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讲0_第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讲0_第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讲0_第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讲0_第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讲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教师:王力(副教授)TEL:2057916EM:WL2745@课时:36学分: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并且确立这样的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必然的,同时正在构建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使学生客观、辨证地看待和分析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变革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训练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经济学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当前经济现象的能力。课程介绍第一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沿革

第二讲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讲市场与市场体系第四讲市场主体与现代企业制度第五讲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六讲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第七讲收入分配制度第八讲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调控第一章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理论基础一、经济学的历史轨迹

经济学的史前时代重商主义

(古希腊到中世纪)(15-17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世纪后期至今)古典经济学

(17-19世纪后期)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870-1936)(1936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综合(1940年代以后)——当代经济学的竞争与发展

二、马克思对于市场经济的观点(一)马克思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1.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2.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3.创立了完整的资本理论4.创立了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5.创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二)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观点

马克思和思格斯都肯定地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旦建立,商品关系将不再存在。第一,从深层的本质利益关系上来考察。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已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任何个人或集团都不能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上享有特权并由此获取特殊经济利益。人们能向社会贡献的只是个人的劳动。因此,在这种共同占有制下,社会主义阶段的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利益关系必然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实行等量劳动互换。第二,从运行层次上来考察。公有制的建立.决定了全体社会成员都自觉地把他们的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个人的劳动已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换句话说,他们的劳动是通过社会统一计划安诽的,他们的劳动的互换是直接进行的,不需要再迂回曲折地通过产品的交换,通过把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种艰难途径来进行。(三)是科学预见,还是带有空想性质的个别结论首先,本质与现象的差别。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是本质,商品关系是表象。二是目标与实现过程的差别。理论只是指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的基本特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必须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三、马克思追求的理想目标的实质内涵马克思理想社会的实质性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条:1.生产力极大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2.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公平、公正;3.社会每一个成员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全人类的解放。至于如何最终衡量、检验或标识这些目标是否实现了,马克思也提出了三条检验标准,这就是:1.看是否消灭了城乡差别;2.看是否消灭了工农差别;3.看是否消灭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差别。马克思还以自己学说的科学性为依据充满信心的预言,构成上述理想的社会主义因素,将首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大量涌现。三、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及探索1.列宁的主要观点(1)早在1894年,列宁就主张用公社这一共产主义组织代替社会经济的商品组织,依靠生产者白身而不是市场来调节生产,那时生产资料就不属于私人而属于全社会。并相应地论述了计划经济对保持经济平衡、消灭剥削等方面的重要性。随后一直到1918—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基本上仍倾向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并准备采取措施消灭商品货币关系。

(2)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认识上的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情况中,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落后的同家里建设社会主义,还不能一下子完全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周转。为了寻找社会主义经济同农民的结合点.他主张变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并初步认识到小农和工业相结合的关链点是贸易自由。随后,列宁逐渐重视建守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并把稳定的货币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主张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利用市场,按商业化原则办事。(3)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土义的理论。列宁认为,在一个生产力落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复杂国度内,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一定意义上的退却,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主义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可以对国家资本主义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4)列宁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首先使用市场经济概念的人,列宁指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在这里,列宁是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是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来的。2斯大林的思想观点

(1)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他认为,由于社会主义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所有制形式,“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便应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必要的和极其有用的因素而仍然保存着”。

(2)认为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不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的商品生产并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相反、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生产同样也能为社会主义服务。

(3)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特种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可以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事业服务。

(4)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

(5)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范围。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待着调节者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价值规律并没有调节的意义,但它总还影响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列宁中要围绕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在行定社会土义制度的条件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评价及逐步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及同家资个主义这种形式,对落后的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具备的积极作用。他的关于对国家资本主义限制利用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当时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国情基本上相符合,是在新的历史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继承与发展,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列宁: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在斯大林领导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这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实的经济政治体制,也是斯大林依照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与当时苏联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从总的方面看,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与此同时,他又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跟制在个人消费品及其生产和销售领域,否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以及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并要求逐步缩小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试图过早地用产品交换取代商品交换。这些都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合理运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消极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领导人的更迭: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政策1、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3、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成就工业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农业集体农庄建立问题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单调,质量低下3、忽视轻工业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4、损害农民的利益,农业长期停滞落后四、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及探索

1.毛泽东的认识及思想(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张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将其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一;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芒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1.毛泽东的认识及思想

(2)建国到1958年间的主要经济思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支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受到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品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的影响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而是要大力发展。即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某些地方仍要通过商品交换。针对斯大林关于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他指出,商品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也是商品。并认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因此.那种“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利的。”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价值法则、等价交换的作用,反对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认为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要利用它教会广大干部和人民,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后:大跃进纠左反右学大寨文化大革命2.邓小平的思想及其发展(1)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1958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作了《关干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说明,全会通过了这个决议,并指出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的,因而不是资本本义的。

(2)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大力推行各项事业的改革,认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正是从体制变革的意义上,1979年11月,他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吉布尼时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认为把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他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排斥市场经济的固定观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3)提出并着手解决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通过比较,主张格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点相结合,以求对两者关系的正确解决。1980年1月.邓小平在他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提出,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认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7月,他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权.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缺点人手引入市场经济概念,并提出了衡量计划与市场关系解决得好坏的标淮,在于是否对经济的发展有利,“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4)从坚持社会主义的角度,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984年l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邓小平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5)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不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方法.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念束缚,在这个前提下,主张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加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6)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不稿市场经济,是自甘落后。1990年12月,他在同个央12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丰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7)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1991年初,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本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