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仁文学校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将0.2mol某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0.5L2mol/L的NaOH溶液中,生成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是
(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参考答案:D略2.下图为Pt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H2SO4为电解质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流向b极B.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e-=2H+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增大D.若将H2改为等物质的量CH4,O2的用量增多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该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生成了水,c(H2SO4)减小。3.某化学学习研究小组为确定一化工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向少量样品废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
Ag+、Ca2+、Mg2+
B.
AlO2—、Ba2+、Mg2+
C.
Mg2+、Ag+、Na+
D.
Ag+、Na+、Ba2+参考答案:答案:A4.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1)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2SOCl2+4e﹣=4Cl﹣+S+SO2;(2)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l2+H2O=SO2↑+2HCl↑.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总反应可知,该原电池中Li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e﹣=Li+,SOCl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电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锂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解答:解:(1)SOCl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同时有生成SO2,电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故答案为:2SOCl2+4e﹣=4Cl﹣+S+SO2;(2)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可知SOCl2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生成气体具有刺激性并形成酸雾.故答案为: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l2+H2O=SO2↑+2HCl↑.点评:本题考查Li﹣SOCl2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从电池总反应式判断电极反应,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该部分常考查方式,希在学习中多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和解答方法.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参考答案:C略6.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A.0.1mol?L﹣1的醋酸的pH=a,0.01mol?L﹣1的醋酸的pH=b,则a+1=bB.用200mL4mol?L﹣1的NaOH溶液将0.6molCO2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O2+4OHˉ=CO32ˉ+2HCO3ˉ+H2OC.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c(A2+)=xmol?L﹣1,c(B﹣)=ymol?L﹣1,则Ksp值为4xy2D.常温下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ˉ)=0.1mol?L﹣1参考答案:B【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将pH=a的弱酸稀释10倍,弱酸的电离被促进,溶液的pH增大不到1;B、根据钠元素和碳元素的守恒来分析;C、难溶电解质AB2的电离方程式为:AB2(S)A2+(aq)+2B﹣(aq),Ksp=c(A2+).c2(B﹣),据此分析解答.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醋酸钠的浓度为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解:A、将pH=a的弱酸稀释10倍,弱酸的电离被促进,溶液的pH增大不到1,故0.1mol?L﹣1的醋酸的pH=a,则稀释10倍后的0.01mol?L﹣1的醋酸的pH=b<a+1,故A错误;B、设产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mol,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2X+Y=0.8mol①根据碳元素的守恒可知:X+Y=0.6mol②解得:X=0.2mol
Y=0.4mol故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离子方程式为:3CO2+4OHˉ=CO32ˉ+2HCO3ˉ+H2O,故B正确;C、难溶电解质AB2的电离方程式为:AB2(S)A2+(aq)+2B﹣(aq),AB2饱和溶液中,c(A2+)=xmol?L﹣1,c(B﹣)=ymol?L﹣1,则Ksp=c(A2+).c2(B﹣)=xy2,故C错误;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醋酸钠的浓度为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有::c(CH3COOH)+c(CH3COOˉ)=0.05mol?L﹣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酸的稀释时pH的变化、产物的分析和难溶电解质的Ksp的表达式的书写,难度不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气态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B.SO2、NO2、C0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氮的氧化物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D.Si、S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非金属气态氧化物都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都不是电解质,A正确;BSO2、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O2会造成温室效应,不能形成酸雨,B错误;C.氮的氧化物都属于大气污染物,C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Si、S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非金属氧化物的有关判断8.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参考答案:D9.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SO3(g)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C.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一定量Ar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该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解答】解: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此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A错误;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不符合,故B错误;C.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一定量Ar,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故C错误;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该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D.10.已知钡的某种同位素是12056Ba,由学过的知识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A.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C.钡原子的核电荷数
D.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参考答案:D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质子数=原子序数;C.质子数=核电荷数;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6,可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数得到核外电子排布,故A正确;B.质子数=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B正确;C.质子数=核电荷数=56,故C正确;D.不知道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含量无法求出,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素、原子结构等知识,难度中等,注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11.常温常压下,将下列各组气体分别充入到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2molNH3和1molHCl,②2molSO2和1molO2,③2molH2S和1molSO2,④2molNO和1molO2,⑤1molH2S和1molCl2(
)A.②>④>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C.④>②=⑤>③>①D.④=⑤>②>③>①参考答案:B略12.为了探究FeSO4和Cu(NO3)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n=0.02B.V=2240C.原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约为89%D.m=3.2参考答案:AD【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分析】根据题中流程可知,步骤②中加入铁粉产生了氢气,说明前面的酸过量,步骤①中有氯气与亚铁离子反应,说明溶液a中有亚铁离子,17.08g的FeS04和Cu(N03)2的混合物与0.14mol硫酸混合,由于亚铁离子过量,硝酸根全部被还原为NO,据此计算得硝酸铜的质量及消耗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同时根电子得失守恒可计算出溶液a中生成的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氯气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a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并由此计算出溶液中铁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根据溶液中的氢离子及9g铁粉可计算出氢气的体积和m的值;【解答】解:根据题中流程可知,步骤②中加入铁粉产生了氢气,说明前面的酸过量,步骤①中有氯气与亚铁离子反应,说明溶液a中有亚铁离子,17.08g的FeSO4和Cu(NO3)2的混合物与0.14mol硫酸混合,硝酸根全部被还原为NO,NO的物质的量为mol=0.02mol,根据氮元素守恒,样品中Cu(NO3)2的质量为188g/mol×0.01mol=1.88g,所以FeSO4的质量为17.08g﹣1.88g=15.2g,其物质的量为0.1mol,原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100%=89%,故C正确,根据方程式3Fe2++8H++2NO3﹣(稀)═3Fe3++2NO?+4H2O
3mol
8mol
2×22.4L
n(Fe2+)n(H+)
448mL所以n(Fe2+)=0.03mol,n(H+)=0.08mol,则a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3mol=0.07mol,根据方程式2Fe2++Cl2═2Fe3++2Cl﹣,可得氧化亚铁离子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35mol,故A错误,根据铁元素守恒,a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2Fe3++Fe═3Fe2+,可得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即质量为2.8g,a溶液中n(H+)=0.14mol×2﹣0.08mol=0.2mol,结合反应2H++Fe═H2↑+Fe2+,可得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即质量为5.6g,则剩余铁的质量为9g﹣5.6g﹣2.8g=0.6g,故D错误,生成的氢气为0.1mol,其体积为2.44L,故B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计算与实验流程相结合的知识,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进行逐步计算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参考答案:D非金属材料并非都是绝缘体,如石墨就是导体,A项错;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碳、氢、氮、硫等元素,燃烧时除生成CO2、H2O外,还会产生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B项错;水电站是把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核电站是把核能转化成电能,C项错。14.将M摩的Cu2S跟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4Mmol B.10Mmol C.10M/3mol D.2M/3mol参考答案: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相等计算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根据题意知,Cu2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则nmolCu2S共失去Mmol×=10Mmol,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2价,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M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基本理论、计算能力,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解答即可15.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C.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4分)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收集纯净的氯气,并研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丙中应装的溶液是
,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制取收集纯净氯气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g(补充完整)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I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Ⅱ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Ⅲ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①判定I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进行Ⅱ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a.量取试样20.00mL于锥形瓶中,若锥形瓶中存有少量水,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无”)。用0.1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如右图所示,其读数为
mL.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③判断Ⅲ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3)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该装置并注明试剂。
参考答案:(除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4分)(1)分液漏斗(1分)饱和NaCl溶液
(1分)MnO2+4H++2Cl-Mn2++Cl2↑+2H2O
debcf
(2)①残余液中的MnCl2也会与AgNO3反应形成沉淀
②无
(1分)22.60(1分)③偏小(3)
(3)用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装置为。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已知达喜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其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1)取该碱式盐3.01g,加入2.0mol/L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mL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2)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g,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参考答案:(1)16∶1(2)Al2Mg6(OH)16CO3·4H2O略18.(10分)将一定量的SO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餐包装设计与营销关联
- 四川省宜宾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大数据在葡萄种植中应用
- 红色的家长会
- 2024年度柴油罐维修服务合同
- 子痫的急救护理措施
- 读书交流分享月亮与六便士
- 解读5G通信技术应用
- 2024年度梅州房产买卖合同样本
- 轨交环境监测技术
- 2024-2030年中国房车行业竞争战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3年8月26日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 2023年天津公务员已出天津公务员考试真题
- 施工现场临水施工方案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四川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艾滋病职业防护培训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模拟考试试题
- 2025年高考数学专项题型点拨训练之初等数论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通信技术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世界500强集团)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