元璋:“《五经》《四书》如五谷,家家不可缺;高明《琵琶记》如珍馐百味,富贵家岂可缺耶?”(明黄溥《闲中今古录》)代表作品1.丘浚《五伦全备记》主旨:“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若于伦理无关系,纵是新奇不足传”。后人评价:“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徐复祚《曲论》)。2.邵灿《香囊记》主旨:“因续取《五伦全备》新传,标记《紫香囊》”;“忠臣孝子重纲常,慈母贞妻德允臧,兄弟爱慕朋友义,天书旌异有辉光。”二、明中叶“三大传奇”(一)李开先《宝剑记》李开先(1502——1568),号中麓,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因上疏批评时政,罢官居家近30年,以和友人创作、研究戏曲消磨岁月,发散郁闷。代表作《宝剑记》就是他与友人(雪蓑)的集体创作。《宝剑记》全剧52出,取材于《水浒》中的林冲故事,但情节多有改动。(二)梁辰鱼《浣纱记》1.作者:梁辰鱼,江苏昆山人,性情豪爽,放荡不羁,精通乐理。曾从师于著名的昆山腔改革家魏良辅。他的《浣纱记》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腔谱曲的本子,在戏剧史上有重要地位。2.内容:《浣纱记》共45出,写的是历史上吴越兴亡的故事,本之于《吴越春秋》。剧本以范蠡、西施之间的悲欢离合的爱情为线索,演述吴越两国的兴亡。3.思想意义:它表明了范蠡对统治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本质的清醒认识,否定功名富贵,强调了爱情的胜利。与此同时,艺术上也突破了夫贵妻荣的大团圆结局,令人耳目一新。4.语言艺术:《浣纱记》宾白骈散互用,曲词俊语如珠。用昆山腔演唱,细腻舒徐,圆润柔美,对昆腔的传播与发展有极大影响。(三)《鸣凤记》作者不详,传为王世贞作。明代吕天成《曲品》把它列为无名氏作品。全剧41出,是一部著名的时事剧,政治活报剧。剧本写的是嘉靖时奸相严嵩父子专权,残害忠良,内任党羽,外用军财,致使倭寇侵界,河套失陷,朝政日非。以夏言、杨继盛为首的忠直朝臣前仆后继,同奸相斗争,犹如“朝阳丹凤一齐鸣”,故名《鸣凤记》。《鸣凤记》人物众,头绪多、情节繁,但忠奸斗争的戏剧冲突一线贯穿。一方是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视死如归的夏言、杨继盛等“八谏臣”,一方是严嵩父子等大奸臣。剧中的人物、事件大都真实,演出效果也相当好,简直“令人有手刃嵩贼之意”(吕天成《曲品》)。三、明后期传奇的繁荣1.剧坛概况明万历以后,传奇创作进入高潮,一派繁荣。“临川四梦”与“临川派”;同时,沈璟与“吴江派”;沈、汤之争。从剧作精神看,明后期传奇最突出的倾向是张扬个性解放,批判封建礼教。(《牡丹亭》《娇红记》)从声腔发展看,昆腔创作一枝独秀,它是弋阳腔与各地方戏的结合。2.沈璟的昆腔创作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江人。进士出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主事、员外郎。曾因事被贬,37岁时告病归隐。晚年专意于戏剧理论研究和剧本创作近20年,共改编创作17本昆剧,名为《属玉堂传奇》,现存7种。沈璟传奇多从传统道德出发,抨击世风堕落。《义侠记》、《博笑记》(共28出,由10个独立的戏剧组成,取材于当时市井的传闻异事,剧作主旨在惩恶扬善,宣扬封建道德。每剧2-4出,采用时调[打枣竿]一曲多次重复,以加强滑稽效果。)。吕天成《义侠记序》:沈璟传奇“命意皆主风世”。第十二出:《挑帘》3.“沈汤之争”沈璟戏曲格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他提出“合律依腔”和“语言本色”的主张,以使“案头之曲”成为“场上之曲”。不过,他在格律与文辞的关系上为强调音律,往往不惜因律害意。“沈汤之争”的焦点在于如何处理曲“律”与曲“意”的关系:○沈“强调音律”,甚至不惜“因律害意”。○汤“推崇意趣”,甚至不惜“因意害律”。据王骥德《曲律》、汤显祖《答凌初成》载:沈璟、吕玉绳曾把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为《同梦记》,引起汤显祖的极大不满,汤很气愤地说:“《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作的意趣大不相同了。”(《汤显祖集》卷49)王骥德认为,“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4.吴江派:因核心人物沈璟是江苏吴江人而得名。属于这派的成员有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等昆曲作家。这些人大都是沈璟的子侄、门生或朋友,作品多宣扬传统的伦理道德,讲究格律严整,语言本色。5.临川派:是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代表的一个戏曲流派,因汤显祖居住玉茗堂,所以又叫“玉茗堂派”。临川派戏剧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优美文采,属于这派的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第二节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一、汤显祖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50-1583)为读书应举阶段。受业于罗汝芳,拒绝张居正的延揽以致科举坎坷。第二阶段(1584-1597)为入仕做官阶段。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五年遂昌知县生涯政绩显赫。第三阶段(1598-1616)为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阶段。二、汤显祖的思想1.哲学:师承罗汝芳。又与李贽和达观禅师交往密切。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佛道思想。2.政治:反对专政与腐败,关心民生,主张宽简仁厚。3.文学:汤显祖崇尚真性情,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同时崇尚“自然灵气”,反对模拟。三、汤显祖的创作与倾向1.“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四梦。2.“至情”论作者题词: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牡丹亭》的思想内容1.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慕色而亡——因情复生。显示出“至情”和人性的巨大力量与崇高价值。2.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作者是把杜、柳之间的爱情当作个性解放运动的一个缩影来展示的,这就把反封建的主题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主题结合到一起,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一)《牡丹亭》《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1.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2.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杜丽娘、柳梦梅、杜宝、陈最良。3.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杜丽娘是《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1、苦于幽闺,乐于梦境。2、因情而死,为情再生。3、捍卫爱情,勇于抗争。曲词欣赏——第十出《惊梦》【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惊梦”的艺术特点:(1)入木三分的心理刻划。(2)真幻交织的艺术构思。这“游园”部分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笔法,具有写实性;“惊梦”部分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充满理想性。(3)富丽工巧的语言风格。

〔望介〕呀,无人之处,忽然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

【二犯幺令】偏则他暗香清远,伞儿般盖的周全。他趁这,他趁这春三月红绽雨肥天,叶儿青。偏迸着苦仁儿里撒圆。爱杀这昼阴便,再得到罗浮梦边。罢了,这梅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若死后,得葬于此,幸矣。

【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第十二出《寻梦》第二十三出《冥判》【那吒令】瞧了你润风风粉腮,到花台、酒台?溜些些短钗,过歌台、舞台?笑微微美怀,住秦台、楚台?因甚的病患来?是谁家嫡支派?这颜色不像似在泉台。〔旦〕女囚不曾过人家,也不曾饮酒,是这般颜色。则为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梦见一秀才,折柳一枝,要奴题咏。留连婉转,甚是多情。梦醒来沉吟,题诗一首:“他年若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为此感伤,坏了一命。〔净〕谎也。世有一梦而亡之理?

【鹊踏枝】一溜溜女婴孩,梦见里能宁耐!谁曾挂圆梦招牌,谁和你拆字道白?咍也么咍,那秀才何在?梦魂中曾见谁来?〔旦〕不曾见谁。则见朵花儿闪下来,好一惊。〔净〕唤取南安府后花园花神勘问。〔丑叫介〕〔末扮花神上〕“红雨数番春落魄,山香一曲女消魂。”老判大人请了。〔举手介〕〔净〕花神,这女鬼说是后花园一梦,为花飞惊闪而亡。可是?〔末〕是也。他与秀才梦的绵缠,偶尔落花惊醒。这女子慕色而亡。〔净〕敢便是你花神假充秀才,迷误人家女子?〔末〕你说俺着甚迷他来?〔净〕你说俺阴司里不知道呵!(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