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
1.1、熟悉箱梁预制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预制箱梁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1.2、更好的调整人员组织机构。1.3、更好的了解箱梁预制施工过程中所需注意的特殊事项。1.4、探索更为有效地质量控制手段。1.5、通过首件施工得到的成果总结,指导今后预制箱梁施工的开展。1.6、摸索、总结、优化适合本工程箱梁预制施工,符合《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要求以及符
3-2#箱梁(25
3.1、工程进度计划:
日~2012
日~2012
3.2、质量目标:一次通过检测合格。3.3、文明安全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无安全事故。3.4、施工人员配置情况
word
3.5、施工机械、检测仪器配置情况 φ30 四、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详见附图)1、模板:
C30#砼,上铺不小于
⑷、模板的加固:模板顶部及底部设有φ16
a、模板第一次使用前先涂上足够的脱模剂,防止生锈、方便脱模,每次脱模后,立即将模板表b、在每节芯模两端及中间各设一道定位卡,防止芯模上浮或偏移,芯模接缝处平铺油毛毡防止c、箱梁采用一次立模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待砼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或规范规定时间2、钢筋制作与安装:word
带肋钢筋,凡钢筋直径≤10mm
筋直径<12mm,如图纸未注明,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钢筋采用电弧焊时,双面焊不得小于
5d,单
10d,Ⅱ级钢筋焊接必须采用
25d,Ⅱ级为
35d。对于受拉区焊接接头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总量的
50%。
a、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发生矛盾时要服从预应力管道不受影响,普通钢筋合理的调整一下。b、预埋钢筋在安装时要对应布置,以防遗忘。c、预应力管道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定位筋要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间距设置,直线段为
3、钢绞线及波纹管:
5~10cm,腹板处波纹管内穿比内径略小的硬塑胶管,顶板负弯矩波纹管内直接4、砼的浇筑:
(1)浇筑前要检查的关键工作:a、首先要明确预制的是什么位置的箱梁,是边跨、中跨还是边梁、中梁,尤其注意内外边板、b、具体部位的预埋件埋设准确,如护栏的、横隔板的、伸缩缝的等。特别是锚垫板应与端头模c、检查预应力管道定位是否准确,端模板应与侧模和底模紧密贴合。d、模板安装准备到位检查好断面尺寸,并注意截面变化位置。(2)砼浇筑工艺:a、混泥土拌合及运输:砼拌和要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以及试验室配比单提供的配比单进行,b、砼浇筑:砼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砼密实度,密实度与砼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关,主要从两方面word
18~32cm,加之考虑钢筋与波纹管所占的空间,不能满足(3)施工要点:a、注意底板与腹板,顶板与腹板砼浇筑的衔接时间要紧凑,以防出现施工缝,参考
b、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砼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砼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c、锚下钢筋较密处混凝土,选择小振动棒振捣,保证其密实性,波纹管附近振动棒不得触击,d、腹板部分的砼浇灌到高于振动器后再开机振动,两头锚下钢筋较密,振动器间距加密,边浇e、在进行砼浇注时,浇注完底板后要稍停三十分钟左右,以防浇注腹板砼时,底板砼受压凸起f、模板安装牢固,整体性好。g、拉毛:
0.5~1.0cm
10~15
h、养护:i、拆模:
5、张拉:
95%时且养护时间控制在
(1)、准备工作:a、千斤顶及相匹配的油泵经技术监督局标定后,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误差不超过规定,b、检查钢绞线对应位置的根数是否正确,卡片安装是否齐平,所有的预应力锚具系统应检验合(2)、张拉程序:
2min)锚固,即
1395Mpa;即为末张拉应力值。其中值△L=△L1+△L2,△L1
6%,否则、要停止张拉查明原因。word
米箱梁:N1、N2、N3、N4
(3)、张拉要点:a、左右对称张拉,上下先拉离中性轴近的锚束,以防偏心受压过大,梁出现翘曲变形。b、两端千斤顶升降速度应大致相等,测量伸长的原始空隙伸长值,插垫等工作应在两端同时进c、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一般均应缓慢平稳进行,特别是在千斤顶达到控制应力时,要注意避d、常见的滑丝、断丝现象及处理措施:(4)、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a、严禁用电焊及气焊切割钢绞线。b、现场标志明显,锚具对面及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防止锚具及钢绞线断丝伤人。c、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d、高压油管的接头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e、已张拉而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钢绞线断裂而酿成重大事故。6、孔道压浆:(1)、压浆前的准备工作:a、切割锚外钢绞线:采用手砂轮切割机沿每个卡片外留不小于
b、封锚: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用水泥浆填塞,以免冒浆而损失灌浆压力。封锚时应注意留wordc、清理孔道:孔道在压浆前抽去波纹管内硬塑胶管,清除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湿润,而使水泥(2)、水泥浆的拌制:
下水再下水泥,并保证足够的数量满足每根管道的压浆一次连续完成,水泥浆自调制到压入管道时间
(3)、压浆:a、压浆顺序先下后上,若中间因故停歇应立即将孔道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以便重新压浆时孔b、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不宜超过
14d,压浆一般分两次进行,每一孔道宜30~45
c、压浆选用活塞式压浆泵,压力一般为0.5~0.7Mpa,
d、水泥浆稠度控制在
e、要在拌制水泥浆同时制作标准试块,经与构件同等条件养护到
7、移梁存放:
45Mpa,将梁用龙门吊移(1)准备工作:基座采用
1m,高0.5m,加设钢筋笼。基座中心距离根据不同跨径而
20×20cm
20×20cm
8、质量控制
允许偏差(mm)
±15±10±10+5,0word
±30±20
+10,0 (mm)
±5
±10±20
±20±10
±10±5±20
30%抽查,用
30%,用尺量
±5
±10
±3
(mm)
(mm)
±30±10
30%,每根查
word
±6%
(mm)
混凝土强度(Mpa)
梁(板)长度(mm)
+5,-10
±10
±20(mm)
±30
+20、-0
±5(mm)
0,-5
+5,-0
平整度(mm)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mm)
L
L
PL/
L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再继续1、理论计算:(1)相关参数:
=0.75×f
=0.75×1860=1395Mpa μ=0.25Eg=1.95×10(2)、计算公式:
eL
gword2、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方法:eq
\o\ac(△,0)
eq
\o\ac(△,0)
△L=△L1+△L2其中:△L1:从初应力到控制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L2:从开始拉到初应力σ
1、钢绞线必须符合
2、钢绞线张拉,所用千斤顶和配套压力表,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标定。张拉用千斤顶以
3、箱梁生产上道工序经质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4、砼的配合比要现场进行测试粗骨料的含水量,調整施工配合比。5、砼拌制的原材料必须与送检的材质相吻合,地材要加强进场材料的抽检,配合比要满足计量
0.1%、机械完好率达
95%以上,
1、开工前编写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清楚、认真执行。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根据合同及规范的要求,国家和工程所在3、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穿硬底鞋、拖鞋进入4、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对易燃易爆物的进行妥善保管,料场合理堆放,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5、做好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在施工期间加强全体工作人6、设置专职的安全员,加强班组建设,执行“三检”
7、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性能,使安全生产(JTJ076-95)的具体规定。word1、标准化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康复评定上》课件
- 2021届天津市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四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 《综合医院评审概述》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练习卷
- 《汽车车型解析》课件
- 电焊管道焊接技术
- 美食烹饪行业调味技巧培训实践
-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心得总结
- 电影院服务员的服务技巧
- 印刷行业采购工作心得
- DL∕T 821-2017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 DL∕ T 1195-2012 火电厂高压变频器运行与维护规范
- 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练习
- 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 领导与班子廉洁谈话记录(4篇)
- 衡阳市耒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
- 文库发布:strata手册
- 2024-2030年中国大棚蔬菜种植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
- 船舶安全停靠协议书
- 幼师课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