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1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2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3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4页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6)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材分析《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第三,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提出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具体要求。“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是小于0的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等。本套教材在小学阶段只认识负整数。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叫算术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课时安排本单元用7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1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1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1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1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1“记录天气(一)”的综合运用1整理和复习1总计7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能用“第几列、第几排”表示学生座位等基础上学习的。1.用数对表示位置,并在方格纸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对小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教材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用第几列,第几排描述每个人的位置,抽象出“几列”“几排”的两个数表示位置,首先使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的意义,进而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2.教材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现实的典型素材,呈现了某班同学在教室里的座位示意图,以及关于第几列、第几排,进一步介绍第几列、第几排的实际含义。在认识“列”和“排”的基础上,教材充分表述自己的位置3.结合课堂设计的观察、交流等活动进行考察,看学生能否把现实中的第几列、第几排迁移到平面图形中;看学生能否根据不用的数对说明图形的不同位置;看学生能否将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与方格纸上点的位置一一对应起来。4.通过课堂活动考察,看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观察、交流数学活动;看学生是否理解并认识到数对与点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是否体会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抽象性和唯一性,是否了解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对表示,并对进一步学习数学有信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用数对表示位置(平面图)第二课时………………用数对表示点(方格图) 第三单元:正比例、反比例教材分析: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对正比例、反比例实际意义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正、反比例概念的建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认识正比例、反比例时,先不总结正比例、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并进行交流。第二课时,根据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第三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并进行交流;第四课时,正反比例的复习,总结字母表示式。第二,重视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两种量的变化规律,理解正、反比例的实际意义,经历正比例、反比例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建构的过程。如,认识正比例,首先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随之扩大”,进而介绍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然后选择了买自动笔的事例,给出一枝笔的价钱和买不同枝数与所花钱数的数据。首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数据的变化规律:“买的枝数越多,花的钱越多”,再讨论花的钱数与买笔的枝数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在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正比例关系的规范化表述。然后,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实例,进行交流。这样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有助于学生理解成正、反比例关系量的本质特征,能更好地判断生活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认识成正比例关系的量1画图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量1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1正比例、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1整理与复习1第四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圆柱和圆锥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中学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部分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为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察。课时安排:本单元用10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体积公式1测量并计算体积—茶叶筒1计算容积—水杯1实际测量(测土豆)1圆锥和圆锥的体积公式1简单实际问题—(测小麦堆)1整理与复习随课练习木材加工问题1总计10第五单元探索乐园教材分析数字编码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只要能从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编码中每个数字的信息和含义。另外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并且要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以一定的点拨、引导。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身份证号码1数字编码1整理和复习1总计3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把整个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本复习不仅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还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单元在内容编排及结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总复习的框架结构,从整体上将总复习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板块,如“图形与几何”领域分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两个板块;在每个板块里又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课时划分】共19课时数的认识——————————1课时数的运算——————————1课时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式与方程——————————1课时正比例、反比例—————————1课时探索规律———————1课时图形的认识---------------1课时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